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莲子藕汤加冰糖说说 正文

莲子藕汤加冰糖说说

时间:2025-05-14 07:43:28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

家乡的莲藕作文1

雪白细嫩,透出清香。

家乡的土藕有尖白荷、野白荷、落头荷和紫头荷藕。最好吃的是尖白荷藕,它梗粗叶大,藕肥孔小,肉厚皮薄,生吃味道爽脆嫩甜,汁多渣少,做糖醋藕丝更别有风味,吃起来沙沙的响,酸甜松爽,特别开胃。至于熟吃,烹法就更多了。

在老家常吃“藕片拌精肉”“酸萝卜拌藕丝”“老藕煨骨汤”等菜。

最难忘的是吃“桂花糯米藕”,把粗节鲜藕洗净,切去一端藕节,沥干水分。糯米淘洗晾干后,灌进藕孔里,用竹筷插进藕孔捣紧,再将切口用切下的藕节合上,然后放入加了水的沙锅中烧以猛火,沸后改用文火。临到五成熟时加少许纯碱,煮至藕色变红,取出晾凉。再取一碗底垫置猪网油一块,将藕切成圆片扣入碗内,放入冰糖、桂花糖,盖上网油,上笼旺火蒸至冰糖溶化,去掉网油和桂花渣。此时藕色红亮,吃起来油润酥软,甜香可口。

老母亲还会做一手好藕菜——“五香卤藕”。将鲜藕切成厚圆片,与猪脚同炖,同时放入八角、桂皮、茴香和卤料,卤出来的藕黑油油的泛着红色,有一股强烈的五香味道,入口又粉又嫩,不腻人,特别好吃。

若是上表叔爷爷家时,恰逢村里演戏或放露天电影,那藕食特别受人欢迎。入夜,放电影、演戏的禾坪里,总有几家卖五香卤藕的挑子,都卖得很火。油灯盏下放出黄黄的光亮,那卤藕油光汁滑,藕香飘溢,馋得小把戏们围定挑子,转来转去,舍不得离开呢。

家乡的莲藕作文2

我的家乡——天门有句关于藕的谚语:“东湖的鲫鱼,西湖的藕;南门的包子,北门的酒。”“藕”在天门最平常不过了,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说说家乡的莲藕。

有一次,我妈妈从市场上买回来了几节刚挖出来的莲藕,妈妈提了一大桶水来,我很好奇这长长的被淤泥包裹着的,就是人们常说的特别好吃的藕吗?可外面这黑乎乎的,里面的肉会不会是脏的呀?

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水把淤泥洗掉后,露出了它那美丽的真面目。它长得洁白如玉,粗壮、肥厚、浑圆。这时,妈妈看了看我笑着说:“小兔崽子,你平时一遇到吃的就馋得不得了,想必过来是为了吃地来的吧,给。”说完就把藕切了一半递给我了,我疑惑不解地问:“这是要生吃吗?”藕被切开后里面的肉还是白色,尽管藕被切开了可丝还是相连着,这使我相信了“藕断丝连”。妈妈说:“怎么,我还害你不成?”我壮着胆把藕拿起来一口咬了下去,发现竟是那么松脆爽口、味美香甜,简直可以和水果比美。

莲藕还不止这一种吃法,它还可以炒、炸、蒸、卤、熬、煨、泡等等。其中我最喜欢蒸,那味道真是松脆极了。

不过,你读了这么多,肯定就会想,写了这么多藕又算什么宝呢?你若这么想就错了,藕浑身上下都是宝,它可以入中药,有清肺利气、开胃健脾的功效。你要是不信可以来我们天门尝一尝,保证让你吃了还想吃。

家乡的莲藕作文3

我的家乡在扬州,被人们称为鱼米之乡,我们这里的水产品莲藕就很有名。

莲藕在水里生长,成熟之后,人们将它们捞上来,然后把它拨下来,藕断了,但是丝没有断,正如人们说的一个成语:藕断丝连。我来到婆婆家,我一下车,就来到湖边,我望着湖里的藕,就想摘一个,外婆看见了,就带我坐上了小船,我和外婆捞了好多的莲藕。

下了船,我把莲藕一段一段的拨下来,哇,丝连得好长好长呀!婆婆看出来我的心思了,她说:“别急,别急,一会儿就可以吃上又美味又香的莲藕了。”

吃莲藕也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凉拌吃,把它切成一片一片的,可以炒着吃,可以蒸甜藕,就像街上卖的那种,自己家也可以把甜藕的洞里面塞上糯米饭,哇!想着就好吃。婆婆蒸的可真好吃!

