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游记散文1
背起行囊与八月的轻风相约在路上,在金秋的梦幻中,带着一颗好奇与怀旧的心踏上旅途。只想近距离与你接触,在历史的烽烟中找寻你当年的模样,而你已在历史中消失,那段岁月早已随着一缕轻风,掩埋在时光深处。如今,那座古老的宫殿依然存在,被人们冠以博大而恢宏的名字——沈阳故宫博物院。
浩瀚的烽烟,给古老而神圣的宫殿增添了庄严与厚重,你博大的胸襟,在岁月的长河中铸造了历史的文明。故宫在历史的风中沉睡,在新中国的光明召唤中,这座伟大的皇城展开怀抱接纳四面八方的游客,昔日只有皇帝才可出入的皇宫禁地,如今平常百姓也可以一览它曾经的容颜。浩瀚烟波的狰狞岁月,这座皇城里悠远的故事,铭记在岁月的铁蹄下,永久保存。
儿子对故宫充满了好奇,我们对故宫的一点了解,都是来源于书本和网络图片上,在图片中欣赏过你琉璃飞檐的雄伟风姿。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也为了勾起儿子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今天我们带着怀旧与憧憬的心走进你,走进这座古老的宫殿,你在岁月的尘埃中洗净了灵魂,敞开博大的胸怀,以恢宏的气势稳站在天地之间。
我与儿子乘坐火车到达沈阳车站,穿过人头攒动的地下通道,在南公交一站乘坐公交车到怀远门。刚一下车就感受到了皇城古朴的气息,顺着怀远门往里走,就是沈阳故宫了。朱红的宫墙,金色的琉璃,在阳光下闪动着耀眼的光芒,高耸厚重的城门,等级森严的宫殿,处处彰显着皇城至高无上的权利。曾经的皇城,历史的青石板上踏过多少帝后的足迹,抚摸着朱红的门扉,我掌心的所到之处,许是和哪位先人的足迹吻合,烽烟弥漫的皇城,在四百多年前的阳光下灿烂过、辉煌过。
这座皇宫是大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的皇家宫苑。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汗、满、蒙族建筑艺术于一体。1625年,努而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在沈阳定都,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沈阳故宫之开端。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房屋500多间。顺治初年,清朝迁都北京,盛京宫殿作为清朝的“开国圣迹”,加以特殊的保护。乾隆时期,这里为清帝东巡驻跸之地,又加以重修和扩建,开成这座皇宫与行宫并存的宫苑建筑群体。
我们在大清门入内,在大清门北面御路拾阶而上,是“月台”,台的正中,是始建于后金天聪的崇政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周围石雕栏杆,大殿的屋檐上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沈阳故宫崇政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崇政殿就是老百姓眼中的“金銮殿”,整个“金銮殿”金碧辉煌,高洁典雅,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凤凰阁坐落在崇政殿之后,是后宫院落的门楼。凤凰阁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石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屋顶是镶绿剪边的琉璃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此楼是盛京当年最高的建筑,皇帝和嫔妃在此处观赏日出,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的美称,凤凰阁上藏有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的九龙金匾。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尊贵和吉祥的象征,皇太极以它为后妃寝宫正门命名,就是取其吉祥之意。沿凤凰阁的青石拾阶而上,悠远历史故人的身影锁在斑驳的记忆里,四百年的沧海桑田,挂在褪色的琉璃瓦上,是否还有些许的余温,时光尘埃的记忆在流逝的岁月里封存。
凤凰阁的后面是皇太极的后宫,是建在皇太极大内宫阙中轴线上皇帝的寝宫。除清宁宫外,还有东西配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清宁宫是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关雎宫俗称东宫,是皇太极宸妃海兰珠的寝宫,海兰珠是中宫皇后的侄女,永福宫庄妃的姐姐,她们都是出自蒙古同一个家族。皇太极和海兰珠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皇太极对海兰珠宠爱有加,皇太极雄才大略,一个驰骋疆场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挚的儿女之情。
