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为展会而准备说说 正文

为展会而准备说说

时间:2025-05-24 10:13:37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án yú duàn liàn yōu yǎ wàn xiàng gēng xīn

( ) ( ) ( ) ( )

féi cuì pái huái kū wěi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 ( ) ( ) (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正(zhēng)月 模(mó)样 载(zài)歌载舞 活佛(fó)

B.空(kòng)地 不禁(jìn) 哄(hōng)堂大笑 分(fèn)外

C.藏(zàng)戏 喝(hè)彩 迎风引吭(háng) 香喷喷(pèn)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能歌善舞 行善积德 两面三刀

B. 赞叹不已 随心所欲 养尊处优

C. 和睦相处 肃然起敬 遮天盖地

D. 张灯结彩 万像更新 美不胜收

四、比一比再组词。(5分)

诲( ) 番( ) 熬( ) 句( ) 饺( )

悔( ) 翻( ) 遨( ) 旬( ) 狡( )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3分)

勃勃( )( ) ( )( )而至 ( )( )学步

六、选词填空。(5分)

1、居然 果然 当然 偶然 固然 仍然

一天,我和姐姐上街买书,在路上( )看到一个卖杨梅的。我嚷着要姐姐多买一些。姐姐说:“这些杨梅( )好看,可还有点酸味。( )少量吃点没有关系。”姐姐又说:“没有熟透的( )又酸又甜;熟透的吃的太多,( )会酸倒牙齿。”说着姐姐买了两斤,我尝了一颗,甜津津的,又一连吃了二十多个,( )觉得牙齿又酸又软,吃饭时,( )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2、虽然……但是…… 即使……也…… 只要……就…… 因为……所以……

(1)(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 )不会枯萎了。

(2)(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

(3)( )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4)( )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种树的人( )不再来了。

七、按要求写句子。(7分)

1、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改为陈述句)

2、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改为反问句和“被”字句)

3、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4、为是其智弗若与(翻译句子)

5、妈妈说:“我下午要加班,晚饭就不用等我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6、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仿写)

7、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八、给下列句子加标点,使句子的`意思不同。(4分)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1、 1、

2、 2、

九、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孰能无惑

2、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

3、甘瓜苦蒂,__________。

4、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

十、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3分)

1、《学弈》一文中的两个人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同。( )

2、《桃花心木》一文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告诉我们要自强自立,学会生存。( )

3、《匆匆》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我国古代一位文学家。( )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里的“屠苏”指的是一种酒。( )

5、《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写,详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四个部分。( )

6、唐东杰布是为了修路而组成藏戏班子。(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4、“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1.5分)

答:(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一个过渡句用“~~~~”画出来。(1分)

(二)我是中国人

不管中国人、朝鲜人、越南人、还是苏联人,一到国外,思乡人感情就会变得特别强烈。每当有人问到他们的国家时,他们会变得很兴奋,tāo tāo bù jué( )地向别人介绍他们的国家。我就是这个典型,我喜欢有人这样问我。我会很高兴地向他们讲述中国的长城,中国的字,和上海——我的故乡,还有那繁华的街市,拥挤的人群。

在美国,每节课上,老师总会给同学们一会儿自由活动的时间。那时候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和陈婉琴相顾一笑,大摇大摆地来到黑板前面,旁若无人地写了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流行歌曲、名言……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巨大的字:“我爱你——中国!”老师很有兴致地凑过来问我们在写什么。“I love you——”我很严肃地说,但眼里却颇有笑意。“What”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我说完了最后一个词,只觉得肚子里在发笑。“Oh!”老师huǎng rán dà wù( ) ,笑了笑,踱走了。我再也忍不住,笑得跌倒在地上。

欢乐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就说我们的地理老师吧,他大腹便便,时常挂着微笑,但他却十分地瞧不起亚洲人。

有一次发生的事情实在令人气愤。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大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让我们把一张作业——multiplied(即选择题)交上去,那时,我还不知multiplied是什么意思,我以为他在说map(地图),所以我把整个测验连同一张地图一齐交给了老师。测验成绩在我的忐忑不安中发下来了,“C--”,这是我第一次得“C--”,都是由于没及时交那张作业,才得了这么差的成绩。

我试图和老师讲一下,但他只是奇怪地笑笑,摇头。一次次的解释都是徒然,已经没有一点希望了。老师,为什么你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的解释,不给我高一点儿分数我觉得很气愤,咬了咬有些干涩的嘴唇,觉得眼睛有些湿润。我下了决心……

这以后,每次小测验我都得了满分,第二次大测验我得了“A”。得“A”的人寥寥无几,我为自己超过了美国人而骄傲,并不是为了那个显眼的“A”。我觉得很自豪,很扬眉吐气。

1、根据拼音在短文的括号中写词语。(2分)

2、填空。(6分)

(1)作者是( )国人,( )是他的故乡。他写此文生活在( )国。

(2)短文第( )自然段第( )自然段叙述了作者思乡的感情。

(3)短文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

3、作者说:“我觉得很自豪,很扬眉吐气”,是什么使他觉得自豪、扬眉吐气(3分)