听了我介绍,大家一定嘴馋了吧!

家乡的莲藕作文4

我家乡在广西省贵港市,由于那里荷香千里,盛产莲藕、莲子等,所以又被称为“荷城”,那里的莲藕最出名。

阳春三月,细雨绵绵,荷叶在乳汁般的甘雨滋润下,悄悄地探出了头。到了四、五月份,荷叶伸直了腰,张开了叶子。

到了盛夏,只见荷塘里的荷叶圆圆的,青翠欲滴;荷花绽开了笑脸,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莲蓬在风中摇摇曳曳,仿佛在向你招手。这时候,莲藕便成熟了。只见叔叔阿姨们都下池塘来挖莲藕,刚挖出来的莲藕又黑又粗,把它清洗之后,只见一截截白净的莲藕仿佛就是小孩子胖乎乎的手臂一般。咬一口,一股清凉甘甜的`滋味涌上心头。到了深秋九月,拿出一截老藕来,放到锅里和骨头熬汤,那滋味就是“山珍海味”也不能相与之媲美。

此外,莲藕还有许多用途,把莲藕做成藕粉,做成莲藕糖,就连餐饮店的里的“酿三宝”也是用它做的。

我爱我家乡,更爱家乡的莲藕!

家乡的莲藕作文5

我的老家在湖北,那儿靠近洪湖,盛产莲藕。老家的特产之一,便是藕了。

莲藕的皮是咖啡色的,里面是肉色的。它的身体一节一节的,就像竹子一样。用力将它掰开,就会有一条条长长的、细细的丝将两头连接,可谓是“藕断丝连”啊!它的中间有许多孔,如果将两头切掉,就成了一个望远镜。莲藕事实上是荷叶和荷花的根,长在水底的泥巴中。

莲藕有很多功效,除了家喻户晓的止血作用外,更对心脏有益,有助于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等。当然,莲藕也可以入药。入药的话,可以生吃、捣汁或者煮食,用于热病烦渴和下血等功效。所以,莲藕是一种既可以保健,又可以入药的绿色食品。

莲藕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莲藕骨头汤、糯米藕、清炒藕片、藕夹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啊!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藕夹了。藕夹的做法很简单,先把藕切成五毫米左右的薄片,将馅料配好后,像汉堡包一样,把肉馅夹在两片藕之间,半成品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将它裹上生粉,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就可以出锅了,再配上番茄酱,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这就是我老家的特产——藕了。

家乡的莲藕作文6

我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池塘,更爱家乡的莲藕。

初春,莲藕在刚刚化雪的池塘里面好像一点动静都没有,但是此时它已经在美丽的池塘底下生了根,并且发了芽,露出来尖尖的角。夏天到了荷叶会慢慢地伸展开来,有的像打着伞、有的像穿上了漂亮的绿裙子,你看那荷花粉红、粉红的像小女孩的笑脸,有的荷花掉了两三片叶瓣儿露出了金黄色的小莲蓬……金灿灿的秋天到了,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莲藕成熟了,秋天真是丰收的好季节!采藕人穿着防水衣裤来到池塘把白白胖胖的莲藕从池塘里挖出来。虽然手上、脸上、衣裤上面都是泥,但是脸上依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寒冷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着,但是莲藕的生命不会因为寒冷而死亡。莲藕就会躲在池塘里,等待着漫长的冬天早点过去,因为泥土中蕴含着生命,蕴含着强大的生命。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池塘还有那家乡的莲藕,不仅装点了家乡,而且丰富了家乡的内涵。

家乡的莲藕作文7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这里盛产莲藕,莲花湖的莲藕,在全国有名。

春天来了,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湖里露出荷叶尖尖的角。夏天,湖中翠绿的荷叶慢慢地伸展开来,你看那荷花粉红的花苞,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看到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微风带来阵阵的荷叶、荷花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秋天是莲藕成熟的季节,采藕人穿着防水衣裤把白白胖胖的莲藕从湖底挖出来,虽然满身都是泥,但是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回到家中用水清洗几遍,看那一支支藕像胖娃娃小胳膊似的,洁白又透亮,真是好看。莲藕非常美味,可以凉拌、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煨汤,不管怎么吃,都是一种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莲藕是高洁的象征,有人赞美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的,莲藕虽生活在淤泥里,但是它的本质一直是洁白无暇的。啊!莲藕,家乡的莲藕,我爱你清幽的美,更爱你清高的品质。