永福宫是西次宫,这里是庄妃布木布泰的住处。庄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庄文皇后,顺治帝的生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孝庄嫁给皇太极是当时的政治联姻,陪伴皇太极18个春秋,在这不算短的18年里,又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独自在绣榻上等待,唯有她自己知道。孝庄以期智慧的头脑和博爱的胸怀,在风云变幻的深宫中,在政治斗争中,由一个单纯的蒙古姑娘,变成了一位老练的政治家。
御花园位于清宁宫的北面,园内亭台楼阁,栽植着各种常青的苍松翠柏,用太湖石堆的假山,秀美端庄,假山上的凉亭,蕴含着几分清幽恬静的气息。假山下的汉白玉拱桥,昔日皇帝和嫔妃的身影早已淡出了视线,桥下清澈的溪水,在轻风的吹皱下奔涌出点点浪花,又像是故人的眼泪,在深锁的皇宫庭院又有多少红颜哀怨的叹息。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是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神圣的地方。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殿内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烛台等,这里是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沈阳故宫作为清朝最初的皇宫,这里留下了两位皇帝和嫔妃的身影,沈阳故宫承载着四百年的风雨沧桑,屹立在历史的尘埃中,以你博大的智慧,在四百年的历史风云中依然保持完好。如今这里只是一座空城,那些故人的家国梦,在历史中封存。琉璃黛瓦的屋檐下,透着四百年风霜的薄凉,曾经进进出出的故人,他们的足迹落在宫殿的门槛上,被岁月流逝的风吹散。手握皇权的皇帝,早已被载入了史册,那些争风吃醋的嫔妃,那些给皇帝出谋划策的大臣们,那些深宫里幽怨的宫女和太监,都是岁月尘埃中微不足道的过客。
历史在向前发展,封建王朝在特定的时刻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今天,在崛起的新中国下,让你在战火中重生,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下,复原你华美的容貌,展示在世界各国人们的面前。
午后,我们带着不舍走出了故宫的大门,与你挥手告别的那一刻,你已在我的心中珍藏,成了我今生去过的最壮丽的风景。
著名游记散文2
背起行囊在最美的金秋十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怀着一颗安静的心,与金秋的轻风相约在路上,拂去一切的浮华,怀着好奇与神秘的心与你近距离接触。走近你,用碧水诗画的情怀,感受千年古洞的奥秘;走近你,摒弃世俗的喧嚣,以一颗纯净的心,与你拥抱。
假期,忙里偷闲,带着儿子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为了对儿子的学习有所帮助,也为了探寻千年古洞的历史遗迹,我们选择了本溪水洞一日之行。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距本溪市区28公里,景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以岩溶洞穴、地下暗河为主,集山、水、林于一体的自然景观。本溪水洞是目前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各种自然造型的钟乳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假期,旅游的人很多,我和儿子去得较早,刚开馆就进入园区了。因提前在网上买的票,省去了排队买票的麻烦,所以入馆非常顺利。坐电瓶车到达水洞入口,先进入的是旱洞,旱洞长280米,位于水洞左侧,与水洞向背相生,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曲折迷离。最低处需弯腰才可以通过,为了能顺利通过,只能躬着腰走,所以这里得名鞠躬洞。
旱洞内各种恐龙雕塑栩栩如生,有霸王龙、三角龙、深林龙等等。在幽暗的灯光下增添了无限的美感与神秘。
进入水洞,就感觉到一阵寒风迎面吹来,湿气很大。随着人流,我们排着队,先领了棉衣,坐上指定的船只开始参观水洞中的奇观景象。洞口呈半月型,水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宽25米,洞口呈半月型,进入水洞里十分的宽阔,可同时容纳40搜船只通行。
