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亲爹重男轻女语录 正文

亲爹重男轻女语录

时间:2025-05-01 07:26:39

青蛙蹲着流鼻涕,是它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它,你是女孩就应该蹲着。

有一天,这只青蛙不小心做了爸爸。

它很兴奋,就来到父母的面前问:“爸妈 ,我发现我是一只男蛙,我可以站起来了吗?”

老青蛙夫妇说:“孩子,我们让你蹲着,不是重男轻女。我们青蛙蹲着为啥?就是为了好捉害虫嘛!”

青蛙说:“难道站着,就不能捉害虫了吗?”

老青蛙说:“当然能了!只是当年家里穷,孩子多。爹买不起那么多裤子给你们穿,才让你们蹲着的。要是你们都不穿裤子站起来,多丢人啊!”

说着说着就跑题

过节了,主人把猪、牛、羊、鸡、鸭、鹅等召集到厨房里,和蔼地问:你们喜欢怎样被人吃掉呢?动物们都不说话。过了半天,公鸡小心翼翼的开口:我想?主人说:不要害怕,想说啥就说啥!公鸡说:其实,我们不想被吃掉!主人打断公鸡的话:“你看你,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青蛙和牛蛙向鸭子求婚

青蛙和牛蛙都向鸭子求婚,青蛙:“我每天唱歌给你听。”牛蛙:“我也每天唱歌你听。”青蛙:“我每天带你去水立方游泳。”牛蛙也说一样的。青蛙急了:“嫁给我吧,我能青蛙变王子。”

表亲

青蛙向天鹅求爱,遭拒,朋友怕其伤心,纷纷来劝。却见青蛙笑道:没事的,实在不行咱就娶个鸭子,也算是个表亲了吧!

为啥是绿皮肤

小蛤蟆看见了青蛙,便问妈妈:“那叔叔长得和咱们一样,可为啥是绿皮肤呀?”蛤蟆妈妈:“嘘!小声点,因为他老婆和别人过情人节去了。”

蛙给牧师打电话

一只青蛙给牧师打电话,问自己的命运。牧师说:“明年,有一个年轻的姑娘会来了解你。”青蛙高兴的蹦了起来:“哦,真的吗?是在王子的婚礼上吗?”牧师说:“不,是在她明年的生物课上。”

蛙偷亲了兔子后

一只青蛙偷亲了兔子一口撒腿就跑,兔子紧追不舍。青蛙情急之下跳进了池塘,不一会儿,一只癞蛤蟆爬了出来。兔子忍不住大笑:“哈哈,小样滴,皮肤过敏了吧!”

怀念小时候

两只青蛙在公园谈恋爱,公青蛙对母青蛙又搂又抱,母青蛙叹气说:唉,真怀念小时候的你,没胳膊没腿。哪像现在啊,一见面就动手动脚的。

青蛙猎食

夜幕下蹲守猎物的青蛙,突然看见一个“萤火虫”冒出,马上伸长舌头将其“拿下”,而后破口大骂曰:“是哪个缺德的家伙弹烟头了?”

父亲给儿子讲故事

父亲给儿子讲故事:从前有一只青蛙…。儿子:有科幻故事吗?父亲:从前在太空里有一只青蛙…。儿子:有限制级的吗?父亲:嘘~小声点,别让听见。从前有一只没穿衣服的青蛙…。

双眼皮的蚊子

说中国,日本,俄罗斯,三国武士比赛,只见俄罗斯的武士拔出刀一挥,把裁判放出的蚊子拦腰砍为两段,裁判给了他80分。这时日本的上来,拔刀后,裁判给了90分,他把蚊子的翅膀砍下来了!轮到中国的武士了,只见他拿了两把菜刀一挥,裁判给了他100分,另两个不服就问裁判,裁判把蚊子捡起来要他们看,人家中国武士给蚊子割了个双眼皮!

