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陈一冰奥运经典语录 正文

陈一冰奥运经典语录

时间:2025-11-04 16:42:07

微博暖意 陈一冰完美表现只获银牌众明星微博接力力挺

除了运动员之外,观众也在共同制造着感动瞬间。在8月6日结束的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上,中国运动员陈一冰尽管无可挑剔地完成了整套动作,却仍"意外"夺得银牌。落地跳了一小步的巴西小将纳巴雷特反以0.1分的优势夺冠。裁判有失公允的打分让国人愤慨,前奥运会冠军刘璇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斥责裁判马屁拍得够响。

比赛结束后,陈一冰依然给予观众自己的招牌微笑,大将风度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在颁奖结束后,陈一冰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对于自己在奥运赛场上的"毕业表演"没有拿下金牌还是感到极度遗憾,委屈地流下眼泪。

虽然在场内遭到不公,但微博上却让陈一冰感到十足温暖。不仅网友们表示力挺吊环王子,包括李冰冰、杨澜、哈文、任达华琦琦夫妇、张泉灵、何炅、谢娜、赵子琪、马浚伟、宁财神等在内的`明星也纷纷在微博中为陈一冰鸣不平。

李冰冰说:"陈一冰,全世界人都看得到你的精彩,你是大家心中的那个冠军!金牌不代表一切,你赢了所有人的心!!挺你!!爱你!!祖国人民用爱为你接风洗尘!!"主持人何炅也呼吁大家:"为我们的冠军陈一冰唱起国歌,升起五星红旗,戴上金牌!"

在英国伦敦展开第十个比赛日的角逐。男子吊环决赛中,预赛排在第一的陈一冰率先出场,开场的慢起压上非常稳定,水平十字再压上成倒十字的控制相当出色,倒十字时的肩角很不错,倒立动作的腰部控制非常稳定,摆动有力。下法直体360旋钉子一样站住。很快,裁判给出了15.800分的成绩,难度分6.800。这个成绩,直到最后一名选手出场前,都排在第一位。最后出场的巴西选手扎内蒂,整套动作也十分顺利,落地时挪了一小步,裁判给出了和陈一冰相同的难度分,但完成分比陈一冰高出0.1。巴西选手获得了金牌。

当天津小伙陈一冰翻腾着从吊环上如钉子般稳稳落地,全场的欢声雷动似乎在预示着这位奥运吊环卫冕冠军,将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第四块,也是最后一块奥运金牌。但意外最终还是发生了,这与陈一冰无关,只与端坐在裁判席上的决定者们有关。只差0.1分,陈一冰憾失金牌。

比赛结束后,陈一冰脸上带着笑容和看台上的观众挥手致意,并且和巴西队运动员、教练员拥抱祝贺。颁奖仪式上,陈一冰用鲜花向全场观众致谢,中国体操队队长的大将之风让人折服。

陈一冰被黑没有获得伦敦奥运吊环金牌,却收获了一枚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他大度和自信的微笑,不但在为自己正名,同时也在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

虽然对于即将退役的他来说,这枚银牌有那么一点点遗憾,但从他赛后的笑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从容的心态与豁达的心胸。正如他所说的:完美收场、不留遗憾,他用他的笑容和一套无懈可击的吊环动作告诉世界,陈一冰永远是冠军!那块戴在他胸前的银牌,价值堪比金牌,正如队友张成龙所言:“看到冰哥的表现相当完美,在我看来你就是冠军!”也正如中国体操名将李小鹏所说:“我想告诉陈一冰,你是好样的,有这样一个完美的经过,我们都为你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竞技比赛没有绝对的公平,陈一冰不是失败者,解说员金宝成的评价非常中肯:“你没有失败,如果非要说失败,也是最成功的失败者,你赢得了比金牌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世人对中国人的尊重。”陈一冰赢了,而且是最大的赢家——不但接受不公平,而且对不公平表现得如此大度和宽容,展示了中国运动员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展现了中国体育大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实属不易,而更不容易的是获得人生的金牌。但是,陈一冰不仅获得了奥运金牌,而且获得了人生的'金牌。解说员贺炜在微博上说的话,代表了广大观众的心声:“多年后,人们或许会忘记金牌得主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那个淡然接受不公的中国人自信的笑容。留在人们心里的冠军,远比一块金牌宝贵。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吊环王”没有获得伦敦奥运吊环金牌,却收获了一枚沉甸甸的“人生金牌”。奥运金牌属于运动员,而人生金牌属于伟大的运动员。在这点上,陈一冰“鱼和熊掌兼得”。

