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山窝窝飞出金凤凰的说说 正文

山窝窝飞出金凤凰的说说

时间:2025-05-23 21:56:51

法兰克福的下午稍微下了点雨,那会儿我刚刚在一个美国志愿者的陪同下从一位艾滋病医生的诊所出来,街上腾起一阵阵热雨,burning rain,他说。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不知道。要不然,他接茬说,我带你去看看我工作的小学校吧。我想了下,自己不应该罗嗦,所以也就不要所谓的引入技巧了,直接切入正题,这位志愿者的工作所在地,并非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不过是距离法兰克福市中心远得可怕的一所有些特殊的小学校而已,面积狭小,好在环境亲近自然。这是Shuan介绍他给我认识时就已经说明的,说他工作的是a school for children who company with Autism,最后一个单词所代表的一种“疾病”在国内,目前被称为,自闭症,或者说,孤独症。看着草地上那些嘻嘻哈哈乱作一团的小朋友大朋友(有的已经过了十二岁甚至有的已经进入青春期),我倏忽想起去年春节回家途经香港在一次关于儿童教育座谈会的旁听席上看到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一部洋溢着童真、包容、善良跟阳光的电影。

不过有一些不一样。电影中的小男遇见的的确是典型Autism的症状——读写障碍,但他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话表达也富于“传统”社会(或者称为“正常”社会)所固有的逻辑,并且还拥有一个殷实完满的中产阶级家庭,比起跟他遭遇相同的同龄人,因为一部阳光电影的指向性,这之间巨大的境遇鸿沟宽得不真实。但要说句公道话,这种不真实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理解,即便此前你对电影所讨论的问题一无所知,你也会很轻松地走进故事,除了这个大门牙的可爱小男孩,还有一个能唱会跳长得也还过得去的年轻男老师,当然还有浓得化不开的童话故事一样无坚不摧的友谊——是,男老师之前的表现的确很有中国电影电视剧的范儿,给人感觉那紧缩的眉头似乎肩负着拯救全宇宙的小孩儿的重任(笑),但后来男老师的际遇——他走进一所我在开头提到的小学校,这种误解得以冰释,让所谓中国式的高大全见鬼去吧,即便是今年他们拍出了一部在美国得了小奖的公益艾滋孤儿电影(我就不点名了),即便他们吹嘘着自己有多真诚有多三个代表,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让他们带着他们的屁眼见鬼去吧。

这个误解的冰释过程可以解说如下:我身边的朋友很少,这或许并非是一些人所崇尚的少而精主义(less is more)。可就这些少之又少的朋友,一开始几乎都没有办法理解,我为什么总对那些跟自己的生活似乎毫无瓜葛的事件感兴趣。当他们在讨论独立音乐小清新时,我在跟他们说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国儿童;当他们排队去银行购买新发行的基金时,我在他们耳边唠叨广州的绿校和成都的爱慧(因为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原因,后面一个学校或许面临着一些自身的困境)……有时候我也觉得很难启齿,在我上小学之前,我也有稍微的Autism征兆,幸运的是我那时候至少有一个心态开放积极的家庭和一个当时看来在小地方很了不起的海外亲戚(只不过在台湾),这些都让我能得到即使算不上世界先进总不至于落后似如今朝鲜的学前帮助。当时的表现种种我现在是没有办法想起来了,不过只要我面对这群孩子,我很容易就能找到非“传统”社会的交流沟通方式。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而我何其幸哉。

要进一步解释这种读写障碍或者说Autism,我们可以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生物语法”概念(bio-grammar)。作为一个研究符号学的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在同一时代的文化地理学的发展中吸收了不少经验,基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原则这个假定,他引出“生物语法”概念,称每一个个体体内都有一种“生物语法”,以让他们自己去解释文化信息的符码和接受关于文化信息符码的解释,这里的符码指的是一个特定时期人们所共享的习俗表达,如道德、逻辑、习语等等。从这一个概念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如果一个人他体内的“生物语法”与主流人群的略有差别的话,他很有可能就没有办法顺利地读和写。比方说,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再比方说,在15世纪就画出飞机模型的达芬奇……当然他们的成就都不仅限于此,我是说,我们小的时候学到的课文说,达芬奇自己学着母鸡要孵化小鸡,课文后面总结说达芬奇是勇于实践(或许是因为当时大胆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提出的口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谁能保证他只是真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孵化小鸡呢?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跟我们眼中的很可能是不同的啊。

