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禅学佛,端在一念之间,"迷"与"觉"也仅一线之隔。
2、拂尘除垢,知道自己愚钝就是智者!
3、溪声山色,任性邀游。佛经常开示信众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宇宙大干世界,大自然万象纷呈,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与心得。就好像一个参禅者,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参禅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他悟道,"看山原来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所谓溪声山色原是可供我们任性遨游的。
4、诸般省俭常念旧。一般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而"新不如旧"则又常为人所感叹。中国人讲"感恩惜福",更以勤俭为持家之方(严戒子弟奢侈),所以"诸般省俭常念旧",也就是"感恩与惜福",一位知晓感恩与惜福的人,自然能够长寿不老。
5、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6、要能"施无畏"。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很多,诸如南海大士、圆通大士、白衣大士、大慈菩萨、大悲圣者……"施无畏"也是观世音的圣号之一,它以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布施信众不要恐惧,在应世上得以无畏,而救苦救难。
7、工作中才有财富。许多企业家谈他们的"致富之道",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工作,坐吃山空,金山银山也会花光的。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足珍贵的,唯有加入自己的血汗,用心尽力去合法赚取的财富,才是可贵而长久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纵使"遍地是黄金",也要你动手去求取才能得到。"含泪耕种的,才能欢庆丰收"。
8、有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管得太过分,有的公婆对媳妇要求得太主观,有的夫妇,对伴侣的言行干涉得太离谱,往往会产生反效果。任何家庭组成的眷属,年龄有差距,思想有不同,习惯也不一样,这些都是无法强求的,只要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不要太自私、太孤僻,彼此尊重对方的自由,彼此看轻自己的利益,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相互适应。
9、若要人赞美多付苦与辛。一个人要博得别人的赞美,就要想到自己应该多付出一点辛苦与牺牲,没有流汗播种,哪来欢欣丰收,没有具体成就,又怎能博得别人赞美?"不要计较自己获得多少,先要反问自己贡献多少。"在一个家庭中,任何一个眷属成员,都要反躬自问: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不要计较家庭给自己多少好处。能够如此,自然会惜福惜缘。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侥幸,也没有徒劳无功的耕耘。
10、因果的业律是很现实的,如是因即感如是果,更是必然的;今生好人之所以遭受苦报,乃是源于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人,但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故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多行不善,反得善报的道理也是如此,因他前生所种好因已熟,故先享福;今生所造恶因,业缘未熟,苦报尚待来世。
11、佛教当然也讲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人"。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疑情",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打坐参禅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正如我们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愈大,自然钟声愈大。我们有心学佛,首先就要正视问题,用心参透疑情。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字,就是要我们提出问题,也就是禅宗的"参"。
12、布施不限于金钱布施,还有效力、欢喜、智慧等等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最富人缘的。不管用语言、力量,还是精神、物质来适时布施结缘,都是促进入际关系的善意表现。
13、山贼易擒心贼难捉,三十年来西子湖,二时斋粥气力粗;无事上山行一转,借问时人会也无?
14、忍耐讥谤庄严福慧,忍耐讥讽毁谤,增长福德智慧。讥讽毁谤是"逆增上缘",也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力量。
15、慈悲喜舍,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
16、施舍财物有舍有得,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17、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18、慈悲喜舍感恩图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19、谈情说爱,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我们要"以智化情",我们要"以慈化情",我们要"以法范情",我们要"以德导情"。
20、广植福田善结人缘,境由心造,相随心转;广植福田,善结人缘。
21、持平常心历久弥新,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2、佛教实有不尚玄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天做者是。
23、虔诚忏悔广种福田,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4、化无力感为感恩心,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
25、弘法利生合理生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当须尽,勿复独多虑。
26、随他去吧,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27、心在何处何处安心,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28、心能安四方皆好,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29、内心财富无价宝,造物忌名尤忌财,钱财为何保不住?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保富亦保福。
30、礼貌是我的水准,善法如桥梁,嗔他有何益;随顾修善行,忍则五德具。
31、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永怀亲恩,令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
32、情到多时反转薄,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33、悲智愿行,历劫挫身不倦惰,智慧深人众生根。
34、度有情,人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35、拜观音学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3、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五苦章句经》
4、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涅盘经》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6、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华严经》
7、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普贤菩萨警众偈
8、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
9、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斌宗法师
10、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
11、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十善业道经》
12、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无量寿经》
13、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
1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5、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16、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1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8、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9、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
2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1、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2、为何不必?
23、少欲,则少烦。
24、一切皆为虚幻。
25、刹那便是永恒。
佛言禅语语录
1.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4.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7.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8.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9.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10.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11.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12.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3.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4.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15.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16.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17.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8.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19.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0.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佛家经典佛言禅语
1.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2.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3.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6.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9.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10.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看透人生的佛家禅语
1 . 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2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即是道。)
3 . 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4 . 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 . 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6 . 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7 . 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8 . 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9 . 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10 . 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11 . 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12 . 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13 .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4 .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15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16 . 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17 . 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18 .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19 . 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20 . 《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21 .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22 .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3 .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4 .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5 . 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选择,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乐在于平淡。
26 .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27 .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28 . 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29 . 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无人帮你是命运,学会坦然面对与承担。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人生的必修课是接受无常,人生的选修课是放下执著。当生命陷落的时候请记得,你必须跌到你从未经历过的谷底,才能站上你从未到达过的高峰。
30 .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