《莲子》

梁实秋

有莲花的地方就有莲子。莲子就是莲实。古乐府子夜夏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我小时候,每到夏季必侍先君游什刹海。荷塘十里,游人如织。傍晚辄饭于会贤堂。入座后必先进大冰碗,冰块上敷以鲜藕、菱角、桃仁、杏仁、莲子之属。饭后还要擎着几枝荷花莲蓬回家。剥莲蓬甚为好玩,剥出的莲实有好几层皮,去硬皮还有软皮,最后还要剔出莲心,然后才能入口。有一股清香沁人脾胃。胡同里也有小贩吆喝着卖莲蓬的,但是那个季节很短。

到台湾好多年,偶然看到荷花池里的莲蓬,却绝少机会吃到新鲜莲子。糖莲子倒是有得吃,中医教我每日含食十枚,有生津健胃之效,后因糖尿病发,糖莲子也只好停食了。

一般酒席上偶然有莲子羹,稀汤?水一大碗,碗底可以捞上几颗莲子,有时候还夹杂着一些白木耳,三两颗红樱桃。从前吃莲子羹,用专用的小巧的莲子碗,小银羹匙。我祖母常以小碗莲子为早点,有专人伺候,用沙薄铫儿煮,不能用金属锅。煮出来的莲子硬是漂亮。小锅饭和大锅饭不同。

考究一点的酒席常用一道“蜜汁莲子”来代替八宝饭什么的甜食。如果做得好,是很受欢迎的。莲子先用水浸,然后煮熟,放在碗里再用大火蒸,蒸到酥软趴烂近似番薯泥的程度,翻扣在一个大盘里,浇上滚热的蜜汁,表面上加几块山楂糕更好。冰糖汁也行,不及蜜汁香。

莲子品质不同,相差很多。有些莲子格格生生,怎样煮也不烂,是为下品。有些莲子一煮就烂,但是颜色不对,据说是经过处理的,下过苏打什么的,内行人一吃就能分辨出来。大家公认湖南的莲子最好,号称湘莲。我有一年在重庆的“味腴”宴客,在座的有杨绵仲先生,他是湘潭人,风流潇洒,也很会吃。席中有一道蜜汁莲子,很够标准。莲子短粗,白白净净,而且酥软异常。绵仲吃了一匙就说:“这一定是湘莲。”有人说:“那倒也未必。”绵仲不悦,唤了堂倌过来,问:“这莲子是哪里来的?”那傻不愣登的堂倌说:“是莲蓬里剥出来的。”众大笑。绵仲红头涨脸的又问:“你是哪里来的?”他说:“我是本地人。”众又哄堂。干贝

干贝应作乾贝,正式名称是江珧柱,亦作江瑶柱。瑶亦作鳐。一般简写都作干贝了。

干贝是贝属,也就是蚌的一类。软体动物有两片贝壳,薄而大。司贝壳启闭的肉柱二,一在壳之中央,比较粗大,在前方者较小。这肉柱取下晒干便是干贝。

新鲜的江瑶柱,我在大陆上没有吃过。在美国东西海岸的海鲜店里,炸江瑶柱是普通的食品之一。美国人吃法简单,许是只会油炸。油炸江瑶柱,块头相当大,裹以面糊,炸得焦焦黄黄的,也很可口。嫩嫩的,不似我们的干贝之愈咀嚼愈有味。

江瑶柱产在何处,我不知道。陆游?老学庵笔记:“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明州在今之浙江省。是不是浙江乃产江瑶柱的地方之一?

苏东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似闻江鳐斫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有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看这位老饕“吃一看二眼观三”,有荔枝吃,还想到江瑶柱与河豚鱼!他所说的似是新鲜的江瑶柱,不是干贝。

干贝的吃法很多。因是干货,须先发开。用水发不如用黄酒发。最好头一天发,可以发得透。大的干贝好看,但不一定比小的好吃。小的干贝往往味醇而浓。普通的吃法如“干贝萝卜球”,削萝卜球太费事,自己家里做,切条就可以了。“干贝烧菜心”,是分别把菜心和干贝烧好,然后和在一起加热勾芡。“芙蓉干贝”是蒸好一碗蛋羹然后把干贝放在上面再蒸,不过发干贝的汤不拘是水是酒要打在蛋里。以上三种吃法,都要把干贝撕碎。其实整个的干贝,如果烧得透,岂不更好?只是多破费一些罢了。我母亲做干贝,捡其大小适度而匀称者,垫以火腿片、冬笋片,及二寸来长的`大干虾米若干个,装在一大碗里,注入上好绍兴酒,上笼屉蒸二小时。其味之美无可形容。烙饼

