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太湖优美句子
第1句:因为故乡靠近太湖,思念便被太湖的水一直温润潮湿着,缠绕成了一团厚实的茧。它可以抽出千万缕的情丝,直到织成一张足以覆罩整个人生的绵柔且细密的网。而那吐丝成茧的蛹,应该就是我的少小离家却始终搏动着的那颗炽热的心罢,它一直被那让我魂牵梦莹的家乡水温情着,浸泡着。
第2句:“太湖美,太湖美……”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使无锡太湖的美家喻户晓,也使太湖更加名扬海内外。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多年前的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我与同学携手同游无锡太湖,至今对太湖的静谧、妩媚、缥缈和浩瀚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当我们第一次来到太湖岸边,被眼前静静的湖水惊呆了。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太湖水明亮如镜,春风吹拂,蔚蓝色的湖面荡起微微的涟漪,画面轻柔美丽,富有诗情画意,令人感慨万分。
第3句:其实,我到过的湖泊很多,但闭眼就能想见的,却惟有太湖。海内美景众多,似乎也惟有太湖,能给人一种真正的休憩。浩淼的湖面,蒸腾的雾气,迢迢青山,幽幽古村,深深小巷,处处给人以感观上的宁静和慰籍。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智烦乱,那么太湖青山绿水世外桃源般的慵懒和幽静会让你熨贴着历史定一定情怀。当然,有山水的地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浪漫情怀超脱世俗的感慨。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褶皱抚得平平展展。看着眼前的秀丽美景,诗人们挥笔而书的情景恍若眼前。
第4句: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江苏与浙江两省交汇处,方圆4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让它成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如果把江南比作风情万种的女子,那么太湖就是那镶嵌在她酥胸上的一颗璀璨、硕大的蓝色稀世宝石。她让整个江南更加妖娆妩媚,更加楚楚动人。
第5句:慕着魏晋遗风,唐朝的一个深秋,诗人白居易乘着一叶扁舟,从长安南下一路飘飘扬扬在傍晚赶到太湖边之时,看着眼前的优美景色,按捺不住内心涌动的情愫,立即挥笔而出:“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饱霜新橘万株金。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当王荆公从政治风暴的漩涡中抽身来到太湖畔之时,一下子就醉了,醉在了太湖的茫茫碧波上,一口气写下:“莽莽昔登临,秋风一散襟。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吾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一诗,久久不愿离去。
第6句:我们在湖堤上闲庭信步,十分惬意。突然,天上飘起了霏霏的细雨,蓝色的雨丝落在湖面上,溅起一片片温馨的水纹,整个太湖显得更加神情妖娆和娇态百媚了。其实,太湖的风光,是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无垠,烟波浩淼迷朦,峰峦时隐时现,气象变幻万千。尤其是著名的鼋头渚,独占了太湖风景最美的冰山一角,山青伴着水秀,碧波映着亭阁,天然胜景,浑然天成。
第7句:少小离乡的我,回到久别的故里,除了探亲,便是想去亲近太湖,实现那梦中的一吻。郭沫若有诗云:“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于是,这深情的一吻,便遵照诗人的指点,吻在了让人一洗胸襟的鼋头渚。
