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戴安澜:这张生死文书只对职务不对人,各位跟随安澜多年,是安澜的部下,更是安澜的兄弟,生死与共四个字早已经把我们连在了一起,生死文书自我以下: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按番号先后以团长代之,团长战死以营长代之。
3、韩邵功:我们不需要同情,这个世界让也没有永远的弱者。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如果你命大,将亲自体会到被赶到海里去的耻辱,这不仅仅是你和你士兵的耻辱,这将是你们全民族的耻辱。就是在南京,你们得到的也只是尸体,你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我们的屈服。
4、你们只有两个选择,一、被地雷埋葬;二、被机枪弹送回老家。
5、韩邵功:如果有一件事情你必须去做,但是前提呢?又要违背做人的原则,你会去做吗?韩邵英::不会。韩邵功:可是这件事情本身又特别的有意义。韩邵英:既然是这样,那就不要顾及你的身份,关键是你要做什么,怎么做。
6、韩邵功:我很欣赏同学们的救国热情和牺牲精神,为自由而战,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而战,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最令人感动的品质。我从同学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你们既然要选择入伍,也就意味着同时选择放弃了浪漫、幻想,放弃了安逸,甚至是放弃了生命。当然战场上也不光是残酷和恐怖,军人之间的手足之情,是我见到过的最温暖、最有力量的.感情。
8、韩邵功:既为军人,活在这个时代,活着才是一种偶然,重要的是如何死得才更有价值。别把同情看成一文不值,因为它也是一种美好的感情。
9、桥本龙太郎:你喜欢看到他们弱懦、顺从的样子?这是弱者的表现,强者才欣赏强者,只有弱者才对强者恐惧、厌恶。
10、谢孝彰:师长,卑职斗胆问一句,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
11、孙:杜长官放心,撤退到印度,立人绝不丢中国军人之尊严。
12、杜:一经踏上人家的国土,就与难民无异,自取其辱而已,尽管不想丢掉,可是又能到哪儿去找回你的尊严呢?
13、杜:缅甸一战,英国人把我们坑苦了,到了印度更是寄人篱下,遭人蔑视,杜某认为,输了战局,可别再输了气节!
14、戴安澜师长:安澜不舍弃部下也不舍弃长官!
15、孙:立人不敢苟同,尊严存于内心,如果自己不放弃,别人无法将其取走。更何况撤退突围,减少损失当为第一原则,是否直接回国并不重要,将士的性命应比面子更重要!
16、韩绍功上校:我最讨厌的士兵就是逃兵,我最恨的也是军人的临阵逃脱,尤其是在战局最惨烈的时候。逃兵就是瘟疫,它无疑会摧毁整支军队的斗志。但是今天,我仍然打算要把你们放走,至于什么原因,我不想告诉你们,临行前给你们一个忠告,在今后的生活里,你们将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希望你们能咬牙扛过去,不要再逃避,不要再当逃兵,因为面对困难,一味的逃跑,一味的躲避,你们永远的战胜不了自己!
1、人不是做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2、“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做到”。
3、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4、传言现在都是论吨装,可还是论吨装的传言。
5、不要对没做过的事情说没意义。
6、信念这玩意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7、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容是别人,欲是自己。这样的天地才跑得舒畅。
8、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
9、我们遇到坏事儿,最不该想的是公平不公平,对吧?都已经遇上了。
10、顶的住和顶不住之间是个选择题,我没有选择顶不住的权利。
11、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
12、记住一个人的好,总强过记住一个人的坏!
13、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14、希望与理想是最令人珍惜的部分!
15、人不能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
16、你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
17、人总是要分的,而且还会越分越远,见不着面,摸不着人,想得你抓心饶肝的,可是咱也在长啊,个越来越高,能耐越来越大,到时候想见谁就见谁,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从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离。
【人物信息】
1998年,与孟冰合作编写电视剧《球王李惠堂》的剧本。
2002年,兰晓龙经过部队的磨练和深入生活而创作的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全军新剧目展演编剧一等奖 。
2003年,与史航、龚应恬、张挺共同担任金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文联版)的编剧 。
2005年2月,创作的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奖。
2006年,兰晓龙以剧本《爱尔纳·突击》和小说《士兵》为基础,创作了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剧本,凭借该剧获得第1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第20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优秀编剧奖以及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
2007年,兰晓龙将自己的小说《零号特工》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该剧由陈剑飞执导,沈航、马强领衔主演 。
2008年,入选年度网络盛典年度作家候选人 。
2009年,兰晓龙凭借编剧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提名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 ,该剧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为大背景,讲述一群残兵冒着成为炮灰的危险,走到了祖国的国境线上勇赴战场的故事 。9月19日其编剧的“战争三部曲”收山之作《生死线》于山东影视频道首播,兰晓龙则凭借该剧获得2010春季电视剧互联网盛典最佳编剧奖。
2011年8月,兰晓龙的电影剧本改编成曲剧《歌唱》,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
2012年4月23日,担任编剧的革命题材剧《好家伙》开机,该剧是由小说《零号特工》改编而成,讲述了皖南事变后“种子人物”辗转上海和西北的传奇往事 。
2015年,担任“战友精品”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的编剧 。
2016年10月15日,尘封四年的作品《好家伙》终于登陆北京卫视,比起其他主创的激动与欣喜,身为编剧的兰晓龙却一直保持着一种“谜之淡定”的状态。
2016年9月,由兰晓龙担任编剧,侯鸿亮担任制片人,孔笙担任导演的战争电影《命运谷之决胜宜昌》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项目正式启动并进入筹拍阶段,这是兰晓龙首次担任战争电影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