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看汶川地震遗址说说 正文

看汶川地震遗址说说

时间:2025-09-21 20:11:24

20xx年10月18日,到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遗址,亲眼目睹地震惨烈之状,缅怀已死去将近七年半的亡魂,心灵极其震撼。

走进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第一眼看见几栋残破颓圮的楼房前那一盘白色大理石钟表雕刻。表盘上的时针停留在二至三之间,分针停留在大约二十八分的位置。表盘下面,一块白色条形大理石上镌刻着;“2008-5-12”。

那一天,那一刻,这个小镇,突然之间,天摇地晃,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大难突降。13日,14日,又接连大暴雨,又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还余震不断。

最突然最强烈的地震第一次发生时,毫无防备的人们,刹那间,被天旋地转颠簸得晕头转向,短短12秒之后,许多人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和土地的裂缝中。有的,当时就气绝身亡。有的,被沉重的物体压着,动弹不得,在身体的伤痛和精神的极度恐惧的双重折磨中,度过一秒秒,一分分,一时时,度过漫长的白天,又煎熬过痛苦的黑夜。幸运的,终于等来了救援,保留了性命。不幸的,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折磨之后,含恨长眠地下。

一干行人,个个表情肃穆,沉默无言,静静地行走在这一片废墟中。

本来四五层的教学楼或者宿舍楼,几乎都陷进地下一层多,断裂、残损、扭曲的迹象触目可见,座座楼房呈现因强力拗扭而仄歪颓圮痛苦不堪的姿态。没有了玻璃和木板的门窗,极像人被挖去了眼睛,只剩下一个个虚空的窟窿,透过窟窿,可以看见里面的景象,杂沓,凌乱,是大劫后的惨烈,让人一看心里就不禁涌出空茫无助,凄凉悲哀的伤感。

年轻的导游姑娘,声音沉重地述说着苦难的记忆。

年轻的导游姑娘介绍说,地震时,她正在这里上初中,由于这里是新建的楼房,建筑质量相对较好,她躲过了一劫。

据她说,当时共有在校学生一千五百多人,教师一百三十多人。在大地震中有40多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将近30名学生2名教师重伤。

她指着一栋男生宿舍楼说,这里至今还掩埋着一个男生,当时,因为有病,他请了假,在宿舍里休息,他的宿舍在一楼,地震时,一楼塌陷进了地下,他来不及跑出来。

她又指着一栋女生宿舍楼说,这里至今还掩埋着一个怀孕的女老师和她的妹妹,女老师的妹妹从外地来探望她,她的宿舍也在一楼,俩人也同样未能幸免遇难。

听到女导游的述说,我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地震突降时他(她)们三个人的恐惧、慌乱、痛苦不堪的表情,似乎听到他(她)们被深埋在黑暗中临终时凄惨的呻吟和呼救。也许,他(她)们根本来不及呼救,就气绝身亡。这两栋倾斜损毁的楼房,成了他(她)们的坟墓和棺椁,他(她)们深埋黄泉之下,已经七年多,早已是黄土销骨。我不由想起《诗经?黄鸟》的诗句:“临其穴,惴惴其栗。”又仰天长叹:“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女导游又介绍说,同样是学校的映秀镇中心小学,教室大多是平房,又年久失修,所以,在地震中受损惨重,将近四百七十多名学生,就有二百二十多人遇难,3人失踪。将近五十名老师,将近三十人遇难,有些,就是因为救护学生而遇难。

我的职业就是教师,对老师,对学生,总有一种亲近感。当亲眼目睹地震给学校带来的如此毁灭性的摧残,亲耳听到导游关于死伤人数的叙述,心里就特别地凄凉而悲伤。

那些死去的老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救护学生而死,他们的死,死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尽了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也是出于一个成年人保护下一代的善良之心,他们死得其所!沉痛哀悼之余,我为他们这些同行而骄傲。

那些死去的中小学生,最大的,也就十七八,最小的,才六七岁,他们幼小或者稚嫩的生命就毁于一旦!如果他们今天还健在,也许早就大学毕业,成为有为青年,最小的,也该是初中生了。而今,他们梦断香销,长眠青山,已过七载。他们的.花样年华,他们的美好理想和前程,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塌天大祸,倏尔灰飞烟灭。噫呼吁,哀哉!

“5.12”特大地震死去的映秀镇五千多千人,被集体安葬在新建的映秀镇旁边的山坡上。

从镇里遥望山坡,绿树葱茏,花草繁茂,绿树掩映之中,可见一个深灰色的长方形建筑,就是“汶川5.12大地震博物馆”。

为了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之情,我们一行十几人,随着前往祭奠的络绎不绝的人流,沿山坡拾阶而上,前去祭奠。

登上山坡,迎面一道深灰色石墙,上面镌刻有“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石墙旁边的一抹土丘斜坡,绿草覆盖,周围砌以青石。祭台上,有燃烧过的许多香灰灰烬,有些香,还在燃烧,飘扬着袅袅淡烟。还有一些供品,供品前,摆着一长溜黄花。证明这里陆陆续续来过许多祭客。