饼而曰烙,可知不是煎、不是炸、不是烤,更不是蒸。烙饼的锅曰铛,在这里音撑,差亨切,阴平声。铛是平底锅,通常无足无耳无柄,大小不一定。铛是铁打的,相当的厚重,不容易烧热,可是烧热了也不容易凉,最适宜于烙饼。洋式的带柄的平底锅,也可以用来烙饼,而且小巧灵便,但是铝合金制的锅究竟传热太快冷却也太快,控制温度麻烦,不及我们的铛。

烙饼需要和面。和面不简单。没有触摸过白案子,初次和面,大概会弄得一塌糊涂,无有是处。烙饼需用热水和面,不是滚开的沸水,沸水和面就变成烫面了。用热水和面是取其和出来软。和好了面不能立刻烙,要容它“醒”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看情形而定。

如果做家常饼,手续最简单。家常饼是薄薄的,里面的层次也不须太多,表面上更不须刷油,烙出来白磁糊裂的,只要相当软和就成。在北平懒婆娘自己不动手,可以到胡同口外蒸锅铺油盐店之类的地方去定制,论斤卖。一斤面大概可以烙不大不小的四张。北方人贫苦,如果有两张家常饼,配上一盘摊鸡蛋(鸡蛋要摊成直径和饼一样大的两片),把蛋放在饼上,卷起来,竖立之,双手扶着,张开大嘴,左一口、右一口,中间再一口,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一顿丰盛大餐。

孩子想吃甜食,最方便莫如到蒸锅铺去烙几张糖饼,黑糖和芝麻酱要另外算钱,事前要讲明几个铜板的黑糖,几个铜板的芝麻酱。烙饼里夹杂着黑糖和芝麻酱,趁热吃,那分香无法形容。我长大之后,自己在家中烙糖饼,乃加倍的放糖,加倍的放芝麻酱,来弥补幼时之未能十分满足的欲望。

葱油饼到处都有,但是真够标准的还是要求之于家庭主妇。北方善烹饪的家庭主妇,作法细腻,和一般餐馆之粗制滥造不同。一般餐馆所制,多患油腻。在山东,许多处的葱油饼是油炸的,焦黄的样子很好看,吃上一块两块就消受不了。在此处颇有在饼里羼味精的,简直是不可思议。标准的葱油饼要层多,葱多,而油不太多。可以用脂油丁,但是要少放。要层多,则擀面要薄,多卷两次再加葱。葱花要细,要九分白一分绿。撒盐要匀。锅里油要少,锅要热而火要小。烙好之后,两手拿饼直立起来在案板上戳打几下,这个小动作很重要,可以把饼的层次戳松。葱油饼太好吃,不需要菜。

有莲花的地方就有莲子。莲子就是莲实,又称莲的。古乐府。子夜夏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我小时候,每到夏季必侍先君游什刹海。荷塘十里,游人如织。傍晚辄饭于会贤堂。入座后必先进大冰碗,冰块上敷以鲜藕、菱角、桃仁、杏仁、莲子之属。饭后还要擎着几枝荷花莲蓬回家。剥莲蓬甚为好玩,剥出的莲实有好几层皮,去硬皮还有软皮,最后还要剔出莲心,然后才能入口。有一股清香沁人脾胃。胡同里也有小贩吆喝着卖莲蓬的,但是那个季节很短。

到台湾好多年,偶然看到荷花池里的莲蓬,却绝少机会吃到新鲜莲子。糖莲子倒是有得吃,中医教我每日含食十枚,有生津健胃之效,后因糖尿病发,糖莲子也只好停食了。

一般酒席上偶然有莲子羹,稀汤洸水一大碗,碗底可以捞上几颗莲子,有时候还夹杂着一些白木耳,三两颗红樱桃。从前吃莲子羹,用专用的小巧的莲子碗,小银羹匙。我祖母常以小碗莲子为早点,有专人伺候,用沙薄铫儿煮,不能用金属锅。煮出来的莲子硬是漂亮。小锅饭和大锅饭不同。

考究一点的酒席常用一道“蜜汁莲子”来代替八宝饭什么的甜食。如果做得好,是很受欢迎的。莲子先用水浸,然后煮熟,放在碗里再用大火蒸,蒸到酥软趴烂近似番薯泥的程度,翻扣在一个大盘里,浇上滚热的蜜汁,表面上加几块山楂糕更好。冰糖汁也行,不及蜜汁香。

