道家要学神仙长生不老的修法,如果不懂明心见性,是无法谈修神仙长生不老的。明心见性是心灵的。如果我们说人们修长生不老之道是个圆,明心见性是属于一个圆的一半,身体方面是长生不老的另一半。
两伴合起来才能成功一个圆、才完整。所以道家称做性命双修,就是根据《易经》来的。明心见性走的是禅宗的路线,偏向于所谓见性成佛这一面;而道家、密宗走的路子是偏重生理的一面,就是先把生理修好,修到返老还童,再走明心见性以成佛。这就是性命双修。所以道家由《易经》这个法则产生了两句话:“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中国文化关于修炼生命的方法有两派,一派反对双修的(不是指男女的性,而是指性命双修而言)。譬如道家、密宗偏向修命,禅宗偏向修性。另一派注重双修,所以后来道家修炼长生不老的才有“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的警语。
只晓得炼功夫,炼精气神、炼气脉,把身体搞好,就是只修命。下面一句是“但修祖性不修丹”,讲佛家的人光念佛呀,参禅打坐呀,身体方面不管,那就“万劫英灵难入圣”了。不修命就不能炼成纯陽之体,不能成佛、不能成仙,永远也不会成功的。这也是真话。所以中国正统的道家注重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的法则,要身体与心灵同时并重。气脉的道理,就是复卦的道理。记得一位女同学问我说,照老师你说的.,我就没希望啦?我的卵巢已经拿掉了,还能修命吗?我说,这个同我说的没有关系。另外一位女同学说,她的子宫也拿掉了,是不是也没有希望了?我说这我就不知道了!我还没有变过女人,不晓得女性的情形,只好跟她打太极拳,把它推过去了。就道理讲,既然把子宫拿掉,就不要修命功了,只好去修性功吧!人体 生理上的机能,最好不要轻易割去或拿掉一种。现在医学上随便拿掉人家子宫是很不妥的,被拿的人也很冤枉。譬如有位妇科名医,最喜欢给人家拿子宫了!我们称他为拿子宫的高手,今天开了多少个,昨天开了多少个……有时候把人家肚子打开,没有病,便把人家子宫割掉了。
所以有些人实在被割得冤枉,有时绝对地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是错的啊!不相信科学、不相信医生,也是错的啊!我常常想有些人很奇怪、很可怜。如果要我把自己的生命捏在医生的手里,我是不干的。我的生命为什么要交 到别人的手里?你是医生,你不一定比我高明呀!把生命交 到医生手里,一般人就是这样,吃了药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该不该吃、会不会医好病,都不知道,真教人替他感到无奈。人有时候真是笨得不得了。
修命功这件事,要懂得这个运。什么运呢?这意思就是道家采取活子时的说法。子时就是复卦,一陽来复。其实女性过了四十九岁,不一定说经期完了就没有希望了。拿女性作标准的原因,是因为女性的生命显得明显。假定女性在月经还没有断以前,修命功返老还童就快了。如果过了七七四十九或在五十几岁,没有月经了,要加一倍的力量,才能修持到气脉通,月经重来。这是有可能的,我们同学里边有几位就是这样。
记得一天夜里,一位同学打电话给我说:老师,吓死我啦!我问她什么事这么惊慌?她说:我以为是我血崩啦!我说你那么大年纪,不会吧!她说:现在证明完全是月经来了。我说那就恭喜你啦!她问还有几天?我说我没有见过老太太修行,不过根据原理,我可以告诉你,或者一礼拜或者半个月,再等三五天你就知道了。因为我要了解女性修持一陽来复的情形,叫她再回转时要告诉我,每一点都要告诉我。
因为我是个男的,女的情形我不懂。道理、原理、方法我可以告诉你,经验我没有,要请你告诉我。她后来告诉我说:是不同,这个月经过了以后,平常感觉到病痛的地方,骨节呀、老化地方统统都变啦,心情也感到很年轻。她说以前感觉到看一切都很悲观,年纪大啦,孩子们出去了,什么都感觉索然。自这个来了以后,这一阶段什么都不一样了,心情也变了,反而感到生死都无所谓了。但也并不是因为自己衰老了,觉得应该死,不是的,反而觉得更有生命、更有精力、更觉得年轻,甚至可以做到掌握生命——假设我现在要病死啦,我对生命有把握了!
