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伴我们成长作文1
今天是周末,我窝在家里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一书。真是一本好书,越读越有滋味,使我废寝忘食,使我深迷其中!特别是里面的“故事会”,有感动人心的,有震撼人心的,有激动人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我被感动着,我被震撼了,我也激动过。特别难忘《诚实守信人人敬》里的吴乃宜。他有四个儿子,四处借钱买了一艘钢质渔船,当年恰遇一场百年不遇的超强台风让出海捕鱼的四兄弟遭受灭顶之灾,只有二儿子死里逃生,新买的钢船也沉入大海。之后,债主上门讨债,看到吴乃宜的境况,都觉得这笔债要不回来了。然而,77岁高龄的吴乃宜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做人要讲信用,是我儿子的欠条我都认!
这钱,我一定会还!”从此,吴乃宜一家拼命赚钱,省吃俭用。当时懂法律的人士告诉吴乃宜“子债不用父亲还!”时,他说:“我已经答应人家要还的`,我必须要还,现在不能反悔。”吴乃宜用老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诚信”的含义。诚信,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正直。正如张九龄所说:“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同学们,读一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吧,就让我们以吴乃宜爷爷为榜样,做个讲诚信的人,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
让文明伴我们成长作文2
人们都说:清洁工是地球的美容师。每天早晨,当我上学时,总会看见清洁工阿姨们在马路上为地球美容。久而久之,我便对她们产生了敬佩之情。
一天早晨,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去上学。看见了一辆垃圾车,心里正准备为它叫好时,它却飞快的驶过我的身旁。我扭头一看,诶呀!原来,车上的垃圾正一点一点的掉在马路上。这时,我仿佛看见了清洁工阿姨们脸上的伤心的表情。冬天,他们没等天亮就赶忙起来清理马路,等天亮时,他们就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家,为家里的人做饭、洗衣等:夏天,她们依旧早早的起来,为地球“美容”。当人们走在一尘不染的马路上时,心里多么轻松、激动啊!多么宽敞、干净的马路啊!
但是,这辆垃圾车实在是太不文明了。明明有盖住垃圾的盖子,但是,却不盖住。并且,还开得那么快。掉在马路上的垃圾,还得让清洁工阿姨们重新清理。那,那么长时间的工作不就白费了吗?
所以,我们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看见地上有纸屑等,要弯一下腰,把它捡起来。有果皮纸屑等,要投入果皮箱里。做个文明小使者,你也行哦!让文明伴我们一起成长。
让文明伴我们成长作文3
文明是清晨见到老师时说声“老师好”,文明是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文明是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个座……文明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记得以前的徐州,马路上车辆很多,一辆辆汽车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风驰电掣,呼啸而去,一路喇叭一路灰尘。因为这堵车、追尾、交通缓慢等等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喇叭声、埋怨声、吵架声声声入耳,交通真是一团糟,害得行人都不能放心地过马路。而现在呢?全市上下倡导文明交通,机动车礼让行人。你看那斑马线前,汽车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行人快步通行向司机报以微笑。这难道不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吗?
文明的徐州不仅体现在文明交通还体现在文明出游。我们徐州有个习俗,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爱登云龙山。在以前这不仅是个节日更是“劫日”。重阳节那天云龙山上那可真叫人山人海呀,从山顶望去,一路全是人头。第二天云龙山上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垃圾遍地,饮料瓶、食品袋随处可见,保洁工人要辛苦地打扫整整一个上午。现在好了,人们文明出游,随手带走自己的垃圾,还云龙山一片洁净,真是“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风景什么都不带走”。
一滴水能折射阳光,一言一行展现你的文明。让我们共创文明城市,让人民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让文明伴我们成长作文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个人修养的名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安慰人心的笑容都让我们更加强大。文明包涵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间的关系。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讲文明。
我曾经看见这样一件事,一辆蓝色的轿车呼啸而过,只听“砰”的一声,轿车撞倒一位卖菜婆婆的篮子。那位司机连忙下车,走上前去,扶起了吓得目瞪口呆的婆婆,十分抱歉的对她说:“阿姨,没撞倒您吧?”
“没,没撞倒。”
“对不起,我太赶时间了,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给你100元,再把电话留给你。你到医院看一下,有什么事联系我,我付医药费。”那位司机说道。
老婆婆大度的说:“我不要你的钱,我没事。只是想请你把菜篮子里的菜捡起来那可是我的心血呀”!
“可是我。”
这时从车上走出来了一位穿白色裙子的阿姨,他对司机说:“反正已经迟到了,再迟也没什么。”
当叔叔把菜捡完上车后,我想:要是这位婆婆碰到的是一个蛮横无理的叔叔,那会怎么样呢?
我们一定要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让我们一起:创造文明校园,生活在礼仪世界!
