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遍地狼烟宋佳经典语录 正文

遍地狼烟宋佳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24 16:34:13

《狼烟遍地》改编自入围茅盾文学奖的军事巨著《遍地狼烟》,此书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好看的“狙击手”题材小说,网络总点击达4000余万,实体书销售10万余套,并第一次作为网络小说入围了矛盾文学奖。2009年8月,浙江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独家购买《遍地狼烟》的影视改编权,先后投入巨资拍摄成电影《遍地狼烟》(何润东、梁家辉、何晟铭、小宋佳主演)和电视剧《遍地狼烟》(杨烁、周扬主演),受到广大书迷和影视观众的强烈好评。

《狼烟遍地》

在《狼烟遍地》中,敌我双方毫无疑问是你死我活的生死对抗,侵略与抗争、残暴与善良,在战争使人性的尊严和美好丧失殆尽的残酷面前,令我欣赏的是,主创们在对人物的刻画上,着意于自然而非脸谱化的表现,为观众提供一种冷静思考或感同身受的空间与方式,在剧情的演进中,融入其中的氛围。

对“小牧”的刻画,无论是导演的导和靳东的演,正如靳东所言的“真诚”。他“真”,对待敌人嫉恶如仇,对待兄弟率性至诚;他“纯”,对待情感单纯可爱,一如始终;他“诚”,对待背叛绝不容忍,对待家国誓死捍卫……“一寸河山一寸血”。我时时沉醉于“小牧”的枪声、一个敬礼;一段温情的回忆,一声含泪的呼唤,一次伤感的转身,一个心疼的拥抱……在那个年代,小牧就是一个缩影,一个标志,用热血和战火铸就的生死时刻,而这一切在残酷冷漠的战争面具下,依然有着脉脉的人性温情,带给观众深深的思考。

对日军“中衫正”之流的刻画,在人物的处理上颇耐人寻味,一方面,他是一个职业军人,侵略是他的最大本职,与小牧棋逢对手的狙击手,对手间的较量无时不在,既惺惺相惜,又生死交锋,惊心动魄;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男人,对美织子怀有爱意和无形中的保护,他对美织子说的“这该死的战争”潜意识中反映了对这场战争的厌倦,到剧的结局,中衫正拥着美织子魂归四国,就其人性让渡上,也是合理的。

而剧中对樱木丽子和龙思良两个人物的设计,我认为是巧思之笔。由于这两个人物的存在,使小牧上演了谍战的好戏,在“无间有道”的对抗中,在与小牧无数次的出生入死中,美丽善良的樱木丽子对小牧产生了深深的感情,与小牧度过了一段“最开心的时光”,到最后,在小牧悲切的呼唤声中,慢慢地绽放着最后的美丽,照亮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而带给观众对于“战争”更为深刻的认识。

小牧说:“人不能老是藏在记忆里,活着,总得向前看……”。《狼烟遍地》中对小牧与柳烟的情感处理犹如战争中的一抹亮色,乱世离情很是打动人。也许正是被战争的黑暗沉沉地吞噬着,更能明白光明和希望带给人们的快乐。

在小牧的心里,对柳烟一次次的失离、寻找,就是不断地追求爱和希望的过程。而在剧的最后,“窖子狼”牺牲前给小牧指引的一条光明的道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捍卫正义和和平作为希望,作为信仰传递给小牧,这,也是剧的背后表达的意蕴吧。

当然,如以精益求精来评判《狼烟遍地》电视剧,我觉得还是有稍嫌不足的地方:如整部剧既以狼烟命名,而对战争的惨烈场面呈现得似还不足;对樱木丽子由日本大家小姐而坚定地走到小牧身边的转变似还交代不清;而共产党游击队这条线的演绎与剧情时有游离,后半部剧情节奏有点拖沓……

不管如何,《狼烟遍地》不失为一部真诚上乘之抗战佳作。靳东以真诚、真实为演绎的英雄“牧良逢”已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里。剧幕已经拉开,好戏正在上演,让我们走入狼烟四起、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忆英雄,照亮人生!

《狼烟遍地》观后感800字

《狼烟遍地》在保留原著小说人物姓名的基础上,对情节架构作了全新的设计。全剧场景的调度,镜头的切换,人物的编排,剧情的创作,在艺术地展现全民抗战众相的同时,巧妙地以“牧良逢”为切入点,串起小牧与他的特务连与以“中衫正”为代表的日军的对决,在有限的时空中,主创们赋予了既好看又崇真的剧情。在目前荧屏抗战题材剧充斥、各种“噱头”层出不穷、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让观众获得精彩又真实的认可,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也不是仅靠“哗众取宠”的雷人剧情取悦于众的。于我看来,《狼烟遍地》以真诚来演绎突破的剧情,主要呈现于三个方面: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民抗战。全剧以“小牧”和他的特务连的视角,艺术的还原那段“抗日是全中国人民的事情,是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事情”的历史,剧中表现国民党在抗战前期的积极抗日,如刘森的六十九军和小牧的特务连;表现“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合作”,如以任政委等为代表的共产党游击队协助小牧特务连的“摧毁日军武器基地”、救护柳烟、青木镇协力保卫战等;神秘人物“窖子狼”的多重身份设定、共产党员“张觉”的“卧底”、“牧大明”的“情报”……全剧力图以多重条线的情节铺排和戏剧效果,展现那一场全民抗争的群戏,紧凑而好看。