枉死的蚊子

一天,一美女在浴室洗澡,一蚊子寻香而来,落在美女的玉腿上,贪婪的享受着香气的来袭,美女见状,大惊,一提玉肩,“啪”的一声打下去,蚊子一命呜呼,美女用显微镜观之,此乃一公蚊子,美女知道公蚊子是不吸血的,自知理亏,翘起小嘴委屈的说:“此乃一好色之蚊,死有余辜。”

删除蚊子

学校正在举办电脑培训班,学员报怨教学条件太差。上课时蚊子叮得实在受不了了,有学员举手说:“老师,能不能把教室中的蚊子放进回收站,然后彻底删除?”老师说:“可以,但你必须先选中它”。

猫说外语

老鼠妈妈带着一群小老鼠大步走过厨房地板,这时突然跳出来一只猫。猫叫:“咪呜!咪呜!”老鼠妈妈也回叫:“咪呜!咪呜!”被弄糊涂的猫走了,老鼠妈妈对它的小老鼠们说:“你们看,我没说错吧!我告诉过你们多学一门外语总是有用的。”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的芳芳的父亲以女儿迟早要嫁人为由, 只供儿子上学, 要芳芳休学在家做家务。芳芳的父亲重男轻女、不让女儿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

①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公民的自身发展

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

③受教育者有权获得贷学金、助学金的规定

④受教育者有权参加教学计划中的各项活动的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对于父亲的做法,芳芳应该

A、听父亲的话,减轻家中的负担

B、对父亲进行法制宣传,或者请

C、离家出走,以示反抗 D、对父亲大吵大闹,要求上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们青少年学生要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自己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对受教育问题,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B、不想读书、放弃受教育权利,是不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受教育的权利可以享有,但义务可以不履行

D、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4、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告上法庭。对这一案例的正确说法是

A、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乡政府不应该干涉家庭问题 D、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

5、初中生王某,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屡次违反校规,学习也不努力,成绩较差、由于在期中考试中作弊,受到学校严肃的批评,并要求其作深刻检查。对上述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学校对受教育者的歧视,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

②王某没有珍惜受教育权

③王某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④学校应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6、进人初中后,我们应该自主学习,意思就是

A、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 B、一个人独立学习

C、老师说什么,我们做什么 D、积极主动地学,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7、学习不只是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对我们的启示是

A、上课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 B、人家告诉你的东西不一定正确

C、要积极主动学会自主学习 D、不向别人学习也能学好

8、下列观点能够体现合作学习好处的'是

A、业精于勤荒于嬉 B、学而不思则罔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众人拾柴火焰高

9、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说明了

A、要学会自主学习 B、要学会合作学习

C、要学会探究 D、要学会提问题,而不要解决问题

10、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培根的这句名言对我们的启发是

A、要善于提出问题 B、要学会合作

C、要尝试解决问题 D、要学会自主学习

11、我们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

①自主学习 ②勤奋学习 ③合作学习 ④探究学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这里的渔指的是

A、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B、系统的文化知识

C、优秀的学校和老师, D、团结奋进的集体

13、下列不属于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是

A、自主学习 B、巧妙安排时间 C、寻求有效学习方法 D、临时抱佛脚

14、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就会大大提高

B、关于方法的知识才有价值

C、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D、好方法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

15、记意大利的领土轮廓时,可以和一只皮靴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是

A、多感官并用法 B、联想记忆法 C、目标记忆法 D、归类记忆法

16、有些同学对作业和练习一拖再拖,疲于应付,这是

①一种坏习惯 ②天性 ③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④不专心的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7、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指的是

A、不再学习的人,将成为文盲 B、有了知识就不是文盲

C、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如同文盲一样

D、不识字的人不是文盲,不会学习的人才是文盲

18、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这句话说明人要有一个美丽的人生,关键是

A、要学会自我控制 B、要先改变性格再改变习惯

C、把自己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 D、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19、下列属于好习惯的是

A、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B、边听音乐,边做作业

C、终日书本不离手 D、学习死记硬背

20、考试焦虑是由于 引起的。

A、自身紧张 B、考试压力 C、心理因素 D、生理特征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表格内填A,错误的填B。每题1分,共10分)

21、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22、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3、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除了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和剥夺公民依法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2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5、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26、良好的习惯都是父母和老师教育出来的。

27、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就是符合每个人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28、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好习惯是学习的润滑剂。