游戈在水洞的河道上,仿佛走进了龙宫仙境,各种造型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折射下美轮美奂,洞顶和岩壁的钟乳石多沿裂隙成群发育,呈现各式物像,自然生长。根据它们不同的神态,各自的像型特征,取了不同的名字,如竹笋冲天、十八罗汉、南海观音、银河潮涌、宝莲神灯……
洞内岩溶发育良好,河摊上,岩层裂隙或断裂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溶洞景观为我国北方地区所独有,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
河道内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内五彩缤纷,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水洞全长2800多米,最开阔处高32米,宽50米,河道曲折蜿蜒,被称之为“九曲银河”。船在不停地前行,洞顶上的石柱,时不时会滴下几滴水落在我们身上,船行过低处,需要我们附身趴在船上,才能顺利通过。从洞顶倒挂的石笋在我们眼前掠过,我伸手就能触摸到上面垂下来的石柱,这种感觉就像穿行在仙境里一样,让人觉得特别震撼,特别神秘。
飞泉迎客,倚天长剑,岩石上装点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随着小船的划动,碧绿的水面像绸缎,闪着璀璨的光芒,仿佛置身仙境。头顶上无数的钟乳石垂向水面,高低错落,像一盏盏华丽的吊灯。
走进水洞,走进了梦幻一般的世界里,神秘、惊奇、趣味盎然,水洞里吹过来的清风,轻拂过肌肤,有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万年前形成的钟乳奇观,是自然界送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银河两岸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洞顶钟乳高悬,晶莹斑斓,它们用岁月的手一笔一笔雕琢出来的。
“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
余晖西下,随着汹涌的人流我与你挥手告别,有些不舍,又无可奈何。我只是汹涌人群中微不足道的一员,你亦不会记得我曾经来过,可你却将的我足迹永久收藏。
再见了,神奇梦幻的水洞,你的美已深藏在我的记忆里。
著名游记散文3
圣唐山位于广西金秀大谣山境内,海拔1970多米,集秀、美、奇、险于一体,依旧保持着浓厚的原始风貌,让无数游客由衷神往,留连忘返。
登临圣唐山,呼吸在清新的空气里,一种融会贯通的快感由然而生,一种推陈出新的感觉遍及全身,仿佛生命在这里受到了洗涤,使人一下子变得神奕气爽起来。
春天的圣唐是相当美丽的,处处披上了绿色的盛装。
尽管争春的花早已开过,但一些与世无争的不知名的山花依然竞相努放,反而显得格外夺目,更加娇贵。潺潺溪流顺着山间流淌,带来微微清风,欢唱着生命之歌。鸟儿在林间里鸣叫,亲切而温馨,演泽出妇唱夫和的和谐音符。
极目远眺,山峦叠障,山外有山,奇峰竟秀。偶有些山峰被白雾环绕,便显出午些诗情画意来,让人浮想联翩…………
圣唐山的日出和日落是最有诗意的了,也是最难得看到的美景,听说登峰百次偶遇一二。当太阳从东方破晓的时候,万道霞光从远处山峦间喷簿而出,层层白务便开始浮动起来,形成万倾云海,当霞光穿透云海时,红霞又把云海染成了红色,漂移的红色托着初升的太阳预示着新的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而当太阳拖着晚霞西下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种极致的景象。此时太阳好象是被故意顶在了西边的山尘上,让其把余辉散满大地。回望四周,松林尽染,夕阳无限好,就如自身游走在美丽的画图之中了。
圣唐山的清秀是让人无法忘怀的,美景无处不在,奇险无处不生。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型怪异之石柱石峰,原始森林里珍稀物种,山高水陡的流银飞瀑,置身境地,如入仙境,便会让人忙却了尘世的浮燥和烦恼。更有万丈悬崖上开凿的栈道,行于其中,头上不见天,脚下不见底,有如行走在空中的感觉,奇险无比,给人在闲情逸致中得到刺激,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自踏进美丽的圣唐山,我便尤于踏进了梦幻般的世界里。让清风浸润着肌肤,轻拂在脸面上,就有种与自然亲切的感觉。行走在参天大树下,游走于山间小道中,一种情怀由然而生。这时我就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这才是我们的根本啊!
哦,美丽的圣唐山,美丽的大谣山!
