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佛教劝人行善经典语录 正文

佛教劝人行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4 20:50:05

1、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2、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4、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6、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7、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8、“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0、“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11、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12、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13、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14、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15、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16、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17、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18、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19、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0、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21、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22、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2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2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25、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26、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27、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2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3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31、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32、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33、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34、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35、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36、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39、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40、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41、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42、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43、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44、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45、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46、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47、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4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49、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50、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51、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52、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53、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54、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55、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56、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57、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58、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59、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60、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61、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62、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63、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64、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65、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66、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67、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68、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69、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70、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71、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72、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73、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74、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75、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76、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77、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

78、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79、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80、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81、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82、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

83、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84、众生为什么没有福报?因为不种福田的缘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

85、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交,这才是老实念佛。

86、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87、持名念佛就像拿着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88、我们这儿一念佛,阿弥陀佛那个地方的电话就响了。

89、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9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9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93、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9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6、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9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98、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00、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

1、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墨子》

3、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8、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9、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0、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1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2、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13、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14、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

1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16、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17、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左传》

18、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19、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0、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21、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25、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墨子》

26、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27、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8、夫帝者,为善为恶,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9、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大学》

30、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

3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32、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3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34、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35、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36、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37、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吕氏春秋》

38、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

39、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40、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41、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墨子》

42、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荀子》

4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4、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南宋)《名贤集》

4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46、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7、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48、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49、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50、君子有善万世之心,行之自身始。——(南宋)胡宏

51、国君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承嗣辅佐也。——《墨子》

52、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

53、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

5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5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6、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不过要是修行不到家的话,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嗔念。

57、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可以为了理想壮烈的牺牲,成熟男人的'标志的可以为了理想卑贱的活着。

58、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所以到底是要选择哪个要相信缘分,一切顺其自然。

5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6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佛家善良经典禅语

1、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2、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3、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4、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5、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6、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1、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12、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1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4、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15、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6、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7、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9、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20、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21、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2、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23、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24、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25、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26、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27、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我们是否该相忘于江湖。

28、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9、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0、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3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2、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33、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3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即是道。)

3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6、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3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38、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39、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4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1、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42、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43、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44、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4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6、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47、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48、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49、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 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50、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51、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5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53、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5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55、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56、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57、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58、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59、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60、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重。

6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62、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63、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与承载。什么都想出人头地,会输了平常的幸福。学会留路给人,自己的天会更蓝。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64、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5、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66、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7、真正的平静不是你静坐可以几个小时不起,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态看人间万象,听花开的声音。

6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9、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70、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71、若君为我赠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洗尽铅华,从此以后,日暮天涯。

72、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73、花开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

74、人生 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 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 无染的人。

75、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76、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应该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

77、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78、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79、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80、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8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8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8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笑一尘埃。

84、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85、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86、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87、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88、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89、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90、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9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9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93、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94、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9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96、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9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8、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99、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100、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01、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那么,别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

102、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实安稳。

103、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104、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

105、烦恼就是一扇门,像鱼儿要跳过龙门才能腾云驾雾,越不过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样,越过烦恼这道门,就会自在、洒脱,就是位智者。

106、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107、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108、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109、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110、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1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12、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113、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14、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1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16、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17、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18、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19、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20、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121、繁华尽处,寻一处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12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23、问君食可足,谓君衣可暖,心念不敢对君语,恐君有所牵,卿今随军往,他年何时还,念君不许,心虔一卦祷君安。

124、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2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26、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27、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度我心佛空叹。

128、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29、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