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有文事必有武备。
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7、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志当存高远。
13、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4、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5、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9、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20、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21、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2、劝农业,无夺其时。
2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2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5、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6、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28、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2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30、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3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32、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4、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35、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36、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37、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38、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3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0、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4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43、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4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4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46、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7、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4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49、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5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51、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52、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53、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54、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55、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56、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5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8、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5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60、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61、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62、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63、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6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65、乱世出英雄,诸葛孔明也。
定义:这里说的评语,其实是指对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评价。由于中国古代文学深受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的影响,对于人物刻画多以事件描写和当世之人的评语为主,其中大都是简洁而精辟的语言。因此对一个人的评价,评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家欣赏古典小说时所要注意的一点。《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小说的代表,其人物众多,个性张扬,性情迥异,因此上它的评语都是极其精彩的,有的已融入现代生活中的口头语。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精辟指数:10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精辟指数:9.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精辟指数:9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精辟指数:8.5
第五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精辟指数:8
第六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数:8
第七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精辟指数:7.5
第八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精辟指数:7
第九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精辟指数:6.5
第十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精辟指数:6
第一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第二句: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第三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第四句: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第五句: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第六句: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第七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第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第九句: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
第十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