第8句:最近一次去太湖,冲着“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之名,应当地朋友地邀请专程去了惠和堂。一路上满是滴滴的雨声,雨一直若即若离地下着,王鏊故里就依着山、临着湖,浸润在这样的雨中。踏入其间,村子十分幽静,围墙是高大而残旧的,巷道是幽邃笔直的。走在湿漉漉的巷子中,雨水溅湿晃动得肩头,斑驳的马头墙掩映着深深庭院,古旧的民宅覆盖着经年的瓦片,轻轻推开其中一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天井、飞檐、方砖和青苔,它们静静地与你对视,似乎在讲述着那没有完结的故事。
第9句:在鼋头渚看太湖,须登临鼋头。鼋头立有一方巨石,正反有字,分别为秦敦世所提的“鼋头渚”和清末唐陀的手笔“鼋渚春涛”。立此,可远眺湖光朦胧、岛屿沉浮,遥望那形似神龟般漂浮在湖中的三山仙岛。
第10句:如今,走进太湖,抚着王鏊曾经研磨挥毫得书桌,站在范仲淹吟唱过的太湖畔,翻阅着《太湖诗影》,历史的凝重感从心底油然而生,随着诗人们空灵的笔墨,自己也被带入了他们描绘得太湖优柔景色之中,“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倾湖光里,千家桔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第11句:茫茫太湖,举目无极,湖水在阳光下泛着跳跃式的银光,远处是雾霭一片。这就是我日思夜盼的太湖水吗?是的,这就是我一往情深的家乡水啊!那首让我耳熟能详、久置心底的歌曲《太湖美》,仿佛又在耳畔轻轻响起,那浓浓的乡音,让我记住了“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第12句:太湖,似乎有着隐逸文化的传统,自吴王避暑于消夏宫、范蠡泛舟于五湖、王鏊弃官归隐之后,“吴中四杰”的高启、“吴下三冯”的冯梦龙等也带着钓竿和茶壶,惬意地行走在烟柳孤村中。历经元末之乱,又失望于一个暴力而粗鲁的新朝时,高启选择了归故游山玩水,“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迷人的太湖在那个月夜,成了诗人精神遨游的世界,一切不快均在这时散尽在浩荡的湖波间。虽有仕进之心,却屡试不中的冯梦龙,在落魄天涯、宦游四方之后,也选择了倦归太湖。
第13句:望着横无际涯的太湖,任凭湖风淡淡地吹着,我感到自己像是乘着一叶无舵的扁舟,在湖中任其漫无边际地飘荡。又像是一滴饱含深情的水珠,融进了故乡的湖水、那无尽的烟波浩瀚之中。我忆起了文徵明写的《太湖》那首诗:“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还有苏轼描写太湖的那句“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均是喟叹太湖之博大雄浑啊。
第14句:在太湖这块文化的沃土上,留下诗歌的不仅只有王鏊。古往今来,从太湖边走过了大批的文人骚客,白居易、欧阳修、沈德潜……等等,他们踏歌而来,或匆匆一瞥或隐于其侧,被太湖深深地吸引着,陶醉着,情不自禁地咏唱着,留下了名篇佳作。当我泛舟于太湖之上时,常常想起,白居易是否在游湖时被眼前的美景所醉,诗由心生;唐伯虎是否在酒酣之际,一阙清词,博得他心中的美人纷纷唱和?
第15句:当皓月初升,和湖水难舍难分的时刻,夜幕如硕大无比的蓝宝石,被明镜似的湖面衬托的尤为素净。你能说有什么景色比她更美更雅呢?我看过轰鸣如雷的巨浪把岸边的枯枝败叶无情地卷吞,使湖岸变得更加洁净清新;我看过征帆出湖,破浪速行,象飞鹭更像雄鹰,在风头浪尖昂首挺胸,一往无前,体现一种顽强的拼搏;我更看过“千里莺啼绿映红,白鹭点尖芦花扬”的堤岸是那么的宏伟壮观,春意盎然。啊!美丽的太湖,我的母亲湖,我是母亲心中的芦花,永远爱恋着太湖;啊!美丽的太湖,我是母亲放飞的白鹭,永远俯瞰着太湖!
第16句:今天的太湖,是碧波万顷的人间天堂,也是稻米流脂的天下粮仓。湖水中那些欢快跳跃的波浪,河道中那些奔腾不息的水流,还有绕湖而建的亭台楼榭,纵横交错的公路立交,哪一处不停留着历史最深情最灵动的目光?哪一处不寄托着苏州人不甘人后、跨越追赶的背影?
