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东野黎明之街经典语录 正文

东野黎明之街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6 14:36:37

黎明之街

不知不觉的竟然喜欢上日本擅长写推理小说的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而且据说如果只读一本东野圭吾的作品,那最佳选择是《黎明之街》。

看了《黎明之街》这本书,倒是觉得推理探案不是这本小说的核心,而是故事的佐料,让小说人物更加丰满,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该书的关键成了对婚姻的探讨。讲婚外情的,人物内心刻画很细腻。我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读者,遇到一部好的作品,我会一边读着故事里的人生,一边从内心里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女人产生一种精神分裂的意境,一会儿想如果我是妻子会怎么办?一会儿想象自己若是那个小三心情又是如何?最后又会觉得婚姻就是如此这般吗?甚至读着读着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重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

故事说的是女主角秋叶16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不久母亲自杀身亡,父亲的情人又横尸家中。警察怀疑秋叶是凶手,但找不到确凿的证据,于是一直对秋叶追查不休。就在诉讼时效即将到期时,秋叶遇到了家庭幸福的渡部,和他发展了一段恋情。渡部沉迷于秋叶的同时,对她的身世产生疑虑。大家一起迎来了诉讼时效到期的那一天,谜团才一一解开。

写婚外情的故事很多,但是把婚外情写得如此悲伤,又寒意阵阵的,且是以男主人公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经历,十分真实的描述出一个出轨男人的内心一层层的变迁!一步歩走向失控!

这本书的那句广告语“你会在这本书里遇到东野圭吾笔下最隐忍,最决绝,最有力量的女人”。我个人觉得这三个最都可以用在秋叶身上,确也可以分别用于连同秋叶在内的三个女人身上,最隐忍当属渡步的妻子有美子女士,她明知自己的老公在圣诞夜去外面过夜是为了会情人,内心估计是气得要吐血了,表面却仍能装得若无其事。(姑奶奶我可没这样的`忍功)个人也不喜欢这种活法太憋屈了!最决绝的女人应该属秋叶父亲的年轻情人本条,她在知道真相后,因为过度震惊而自杀了。她绝望得亲手把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爱得好刚烈的一个女子!最有力量的女人当属女主人公秋叶,不可否认她是很有谋略很有能力也很有魅力的女人!

《黎明之街》很棒也很平实的一个故事!人性的冷漠和温暖都蕴含其中!

黎明之街读后感(二)

婚外情的故事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这种极端的例子中去看人心,我觉得很有趣,所以在室友告诉我这本书《黎明之街》是关于婚外情时,我就决定去看了。

写的确实不错,没有任何的黄段子,毕竟它定位的是推理小说。

前半段在讲渡部如何在婚姻平淡,自己觉得很压抑无趣,身边又突然出现公司临时聘用半年的单身女职员,在意外在撞球中心相遇,随后喝酒,女主秋叶喝的烂醉之后,渡部送秋叶回家,然后秋叶吐了渡部一身。就这样,两人的缘分就开始了。

然后的情节集中在如何在情人节,平安夜,新年这些时候面对要陪家里又要陪情人的心理和行动描写,究竟渡部的生活是因为秋叶的出现,激情更多,活力更多,还是由于要说谎和隐瞒,精神压力更大?书中也只是在讲故事,没有给一个确定的结论。

后半段逐渐展开在女主身边的凶案,爸爸的情人被入室抢劫者杀死,可是又不能抓到凶手。被害人的妹妹,主事的刑警都将怀疑的矛头指向秋叶,在公诉期将过去的这段日子,他们更加紧步伐,于是渡部不免被卷了进去。

看的出秋叶是一个很善良又容易受伤害的姑娘,她不愿去为难渡部,所以每次过节都谎称自己有了安排,其实只是自己一个在家呆着,同时,真相大白之后,才明白,秋叶故意把自杀的爸爸的情人遗书拿走,只是想看到爸爸和阿姨以为她是凶手,内心不安的样子,这十五年的公诉期是对他们的折磨和惩罚。还是一惯的东野圭吾的构思,总是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爸爸和自己的阿姨搞婚外情导致妈妈抑郁自杀,而爸爸面对妈妈要求知道婚外情的对象为难又发展了一个作为烟幕弹的情人,而这个情人真心爱着爸爸,知道背后的秘密后选择自杀。可是最后,我想,婚外情的主角,爸爸和阿姨,十五年来一直背负着他们所理解的真相和秘密,也没有真正的幸福吧。

故事的最后,秋叶选择了离开,她不想把她承受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虽然她告诉渡部,她和他在一起是为了报复爸爸,可是感情的话,无论怎么样都是没有办法伪装的吧。

而渡部呢,在知道秋叶很有可能是凶手的时候,还是选择和她在一起(已经决意和妻子离婚),真的让我觉得那是真爱。如果秋叶不放弃,我倒觉得他还是愿意和她在一起的。

而渡部的妻子在洞悉一切之后,还是假装不知道任何事,还是做一个安静的妻子,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妈妈,只会把愤怒发泄在自己制作的手工上,又是怎么样的心情?