我们将所有的美誉给予我们心目中的冠军——陈一冰。

对于陈一冰来说,28岁的年龄在体操赛场上是一名绝对的老将,几乎已经没有可能继续在赛场上征战,更别说四年后的里约。一枚银牌对于陈一冰来说,实在是太遗憾了。

他始终在笑,他始终在挥手感谢,以至于现场的摄像机忽视了冠军,把更多的镜头留给了陈一冰。颁奖仪式入场时,他一直高举右手,伸出一个手指,这是陈一冰标志性的动作。在他心里,从来认为自己是第一。他亲吻着银牌,他高昂着头,他为对手鼓掌……看着他,看不到半点失落。

但是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陈一冰再也坚持不住,难以抑制心情,红了眼眶。陈一冰表示,自己将就此退出国际比赛舞台。“说实话心里很痛,但今天我没有什么遗憾,我已经全部发挥了,作为中国体操队队长,这四年我成熟了,搁以前我可能会哭,但我不会否定自己,我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完美。”

陈一冰的大度让所有人动容,这位已经28岁的天津小伙子实际上已经到了要考虑退役的年纪。伦敦奥运会可以说是陈一冰作为体操运动员参加的最后一届大赛,这枚银牌给他的职业生涯画上的是一个不完美的句号。“说实话心里很痛,但是赢得起也输得起,没有遗憾,只能说是一个比较遗憾的退役。”

谈及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陈一冰有些哽咽,“其实,在赛前我对这场比赛还是很看重的。毕竟,这也是我的最后一场大赛了。我很想用两枚金牌来结束我的职业生涯,但最后很可惜。不过明天开始,我将迎来自己崭新的生活。”

纵观陈一冰整个的.职业生涯,他的巅峰期和其他体操选手相比来得要晚一些。陈一冰第一次获得世锦赛冠军的时候已经22岁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器晚成型选手。 陈一冰自己坦言:“从1996年到2000年,整整4年时间,我没有出什么成绩,这些日子里,我心里非常着急。那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亲友问我的训练和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简直想找个洞钻进去。”

伦敦瞬间:

伦敦奥运会体操男子吊环决赛,陈一冰第一位出场比赛,整套动作完成的相当出色,在稳稳的结束比赛之后,陈一冰站在那一片紫色的体操场地上,稳如泰山,伴随着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吊环王”向天空伸出了自己的食指,激动的亲吻了器材,15.800分,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认为陈一冰的这枚金牌已经十拿九稳。这是他最后一次国际大赛,奥运之后,陈一冰将选择退役。

然而命运却跟陈一冰开了不大不小的玩笑,在难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最后一位下法迈了一小步的巴西选手扎内蒂却以0.1分的优势超过陈一冰夺得金牌,陈一冰屈居亚军,现场观众一片嘘声。拥有国际体操裁判员证书的央视解说金宝成也觉得不可思议,“下法对吊环的得分相当重要,最后的冠军一般都稳稳站住。”“两人在器械上的表现相当,但下法陈一冰稳稳站住了,这点是优于对手的。”中国队教练郭伟阳说。

在看到打分后,陈一冰并没有流泪或激动,而是面带微笑到场边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庆祝横幅——“冰力十足”。在向观众致谢后,陈一冰又走到金牌得主扎内蒂面前与他拥抱。在场边解说的李小鹏对陈一冰的风度赞不绝口,“他不仅展现了中国选手的技术,更展现了中国选手的大度。”

结语:宠辱不惊展大将风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随着他的日益成熟,他终于代表中国队站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他跟随着中国体操男队获得了体操团体冠军,随后又在自己的强项吊环上收获了一枚单项冠军,两枚金灿灿的“金镶玉”是对他能力最好的肯定。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操男队的一批老将相继退役,李小鹏、杨威等名将离开了这支金牌之师。陈一冰则接替师兄们,成为了这支年轻的体操队的一队之长。担任队长重任的陈一冰没有让人们失望,在伦敦的赛场上,他率领着体操男队再创辉煌。男子体操团体预赛中,中国队表现不佳,只获得第六名的成绩。但在陈一冰和队友的努力下,他们在决赛中以“零失误”的出色表现再一次登顶。可以说,陈一冰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最后的吊环单项比赛中争议性地获得银牌,尽管有些遗憾,但他大度的表现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拿到男团金牌时,他哭了;丢了吊环金牌,他却笑了。此时的陈一冰,竟是那样地淡定。“搁四年前,我可能会痛哭,可能会输不起。四年的成长,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宠辱不惊。我赢得起,也输得起!”

什么是大将之风?让陈一冰来告诉你。面对争议判罚,他的风度让金牌都黯然失色。失败?不,这是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