第17句:踏上轮渡,返回的水程似乎变得很短。透过薄薄的烟雾,鼋头渚断壁摩崖上隐约呈现出两行字迹:“横云”、“包孕吴越”。这饱经沧桑的大字,均为1895年晚清的无锡县令廖纶泛舟湖上时所题。“横云”二字自是将太湖水上的雾霭,比喻成天上的白云静卧湖面,妙绝;而那“包孕吴越”,则写出了太湖之伟大,以江浙为方圆的水墨江南,均在太湖的恩泽之中。那其中,也应包孕着我。
第18句:我的家乡在风景如画,烟波浩瀚的太湖边,从小就对太湖有着特殊的感情。无论是鳞鳞的清波还是它那奔腾咆哮的浪涌,都能给我于激情的诗意和无际的遐想;无论是滩涂上随风飘扬的芦花还是那自由翱翔的白鹭,都会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向往。你看那喷薄而出的红日染红湖面的时刻,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
第19句:“归去来兮”,犹如对灵魂深处的一声呼唤。“包孕吴越”,犹如母亲敞开的胸怀。是的,太湖,如今阔别的游子在你的召唤声中终于回来了,回到了你轻解罗衫、极尽温暖的怀抱。啊太湖,我心中的湖,我的母亲湖。
一、途中
我的目光,安静地望向窗外。灰色的树木枝条淡得如烟,无声地向后退去。一个个小村庄,一片片小麦田,也静静地向后退去。风细细,晨光明净。心里沉静如水,夹杂淡淡的喜悦和欣慰。文学社像在暗夜里努力饱满的花苞,终于能在清明的光与风里微绽。一点点光彩,一点点馨香,让我,再一次,相信了生命。两个男孩子坐在旁边,没有说话,我们在最后一排,看着窗外的集市,人群,和阳光里的日子。
阳光渐渐转白,道路渐渐转白。中午到来了。看到了A城的广告牌,到处充满了英雄气。这里有英雄的山,有男人的传奇,有血性的故事。小城不大,车如流水,语声轻轻,精致而悠缓的生活。不经意间,A城车站到了。下了车,太阳已经直射,迷了方向的我,跟着两个男孩子转来转去,在人流里有点茫然地走。人们向东走,向西走,望着前方,望着天,望着我们。交警在从容地指挥。我们问了一下路,他很认真地指点,目光温暖而平静。
二、A城宾馆
陈老师他们还没来,我们三个呆在宾馆大厅里发呆。这是A城最好的宾馆了,我看见玻璃大门,装饰得有点豪华的总台,偶尔有人走来走去,忽然感到孤单。我对他们说,我想回去。想回家。男孩子对我说,你不许回去。你是来开会的。
杨老师他们忽然来了,一大群人,我看见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他们笑着,在总台上登了记,忽而就消失了,剩下我,看着通往里面的,铺了红地毯的,长长的走廊。我们仨坐在沙发上,不说话。外面的阳光溢满了不大的院子。
三、那家鱼馆
跟着老师们,穿过一片广场去吃饭。那里矗立着一座高塔,灰色的,古色古香。东边有一个很大的台子,上面安装了一面巨大的电视屏幕,滚动播放着色彩鲜艳的广告,声音很大。南边有一个小湖,旁边砌了石头小路,有长长的走廊,和分散在各处的亭子。沿着台阶走下去,人很多,大都是年轻人。湖边上有一些小树,在正午的风里轻摆。看见韩老师在前面走。
鱼馆的鱼很好吃。开始服务员只端上了一条鱼。陈老师说,我们这些人就围在这里,。吃这一条鱼。我忽然笑起来。觉得此情此景十分好笑。小李忽然到服务台把我的电脑要了过来,自己紧盯着,害怕会丢了。心里很感动。不管文学社能走到哪一天,这些情谊,已足够温暖我的一生。鱼馆不大,老师们坐得挤挤挨挨,大家说说笑笑,一种很和谐的气氛。
吃完饭,回宾馆去坐陈老师的车,要到A城一中去。