番外,渡部的朋友--新谷讲了他在并不怎么喜欢女友的情况下,因为年龄关系结了婚,婚后也是平淡,意外结实绘理,让他觉得找到了真爱,可是离婚也不是容易的事,在争吵之后,他和绘理闹僵,最后只得和妻子维持不咸不淡,甚至于有了很深裂痕的日子,也是很不幸吧。

那么这样想想影视圈的那些婚变,婚外情,好像也没有太多好指责的。看完书,最大的感想便是:应该认真地去看待爱情和婚姻:不是年龄到了就非要有对象,要结婚,感情还是不要有任何一方勉强,如果有一个是有一些勉强的,或者是为了成家而选择的理性结合,万一有一天看到真爱,婚外恋真的在所难免;最好是真心相爱,彼此倾心,双方可以达到“soul mate”的境界,同时一定要共同提高,如果有一个人甩另一个太远,那么感情有可能会又出现新的问题。

还是要真爱才在一起吧,把婚外情扼杀在摇篮里。

1.

关于婚姻,钱钟书的那则名言早已传遍街头巷尾: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渡边淳一也曾在《钝感力》中提到:所谓结婚,自然就是一对男女,凭借一时的热情住在一起,双方从此一起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

那么东野圭吾这位日本顶尖的推理小说家又是怎么看待这一话题呢?《黎明之街》给出了答案。

东野曾坦言:“我在《黎明之街》中第一次把恋情放在小说如此核心的位置。”

虽然说众人熟知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中也都涉及令人唏嘘的爱恋,但是毕竟这些作品皆主打推理,单靠扣人心弦的悬念和精妙的逻辑设置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黎明之街》则不然,其推理性并不强,故事的主线反而是围绕婚姻的主题展开。

这本书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东野对于人物心理的真实刻画,尤其是站在一个年近四旬的已婚男人的角度,将他出轨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淋漓尽致。

故事的主线并不复杂:

年近四旬的“我”,事业稳定,家有妻女,人生平稳得就像白开水,看似幸福美满,却又品不出半点滋味;公司新来的女同事秋叶,单身,三十出头,却有着“日式美人”的味道。

曾经以为“只有傻瓜才会有婚外情”的“我”,没想到和秋叶因为一场偶遇而产生了交集,甚至逐渐擦出了火花。

在感情日渐升温,“我”甚至开始考虑与妻子离婚时,却发现秋叶被卷入一场十五年前的凶杀案。当案子的诉讼时效终于过了,秋叶最终坦白了压在心中十五年的秘密,原来她并不是凶手,不过是为了用缄默的方式惩罚自己的父亲,甚至以亲自经历一段婚外恋的方式来提醒父亲他曾经酿下的悲剧。

故事的结尾处,秋叶黯然离开,而“我”又重新回归家庭,梦醒后一切如旧。

2.

东野圭吾不愧是大家,讲故事的能力可谓高明。

一桩十五年前的凶杀案被巧妙地融入这段风流韵事之中,真凶是不是秋叶的疑云一直萦绕在读者心间,高潮部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坦白,全都让读者拿起这本书就很难放下,读来可谓酣畅淋漓。

虽然语言平实而简练,但整本书的字里行间营造出极强的真实感,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其中,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和男主角一起经历出轨男人内心的跌宕之旅。

正如《秘密》的编辑所言:《黎明之街》让我彻底明白了已婚男人这种生物究竟在想什么。

若是细细品味书中关于婚姻的探讨,已婚男女一定会心一笑,虽然内心会有些许的苦涩;而对于单声狗而言,则是打开了真实世界的大门,这扇门的背后写满了无奈和恐惧。

曾几何时,男主角渡部内心深处坚定地认为自己绝不会出轨,但是当机会来临时,他却还是无法抵御“重新发现自我的刺激”,于是他从此过上“双面人生”:一方面用拙劣的`借口,维系平凡的家庭生活;另一方面,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内心妥协,用各种手段博取心上人的欢心。

3.

当局者迷,唯有旁观者才能冷眼看清事情的真相。通过这部小说,东野借男主角好友之口,深刻地揭露了婚姻的本质:“你现在痴迷的这个女人也没什么特别的。所谓的非她莫属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世上根本没有姻缘的红线。”

更进一步,他阐释道:“所谓姻缘的红线是要两个人共同编织的,只有在两人牵手走到最后,其中一方死去时,这条红线才算完成。他们才算是真正被牵到一起了。”

读到此处,才真正能够体会到婚姻这座围城的神奇魔力,它果然可以把曾经的红玫瑰变成一抹蚊子血,把昔日的白玫瑰变成一粒饭渣子。

被套上婚姻的枷锁之后,我们逐渐对那抹蚊子血或那粒饭渣子产生厌弃之心,然后某一天,遇见了所谓的令自己心动的人,以为这才是“灵魂伴侣”,但其实那不过是内心的欲望在作祟,因为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向往那抓不住的明月光。

有一种吊桥效应,说得是:当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过吊桥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他遇见一位异性,就会误以为眼前的女性是令他心动的人,从而对对方产生感情。”

这是一种情境转移的例子。试想当初渡部对秋叶产生感情,不也是因为平淡乏味的生活使之心生郁闷,而一点荷尔蒙的刺激就让他心底泛起涟漪吗?

其实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论来解释。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类型,其中“本我”代表着人们心底的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超我”则是指社会习俗和种种道德文化的约束;而“自我”位于二者之间,起到调和作用,遵循现实原则。

如果人们完全受到“本我”的支配,只考虑内心的愉悦感,那只是最底层的需求满足,而婚姻的本质就是一种契约,是“超我”范畴之下需要坚守的道义和责任。

虽然渡部最终回归家庭,不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但东野圭吾却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了人心的复杂:我们永远都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徘徊,也永远无法卸下肩上那副无形的担子。

婚姻是一道选择题,可一旦你勾选出了答案,就要用一辈子用心守护这份答案,用一辈子编织那根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