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磨蹭拖拉的经典语录 正文

磨蹭拖拉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4 20:21:51

拖拉出嫁女上轿―州迟迟不出门

【注释】出嫁的女儿难舍娘家,花轿到门前等候迎娶,她也迟迟不肯出来上轿。比喻人的行动迟缓、磨蹭。

【例句】肖容怎不跟你一道来?”何桂珍问道。“你们呀,都像出嫁女上轿,迟迟不出门。”(陈残云《香飘四季》)

大闺女上轿―磨蹭

【注释】大姑娘在坐上娶亲的花轿之前,一般扭捏,拖延时间,故为“磨蹭”。形容动作特别慢,不利落。

【例句】“真像大闺女上轿,你还磨蹭啥?”随着声音,王燕气喘吁吁地闯进蒙古包来。

钝刀割肉―不爽快

【注释】指做事不直截了当、不直爽。

【例句】这个人就是这样,啥事都钝刀割肉,很不爽快。(沙汀《么木匠的故事》)

狗吃糖稀―哩哩啦啦

【注释】糖稀:含水分较多的麦芽糖,呈胶状。哩哩啦啦,液体断续滴淌a腻的样子。狗吃糖稀,吃不利落,故为“哩哩啦啦”。比喻做事很不麻利,拖拖拉拉。

【例句】我们听他说什么“技术高超”,想考考他,就搬出个振荡器来,要他发报。这家伙拍得点划不清,拖泥带水,简直像狗吃糖稀,哩哩啦啦。

过冬的咸菜缸―泡着

【注释】从前北方的冬天是蔬菜淡季,冬天的咸菜缸里因而总是腌着菜,故为“泡着”。比喻故意消磨时间。有时也指把东西泡着不管。

【例句】我们把他们地里的水也给放出来呀!由我的性子,把他们的`地头都上捻子,过冬的咸菜缸,泡着去吧!(浩然《金光大道》)

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

【注释】指工作时拖延时间。

【例句】旁边人道:“这还浅!你一锹,我两锹也不能那样深。你瞧,你挖了多大一片,我才挖了这一点儿。俗语说的,“皇上家的工,慢慢儿的蹭。”你要这末做,还能吃的长么?”(《三侠五义》)

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

【注释】形容做事磨蹭。

【例句】沈振新冷静而爽快地回答说:“困难是有的,我们可以克服!援助,用不着!”“那么,什么时候解决战斗?还是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的吗?”“明天!”(吴强《红日》)

【也作】老牛施破车―一摇三摆

老婆穿双老汉鞋―不赶紧

【注释】旧时女人缠足,男人脚大,老婆穿双老汉的鞋,自然不跟脚。指办事不抓紧,不马上动作。

【例句】行政常说他是老婆穿双老汉鞋,不赶紧。(柳青《种谷记》)

老太太坐牛车―慢透了

【注释】老太太坐在缓慢的牛车上,故为“慢透了”。指速度太慢。

【例句】你快来帮帮我吧。大家要我算账,唉,我是老太太坐牛车,慢透了!来,你比我打得快,你来算,我专管写。(丁玲《窑工》)

老头子拄拐棍―半天一步

【注释】指行动、做事不迅速。

【例句】张雄看得时间长了,感到庞大的石碾虽然挺有气派的,但它步履艰难,走动时吱呀、咬呀的刺耳响声,像是全身的关节都在响动,又有点扫兴:“这简直是老头子拄拐棍,半天一步嘛!”(刘先平《云海探奇》)

凉水冲茶―泡上了

【注释】开水冲茶,才能一冲即成。用凉水冲茶很难冲开,需要很长时间,故为“泡上了”。比喻拖延磨蹭时间或长时间地纠缠。

【例句】小李子干活最懒了,出工不出力,真叫是凉水冲茶,泡上了。对待这号人,你有啥办法?

麦糠揩屁股―一点不利落

【注释】讽刺某人做事拖泥带水,不爽快。

【例句】桥隆飘说:“哎呀!特务先生,你们净办这‘麦糠揩屁股’的事,一点不利落!你们一起来多好,免得我们一次一次地忙活。”(曲波《桥隆飘》)

猫拉稀屎―拖拖沓沓

【注释】指做事迟缓,不抓紧时间。

【例句】“没有干过农业劳动的人,认为那只要有力气就行,熟能生巧嘛。其实不然。我见过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农,干起活来仍是拖拖杳杳―当地人叫‘猫拉稀屎’,和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还是行文i,唆相同。”(张贤亮《绿化树》)

娘儿们出门―等死拾轿的

【注释】旧时一般妇女出嫁前总是很拖沓,让抬轿人久等,故为“等死抬轿的”。比喻做事磨磨蹭蹭,让人等得心烦。

【例句】范可君还要说些什么,但是,那个年老的土匪又出现在门口了,不耐烦地嚷道:“真是‘娘儿们出门,等死抬轿的’!快走吧,司令一瞪眼睛,连我这条老命也得贴上!”(孙景瑞《粮食采购队》)

糯米做饭―猫糊

【注释】指人行动迟缓,或精神委靡。

【例句】见节振国虽然心中怒火燃烧,却在那儿沉吟,夏连凤心里想:真是糯米做饭,貂糊!用刺耳的声音高嚷:“有种的就去!”(王火《血染春秋》)

1、《战胜拖拉》

作者: 尼尔·菲奥里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战胜拖拉的奠基之作,对生活、工作、人类潜能和拖拉问题下了积极的定义,将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安排更多的休闲时间,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

拖拉,是你在应对由开始或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所产生的焦虑时所形成的一种习惯。它是一种处理乏味的或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时,人们所采取的并不成功的解决办法。当你利用战胜拖拉的策略来消除焦虑、恐惧和自我怀疑的

当你学会了有效率地工作——在喷发状态中,酣畅淋漓地运用更多脑细胞的力量——你就没有那么多理由逃避重要的、需要优先考虑的工作任务了。拖拉是为了抵御失败的恐惧,战胜拖拉就是战胜恐惧!

