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平心静气的佛语录 正文

平心静气的佛语录

时间:2025-05-12 07:03:35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2)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 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荆

12)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 世事茫茫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19)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 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 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 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 情生智隔。

42)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 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 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 得失从缘 心无增减 心净则国土净,平心静气,才能有个清醒的大脑。

平心静气的佛经(一)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别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不无常。

吃些亏来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平心静气的佛经(二)

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佛语有云: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佛语有云:人既生亦死。

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语有云:一切皆为虚幻。

佛语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佛语有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

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语有云:知足常乐。

佛语有云: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

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语有云: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佛语有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佛语有云:不可说,不可说。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