4、“我很气愤”,作者为什么感到气愤(3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第三部分:快乐

平日,由于你学会了一种知识,或者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或有了进步,也许有其他原因……让全家人为你高兴。请从中选一件事以《全家为我而高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要用具体事例说明全家人为什么为你而高兴,要注意细节和场面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b.()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的书吗?

c.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d.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朗读感悟(10分钟)

第二课时: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7.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一、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下)《岩石与矿物》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是起始作用,为后面《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各种各样的矿物》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

本课以“石头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观察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器官研究“我的岩石”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观察岩石”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给岩石分类”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一些岩石的共性特征。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很好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二、学生分析

其实学生对岩石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各种岩石,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课前让学生收集岩石材料,以便增加课堂岩石标本的数量。我期望通过本课教学后,当学生捡到一块岩石时,不会随便看过后就随手扔掉,而会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对它进行研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观察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虽然对探究性观察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岩石是一种天然的物质;知道每块岩石都有各自己形状、颜色、组成颗粒及纹路等方面的特点;知道有些岩石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分成一类。

科学能力:

1、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岩石的观察活动;根据岩石的不同特征,提出多种岩石分类标准,用标准对岩石分类。

2、通过一块岩石的观察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过程,提高观察方法与技能

科学态度:

体验搜集、观察岩石的愉悦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岩石的概念,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岩石的各种特征。教学难点:能比较地准确描述岩石的颗粒结构和纹路特征。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2、教师准备常见的岩石标本。

3、观察工具:放大镜、小刀、记录纸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运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观察描述。教学难点:学生比较岩石,,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完全分类。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揭题

1、谈话引入。

师:大家都带了岩石吗?谁来说说你的岩石是哪里找来的?学生说说岩石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岩石分布的广泛性)

2、辨别岩石与非岩石。

教师出示砖块,学生辨别岩石与非岩石。

师:看来岩石到处可见。我也带了一块石头(非岩石),你们看看这块石头怎么样?(学生辨别)为什么不是岩石?

师:你们自己带的都是岩石吗?(学生检查自己带的岩石)

3、揭题。(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自己带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岩石展览会

1、介绍“我的岩石”。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岩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描述,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初步确定指导的方向。

(让学生共享劳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初步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特征。)

2、如何观察“我的岩石”。

师:你们的岩石真有特色,我也带了一些岩石,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引起学生观察岩石的欲望)

师:你们准备怎样观察?

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轻轻敲打后看看……

教师引导并板书:

(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生: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等)

(2)用手怎样观察?(摸)摸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

(生:光滑粗糙程度)

(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轻还是重。(轻重)

(指甲划)看划痕是怎样的

(3)用鼻子闻气味?怎么闻?

(生:靠近点、磨擦、轻轻敲打后再闻……)

(4)轻轻敲打后看看有什么变化?声音是怎样的?

教师:讨论了那么长时间,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讨论的内容(重复观察方法)。(让学生明确观察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提高观察岩石的方法,学生明确观察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

(1)师:在观察岩石的同时,我们还要做什么?(生:记录)

师:我们应该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我要看看哪位同学观察的多,记录的也多!

(2)教师巡视指导,大约两、三分钟后表扬某些小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份“观察工具”作为奖励。(激励学生更加认真观察)

或者在两、三分钟后问学生:你们是否想要一些观察工具?想要的小组材料员上台领工具盒!教师继续巡视指导观察记录。

使用观察工具提示:小刀危险!小心使用!

1.用放大镜观察,你能发现这块岩石的组成颗粒

或条纹是怎样的吗?还观察到什么?

2.用小刀刻划,划痕与指甲划的一样吗?气味又

如何?这块岩石是硬还是软?还发现了什么?

请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你们的重大发现!!!

(3)大约十分钟后,让材料员整理观察工具和岩石标本,组长指挥小组内部交流观察发现。

4、“我的岩石”观察描述。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学生汇报“我的岩石”观察发现,要求按:

我是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我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这样的遵循“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逻辑关系进行交流探究结果。

师:你们知道他(她)观察的是哪块岩石吗?

学生根据他的描述,识别、寻找出相应的岩石。要求观察同号岩石的学生对他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进行补充或质疑。

(应用于后续的分类活动,作为分类标准)

(三)、给岩石分类

1、指导分类方法。

师:请大家把你们的岩石,你们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你们将按照怎样的标准分呢?

生:按颜色、形状、光滑不光滑……

2、给岩石分类。

师:请大家在分类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出示分类提示)

(1)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将岩石分成了哪几类?

(2)我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3)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学生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岩石分类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分类结果,说明分类标准。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取出一块凝灰岩,

问: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为什么?追问:

(1)有没有一些岩石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归入不同的类别?

(2)有没有一些岩石不属于任何类别?

(四)、小结拓展(播放雁荡山地质录像)

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这块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师:这是一块雁荡山最常见的岩石,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录像吧!

教师播放雁荡山地质录像(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