著名游记散文4
郴州苏仙有龙岩古刹,与翠江相伴,传言有龙身葬于此,并有碑文佐证。
丁酉年初秋,风和日丽,一骑一人,沐风而去。晨从东江河畔始,于晌午至翠江河畔,见路旁一铁牌——龙岩古刹,前行千余米。
路弯且陡,碎石无数,唯有推车前往。越山两座,见一小庙,内有菩萨,高瘦,站姿。庙左右皆为小路,且有树木遮盖,方向难定。忽见一车,上前问之:“龙岩古刹,何往。”车主曰:“右边山涧既是。另,古刹有求必应,若许愿,甚好。”
复往前,至山涧,佛音缭绕,柴门狗吠,青砖瓦房于绿山环抱之中。房后有观音菩萨,背靠山洞,洞内常年流水,且透光,实系洞透山而过。“阿弥陀佛,”有中年女人闻声而至,曰,“施主请进殿歇息,再至古刹前访千年古塔。”
古刹大殿内有弥勒、千手观音、罗汉、唐僧诸佛,门前有石狮两尊,对联一副,悬挂左右,左书“一池清泉古刹甘露清凉地”,右书“四面禅山龙岩虚竹禅云天”。
殿前古塔令人称奇。古塔藏于青竹绿树之中,塔分左右,皆为七层,褐红石头垒成,虽不高耸入云,但庄严肃穆。塔身刻有图,左塔一层为龙,三层二凤同舞,四层为大小双圆同心,似古时箭靶,寓意为何,不得而知,再上层仍有图,被时光摩擦,难以分辨;右塔一层为麒麟,三层之上,和左塔相似,不多言表。塔后六尺,有古墓,石头围成,镶有三碑,碑文清晰,上有万历年、大法师等字样,系古刹始建年月佐证。
古墓有古塔守护,于湘南地方,实属罕见。心,肃然起敬,面朝古墓,跪拜,三叩首,头点地。并默念心愿,望仙灵见怜,庇佑成真。
中年女人赐予电光,曰:“后山靠右,有观音洞,洞内幽暗,为法师打坐成仙之地。后被百兽听闻,于是乎,蛇虫、蝙蝠、螃蟹均常年盘踞洞内,以沾仙气。”我愕然,心生畏惧,脸色剧变。其见状,告慰:“百兽亦是仙,何以伤人?”
拾阶而上,约五十步,先见古刹法师在黑土劳作,彼此问礼、答礼。话音刚落,抬头,忽见一洞口,一丈高,凉气逼人。斗胆进洞,蝙蝠“噗嗤”飞出,幸事先得知,免于大惊失色。此洞两端见光,中段阴暗,不见五指,形似丹霞穿坦。
复回大殿,诚请菩萨庇佑心愿成真。后与中年女人长谈。其曰:“吾本山间迷路之人,系一绿色蝴蝶引到此处,便安身于此,不再离去。算来,已九年有余。”又曰:“修葺古刹之时,请村民安置观音菩萨,石料极重,村民百计不成。古刹法师言,轻轻请菩萨上坐莲花台,即可。村民从之,果然,轻抬手,菩萨已自入莲花台,头顶亦似有仙气缭绕。此古刹之前,常有龙腾之吉相,本月初七,一金龙现大殿之前,后飞往广东。上月,有韦陀菩萨斩妖乌云现大殿左上,剑指翠江边另一古刹。法师言,此为翠江边现妖气,韦陀除之,此后天下平安。”再曰:“唐万历年,有得道高僧携皇室后人隐居于此,为躲避皇帝追杀。皇帝之争,殃及兄弟、叔侄,人心惶惶,命不如黎明百姓。此地名曰龙岩古刹,应与唐时皇帝干系颇大。”
后,俯身读大殿墙内古文,知古刹曾受人捐赠无数,从唐至今,有捐赠田土、钱币、劳力等善人。历代古刹法师一一记下,并刻石碑镶入墙体,告知后人。
想来,龙岩古刹,古往今来,龙之命脉,诚往者,龙马精神,事随人愿,出神入化,非凡人可解。
著名游记散文5
国庆节放假期间,我和老婆、儿子一块儿去栾川县鸡冠洞、重渡沟旅游。其实,这两个景区八年前我就已经去过,这次去主要是想让老婆放松一下心情,让儿子增长一下见识。也许人的天性都是好玩的吧,这次我虽是旧地重游,出发时心里仍充满了许多期待。
我们是早晨七点从漯河发车的,一路颠簸,到达鸡冠洞景区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多。鸡冠洞位于栾川县城西三公里处,是一座典型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因其观赏面积大,景观壮丽,科研价值国内罕见,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在洞旁的农家院吃过午饭后,我们便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鸡冠洞洞口。检票后,我们跟随着众人,首先穿过一条长约三十米的人工隧道,来到玉柱潭边。玉柱潭因一潭清澈的地下池水而得名,周围大小石笋、石柱林立,是鸡冠洞内石笋、石柱最集中的一个地方。告别玉柱潭后,我们不一会儿便来到溢彩殿。溢彩殿内景致繁多,个个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我记得有一根高两尺有余的石笋,酷似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寿星;它旁边的岩石如一条鳄鱼,张嘴翘尾,像在聆听寿星的教导。于是,人们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鳄鱼拜寿。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继续前行。正走着呢,突然一根笔直挺拔的高大石笋映入我的眼帘。导游说这就是“叠罗汉”。大家都很疑惑,明明是根石笋嘛,为何叫作叠罗汉呢?见我们迷惑不解,导游用手一指石笋的顶端,大声问:“大家看那三个并列排列的小石笋像不像三个叠坐的小胖罗汉?”原来如此,看来游山玩水不仅要有眼力,还是要有非凡想象力的呀!我们入洞越深,脚下的道路越陡峭难行,但所见的景致却是越来越壮观美丽。嘿嘿,这点还真如宋代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说的那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呀!在后来游览的“非常之观”中,像“玉柱擎天”、“亚洲第一盾”、“七层宝塔”、“千年一吻”等景致,形态各异,鬼斧神工,让我们都不由得赞叹起大自然的神奇!
