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快走踏清秋的心情说说 正文

快走踏清秋的心情说说

时间:2025-05-07 05:49:49

李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人们不由的为这位天才诗人感到惋惜。

李贺在唐诗人家中,是一个另类人物。这个只活了27年的皇族后代,死之前就相当的有名了,死后更是受到无数名仕的追捧。他宏大想象、奇幻瑰丽的诗歌,确实是唐诗中的奇葩。

现在的研究者,习惯于把李贺看作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幻想者,把李贺看作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出路的人,也就是说,如同今人把海子看作是一个精神分裂的天才一样,李贺也是唐诗家中一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至少,李贺一生都有着极度的抑郁症倾向。因此唐之后人,都称其为鬼才。

李贺的死因仿佛是本来即体弱兼多病,溺死?病死?马凡氏综合症?但至今却没有一个定论。李贺短暂的一生中,都生活在莫名的焦虑与不安之中,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时代去生存,在文人疯狂追求功名的唐代,头上还有一丝先祖荣耀的李贺,对成功的渴望更为浓烈,然而命运却非常残忍的对待了他——无论是科举(有称其避父讳(李晋)不得终身不可进士出身),还是靠祖宗荫庇,李贺都无路可走,虽诗才早早即广为人知,在普遍意义的功名上,李贺却是没有任何的希望。

李贺现传世的诗歌中。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事实上李贺的多数诗歌中,都有一种阴郁的风格,即使是那些写神仙鬼怪的诗歌,仍然充满了无常与不安的感觉。

早早就对死亡极其敏感的人,首先承受不了,将是离别的悲伤,因为死亡意味永远的`告别,一个对死亡有了深刻体悟的人,绝对承受不了离别的悲伤。上面李贺这首名诗,已经有太多的人分析,多数人认为,李贺借金铜仙人之泪,来表达盛唐一去不复返的痛悼和国之将倾的预感。亡国之叹,或许如此。

在我看来,这首诗似乎更多是对人生离别的隐喻,同样也是对死亡的一种解读。 汉武帝的永生梦想, 是可笑的,人总是要死的,这是李贺的很早的明悟,夜闻马嘶晓无迹,实在是一个妙句,来过又没有来过,每个人的人生不正如此吗?我们仿佛来过这个世间,却偏偏到晓却无迹。每个人都不过是秋风一客而已。

李贺的诗中,绝少有阳光出现。这首诗中的“月”的意象,表明了诗歌描绘的是月夜的场景。而望月之思,常常能引人千古忧恨,此诗也不例外。空将汉月出宫门,汉月和唐月,唐月和今日之月,是同一个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感叹的是,李贺把铜人离宫的场景安排在夜里发生,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情呢?月光和阳光,李贺只能生活在月光中。

李贺的诗

1、《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4、《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2.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3.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白居易《秋雨夜眠》

4.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戎昱《成都暮雨秋》

5.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窦巩《秋夕》

6.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8.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

9.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杜甫《秋雨叹》

10.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杜甫《秋雨叹》

11.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尘。——黄庭坚《次韵赏美》

1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3.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马戴《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1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6.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白居易《秋雨夜眠》

1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20.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1.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22.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23.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2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7.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8.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29.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30.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3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3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4.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3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6.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3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9.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4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4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43.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4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5.欲寄彩笺兼尺素。——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6.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7.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48.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49.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50.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5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5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6.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57.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5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0.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戎昱《成都暮雨秋》

61.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白居易《秋雨夜眠》

62.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3.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着身。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白居易《雨后秋凉》

64.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5.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陈与义《秋雨》

6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6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68.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王维《栾家濑》

69.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7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教学目的:

1. 回顾状物类课文内容,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状物类课文。

2. 掌握一些状物类课文的阅读方法

3. 静心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方法读懂文章。

教学重点:掌握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找出写状物的课文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24篇课文,分为写人、写事、写景、状物四类,今天,我们就针对状物类的课文进行复习。

2.介绍状物:

状物就是对植物、动物、器物、景物作物体上的具体描摹,犹如绘画中的写生。主要是记叙所描绘物体的形状、大小、构造、色彩、环境等,这类文章或是以托物寄情为主,或是为了借物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目录是一本书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看到屋里精彩的内容。下面就请大家打开目录,说说写状物的课文有哪几篇?讨论。

(1)散文

《广玉兰》《夹竹桃》

(2)诗

《石灰吟》《墨梅》《马诗》

二、复习《石灰吟》、《墨梅》,总结写状物的方法

过渡:状物类课文的特点我们在学习时都了解了,今天来回顾一下。先来看看古诗。

1.出示《石灰吟》,指名读。

出示《墨梅》,指名读。

2.“若等闲”的`意思?“痕”?“满”?“乾坤”?

会背诗,会说字的意思,你也一定理解这两首诗。动动脑子填一填,你就会有新的收获。

《石灰吟》 坚强不屈

清清白白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抗争到底

《墨梅》 素洁淡雅

香气怡人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鄙视流俗

贞节自守

3.小结: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A抓住事物的特点,使得对象个性鲜明;

B 采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方法;

C情感真挚、浓郁。

4. 再来看看练习中的《马诗》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

出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诗人把自己比作千 锤万。从诗中“粉骨碎身全不 怕,要留清白 在人。”可看出诗人因千锤万 击。所发出的感慨。

作者抓住了马志向远大、勤勤恳恳为主人效劳的特点,托物言志,把自己强烈的情感融入到了诗中。

5.这样的咏物诗我们还学过很多,能说说看么?

《梅花》(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雪梅》(卢梅坡)

《早梅》(唐张谓)

《竹石》(清 郑燮)

《青松》《秋菊》(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