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
2. 哪里有没有爱情的婚姻,哪里就有不结婚的爱情。
3. 没有冲突的婚姻,几乎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难以想象。
4.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
5. 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
6. 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7. 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8. 得失之间的比例和心态,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别人是不会懂得。自己的心自己清楚,想要什么自己也清楚,那就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放飞自己,才可以活的快乐。
9. 爱情没有对错,情感不分性别,友谊是含苞的蕾,不期待明天是绽放还是枯萎。
10. 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也许你渴望的得到了以后也会平淡的。其实平淡也未尝不是一种美丽,有什么能比有一个幸福而稳定的家更好的呢,何况你的另一半爱着你呢。
11. 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12. 爱情是一味良药,用好了,可以让人怀念一生。用不好,只能一次次的将自己伤害。
13. 不管别人是否爱你,你都要学会爱自己,惜自己。我们首先得为自己活着,所以活出一种欢愉的心情是最重要的。
14. 爱不是一切,婚姻却是一切来源,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喜欢,并支持我们,我们会做的更好!
15. 的确。两个人之间应该有秘密,做透明的人很辛苦,只要自己能管得了自己,善意的谎言又何妨?
16. 婚姻不也如山谷中的树吗?当婚姻的大雪来临即闹矛盾时,有的如东坡上的雪松,枝条能够向下弯曲,将婚姻枝条上的积雪抖落,从而使婚姻之树得以保全;而有的树枝却不会弯曲,婚姻之树便被大雪压断了。生活中,同是常闹矛盾的家庭,为什么有的婚姻破裂了,而有的却长久,稳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叫做能曲能伸,知道变通。
17. 爱自己需要足够的知识,不能让自己受到方方面面的伤害,爱别人需要足够的方法,不能让对方受到点点滴滴的伤害。
18. 付出真爱,才能无愧于心:值得你爱,就会无怨无悔。
19. 不要把一时冲动当成爱吧,如果爱只是曾经拥有,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期待天长地久?
20. 过去没有思想,可以理解,经过了还没有思想,就不能接受!有思想的人,不管他过去如何,你需要的是今后如何!
21. 当时光荏苒,当年华不再,当最初的激情回归平淡,恍然发觉,最稳妥的感情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千回百转,而是彼此间相濡以沫,结伴,直至终老。
22. 爱不是一切,婚姻却是一切。当一个人准备和另一个人相守一生的时候,就把一切都给了对方。
23. 爱情,哪怕是被抛弃的爱情,也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心,甜蜜过我们的梦。为什么要恨,为什么要埋怨?今日社会的瞬息万变令爱情难以实现和坚持,怀着一份感谢过去面对那份过去了的爱情。生活并不容易,匆忙奔波忙碌中,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时光,有那么一种关怀和真诚曾经陪伴我们身边,我们曾经相遇,曾经携手走过一段或长或短的路途,不论我们因何种理由分手,都值得感谢。
24. 放弃是一种割舍,放弃是一种责任,放弃是一种勇气,放弃的确是一种美丽!
25. 婚姻本身无对错,看你对她什么态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历来如此。
26. 对身边的人和事要学会感动,有一颗感恩的心,才知道如何去爱,生命才有意义。
27. 婚姻,对于不愿付出的人来说是坟墓,对于懂得爱的含义的人来说是爱的乐园。
28. 爱是不需要别人去教的,当你真正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你就会知道怎样去爱了。
29. 等待是一种痛苦,等待更体现一种凄凉的美,等待是一种爱的付出,等待预示着希望。(我想轻轻抱抱你)
30. 别给自己的放纵找借口!忍住了就是一生的幸福!忍不住就只是一段美丽的故事,而后会有一生的痛!