从鸡冠洞出来后,我们直奔重渡沟景区。山路蜿蜒曲折,旅游车在崇山峻岭间绕来绕去,常常一边是高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深渊,让人胆战心惊。一路小心翼翼,到达重渡村中心广场时,天已完全黑透。夜晚,我们就住在了村内的一个农家院。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我们沿着溪流,溯源而去。一路上,但见游人如织,路边不时有卖各种土特产的小贩。这里盛产竹子,因而竹制品也就很多,特别是小竹桶和竹水枪,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买了之后,马上到溪边吸水,打起了水仗。溪水叮咚,在我们身边流淌着,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撩动着我们无限的情思。正走着,忽听水声轰鸣,我抬头一看,一条长长的白练从远处陡峭的崖壁上直挂下来。“好美的瀑布呀!”我禁不住赞叹道。走近瀑布,只见水花四溅,落在脸上凉丝丝的;瀑布旁边的崖壁上刻有三个红色大字——泄愤崖。为何叫泄愤崖呢?我思忖着,也许是希望游客把平日里的怨愤像这瀑水一样倾泻而出吧!可能是瀑布太壮观了,也可能是寓意太美好了,人们都挤在这里,争着抢着拍照留念。我也挤呀挤,费了好大一会儿工夫,总算给老婆、儿子留了一张倩影。继续往前赶,走不多远,我们就到了锁蛟崖。看到有人在崖下拍照留影,一位同行的大姐告诉我说在这留影不好,你想,锁蛟崖嘛,即便你将来是条蛟龙,也会被锁住的。不留影也罢,花钱出来旅游,谁不图个吉利图个好心情呢!我们正走着,突见一块巨石立于路旁,上书三字:“靠背石”,旁边还题着一句话“鸡叫头遍,歇一歇”,据说这就是当年王莽追刘秀时刘秀曾歇息过的地方。我们在此休息片刻后,继续前行。这时,我发现道路越来越昏暗幽深,游人也稀稀拉拉的,越来越少了。我们几个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排除万难,登上峰顶,一览众山小。可走到“鸡叫三遍”处时,一看时间,竟已近十点半了,想想临行时导游反复交代过的“十一点在山下千年菩提树下集合”的话,我们也只好悻悻作罢,无奈地顺着山路下了山。
就这样,我们的栾川之行很快就结束了。这两天,我们一路穿山越岭,颠簸劳顿,感觉真的很累;但栾川秀美的山水也涤荡去我们心灵上的浮尘,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
孝庄皇后与雪蛤王的历史典故
一提起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可东北还有一样珍宝,却鲜为人知。它就是与东北三宝齐名,曾被清朝皇室誉为八珍之首的滋补圣品——长白山林蛙油。要说这长白山林蛙油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竟能在天下奇珍无所不有的清廷中被尊为八珍之首?这话还得从孝庄皇后说起。
公元1616 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建立政权,国号后金。因明朝万历皇帝昏庸无能,导致草原蒙古各部落之间常年纷争,战事不断。努尔哈赤为了摆脱与明朝和蒙古部落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一面对蒙古部落实施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政策,对蒙古部落实行笼络,一面开始极力推行满蒙联姻。太祖努尔哈赤自己就有三个妻子是蒙古人,儿子皇太极有七个妻子为蒙古人。特别是和科尔沁部的联姻更加频繁。清代,科尔沁贵族女子中出了5 位皇后,7 位妃子。公元1624 年,蒙古科尔沁部落归附了后金,后金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的妻子孝端文皇后便是科尔沁部落贝勒莽古斯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哲哲。