莲子品质不同,相差很多。有些莲子格格生生,怎样煮也不烂,是为下品。有些莲子一煮就烂,但是颜色不对,据说是经过处理的,下过苏打什么的,内行人一吃就能分辨出来。大家公认湖南的莲子最好,号称湘莲。我有一年在重庆的“味腴”宴客,在座的有杨绵仲先生,他是湘潭人,风流潇洒,也很会吃。席中有一道蜜汁莲子,很够标准。莲子短粗,白白净净,而且酥软异常。绵仲吃了一匙就说:“这一定是湘莲。”有人说:“那倒也未必。”绵仲不悦,唤了堂倌过来,问:“这莲子是哪里来的?”那傻不愣登的堂倌说:“是莲蓬里剥出来的。”众大笑。绵仲红头涨脸的又问:“你是哪里来的?”他说:“我是本地人。”众又哄堂。

 

莲子

在江南小镇,梅雨季还未结束的日子,莲子与莲藕、菱角菜之类已经上市。莲子,谐音怜子,轻轻一念,有摇曳之美。

买三五个,坐茶几旁,与绿盈盈的它们相对。酒盅般的莲蓬,嵌着已饱满的莲子。乐府民歌中的《西洲曲》,最喜“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一句,纯净、低婉、清灵。很江南、很青涩的初恋情怀,如蚕刚刚吐出的丝一般软而缠绵。青春是一枚莲子,裹着的,是莹洁的心思,是嫩绿的莲芽般微苦的情愫。透出芽,是田田的莲叶,亭亭的莲花。

嫩莲子剥开后吃起来不苦,反倒有股清甜,常常连同中间的嫩莲心一起吃了。梁实秋先生说他小时候,每到夏季必侍先君游什刹海。荷塘十里,游人如织。傍晚时在会贤堂就餐。入座后必先进大冰碗,冰块上敷以鲜藕、菱角、桃仁、杏仁、莲子之属。饭后还要擎着几枝荷花莲蓬回家。剥莲蓬甚为好玩,剥出的莲实有好几层皮,去硬皮还有软皮,最后还要剔出莲心,然后才能入口。平素,需要剔出莲心的莲子口感要稍逊一些,常把这些绿莲心存放在杯里,泡之饮之,有荷塘的'清气。孟晖介绍过古人在莲子上市时制作“莲荷兜子”,用米浆制的粉皮,同时,在茶杯形的小花模子内,填放去了心的鲜嫩莲子以及鸡头米、松仁、胡桃仁、杨梅仁,还有切碎的乳饼、蘑菇、木耳和熟鸭蛋,浇以奶酪或其他调料,夏日的炎热中,手执这样雅致的“莲荷兜子”,清芬沁人,借以消夏。

干莲子能用来煮粥,熬羹。莲子银耳羹在办酒席时是常作为甜羹的。煨烂的莲子入口即化,老少皆宜。将干莲子用水浸泡后煮透,放入银耳,数颗红枣,加少许粳米煮粥,调入冰糖,再用文火焖,白是白,红是红,二色相衬,清清爽爽,甜而不腻,熬成稠状后,盛入小碗中凉透,若放冰箱中冷却后吃更是美不可言,吃来能清热祛火。有时还换些花样,如莲子百合绿豆粥、八宝莲子粥之类。外面也有手推车上放置龙头大铜壶冲莲子粥的,可以自己配制很多口味,红豆、绿豆、芝麻糊、薏米、西米、葡萄干、花生等,可总觉得没自家煮的香甜,可单那龙头状的大铜壶看着诱人,多次想拍下。有时买一杯,不是为了吃,只是为了看调制的过程。

谁能与时光抗衡?光阴过,多少朝代更迭,多少草木荣枯,莲子却能做到,不变成化石,不腐化入泥,历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然,成一枚枚坚硬的莲子,仍包裹着可以萌芽的希望,饱满而生动,倔强而凛然,在黑暗中禅定了千年,安宁地活着——时光,竟然吞噬不了它们的生命,像那些古老的歌谣,流传下来的文字,《诗经》是枚莲子,《离骚》是枚莲子,《古诗十九首》是枚莲子,《兰亭序》是莲子,在多少人心间,摇曳出绰约的风姿。

千年前的古莲子,依旧能开出无邪的花,只是不知,是不是那些采莲南塘秋的少女们见到的一样的莲花?在古莲子培育出的莲花图片上,我看出了少女的美,清澈、天真、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