我说是这个样子,在生命上这就是复卦的道理。
提起易经,知道它的人不少,看得懂的人不多。
易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即《周易》这本古代典籍,广义则是《周易》及其衍生的许多易经术数,包括研究易经的专门学问――易学。《周易》一书不厚,区区数万字,但如果没有古文的功底,根本看不懂,更不要说六十四个卦。于是,这本流传了数千年的“群经之首”,如今已被世界公认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经典,在绝大部分国人面前逐渐成为“神秘的国宝”。
随着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地位的日趋上升,易经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百姓日用不知易
在《周易・系辞》中有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翻译成现代语就是,一阴一阳对立转化、运动不息就是道,这个道就是规律。老百姓每天在生活中都是在应用阴阳之道,却不认识它,所以能够像君子贤人认识易道的人很少。事实证明,即使现代社会的当下,这个规律依然存在,老百姓依然日用不知易。
其实,易经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寺庙附近,一张地摊广告,摊主们会信誓旦旦地为你算命卜卦;不时有人还会主动搭讪为你看相。许多城市出现了专业易经商铺,算命看风水,测字看面相,取名、改名字等,不一而足。易经市场开始火了起来,人们已经不足为奇了。还有易经与人生、易经与运程、易经与养身、易经与企业管理的讲座,听众甚多,甚至高等学府也开设了易经的课程,且极受欢迎。
其实,这些仅仅是易经表象,易经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只不过“百姓日用不知易”而已。
《周易》本质是理、数、象、占,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是核心。本质核心都是“道”,讲的都是宇宙包括人类社会的规律。我们所处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乃至个人一言一行都离不开易经的这个“道”。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传统美德正是直接出典于易经语录,如人们励志的“自强不息”就出典自《周易》的乾卦,后来还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修身的“厚德载物”则出自于《周易》坤卦;劝人为善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周易・文言》中的原句。诸如天人合一、辩证、和谐等许多智慧和理念,无不出自于六十四卦。
许多成语、口语也是来源于《周易》一书,比如九五之尊、群龙无首、反目成仇、谦谦君子、立竿见影、正大光明、物极必反、殊途同归、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文过饰非、乐天知命、洗心革面、不速之客、继往开来、乐极生悲、与时俱进、穷则思变等,可见易经对于人们日常用语影响之大。
易经的趋吉避凶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重大的事情讲究吉利已成人们的潜意识。比如办大事要选择好日子好时辰;居住选择好地方,要求宽敞明亮和通风;新年大门上贴上个“福”字;给新生儿取个好名字;按照阴阳进行养生……一切真如《四库全书》所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食品与生活
我们人生面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乃至风俗习惯无不浸润着易经的基因,大其无外,小其无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认知的误区
易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易经的认识和认知却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
易经就是算命看风水
《周易》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六十四卦,讲的是卦象卦理;二是易传,一共10篇文章,讲的是哲学哲理。命理、风水、占卦、预测等都是以易经作为理论基础而衍生的中华独有技术,与中医一样,也是源于易经而又独立发展的一种方术。易经是源是根,易术属枝属果,两者有联系但相互不能取代。我国的传统术数是易经的衍生物,但不能代表易经,而历史上、包括当下不少的“江湖”不能代表传统术数,更不能代表易经文化。
误区二
易经就是儒释道
众所周知,儒释道是中华国学的核心内容,是三个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流派,不仅名称、创始人、代表作品以及发展历史不同,而且基本教义、核心理念和历史地位也不同。而易经是我国三教的源头,如今三教都包含了许多易经的思想。儒道两家起源于《易经》,儒家为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的学派,儒家思想直接由来就是易经,且孔子就是易传的作者,为易经三圣之一,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道教以老子为源头形成道家思想,易经太极阴阳也是道家思想的理论来源,太极图成为道教的教徽,并崇《周易》为“三玄”之一,《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家”的道教经典,就连道教的符�和内外丹术皆与易经密切相关。而佛教选择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借助易学丰富自己的理论,唐代佛学者李通玄用《易经》来解释《华严经》,著《新华严经论》,这可以说是佛学中国化的开始,故被称为“方山易”。佛教《金刚经》三十二品与《周易》六十四卦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又如禅宗经常利用易学来阐述禅理。一代名僧一行既是纯正的佛教僧人,也是纯正的易学家。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历代文人贤士高僧大德,无论是谈儒释玄还是论道说禅,很少越过易象和易理的。