这是一位相当聪慧机敏,又心怀天下,非常了不起的女子。要说这身处政治权力中心的女子,那智慧、心计以及整体综合素质,比起如今那些国际高级特工来,只会强不会差。当她看到后金迅速强盛的势头,各族部落纷纷归附,就预感到明朝很快就会被后金取代。而太祖努尔哈赤年事已高,这大汗的位置迟早会落到自己的丈夫皇太极手里。俗话说: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满蒙联姻的初衷便是为了借助后金势力,使自己的科尔沁部落强大起来。那么,在目前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恐怕单单靠自己这一个砝码来巩固这种牢固关系好像有点单薄了,一不留神就会被别的部落捷足先登。于是,哲哲找了个时间回到科尔沁草原探亲,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和父亲莽古斯及哥哥寨桑说了。
哲哲的父亲莽古斯听了哲哲的想法,感觉很在理。大伙儿思前想后,总觉得除了进贡别无他法。可贡品送什么好呢?牛、羊、战马已经送过了。况且草原上除了这些,再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能拿得出手的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联姻,再给皇太极送几个蒙古美女。这样不仅投其所好,还能加固这种亲属关系。俗话说的好:是亲三分向嘛!说到联姻,寨桑沉思良久,一咬牙说道:“这个办法行倒是行。只是眼下博尔济吉特家族里适合联姻的女子,恐怕只有我的两个女儿海兰珠和木布木泰了。海兰珠虽然容貌出众,可这个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儿,三天两头儿总生病,每日都病恹恹的。我怕她进宫服侍不好大汗。木布木泰年纪小了点儿,才满十三。倒是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只是常年在草原上风吹日晒,皮肤稍嫌粗糙了点儿,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哲哲听了哥哥这话,忙命人找来两个侄女,一看之下,果然如此。海兰珠虽然生得明眸皓齿,容貌秀丽脱俗,只是脸色苍白,一脸掩饰不了的病容。木布木泰倒是生得面如满月,端庄大气,眉宇之间透着灵性,只是肤色黑里透红,略显粗糙。哲哲心里有了打算,回宫之前告诉父兄放心,这事儿由她来想办法。
话说当时,后金宫中有一位医术精湛的太医,姓翁,满族人。皇室上下所有王公贝勒嫔妃格格,几乎没有不知道翁太医大名的。哲哲回宫后,立刻召来翁太医议事。翁太医不仅医术精湛且秉性正直忠厚,对这位哲哲大福晋的贤德更是敬重有加。听了哲哲的苦心之后,翁太医略一沉吟,拱手说道:“启禀福晋,据福晋所述这两位格格的情形来看,卑职好像没有太大把握。不过,我倒可以为福晋举荐一人,此人是我的同门师叔,他不仅医术高超,且精通周易数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他手上有一个祖传奇方,对调养女子身体羸弱,美容养颜有奇效。只是我这师叔为人清高,一般人只怕请不动他。但只要他肯出手帮忙,海兰珠格格的身体状况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彻底调理好。木布木泰格格的情况,最多半年时间,定能让她变得肌肤胜雪,光彩照人。”哲哲一听大喜,说道:“那就一切有劳翁太医安排,如有必要,我可以亲自去请!”“先不敢劳烦福晋,卑职先去请一下试试。”