我们十几人,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束黄花,每个人都静静地来到祭台前,献上黄花,然后双手合十,默默祭奠。小霞姑娘一边用手扯下黄花的叶瓣,一边哽咽着祷告:亲们,安息吧!眼里潸然泪下。

其他几个女性,也个个哽咽。男士们,一个个神色肃穆。而我,想起陆游的两句诗:“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只是,这里不是稽山,是巴山蜀水。这里长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挚爱,而是五千多千人,是几千个家庭的挚爱。心里寒流汹涌,汩汩如潮,久久不能平息。

在面积颇大的地震博物馆里,有关于地震发生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以非常丰富的

逐一浏览这些展览,我的心,时而沉痛,时而感慨。沉痛的是地震的无情,感慨的是在大灾大难来临时灼灼闪耀的人性光辉。

看完展览,顺石阶缓慢而下。时序已届深秋,山坡上黄叶如金,红叶如火,地上也铺满了飘落的枯叶和残花,脚踏在上面,窸窸窣窣,如泣如诉。深林里,有莺声啁啾,如鸣哀歌。便想起杜甫的两句诗:“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从斜坡上俯视,新建的映秀镇楼房,鳞次栉比。街道里,商铺幢幢,游客如织。宽阔的映秀广场,男女老少,悠闲嬉戏。停车场里,停满了汽车。

如今的映秀镇,是广东东莞援建的,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完全是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如今的映秀镇老百姓,家家住进了新楼房,大家响应政府退耕还林的号召,从事山林经济,旅游经济。街道两旁,有许多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的小摊子,站在摊子后面的经营者,一看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

我们雇的本地导游姑娘,就是土生土长的映秀镇人,缓过悲苦的情绪来,给我们讲解映秀镇的新变化的时候,她的脸上也漾满了笑意,一双大眼睛,也闪耀着青春的光泽,走起路来,昂头挺胸,步伐轻盈,似乎满怀着信心和希望。

我不由想起了沿途所见的一处处新建的县城和乡镇,一个比一个现代化,一个比一个气派。在哀恸中沉湎已久的心,方渐渐和缓平静。

只是,还有一个担忧,萦绕心头;这里是地震带,很可能再发生大的地震,倘若再有山崩地裂的天灾,能确保这里所有人生命无虞吗?

1、但是今天,我再一次泪雨滂沱!那是一篇博客,作者“痕羽扬菲”在其6岁的妇女龚天秀和丈夫一同被压,丈夫叮嘱她。丈夫半小时后死去,龚天秀三天后自己锯断小腿后获救。

2、我想说:“坚强点!”你用尽最后的坚强鼓励亲人。最后的话语或许并不新鲜,此生已重复千万遍,“把娃看严”。这是亿万中国爹娘的共同心愿啊,这是守法百姓的默认“圣经”啊。一个本分父亲的最后念想,不是其他任何什么,而是叮嘱妻子继续教育好娃。“要娃走上道”,走上什么道,正道,大道,光明大道,平安大道。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啊,你就是这片土地的良心,就是中国的'良心。

3、“苟科,你活着出去以后,转告我的爸妈,我这辈子做不成他们的儿子了,只好下辈子再做。”

绵竹市汉旺镇一所中学高二学生张明建,在地震废墟下向最要好的同班同学苟科说。

我想说:孩子,你这辈子做了父母的儿子,做得很好,很好。你长大了,能够感受人生之艰,体谅父母之难,能够担当一个儿子的责任。这样懂事的孩子,和父母相守一天,都充实而圆满。“下辈子再做”,啊可爱的孩子,多少辈子父母都会疼爱你、珍惜你、器重你,多少辈子你都是父母的欣慰、骄傲和希望!

4、“我这把老骨头都还行,你要挺住。”

5月12日,什邡红白镇,废墟中与儿子汤明一墙之隔的老父不停地鼓励儿子,40小时后汤明获救,父亲去世。

我想说:父母给予孩子,物质是重要的,而最珍贵的乃是无穷的力量和明亮的希望。生命的最后时段,鼓励孩子“挺住”,成了父亲最大的议程。一墙之隔,生死两路,父亲把生的希望毫无保留地传递给隔壁的儿子,自己放心走开。放心吧,伟大的父亲,你的儿子此时挺住了,今后,他也会挺住,因为他继承了你的力量!