顺着路边的栏杆,沉默地往前走。大李叫住我们,说,你们俩一点方向感也没有吗,还傻乎乎往前走。于是又拐上湖边那条小路。阳光很明亮很热烈,整个城市都有点昏昏然。男孩子女孩子在湖畔的连椅上坐着,神情慵懒悠闲。也有人倚着栏杆站立着,目光望着湖面或远处。我们慢慢地走过流淌着干净阳光的砖地。看见那座砖塔,静静地睡在午后的阳光里。到处都是白亮亮的,有些恍惚,有些像梦境。在时光的中间,一个不经意的时间,我们好像,走在永恒里。地面上的砖,有着真实的质感。
四、会场
A城一中有个很大的阶梯教室,那就是这次全市写作研讨会的会场。已经有外县的老师陆陆续续走进来。我们站在门里边,两个男孩子站在两边,分别把两份期刊赠送给走进来的老师。他们一边郑重地介绍文学社,略带自豪。有的老师没有,又回来要。老师们还没坐满,书已快发完了。还有老师一批批地往里进,他们只得隔几人,发几本。阳光静默地包围着整个阶梯教室,明黄色的椅子,白色的多媒体屏幕,微微*动的人们,都笼罩在整面玻璃墙映射进来的阳光中,呈现淡红色的温暖色调。
送走他们两个,我快步回会场,太阳西斜,安静的A城一中,沐浴在寂静而明亮的光辉里。阶梯教室已经坐满,我悄悄坐在最后排的角落里,阳光静静地追过来,栖在窄小的桌面上,栖在我的衣服上,栖在我的手上。心在这一刻无比安宁而柔和。旁边两个女老师在小声讨论着我们的社刊,话语里有着佩服之意。一个女老师在前面讲公开课,我发现只有很少人在听,大部分都捧着我们的期刊在认真地看。我在这样的下午,感到了一种幸福。所有的坚硬冰冷的岁月,就一点点融化在这宁静的幸福里。
课间,忽然相遇了“仙乐飘飘”的姐妹,不顾矜持,和最小的妹妹抱在了一起。流年似水,不觉已是十年。想从前,青春如酒,笑靥如花。而今,淡淡沧桑写满年华。没有什么寒暄,还是那样的熟悉和温情。姐妹们给我要书,我说发完了,别要了。她们拿出威胁的表情,说给我们找去!那些无间,那些爱,扑面而来的大学生活。我静静坐着,温暖地想起,那样放肆张扬的青春。十年,注定遇见然后分开,没有泪水,只有岁月里的静静花开。
五、小湖
傍晚时,一个人坐陈老师的车回宾馆。在房间里发了一会呆,想出去走走。太阳已落下去,有风,天有些冷。顺着湖边走来走去,看见静静的湖水,清清地映着安详的黄昏,一些苇子,默默地伫立在水边。我在街边一个人来回走,卖小吃的,卖玩具的,已支起摊子。忽然感到了一点孤单,自由的孤单。沿着窄小的石子路,从南边慢慢走到北边,又走回南边,意识到自己忘了路,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了。看见我们学校的穆老师从西边走来,就去问他。他笑了笑说,这不就是吗。原来我们就站在那家鱼馆门前。
又看了一会小湖水。我会记住,生命里,这个宁静的黄昏。
六、韩老师
逛完街回来,已是晚上八点多。苗老师说,我们去看看韩老师吧。韩老师是这次教研会的组织者。到二楼他的房间门口,看到会议的负责人在和他商量着什么。我们先退了出来,在走廊 遇见了区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苗老师介绍了一下,他用了真诚的话语,把我们的文学社夸赞了一番。看了看我,又说,我看了你所有文章,写得真好,你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另一个房间门口站着的看热闹的C县一中的教研组长牛老师玩笑说:你这话什么意思?他着急解释,怕我会误会。我笑了笑说,刘老师可能是觉得我不像想象中那么张扬和有锋芒。他忙说对。我知道自己不像自己的文字一样美,可是在努力让自己变得美丽。
在牛老师的房间里坐了一会,那里还有B县一中的一位老师。我们仨一见如故,说了许多学校里的趣事。那个老师说,点点,《油菜花》是你写的吧?我说你怎么知道?她笑笑说,感觉。于是感到亲切起来,原本与她素不相识。她和我谈起刘索拉的作品,她平和而温暖,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正说得高兴,王老师过来叫我,说你到韩老师这里来吧。