“铁血忠义、生死与共”的英雄情怀。全剧的主角当然是小牧的“狙击手”和“特务连连长”。环绕着小牧的主线,剧情生动地表现小牧和他的兄弟们与日军的惨烈对决,壮怀激烈。有四大亮点值得一说:

于狙击手的身份。在战场的关键时刻,总有小牧的“精准一枪”,如剧尾与中衫正的终极决战、捣毁日军基地对“敬冈”的致命一枪……靳东的眼神运用、敏捷身手与狙击手的“魂”极致地融合。

于特务连连长的智谋。在紧张刺激的敌我对决中,小牧不时展露着一个山野猎人与国军指挥者的智慧谋略,一次次地化险为夷,挽危局于胜势。

小牧和他的兄弟们。“当野猪还是当兄弟”的胆气,“好朋友与生死之交不一样!”的豪迈,“都争取活着回来吧!”的希冀,向“可以为我们的国家***的兄弟”的一个“敬礼”,“就是拼了命要把鬼子赶出去!”的气节,戏份不可谓不精彩。

小牧与窖子狼的对手戏。对“窖子狼”这个人物“无间道”、“双面特工”、“共产党员”等身份的设定,体现了导演的慧心,他就如小牧的战略策划和执行者,心思缜密、理性坚定地协助小牧完成一项项任务。他给率真纯朴的小牧以智慧谋略,给脾气狂放的小牧以冷静相持,直至牺牲在小牧面前。而小牧与“窖子狼”从互不服气、掐架斗殴、处处制难,到始终如一的勉力相持、共赴生死的对手戏份,无疑也增加了精彩看点。

一部群星闪耀《敢死队》让很多观众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硬汉岁月。该片票房上的成功,让人看到硬汉题材的动作片、枪战片依然有相当多的粉丝在忠诚着。内地新上映的《遍地狼烟》虽然没有那一个个满是皱纹的巨星,却在枪战场面、动作场面上极具80年代硬汉动作片的凌厉质感。不过与《敢死队》的纯怀旧不同,本片在角色上和台词编写上,却融入了很多当下的元素。这是20XX年代才有的,时尚感十足的柔情。

枪战、动作满是1980年代的`硬汉

《遍地狼烟》的导演胡大为上世纪70时代就以演员和剪辑师的身份入电影行,其后更是成为了吴宇森的御用剪辑,参与作品包括《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街头》、《辣手神探》等枪战题材里的经典名作。1990年代中期,胡大为移民至加拿大多伦多,其后又参与了很多好莱坞商业片的制作。可以说在处理枪战和动作场面上,他的功力和

枪战和动作场面之所以好看,并不仅仅源于镜头碎、剪辑快、手提摄影等简单技法。本片在枪战动作段落里,除了基本的交锋画面外,还加入了很多细节特写和主观镜头,令临场感大大提升。在大部分画面里都充斥着快速的奔跑和猛烈的枪火的同时,影片还会穿插进来一些慢镜和空镜,使得整段枪战动作戏在细分到单个镜头后,显得张弛有度。节奏上的时快时慢,让观众的观影心情实现了随之起伏。酣畅淋漓又不失变化,是本片枪战动作戏“好看”的根源。只有适度的节奏,才能让观众既身临其境又不至于审美疲劳,那些基于此的硬汉气质,才得以传达。

角色、台词尽是20XX年代的柔情

影片改编自网络知名作家“菜刀姓李”的同名小说。这一点给影片带来了一个非常凸显的特质,可谓影片成败之双刃剑。在枪战和动作戏的间隔里,影片用了比较重的笔墨去刻画角色。这使得本片又与80年代的那些硬汉枪战动作片有了一眼可辨之处。以往我们常说“硬汉柔情”,但是真的把柔情当做影片重点来做的片子,却还真不太多。尤其是本片英雄的柔情之处,非常的现代、非常的时尚,可以说完全是基于当今20XX年代的。

何润东扮演的军人不爱军功爱美人,小宋佳扮演的茶馆老板娘则是敢爱敢恨的乱世佳人,何晟铭扮演的老兵更是满腹经纶善于玩弄双关的小顽皮。相较而言,只有梁家辉扮演的排长身上,才能看到一些老战争片军人的脸谱化痕迹。这些年轻演员扮演的这些年轻角色,个个都有现代青年的个性影子。片中的台词也被刻意地现代化了,不仅玩笑开得比较擦边球,而且用词用语上更是有很多现代流行语汇。也许一些岁数大的观众会稍感不适,但是对于当下的年轻观众而言,这样的角色、台词,反而让他们感到生活化,身边化。毕竟抗日军人,离90后们已经太远了。只要年轻观众喜欢,用现代柔情包装一下抗日英雄,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行之法。

市场和观众在推动电影改变

内地以前拍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比较严肃,可谓有英雄无硬汉;80年代香港和好莱坞都有硬汉,有火爆刺激的枪战和动作,却往往硬得过了头。如今《遍地狼烟》在堪比硬汉电影的枪战动作戏间隙,给出了用现代情感塑造起的柔情,可谓将暗杀、枪战、对峙、爱情、幽默、搞笑等多种商业元素融于一体,对当今观众复杂的多重的欣赏口味提供大餐。看来时代和市场的变迁,确实对电影创作的求新求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