5、“爸,我先走一步,我不行了。”

5月12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简志勤被废墟埋住,当时已经快不行了,说了最后一句话。55岁的父亲简国云一直给他打气,但是砖块太重,搬不动。下午3点半左右,简志勤没了反应。

我想说:“先走一步”,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最为遗憾的交待吧!他的心中一定非常矛盾,非常痛苦,因为儿子的天职要为父母养老送终,结果,自己却没有完成这一人生任务。那是多么无奈的事情啊!说出这一句话,因为“我不行了”,不能服侍您,不能赡养您了,原谅儿子吧,这不是我愿意的。

6、“我饿得想吃泥土。”

5月12日下午,北川县曲山小学四(3)班10岁女生范泉滟在废墟中坚持了近60个小时,但救援人员把她从废墟中救出来仅仅10分钟后,她的生命之火却骤然熄灭,留下最后一句话。

我想说:孩子,你那么顽强,都坚持了60个小时!“饿”,这样的感觉比死神还要可怕,在死神还没有到来之前,它一直在折磨着可怜的小姑娘。一顿不吃都饿得慌,10岁的孩子却是饿了八九顿饭。我们没有保护好你,让你挨饿了,你得不到哪怕是一点点最最普通的食物。你最后的想像力,竟然越过食物、越过粮食,到达了泥土。泥土,它生出了庄稼,产出了粮食,也养活了我们,却不能抛开中间若干环节,直接驱逐你的饥饿!孩子啊,你魂归泥土前释放的幽默感,让我柔肠寸断!

7、“大家不要慌,保持秩序到门口去!”

5月12日,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二老师方杰组织学生撤离,被埋在塌陷的教学楼深处,当晚去世。

我想说:尊敬的老师,你和从前任何时候一样,灾难来临仍传授给学生方法和原则:“不要慌”,“保持秩序”。“到门口去!”门口是逃生的出口,是生命的活口,你把门口留给同学们,而把自己留在了瓦砾的深处,留在了灾难的深处。老师啊,那也是同学们的内心深处,是国家记忆的深处。你用生命换来百花烂漫,换来生还孩子及其全家的幸福,那便是百花深处,那便是幸福深处。

8、“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

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一学生小亚对同学小雪说。小雪和小亚被从废墟中刨出时,小亚已经去世多时。

我想说:“我坚持不住了”,可是孩子你已经坚持了很久。这样的磨难加于这样幼小的身躯之上,坚持一分一秒,都是不敢想像的奇迹。我理解你,孩子,那种放弃迫不得已。此刻,你却瞬间抛下遗憾和绝望,把全部的信念和力量递送给伙伴,“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孩子啊,你生命里从来充满阳光,最后时刻也不愿让忧伤和恐惧侵袭同伴,把自己的最后坚强点燃,照亮伙伴的生路!

9、“爸爸,我在这儿,快来救我!”

——北川中学学生李王自国在水泥预制板缝隙处对爸爸说。救援人员救出了30多个鲜活的生命后,李王自国已停止呼吸。

我想说:我已经欲说无语。

10、“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

——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一学生小亚对同学小雪说。小雪和小亚被从废墟中刨出时,小亚已经去世多时。

我想说:我已经哭无泪。

读同胞遗言,感生命之坚。念逝者之好,思生者之过。倾儿女之情,尽匹夫之责。不时流泪,是为了自我激励,偶尔脆弱,是为了更加坚强,回味嘱托,是为了高举承诺。当重建家园正在进行时,我们多一分感念、多一分理性、多一分责任,把防疫做好,把心理修复好,把新家园建设好,把逝者的心愿完成好。待到来年清明日,待到此灾周年时,待到此山又青、此水又秀时,我们要告慰逝者和他们植入大地深处的嘱托。

1. 地震距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一场地震的忧伤,对于一场灾难的思考,应该是永无止境的。

2. 余震就象打麻将,如果半天没动静,就是绝对在整大的。

3. 成都人看余震的心情,就象初恋的少女看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4. 以前:一杯茶,一包烟,开启QQ聊一天;现在:不泡茶,不抽烟,立个瓶瓶盯一天!

5. 早上摇一摇,精神百倍;晚上摇一摇,通宵不睡。

6. 专家叫蛤蟆不叫,可以一丝不挂地安心睡觉;蛤蟆叫而专家不叫,务必全副武装地预备逃跑。

7. 悟空问玉帝最近这是咋了?玉帝说:“不好意思,我把地球调成震动了”!

8. 一场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9. 2008年5月12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注定给人们留下一段非同寻常的记忆与经历。

10. 一定要把多余的房子卖掉,地震来了才知道,原来不动产也是会动的,而且动起来吓死人。

11. 当中国为此事默哀三天,当中国这此人降下半旗,当中国为此时鸣响警报,这一刻,是中国让世界充满。

12. 在这场特大地震中,四川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在那短短的80秒内化为一片废墟。

13. 在地震的严重打击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变得更坚强!

14. 地震之后,除北川中学高三仅一人死亡、职业中学损失稍小以外,县城及周边的学校均遭到毁灭性破环。

15. 地震结束了,各自暗自庆幸,嘲笑别人的丑态,夸奖自己的英勇。

16. 地震过了半个月,开始争利争救灾物品,仿佛地震和自己没一点关系,只是这又是一场发达的机遇!

17. 地震之后,来自社会各界的人纷纷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献血。

18. 几分钟之后,新华社开始大量报道地震,中央电视台中断了正常的节目,对这场灾难对观众进行二十四小时的报道。

19. 当世界人民一齐为受灾亡灵低头悼念,当各国友人虔诚访华慰问,当各国物资源源不断运抵灾区,这一刻,是和平让世界充满爱。

20. 地震过去了,但还有无数的中国同胞被埋在废墟下,还有无数的人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