在生命的开始阶段,于茫茫宇宙中遇见Autism这样“美好”(或者确实是美好,谁能真的分辨呢?)的现象,最后能够得到世人关注的其实少之又少,爱因斯坦与达芬奇都是个例,再罕见不过。所以这部电影尽管提供了一个让所有观众都满意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事实是它希望传达出这样的理念,就像国内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所写的感人至深的《蜗牛牵着我去散步》中所说的那样,也许我们认为我们生养了一个“生物语法”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的孩子,这个孩子是“蜗牛”,我们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上帝让我们接下来的人生要牵着蜗牛走过,可没准儿,上帝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事实的另一面,“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另一个问题是,即便我们了解到这些,我们都能做什么?

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包括中国的河南、安徽、贵州、江西、湖北山区、云南、或许还要算上新疆和西藏,这世界有那么多地方被这样那样的原因——政府也好族群也罢——尽情压迫惨烈碾碎。我们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不一样的环境做这样那样的志愿者,而毕竟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过,尤其是在家庭负担较重的传统东方社会,无论地价飞涨的城市抑或人口如水土般狂躁而茫然流失的农村,“做好事”的收益跟付出明显不对等——更何况对当今国内的很多大学生而言,除了学校每年暑假组织的不伦不类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三下乡活动,根本就找不到合法组织为自己提供奉献爱分享爱的自由。

不过,起码我们都有能力善待身边的小朋友大朋友。我的大部分成绩优异的高中同学,现在他们分别在国内各个知名学府颠三倒四为自己的未来竞争。当这一群天之骄子、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回到山区小城时,或许是盛情难却,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他们办起了收费制的补习班,参加的有小学生,有中学生,但无论哪种,背后自然而然都站着坚定的望子成龙的父母。——这让我觉得自己很羞耻,或者说如果我的父母稍微在乎一点比较,就会觉得他们的儿子很羞耻,因为别的大学生

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是地球上的星星啊。

匆匆写就这篇文章,一来是今天见闻的有感而发,二来无论是在豆瓣还是时光网上,国内观众似乎对这部电影了解甚少,做个小推荐。

第四篇 愧疚

有一种心痛,叫愧疚

-----追忆祖父

文:小桥流水

祖父离开我,已经三个多年头了,2010年农历6月,祖父走完了他最后的里程,离开了他的亲人,去了天国,享年84岁。

祖父弟兄3个,排行老二,15岁时,太祖母去世,老大18岁。

战乱年代,老大应征入伍,20岁战死沙场,成为烈士,(至今,在烈士陵园有他的碑铭),祖父17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祖父21岁娶了比自己小三岁的祖母,祖母一生共生育四子两女,三子在7岁左右夭折。祖母在39岁(虚岁)时,一场病魔夺取了她的生命,那年,五个孩子年龄最大的姑姑19岁,小姑姑四岁(虚岁),小叔叔8个月。搂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不知道祖父是怎么从绝望中站起来的,八个月的四子在挨过又一个寒冬后,也夭折了,黄连的苦莫过于祖父此时的心啊。

祖父成活的孩子是二子二女,在以后的日子里,祖父的生命里只有一句话:拉扯大孩子们。

祖父一生就靠着一把手艺养大了四个孩子,那就是给人做棺材。祖父精巧的手艺传遍十里八村, 那年月,谁家备好木料,就请祖父上门去做。对那些已经为时不多了的老人,都愿意请祖父去为他们打棺材,他们都想在活着的时候看着木匠把自己的棺材打制很合心意。父在农闲时还会被请去给建房子的人家做门窗套,因为祖父手艺精巧,收费公道,一年四季一直活儿不断。

在上面三个孩子相继成家后,就剩下小姑姑和祖父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祖父在给主户做活计前,会给人家商量好,可以压低些工钱,但是天黑前必须回家,因为家里有年幼的小姑姑,蹲在门口的石凳上翘首张望着村口,盼望着祖父的归来。那时侯,我五六岁,亲眼目睹小姑姑和祖父为了一碗饭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情景,祖父心里认为小姑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让她吃了锅底剩下的最后一碗饭,而小姑姑认为祖父干体力活累,非让他再添加了最后一碗饭。

小姑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祖父恐惧,焦虑,他不知道哪个年轻后生才是他相依为命的小女儿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选。小姑姑出嫁那天,祖父拿着他的半导体收音机一早就出门了,躲到了同村的大姑姑家里,他盼望这一天,他更多的是恐惧这一天!那是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女儿要出嫁了,要离开他了,那是一种深深的切肤之痛!繁星点点的时候,祖父才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家了,他一言不发,插上了自己屋子的房门,我看到了祖父屋子的灯亮到了半夜… ….