让文明伴我们成长作文5
说到“文明”这个词,我想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但常说“文明”这个词的我们,是否说到做到了呢?让我们来看看那些不起眼的生活小插曲。
其实“文明”有很多种,体现在很多方面,可以说说在身边经常出现的“说话文明”。
“文明用语”这个词我不知看了多少遍,听了多少遍;家长也说,老师也说,加起来,足足有几箩筐了。可是一些同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放在心上。有位同学因为骂脏话被我文明的“拒之千里”之外了。
那是一个沉闷的雨天,本来心情不好,趁下课这之时,一位同学不知是故意还是闲着没事干,莫明其妙跑到这里来骂我,竟然把我妈妈也扯了进听了他说的话,此时的我不竟火冒三丈,已经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可心里想忍一下。但前辈说的好“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对呀!既然他先挑战我的忍耐度,我又怎能“亏待”他呢!我站起来对他说“如果我也这样骂你,你心里好受啊?”他无话可说,灰溜溜地走了。从此,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
虽然只是一句脏话而已,痛快的是自己,但是伤的是别人的心。这样会使你与别人的距离变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自己痛快时,多想想别人的感受,想想将来走上社会的后果。
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如果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记得要道歉。让文明美德伴随我们一生。
让文明伴我们成长作文6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钱袋。如果你失去了,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那么,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种!有人说:“于细微之处观察人。”当我走在路上,看到行人车辆遵守交通秩序的时候,我看见了文明;当我踏入校园,看到同学向老师问候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当我看到了爸爸妈妈善待老人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我们每个人没有办法选择外表的美和丑,但是我们能选择文明!
孔融让梨,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使别人快乐。他虽然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但是他的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只说不做的人强百倍。这件事之所以被后人敬佩,那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懂得礼仪。
作为学生,除去学习,学习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课。文明礼貌是前提,遇到师长、同学主动问好,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一件小事,折射出的却是文明二字。同学们,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懂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文明伴随我们一起成长!
到了下午,候昕珂该交三加五十了,因为下午没有张老师的课,所以我课代表代替张老师来收三加五十。候昕珂说:“我忘记带雪饼和题了,因为我下午走的太急,忘记了。”于是我赶紧跑到张老师办公室给张老师汇报,张老师飞快地走进了我们班的教室,对候昕珂说:“多亏我上午让你打了个欠条,要不然这账我可收不回来了。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明天上午必须交。”
打欠条可真不好玩!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年关临近了。小老鼠米粒儿掐指一算,自己在外面打工也快一年了,该回家看望自己害了眼病的母亲了。
米粒儿找到了农场主鼹鼠老板,说明了自己的想法。鼹鼠老板很快答应了米粒儿的请求,并核算了米粒儿该得的报酬。
鼹鼠老板特意给米粒儿准备了一辆小车,装进了满满一车的东西:黄豆、玉米、白面和花生各一袋,再加上一箱土豆。
米粒儿非常感谢鼹鼠老板,他们友好地道了别,并互相祝福节日快乐。然后,米粒儿戴上棉手套,推着小车,上路了。
这时候,天下起了细雪,细雪像白色的花粉,纷纷扬扬地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色的.斗篷。
看着这迷人的雪景,米粒儿的心情无端地好起来了,他一边推着车子,一边哼起了小调。他心想,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用手摸到这么多的食物,该多高兴啊。
走着走着,米粒儿迎面遇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田鼠婆婆,她正拄着拐杖,吃力地向前走着。田鼠婆婆一抬头,看见了米粒儿推着的装满食物的小车子。婆婆停住了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张开嘴想说什么,又闭上了,摇摇头,又往前走去。
田鼠婆婆的举动被细心的米粒儿观察到了。他停下来,说:“婆婆,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田鼠婆婆咽了口唾沫,说:“我饿啊,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马上临近年关了,我想讨点食物,走了一天,也没有讨到。唉……”
米粒儿犹豫了一下,虽然自己的车上有粮食,可那是自己和妈妈一年的食物啊。
婆婆继续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风呼呼地吹过她的衣服,从衣服的破洞里抽走了一缕一缕的棉絮。
“婆婆——”米粒儿喊住了田鼠婆婆,“把我车上的一袋子黄豆给你吧。你分出三份儿:一份儿留作过年的食物;一份儿拿去换件新棉衣;另一份儿留着来年春天做种子,播种到田地里。”
“什么,你是说,把你车上的那袋子黄豆给我?”
“是呀,婆婆。”
“那你呢,你这粮食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是我打工挣的,婆婆。”米粒儿自豪地说。
“嗯,嗯,”田鼠婆婆不住地点头,“好孩子,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啊。可是,我怎么能平白无故地要你的东西呢?”
米粒儿想了想,说:“那就算您欠我的。等来年秋天打下黄豆,您再来还我。”
田鼠婆婆不住地点头,给米粒儿打了一张欠条,然后把那袋子黄豆背在了身上,千恩万谢地走了。
米粒儿看了看自己车上的食物,虽然少了一袋子黄豆,自己和妈妈紧一紧,也就熬过去了。
米粒儿继续推着车子前行,这时,太阳渐渐西坠了,天色暗了下来,夜晚来临了。米粒儿本应该住店的,可他回家心切,继续往前走。
米粒儿走啊走啊,走到了林子的深处。
突然,一个头戴面具的地松鼠跳了出来,他挥舞着手里的大刀,声音低沉地说:“要东西不要命,要命不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