29、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人的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0、面对考试,我们应有正确的理解,它只是检测的一种手段,对人的成长没有什么影响。

三、简答题(2题,共计10分)

1、青春诊所来了两位病人,请运用所学知识找出他们的病因,并开出治病处方。

A、同学症状:一边听音乐一边背单词,一边听广播一边读书。(2分)

病因:

处方:

B、同学症状:考试时经常十分焦虑, 急得连题目都没看清, 更谈不上思考;有时虽然题目看清了,但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 (2分)

病因:

处方:

2、七年级(1)班学生学习了《思想品德》后,写了一些体会:

小明认为: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上不上学与他人无关,别人管不着。

小红认为:我国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接受义务教育是全体公民的权利,又是全体公民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义务。

小东认为:现在在新的学习天地中,应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指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上体会中,有些观点是正确的,但也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请你把不正确的观点找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是不正确的。(答案写在下面空白处,不能在材料中做。若将正确观点列出,要扣分。) (6分)

四、分析说明题(1题,共10分)

学习了第三单元学会学习后,某校七年级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题研究。

1、在研究中,同学们认识到班上吴晓玉同学不到学校接受教育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具体说明。 (2分)

2、在研究中,江彬同学收集到下列两段材料:

材料一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壮况,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材料二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从受教育的角度,你能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分别得出什么结论?为此,我们怎么办? (6分)

3、在研究结束总结时,老师强调学习新天地需要新的学习方式去开辟。请你为同学们介绍两种新的学习方式。 (2分)

我从没想过父亲的脚步也有慢下来的那一刻,就像从来没有想过他终有一天跟不上我的步伐一样。

父亲生于新中国诞生的后一年,每年国庆的时候,我都会给他送上祝福:爸,生日快乐啊。当然,他的生日并不是国庆,但这种习惯从小养成,总是错误地认为他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出生的。我和父亲有几十岁的年龄差距,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多少有点重男轻女,因此再有了几个姐姐之后仍然让我幸运的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了。

那时,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这也导致了从小我与父亲的交流不多,我一直觉得我们爷俩是两个世界的人,他还在讲着毛主席语录,而我却已经将英文挂在嘴边了。当我渐渐长大的时候,我明白了这种稀少的沟通原来叫做代沟。不过,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十分敬佩父亲,他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偶像。

父亲小学没毕业,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钦佩。17岁时,父亲参军了,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学习知识只能通过征兵入伍,父亲勤学好思,很快就升为了班长,但因为学历太差,因此没有继续上升的机会。我一直认为父亲不论怎样辛苦都想让我上大学,也许就是因为自己当年吃了没文化的亏吧。

那几年中,父亲在军队的艰苦训练之后,自学认字,也便因此可以阅读书籍报刊,从记事以来,父亲对于报纸新闻的痴迷程度一点不亚于那些专业的新闻研究员,假如给他一个好的机会,他也可以对时事政治侃侃而谈。

这是父亲唯一的爱好,几年十年来如一日的喜爱着,作为一个普通的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每天努力的老百姓来说,这实在是个难以想象并且很珍贵的爱好。当初最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每天陪着父亲看新闻联播,然后像大人一样有模有样的进行一番解析,享受着其他小伙伴的艳羡目光。

曾经看过一段话:男人,要么穿上西装在商场上驰骋;要么穿上军装在沙场上奋斗。对于每一个男生来说,军队始终是一个极度向往的地方,那一身迷彩服也是可以为自己的帅气增分的不二法宝。而有一个军人父亲更是无尚的光荣,虽然已经退役多年。

小的时候,父亲总是自己标榜的对象,告诉身边的小伙伴,“我爸爸当年那是很厉害的,枪法很准,200米的小树枝都可以一枪打准的”,“我爸爸当年差点去参加中越战争了”,“我爸爸当年见过钱学森,他们部队保卫了‘东方红一号’啊”……

这种“厚颜无耻”的自卖自夸直到初中时期还会讲起,但是并未惹人厌烦,身边的伙伴往往投来的都是啧啧的赞叹声。是啊,谁愿意去打消一个孩子对于父亲的敬佩呢。当然,这些陈年往事也是父亲偶尔在我面前提起,经我添油加醋之后改编而成,略显浮夸,然而有件事情确实真真正正的让我感受到曾经的军旅生活对他一生的塑造。