2、《终结拖延症》

作者: (美)威廉·克瑙斯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并不是一本陈词滥调之作,这本书才不会对你说教什么“加油工作、多花时间干活”之类的。当然,在某些时候,付出最大努力是很重要的,因为人生中总是有许多成就,是基于一天天的努力才实现的。

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不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延带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出潜力,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并有更多的时间来娱乐。

请记住:积跬步才能至千里——不要急于求成。

3、《万恶的拖延症》

作者: 约瑟夫·费拉里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总是在想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你知道压力下我会工作得最好。”人们拖延的借口总是层出不穷。本书作者约瑟夫?费拉里是美国芝加哥德波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是世界上长期研究拖延症的著名专家。他在书中指出,慢性拖延症与低效的时间管理无关,它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是大多数人成功之路的绊脚石。但是幸好,拖延是可以改正的、是可以克服的。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于拖延症20余年的研究精髓。这本书将帮助更多人克服拖延症,按时完成目标。

4、《奇特的一生》

作者: (俄)格列宁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自己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

柳比歇夫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儿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也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5、《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 李笑来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节省时间的方式其实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作者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6、《番茄工作法》

作者: (瑞典)Staffan N·teberg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番茄工作法图解》介绍了时下流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之一——番茄工作法。作者根据亲身运用番茄工作法的经历,以生动的语言,传神的图画,将番茄工作法的具体理论和实践呈现在读者面前。番茄工作法简约而不简单,本书亦然。在番茄工作法一个个短短的25分钟内,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番茄工作法图解》适合所有志在提高工作效率的人员,尤其是软件工作人员和办公人员。

7、《时间管理》

作者:(美)吉姆·兰德尔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时间管理》为“简单有趣的个人管理”丛书之一。《时间管理》作者从大量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文章中归纳出约50条原则,并在书中一一展示。《时间管理》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时间管理,行文生动活泼,配有精美描图。适合对时间管理感兴趣的读者休闲阅读。

8、《拖延心理学》

作者:(美)博克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9、《戒了吧,拖延症》

作者: 辰格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主人公胡小懒,不遥远,也不陌生,就是生活中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像你,像我,像他。他饱受着拖延的煎熬。从拖延症的行为模式,到拖延的可怕危害,再到拖延产生的深层原因,我们循序渐进地解开了这些谜团。

为了唤醒那些沉睡的心,帮更多的人甩掉拖延的裹挟,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本抗击惰性生活方式的作品。面对拖延顽疾,我们要如何对抗?书中针对每一种原因导致的拖延情况都给出了详细的战拖策略,力求因病施药。事实上,每一场战拖的战役,都是与另一个自己和解的过程。

10、《拖延症小孩》

作者: 王顺勇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举手即可完成的事情,却总是拖着不办;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总要拖到两个小时以上……不少家长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孩子的拖延症却越来越严重。

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介绍了改正孩子“拖延”习惯和增强执行力的方法,只要照着做,再磨蹭的孩子都能更高效。

【好词】

七嘴八舌 絮絮叨叨 心仪已久 暗自揣测

牢牢记住 满心欢喜 眉头微蹙 不以为然

默不作声 屡教不改 如临大敌 目不转睛

宛若铜铃 目光灼灼 恍然大悟 滔滔不觉

大吃一惊 惊讶不已 小声议论 窃窃私语

袖手旁观 磨磨蹭蹭 哄堂大笑 纷纷驻足

哈哈大笑 乐趣无穷 郑重宣布 稍稍缓和

余气未消 勾肩搭背 大发雷霆拖拖拉拉

宛如泥塑 飞刀夺眶 端端正正

【好句】

中国有一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哄堂大笑中,老师的脸色发生着变化,鲜红色,紫红色,猪肝色。

随后,同学们都精神高涨地拍着手,伸着长颈鹿一样的脖子望向门口。

拓展:【

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再见,马虎和拖拉》

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胡小闹被同学们称作“马虎拖拉斯基”,他十分的拖拉,常常因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批评。马虎方面更可怕,一次因为他的.马虎,引起了火灾,还被带到工安局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我和胡小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马虎,比如拖拉。我经常因为把“6”写成“9”,把加看成减,而在试卷中丢分。还老是因为自己的拖拉,在考试中完不成试卷,影响成绩。

以前,家长和老师经常给我说,马虎和拖拉的危害,我不以为然。现在我终于明白,它们的危害有多大了,所以,我要向胡小闹学习,勇于改正错误,坚决改掉自己的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