翁太医回到太医府,马上让随从备上马车,快马加鞭赶往东北长白山下辑安国内城,去请自己的师叔——邹田靓。话说翁太医一行人等快马加鞭一路风尘,赶到长白山下辑安国内城中的时候已是深夜。天一亮,翁太医就穿戴整齐带领随从来到邹田靓的家。邹田靓的家院落不大,却种满花草药材,园子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池中假山林立,水声叮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时,一位书童模样的人迎出门来,翁太医连忙上前问道:“邹老先生在家吗?烦请通禀一声,就说他的师侄翁子善前来拜见。”书童很抱歉地抱拳还礼道:“先生来得真不巧,我家先生昨日才去山中采药,不知几日才能回来。让先生空跑一趟,实在抱歉。”翁太医一听此言,心中已然明了:看来师叔明显是不愿趟这政治的浑水,早算出我今日到访,便先躲了出去。咳,也罢!看来只好回宫复命,请福晋定夺吧。
翁太医回到宫中, 将事情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向哲哲做了汇报。哲哲深思一会儿,对翁太医说:“好,既然如此,就请翁太医带路,我亲自去请这位邹老先生。”
临行之前,翁太医再三向哲哲交代,自己这位师叔,虽身怀绝技但品格清高,逍遥世外而不事权贵。福晋见到他之后,若他说话言语之间有不妥之处,还请福晋一定要多多海涵,不要见怪为好。为了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兴衰大计,哲哲满口应允。看到哲哲福晋答应下来,翁太医才松了一口气,放心地准备出行的车马去了。
在去往长白山脚下——辑安国内城之前,哲哲先派人去科尔沁草原,将木布木泰格格接到辑安国内城与她汇合。
坐在通往长白山下的马车里,哲哲一边欣赏满眼的风光一边在想:平时很少见到翁太医这样恭谨凝重,看来这邹田靓还真不是个等闲之辈。此去一定要加倍小心随机应变才是。
一行人到达辑安国内城,翁太医让哲哲福晋先在客栈休息,自己先去邹府打个前站。这次,邹老先生在家。看到翁太医,老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叔侄二人手拉着手一起走进客厅。落座之后,翁太医如实向师叔禀报了此行的目的以及哲哲福晋的恳求。邹老先生听完之后,双眉紧锁,思索了片刻。然后,面色凝重地对翁太医说道:“翁贤侄,你是满人,我是汉人。虽然你我不是同族,但你我叔侄二人相知多年,从未因此彼此心生嫌隙。但如今满人入侵中原,大明江山眼看着就要沦陷。现在,你想让我这马上就要沦为亡国奴的人,忘却国仇家恨,去为我的仇人治病,你觉得我能答应吗?”翁太医一听师叔这话,赶紧解释说:“明朝江山气数已尽,满人执行仁政实乃顺应民意之举。师叔精通易经易理,更应知晓此乃天意不可违。师叔若在此时献出“雪蛤王”的奇方帮助了福晋,不仅不是助纣为虐,倒是造福苍生的无上功德呀!请师叔三思。”可是,任翁太医磨破嘴皮子,邹老先生就是坚决不肯答应。没办法,翁太医只好回到客栈,如实向哲哲进行了禀报,并请示接下来该怎么办。哲哲一听,笑了,她说:“我虽然没见到此人,但从你的描述中我已知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翁太医辛苦了,请先下去休息。等明天木布木泰格格到了,再作商议吧。”
翁太医回到自己的房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一面埋怨师叔的不通情理,一面又为自己没有掌握“雪蛤王”的加工技艺而感到懊恼。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又细水长流的小说。
这是一部恢宏博大又纤柔婉转的史书。
纵然并非完完全全的史,却是轰轰烈烈的情。
它不是只在讲史,而是在史中写情。
这是一段糅合了壮烈与兴亡、爱恨与沧桑的历史。
这是一个让我痴心闯入、欲罢不能的故事。
其实并非丝丝缕缕的演变,而是动人心魂的故事。
它不是只在陈列?,而是在讲述中演绎。
"仲夏的大草原美丽辽阔,无垠的草浪中点缀着星星一样的野花。远处是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羊群和马群在草原上悠然徜徉,鹞鹰盘旋在蓝天白云间。"故事在此开端,我便在马蹄踏向科尔沁草原的锣鼓的一刹闯进了那个血与海、情与爱的年代,随着台湾才女杨海薇,被融入了三百多年前的欢笑与泪水中,未及终点,眼眶中早已是一汪透明的湿润。
