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自律与他律语录大全 正文

自律与他律语录大全

时间:2025-05-14 17:59:54

1、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刘向

2、名心盛者必作伪。——吕坤

3、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法国·巴尔扎克

4、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

6、让你的恶习先你而死。——富兰克林

7、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却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8、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9、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10、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11、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达。芬奇

1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3、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苏格拉底

14、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

15、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居礼夫人

16、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于丹

17、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18、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自居易

19、人啊,拯救你自己吧!——贝多芬

20、青年人应有老年人的沉着,老年人应有青年人的精神。——海明威

21、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22、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23、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德拉克罗瓦

24、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25、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

26、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元好问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8、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刘向

29、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30、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毕达哥拉斯

31、能命令自己的人就很快能命令别人。——希翰

3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3、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松下幸之助

34、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

35、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36、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37、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38、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39、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40、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巴尔扎克

4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吴兢

42、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歌德

4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4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

45、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

46、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47、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齐白石

48、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德拉克罗瓦

49、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5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1、平庸的人最大的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富兰克林

52、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53、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吴叔达

54、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黑格尔

55、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柏拉图

56、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我方的观点是文明礼仪的养成自律比他律更重要,首先,让我们来清晰理解几个词的意思,文明礼仪简单的说是律已,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在现代汉语字典中自律:指没有人在现场的监督的情况下中,通过自己的要求化被动为主动。自律出自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自居,以法度自律,宣得慎静之吏,以智缮治之功。他律是指非自愿的受他人的中约束,检查和监督。

证明我方观点理由如下:

1. 人力资源的减少

文明礼仪的养成可以减少执行他律的.人员。例如:本校早餐问题,如果我们都有自律的心就不需要学生会人员每天大清早站在校门口一遍一遍提醒,强调本校校规规定早餐不能带入教学区。

2. 文明行为不等于文明习惯

他律产生了文明行为,自律产生了文明习惯,他律可以促进文明行为 的发生,但在文明行为转变文明习惯的过程中,自律是第一位。

众所周知,文明习惯可以称为文明行为,但文明行为决不能等同于文明习惯,你不能靠着非自愿的受他人来约束的行为是文明习惯,例如上车让坐,见到长辈要问好等。

3. 文明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律为主,他律为辅,就一定能实现。

自律是他律的载体,没有了自律他律就没有对象,就推动不了原有的意义,例如:现在很多中国人去外国打工,可为什么在外国很多显眼的地方用中国字写着“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字样。正是由于我们国人极度少自律。

4. 养成自律的习惯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总依赖于他人是不切实际的,他人监督必定有一事实上的局限性,不能随时随地的跟着你,所以一个人的品质道德修养究竟如何关键还在于自律。

总尚所述,我方坚决认为文明礼仪的养成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多么崇高的名词。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追寻它、实现它,惨遭断头的命运?不民主的历史告诉我们,自由的代价是多么的昂贵!

然而,让我们回到现实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活在一个民主的时代,也有着权力享用自由。看似平和安宁的年代,为什么每当新闻画面又出现了“死刑犯”逃亡,又或着犯罪的比率年年升高时,我们感受不到自由的`快乐,反而有股莫名恐慌?

法律,是道德尺度的最低底线。若说维持社会祥和的最终防线是法律,那能规范自我的防线,就是自律了。你想让别人控制,还是让自己做主呢?

许多人认为自律是一种“限制”,但我却认为,它是一种“理性”,一种适时而客观,能克制自己的理性。如果只是单纯、毫无顾忌的自由,那会像脱疆的野马,感到短暂的喜悦,却带来长久的负担。

若从生活方面探讨,我们有说话的自由,但却因聒噪而干扰到他人;我们有吃的自由,但却因暴饮暴食导致肥胖;我们有休闲的自由,但却因把持不住时间,而耽搁了正事。自由太美好了,它让我们感到快乐。但自由是需要自律控管的。没有人能拒绝自由的诱惑,但是克制力却会影响一个人。因为懂得自律的人,能控制自己,调适自己;而仰赖感觉的人,只能藉由“法律”的束缚,维持最低底线。缺乏自律,人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这就好像得到解脱的马戏团大象,它也许为能尽情奔放感到快乐,但通常它不会意识到自己脚下踩死了多少人。

不理性的自由,往往成为杀死自己人生的凶手。自由与自律,两者缺一不可。懂得用自律安排自由的人,人生是自己创造的;而不懂自律的人,只能让法律及外在力量,改变自己。自由与自律合起来就像翅膀,自由是支架,有着飞翔的基础;而自律是羽毛,好让纤细的骨头,能一举跃上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