误区三
易经是封建迷信
易经历来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数千年来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影响巨大,易经中的太极、阴阳、辩证法则、变化学说,甚至包括科技,讲的都是道,都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如此伟大的'著作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岂不荒唐可笑。
易经包括衍生的中医文化、风水文化及其他易术文化,如今影响已经波及全世界,日渐得到现代科技的验证,同样具有科学的内涵。诚然,我国许多传统术数,包括易经本身,还有许多方面目前仍然不能够被现代科技所解释和破译。宇宙间未知世界永远大于已知世界。当代欧洲心理学权威、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易经》给予极高的评价:“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 000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易经是不能以现代科技衡量的,更不是封建迷信,而打着易经旗号的“江湖”迷信不能与易经划上等号。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易经也与个人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我们要变“不知”为主动,学点易经,于国于己皆有裨益。
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 000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学通了《易经》,就晓得三样东西。我们人类的生命有三样东西,宇宙也有这三样东西,叫做精、气、神。
中国的道家常提出来讲,如果掌握了精、气、神这三样东西,就可以飞升成仙。我们常常讲精神,究竟什么是精神?是精力旺盛!如果说吃了维他命,或是够营养的东西,精神便特别好的话,这是唯物的啰!但是,精的问题不是物质的。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弄清楚:物和物理以及物质所代表的意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所以精、气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物理的,当然更不是男性身体内的精虫,或女性身上的卵巢。
譬如我们说,这个人精神很旺盛!这是抽象的,可是它代表了一个形态,这个里头解释便很多了。因此道家所说的长生不死之药,不是去蓬莱仙岛求来的`,而是在你自己身上的,所谓“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修养得好,照道家的说法,可以长生不死。我不喜欢用生长不死的说法,而喜欢用长生不老的说法。一个人要耐得老,活到一百年、五百年、几千年都可以,绝对不死是不可能的。
不管长生不死或是长生不老,这些都是精神的作用。这个不是西药,也不是中药,也不是物质。所以身体有了毛病,真正要治疗身体好起来,只有靠自己。能够利用自己本身的精、气、神,便可以返老还童,便可以长生不老。
宇宙也是这三样东西:精、气、神。这个东西很难解释,为了表达方便起见,我们可说它是光、热、力。神就是光;气就是力;精就是热。
宇宙万物的生命离不了光、热、力三样东西。如果离开了它,就是个死东西了。等于我们活在世界上,日光、空气、水缺一不可。宇宙间就是这样。所以孔子说“精气为物”,意思是说,物质的东西构成活的东西,是由精气凝结而来的。
譬如一支香烟吧!没有烧过以前,这支香烟的颜色、味道是一种样子,等它烧过变成灰以后,那个神采就两样了。所以活的时候,凝结“精气为物”,死了之后,便“游魂为变”,于是这两层分开了。
也等于柏拉图讲的,世界分两层:一层是精神世界,一层是物理世界一样。但是它不是二元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一个
功能变出来的两面。游魂就是神,我们活着就是神,死了就是魂,所以也叫做灵魂。这个灵魂,现在就在我们活着的生命里。精气所构成的这个生命,就变成神,精气凝结是物的世界,物理世界。精神世界是“游魂为变”,神变了叫游魂。所以说,死后这个神就变成游魂了。
鬼跟神到底有没有?鬼是一个个体的东西,我们研究“鬼”字的构造,先要注意到“田”字。田字很重要,田就是田地,鬼是向下走的,不是向上走的。田字出头便是“由”,上下出头便叫“申”。雷呀、电呀,都是由田字来。所以孔子承认有鬼神,是两重世界的东西,双重宇宙。有一位老朋友,他的书中也引用双重世界、多重宇宙的说法,里面就讲到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是两重世界。
“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经》的道理学通了以后,便可以了解宇宙的万象,也了解了形而上的幻象,于是便可以与鬼神沟通,也可以说与天人沟通,天人合一了。《易经》就是这样一门学问,这一篇是个最重要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