从小就不喜欢和父亲一起出行,这其中包括我母亲以及我姐姐,即我家所有人都不愿意。难道是父亲长得很丑的原因,不是,父亲很帅,阳刚的国字脸。只有一个原因,父亲走路时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其他人只能跟着他,疲于奔命。

父亲瘦小但很健硕,身上没有过多的赘肉,走起路来,步频很快,并且还带有踢脚的动作,就像走正步似的,六年的军旅生涯给他留下了一生的印记,三十年已经过去,那些正气与刚毅从未消散,就算连走路的姿势与频率都仍然存在,那一步步放佛在告诉我军人是铁打的,几十年也都很难变形。

我小的时候喜欢模仿父亲的走路姿势,步幅不用太大,迈开大腿的同时向前踢出小腿,掷地有声的落地,加快频率就可以了,我觉得很简单,可是试验了几次下来才发现,这样走路真的很累,要不了多久,整个大腿就会感觉到一阵酥麻,而父亲却这样一直走了下去,走了一辈子。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做事和走路一样,干练、利索,不拖泥带水、不婆婆妈妈,做事讲究速率,从不懈怠生活。而那时,我一直认为父亲不会衰老,父亲的脚步会永远这样的快下去,即使已经过了花甲之年。

高中时的作文总喜欢拿父母说事,比如:看着爸妈日渐衰老的容颜,看着他们的白发一点点的增多,看着他们日益佝偻的腰,我们总会感慨时光都去哪儿了,我们总是感叹岁月就是这样无情,成长带给了我们但是苍老带给了父母。

这样煽情的话往往会得到老师的青睐,分数来的太过容易而忘记自己是否真的有留心过父母,忘记父母是否真的已经变得苍老。那时没有,并且有时候还会讨厌他们的絮叨。直到那一天,才发现,原来不老的父亲也会慢慢的变老,原来不变的脚步也会逐渐慢下来。

很幸运,经历了复读之后终于考上了大学,算是圆了父亲的一个梦想,更重要的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只是报的学校出乎父母的预料,重庆,太远了,二十四小时的火车,从中国东部走入中国的`中部,两千里的路程,疯一般的不顾身边亲朋好友劝阻,只为了自己的一意孤行,只为了自己心目中对大学或者说对远方的期待。

送行那天,母亲很不舍,强制着自己没有流出眼泪。姐姐父亲陪同一起赶火车,我拉着皮箱和姐姐一起,父亲提着包,我们一前一后走出了家门。街上,刚下过雨,九月的天气还未有凉意,天阴沉沉的,地面上还有些积水,本来就不愉快的心情被天气带的更坏。三人沉默不语,我和姐姐走在前面,父亲一人走在后面。

“等一下爸爸啊。”姐姐突然说道。

突然惊醒,完全没有意识到,父亲竟然没有跟上来。驻足等待,远处父亲一个人提着包,包不重,但父亲提着很吃力。很老式的圆筒包,只见父亲先用右手提着,然后不时的换到左手,微倾着身子,沉着肩,头也随着身体一起倾斜,像提了百斤重的物品一样。

走的很慢,小心翼翼的迈开步子,步伐很小,放佛在躲着地上的积水,可是有些积水哪里躲得开啊。一辆车子疾驰而过,溅起的污水打湿了父亲的裤脚,来不及清理,也是因为腾不出手来清理,父亲仍然缓慢前行。

街上人少,天空昏沉沉的,父亲一人趔趄前行,显得更加的瘦小。那一刻,才明白,原来不老的父亲也有老的一天,原来不变的脚步也有慢的一天。该走吗,该走这么远吗,梦想和亲情、年少的冲动与对远方的好奇能比得过父母的思念与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遗憾吗,突然有些彷徨,心里质问自己。

“走啊,还愣着干什么,火车马上就开了!”父亲说话仍然铿锵有力。

轰隆声中,火车逐渐加速,可是父亲的脚步却永远也跟不上孩子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