大清草创,历史的枢纽因缘际会,握在她的手中。从倍受宠爱的科尔沁旗小格格道大金汗王的侧福晋,从柔顺大义的庄妃到忍辱负重的圣母皇太后,身份一再变更,她却始终是那个处在政治、爱情、亲情的夹缝中痛苦而不幸的女人。所以,她渴望,来世她是一只鹰,在草原上空,无忧无虑地飞翔。
这样的孝庄是鲜活的。我在《孝庄秘史》中看到的是一个有别于以往尊贵身份和无限光环下的孝庄太后的玉儿,一个承载着"满蒙第一美人,后宫第一谋士"这等盛誉的奇女子,我看到了她光彩夺目的掠影背后潜藏的那些凄伤与无奈。在这个精彩的故事里,她是丰富的,丰富的玉儿、庄妃、圣母皇太后,俏皮的、温柔的、妩媚的;隐忍的、脆弱的、坚强的;严厉的、慈祥的、智慧的。不仅仅是她,这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不论是坚忍又有抱负的多尔衮、深沉又不乏多情的皇太极、仁慈雍容的孝端后哲哲、表面柔弱内心倔强的海兰珠,还是脾气耿直重手足的多铎、体贴机灵的苏茉尔、聪慧却执拗的福临、温婉识大体的董鄂妃宛如,都让人忍不住去探究。
故事里隐含故事,人物下牵引人物,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好不珍贵的精巧构思。细细串缝、丝丝入扣,不消多言,只一句简单的承启,便已成功从一故事踱进另一领地。如海兰珠进京之前的'引子,那时玉儿正被皇太极故意冷落,哲哲劝道;"吴克善就要带领族人来省亲了,你要再这样,传出去太叫她为难了。"本是上一事件进行中,却一浅言淡语,前势未减,后路已开,毫无雕琢之影。而这么些人物、这么些故事,却层层叠叠,井然有序且盛满了美妙。玉儿的人生变迁、多尔衮的命运之路、皇太极的心理挣扎,仿佛每一个人皆可独立成文,独成故事。这便是人物的魅力所在吧。就像面对委屈,苏茉尔会以一句"势力鬼"释放自己的不平,继而劝玉儿"好歹也哭一场,生会儿气,骂几句",铃子会啜泣着问苏茉尔:"姐姐,为什么呢?除了皇后那儿的人,宫里谁都当咱们是瘟疫地躲着,有工夫还要骂几句,踩一脚。咱们是招谁惹谁了?"而玉儿就永远会平静理智地轻叹一句:"不要说人家势力,这也是人之常情嘛。""问题是,那样有用吗?"她从来都会选择"不能哭,就只能笑。"或许,这便是对比,在平淡如斯的对白中,人物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性格呼之欲出。
整部书里,孝庄的多舛经历与身份变化清晰地推动着历史车轮沉稳向前。明朗的故事脉络、鲜明的人物性情、灵动的言语对白、厚重的历史底蕴,不知不觉间已至灵魂深处,重击。一幅分隔明晰却朦胧交融的山水画,铺展在眼前,撼动心灵。从草原相识、为情出嫁、真情相解,到玉玺危机、宫中受苦、皇位悬疑,再到定鼎燕京、太后下嫁、皇位挣扎、英雄辞世,多尔衮与玉儿的情意就浓缩在了其中,如同胶体,层次分明却水乳交融,抹不开扯不断,处处都掩映着两人爱情的步步浓烈。"你不忍心把我一个人孤伶伶地抛在旷野之中,我也不忍心把你一个人孤伶伶地抛在这世上。"面对阿玛去世后悲痛的多尔衮,书中那样轻轻的一句"我会陪你,我当然会陪你"便是前世今生的毋庸置疑。玉儿为多尔衮的仇而嫁与皇太极,伤苦的多尔衮只有一句:"玉儿她用一生殉我,我也用一生殉她。"无需多言,已将一生都拴在了一起。得知玉儿将去劝降洪承畴,多尔衮派人捎去八个字:"我不忍心,你不要去。"简单几字,心神恍惚。"让我们的爱跟我们的意志力一样坚强。"多少次,都是这等低吟浅语,却溢出了满满的柔情,涌上了浓浓的爱意,只字片语中潜藏着生生世世的承诺。
诸如次语,书中随处可见,将我心灵涤荡。"只有先制服自己,才能制服敌人。""既然是该受的,就不叫委屈。""什么事都能替,只有这做人,谁替得了谁啊。"轻轻盈盈的言辞,贯穿着玉儿大气磅礴的一生,包括她的智慧、爱情、亲情,以及更重要的,大清的兴盛。一个个小故事,一段段小情境,就那样被杨海微巧妙地切割又连缀,毫无浓墨之痕。这般宏大的历史,这般复杂的故事,不必刻意去铺陈点缀什么,已天然幻化成一幅绝美之画。读至一处,感情便随想象倾泻下来,饱满、自如,不曾那般遥遥难触。
一声鹰翅扑展,玉儿望向小玄烨的指尖,浅笑。。。故事终结,思绪不断,美丽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