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苏东坡兄妹戏语录 正文

苏东坡兄妹戏语录

时间:2025-07-16 23:05:35

一代文豪苏轼,崇拜者无数。苏门三父子,也一直都是传奇的存在。除了众多的诗词文章,苏家人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轶事典故。其中最受欢迎人物,大概要属“苏小妹”。

故事中的“苏小妹”,相貌出众,才气逼人,行事更是不拘小节,尤其是和哥哥的口战,集才华、谐趣于一体,另人捧腹的同时拍案叫绝。

1.兄妹互嘲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其妹子出句嘲笑他: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苏东坡反唇相讥:

“莲步未离香格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满脸胡须: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小妹经常与苏东坡抬杠:苏小妹薄唇圆脸,乌黑大眼,高耸额头,双颚外凸。由此,苏东坡笑道: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轼也是满腮胡须,肚突身肥,宽袍大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因此,苏小妹也回敬苏轼: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2.以文选婿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

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

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不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3.佛堂对句

苏小妹年十五时,生得天香国色,加上才学过人,所以一些风流才子后生纷纷求媒,其兄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非常欣赏名士秦观(秦少游)的才华,遂将秦的一篇文章介绍给苏小妹看,苏小妹看后大为赞赏:

今日风流才子,明朝龙阁学士。

天下若无二苏,可以横行一时。

在苏东坡的帮助下,秦少游终于与苏小妹通过媒人定下了婚约。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秦少游定婚前一直无缘见苏小妹一面,虽然耳闻苏小妹美貌无比,但毕竟心里不踏实。一日,得知苏小妹要去一寺堂上香敬佛,他便买通寺庙主持,装扮成小和尚去寺庙大厅等候。

苏小妹上香后,就坐在神像前看佛书,对身旁的'小和尚看也不看一眼,好半天,竟打着呵欠在躺椅上睡着了,这就苦了扮和尚的秦少游,香主不走他就不能离开,累得他立了半天,动也不敢动。苏小妹睡足了才过来,依然呵欠连天,不看和尚一眼,秦少游有气,出了一句上联骂人:

艳女仰卧,横直两条大口。

这时苏小妹才发现一个小和尚在骂她,她也马上回敬一句:

秃男行礼,上下两个光头。

六年级文学常识篇一:

1.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2.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明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6.《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

鲁迅《狂人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7.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8.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9.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10.“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11.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12.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第五十回中 , 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13.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14.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5.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

16.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事业的成功在于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学习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吧!

司马迁《史记》15年 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

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年

17.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作曲家是多么残酷的打击, 但他不向厄运低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家,世界最伟大雕塑家之一。与达·芬奇,拉斐尔并列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作品有著名的雕塑《大卫》。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作品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18.外国文学大师:

塞万提斯,西班牙伟大作家,世界名著《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英国伟大戏剧家,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等。马克思称他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歌德,德国最伟大诗人,文学泰斗。作品《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作品《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自由颂》《叶甫根尼·奥涅金》等。

雨果,法国伟大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法国伟大作家,作品总名《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泰戈尔,印度诗圣,作品《飞鸟集》《园丁集》。

海明威,美国作家,作品《老人与海》。

19.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

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20.律诗分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尾联(七、八句)。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2.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23.古称“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24.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25.航天英雄:杨利伟(神五)。聂海胜、费俊龙(神六)。

26.城市别称:

福州(榕城)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成都(蓉城、锦城)广州(羊城、花城)日光城(拉萨) 水城(苏州) 冰城(哈尔滨)

27.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六年级文学常识篇二:

1、《再见了,亲人》是(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

2. 中心思想: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3、《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普通)的(老XX 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4. 中心思想:本文赞扬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5. 《桥》作者谈歌,原名谭同占,作品《天下荒年》。

6、《草原》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 内蒙古大草原 )时的( 所见 )、( 所闻 )、( 所感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学过的课文(《猫》《母鸡》)。