31. 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32. 结婚后夫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婚后夫妻不再相互欣赏。具体地说就是,无视对方的优点,没有赞美,没有表扬,更多的是挖苦和讽刺;无视对方为自已所做的'一切,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恩。
33. 六种“极端”男人嫁不得:极端自私自利的男人;极端花心好色的男人;极端男子主义的男人;极端吝啬小气的男人;极端松散懒惰的男人;极端恋母情结的男人。
34. 男人最需要一位能与他水乳交融的知音伴侣,当男人为情色所惑之时,正是妻子自已把丈夫推向诱惑的最前沿,别的女人也就正好乘虚而入。让老公远离情*诱惑的最好法宝就是女人自已做好自已,抓住了老公的心就抓住了老公的人,所有的诱惑也就不堪一击。当然男人是否能抵住情*诱惑,关键在自已,男人自已得争气,明明娇妻在家却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男人就无可救药。
35. 爱情不能勉强,婚姻也无须强求,无论男人女人,对待爱情与婚姻都应慎重,情感婚姻都不能是随意的行为。
36. 沟通是解决婚姻问题的第一把钥匙,也是最重要的钥匙之一,沟通可以解决大多数婚姻问题。
37. 夫妻感情要持久,除了相互忠诚与真心这个前提外,更要牢记住两句话:恋爱可以短暂美丽如电光一闪,婚姻却必须切实平淡似细水长流。简单是最成熟的美丽,单纯是最丰富的高雅。浓缩成两个字就是:简单。
38. 夫妻吵架后切忌长时间赌气保持沉默和冷漠。有两句话可以概括沉默和冷漠的杀伤力:沉默是无形的伤害;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冷漠。
39. 面对不幸的婚姻,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放弃战争,当然也不奢求马上回归甜蜜,而是要彼此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没有思考就没有行动,也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钥匙,因为自已想要的东西和婚姻的细节永远只有自已最清楚,解决问题的钥匙最终是握在自已手中。
40. 没有一辈子从不吵嘴的夫妻,要切记的是,床头吵嘴床尾和,夫妻没有隔夜仇,唯如此,才能牵手到老相约白头恩爱一生。
1、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做不存在、不愿承认的自己。
2、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3、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4、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是达到了“断”。
5、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6、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地整理心情。
7、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
8、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9、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己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己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10、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
11、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12、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
13、因此,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14、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
15、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合适自己的品味"。
16、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刻意让自己变得没感觉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多数都曾经历过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闸门,让自己麻木不仁。
17、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18、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回过神来才发现的东西,会给我们传递非常深刻的信息。
19、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己。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20、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21、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不过,也不是说因此就不要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情,这一点才是重要的。
22、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可以回收的。
23、对人类来说,比起生存需要来,归属、认同等需要更为强烈。
24、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25、在命理学里,有"因为做了准备所以才会变成你想象的样子"这种激进的观点,这也算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26、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27、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
28、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29、这不是一种留恋,而是一种执念。
30、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31、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32、在断舍离当中,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33、把物品这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34、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货混乱。
35、他们是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让自己忙碌到必须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36、所谓”断“,即断绝无用之物;所谓”舍“,即舍去多余之废物;所谓”离“,即脱离对物品之迷恋。清净心思,不过为断了念想。烦恼起于念想,也终结于念想。
37、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38、如果不改变平日的生活习惯,就得不到根治。
39、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40、如果能真的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
41、断舍离会遏制人类这种不知不觉、只靠本能与物品打交道的行为。
42、在断舍离里,"扫除"明确地分为上面所说的那种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这三个词的意思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43、“可惜”不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且对物品的爱惜之情,要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力。
44、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45、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46、断舍离,由需要不需要,再到舒服不舒服。
47、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48、把房间搞得脏兮兮的人也一样,多数都有自我惩罚的倾向。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那首先得承认这种现状,这是完全能做出判断的。而且,能够做出改变的,也只有你自己。
49、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这件事就成了换取值得信任的自己的信用资金。
50、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相信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学,重获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解放自我,迈向人生的高境界。
2. 断舍离衍生出了很多副产品,“选择力”就是其中之一。断舍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而选择所依据的标尺会根据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标尺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因此,分类也应该是进行最小限度的分类。 阻碍我们行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项太多以至于无从选择,也就是“回避决定原则”。要想从二三十种东西里做出选择,光是了解情况恐怕就已经让人应接不暇了。
3. 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4.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5.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6. 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 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7.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 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8. 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一旦发现这种自我贬低的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允许自己使用更高级的东西,这就是运用加分法的过程……因为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 这本书很棒的地方,就是把物品和人的关系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比如上面一段,就很有启发性。 ……觉得“这东西会坏,说明我还是别用它的好”,进行自我贬低。
9.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0. 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11.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12. 启动自动整理的机制 断舍离把身体上的这种自动化系统归为“相”,彻底地进行了断舍离,打做出舒适的生存环境后,自己也就成为完全可以信赖的自己了。到了这个阶段,人就自然而然不会再允许房间出现乱糟糟的情况了。维护住所与生活的舒适已经变成了理所当然、自动化的事。 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一定会获得,与之相对的就是不怀疑和乐观。
13. 这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眼镜可以用”,“筷子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子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集在物品上的状态……收纳这些东西,不过是在做垃圾分类。
14. 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15. 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16.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17.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思考方式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18. 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19.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20.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21. 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 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因此, 1、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2、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 扫除: 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22.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23. “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24. 断舍离=不收拾的收拾法 维度:一是我和物品的关系,二是当下 断舍离的结果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同时,进行时时更新,不断进行更换。 断舍离给人带来改变的机制: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通过断舍离不断筛选物品的训练,能渐渐了解自己,从而更清楚地判断出自己准确的自我形象。
《断舍离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