韩老师斜倚在床上,教育局那位刘老师也在。韩老师笑着说,你在她们那里干什么呢?我说遇见了C县的老乡。苗老师在讨教一些
不觉已是深夜11点。怕韩老师疲倦,我们有些不舍地告别出来,韩老师把别人送他的小香蕉送给我们吃。苗老师抱着小香蕉,开玩笑说,你那个大瓜怎么吃?要不也分给我们。韩老师笑了,说明天吃。
话没说够,王又跟着来到我和苗老师的房间,接着说。
七、苗老师,王老师和我
苗老师虽年过不惑,但依然有着说不出的风韵,充满了十分自然的女人的味道。她挽一个鹅蛋形的发髻,挽得整饬而妥帖,古典而美丽。有着一点点的任性和娇柔,让人感觉她不管到多大,都是一个需要人疼惜的小女人。和她在一起,你很容易走进她心里去,她很容易感动,也很细腻,活得很认真,很精致。
我也发现,王老师也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的人,她有她的深刻与智慧,更为打动我的是她坚韧和执着。这次研讨会,本来她是自己要求去的,却比别人都忙,一刻也没有闲着。她用小电脑记录了所有的公开课内容,并写 详细的点评;她负责拍照和录像,忙得手都用不过来。
那个夜晚,我们仨疯狂地聊到凌晨两点,讨论评课,讨论工作,讨论该怎样活着。大部分时间是她俩在说,我在一边准备第二天要发言的内容,有时也没头没脑地插一句。有新的创意时,苗老师和我击掌庆贺。从没有这样忘形过。我发现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你会感受到永不枯竭的生命的激情,感受到越来越深刻的生命的美丽。你会被对方激发出崭新的自己。你会再一次鼓起勇气,仰望巅峰。
八、电视
苗老师和我一直在奇怪,我们房间没有电视。晚上在牛老师房间玩,我们羡慕地说,你们有电视。在韩老师房间时,我们也说可惜我们没有电视。
我们没有电视。
第二天清晨,苗老师坐在床前,一边修饰着头发,一边若有所思地望着对面的桌子。隔壁传来电视节目的声响。苗老师再一次幽幽地说:“他们都有电视。”我抬起头,用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的声音缓缓地说:“我们也有。”苗老师愕然定睛,大电视就赫然摆在对面的桌上。我们同时大笑起来。苗老师说:什么叫视而不见?我说,这就叫盲点。
我们一边笑一边出去,遇见人就说。
九、报告
我镇定地坐在主席台上,面对了全市语文教学的精英。告诉自己,不要慌,虽然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但我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为文学社所有辛苦付出过的孩子们争口气,为学校争口气。我用了平静而略带骄傲的声音,从容地介绍我们文学社自创建以来经过的种种,把精心保留的照片一一展示在大家的面前。会场格外静,所有人都在抬着头,认真地听。这一刻,足可告慰所有的艰辛和沉重。
我平静地关上电脑,走下主席台,会场的工作人员过来帮忙,悄悄对我说:你们文学社,真好。我笑了笑,带了一丝感激。
韩老师对于发言给了很高的评价。我找了个角落坐下,窗外,阳光正好。
十、归途
踏上归途,一路好风景。
王老师说,这次,我们学校又狠狠扬名了一把。陈老师的课讲得最好,我们的文学社最好,苗老师评的课最好。
经典的老歌在车内回旋,望向窗外,平畴万里。A城,我们终于,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