7、《草原》中心:本文赞美了草原的( 美丽风光 )和( 民族之间的团结 )。

8、《白杨》文章写的是在通往( 新疆的火车 )上,一位(父亲 )和(两个孩子 ),望着车窗外的( 白杨 )展开( 讨论 )的事。

9、《白杨》中心:作者借( 白杨 ),热情歌颂了( 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

10、《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围绕着( 骆驼队 ),写了怎样( 看骆驼咀嚼 ),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 ),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 ),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

11、《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心: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 童趣 )的事,像一个一个的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 ),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 )。

12、《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1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14、《舟过安仁》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及(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的思想感情。

15. 《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

主要内容: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人物特点:表现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文学常识:选择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16.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主要内容: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手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人物特点: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文学常识:选自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

17.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主要内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

人物特点:展示了王熙凤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特点。

文学常识: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

18.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 大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以及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

中心:表达来历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

19. 《威尼斯的小艇》

主要内容: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

中心: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文学常识:《威尼斯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835—1910) 的作品,马克·吐温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20. 《将相和》

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 中心: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与政治远见。 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文学常识:《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的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1. 《草船借箭》

主要内容: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争,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中心: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表现了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

文学常识: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改写的。作者罗贯中。书中有“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火烧赤壁”等故事。

22. 《景阳冈》

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23. 《猴王出世》

选自吴承恩的《西游记》,这是一部古典神话小说。

4. 三难新郎

秦少游与苏小妹终于结秦晋之好,新婚之夜,苏小妹顽皮性又上了,设了几道关卡,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式。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少游见了,略加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5. 姑嫂对句

苏小妹在家时,因苏家只有这个千金,大家都宠着她,因此,她时常开她两位哥嫂的玩笑。这一天,苏小妹与苏东坡之妻两姑嫂穿红着绿在后花园中玩耍,其嫂手中拿一本《汉书》在看,苏小妹又戏弄她嫂嫂:

嫂嫂穿红手抱汉(汉)。

苏东坡之妻即对曰:

妹妹着绿心想蓝(男)。

6.戏弄先生

苏家在杭州时,专门请一私塾先生教子弟。这位先生听说苏家大小姐才貌双全,就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这一天他出了一个对句的一联:

有客登门,惊醒万里春梦

要苏东坡之子对,东坡的儿子对不上,跑到后院求姑姑苏小妹,苏小妹即对:

无人共枕,枉费一片春心。

这样,由学生作传递,先生又出句:

六尺绫罗、三尺缠腰三尺坠

(苏小妹喜缠红绫于腰)

苏小妹对句:

一床绵被,半边遮身半边闲。

这先生大喜,以为苏小妹有意了,于是投石问路:

风紧林密,问樵夫如何下手?

苏小妹一看知道先生误会了就对出:

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

先生一看心都凉了,又不肯丢面子,说:

竹本无心,节外空生枝叶。

苏小妹对: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污尘。

这位先生又误会苏小妹本意,以为苏小妹的对句中有“藕断丝连”之意,又出上句试探:

桃红李白,这些花何时开放?

苏小妹也火了:

稗青谷黄,这杂种是何先生?

先生挨了骂才死了心。越年,苏小妹嫁给秦少游,再以后,一胎生下两子,满月酒席上,先生看着苏小妹怀中的双胞胎问:

“这两子哪一个是先生的?”

一句双关想占便宜,苏小妹即答曰:

“管他先生后生,都是我儿子!”

7.怒骂和尚

苏小妹乘船游西湖,同船还有一秀才、一和尚;秀才作诗说:

三人同一舟,小姐面如油。

明年嫁夫婿——封侯!

老和尚色迷迷地说:

三人共一船,风吹小姐裙。

裙脚风送开——裂缝!”

苏小妹大怒:

秀才真有礼,和尚真该死。

裂缝和尚嘴——无耻(齿)!”

也有苏小妹与佛印抬杠的对联:

佛印云: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云: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第三题,就容易了,只要做个七字对儿,题目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初看时觉道容易,仔细思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听得谯楼三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却说东坡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

东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对难之,少游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

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欲待教他对了,诚恐小妹知觉,连累妹夫体面,不好看相。东坡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跃起几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

投石冲开水底天。

前两个题秦少游都很轻松的回答出来了,只有第三个题难倒了他,在苏东坡的帮助下才得到了答案。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思考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荷花池,在那一瞬间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