祖父爱听戏、看戏,在我小的时候祖父有个半导体的收音机爱不释手,夏日的晚上,在门口的老榆树下乘凉,祖父给我讲了好多戏里的故事,什么薛平贵征西啊,辕门斩子啊,至今我骨子深处那种明辨是非的正义感我都觉得是祖父先天给我的。邻近哪个村唱戏,祖父用胳肢窝夹着他亲手做的一把马扎(类似于凳子可折叠),另外一只手牵着我,生怕我被人群挤丢,我们祖孙就这样手牵手去看戏。祖父是看戏,我是贪图戏台下卖的.各种好吃的,我要了这种要那种,祖父总是乐呵呵地给我买,临散戏时,祖父每次都会给我买麻烫(类似于油条),让我带回家留着慢慢吃,他自己却什么都不舍得买。时至今日,我吃遍了城里各个角落的油条,却总是对丈夫说,找不到当年戏台下麻烫的味道。后来,我长大上学了,祖父就又带着小我五岁的弟弟去看戏,仍不忘每次给我带回来嘛烫让我吃。再后来,弟弟也上学了,祖父每次自己去看戏,回来仍然给我们买麻烫,路过我家门口就会在大门外喊我出去拿。那个时候,麻烫这种吃食是我和弟弟吃了这次想着下一次的美食。

祖父在村里还有个差事,就是为村里仅有的通往村外面世界的一条马路做养路护路员,祖父每年都会评为乡里的优秀人员。祖父说过,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唯一一条能车走的大路,只有这条路能通往大山外,我得看好它。那时候路,是土路上面铺了一层石子,称之为石子路。乡村人对这条路有句谚语是: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每到阴雨天,泥泞的土路寸步难行,人必须抗着自行车走。路面又冲刷厉害,遇到大雨还会经常坍塌,祖父从来没给政府添过麻烦,二话不说,把铁锹往独轮车上一放,没日没夜的修坍塌,垫凹凸。再后来,村里的路修成了水泥路,祖父的劳作轻了好多,但是每到收麦子和收玉米的时候,祖父任不厌其烦地给占用路面打粮食的村民做工作,很多时候他都自己动手清扫路面上的麦秆麦皮。直到祖父84岁前,村里的护路工作仍然由祖父担任,不过那时已经没有啥活儿可做了,但是祖父把那条路看成了是自己的孩子,只要身体硬朗,不隔几日便会去路上巡视一圈。

2008年春节我回家,去参观村里新修建的祠庙,好多塑像都是栩栩如生。村里的老人告诉我,祠庙里所有的门窗套、塑像手里的木制兵器都是祖父雕刻的,祖父整个冬天都在雕刻。方圆十里的所有祠庙几乎所有的木工活儿都是祖父义务做的,祖父尽心尽责地做好经他手的每一件物什。人说:修庙铺路,积德行善,祖父做好了这两件有的人一生都没做过的大事。

那年,我考上了大学,村里为我放了电影。一生低调的祖父没有多言,只对我说:妞呀,咱祖祖辈辈土里刨食,到你能出个大学生,值了!祖父一生以我为荣,当真把我看成是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后来的我,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一直在忙自己的,一年也回不了家几趟。无暇去顾及祖父老年的生活细节,每次去看望祖父,祖父都说的身体很硬朗,每次都夸政府好,说现在的社会真好,白面大米充足了吃。1999年去看望他,他已经80岁高龄了,依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的瓜果蔬菜,还欣喜地告诉我,这些他根本就吃不完,经常送邻居们吃。我临走,祖父非让我带走一些他种植的粮食蔬菜,他殊不知这些我在城里花几块钱就会买很多,但是我不想拂他的好意,会带走一些好带的轻便的。

经我记事起,就没有人敢在祖父的身边提续弦的事,祖父从42(虚岁)岁起孤身一人拖拉着四个子女相继成家。只到祖父身体欠佳临终前,我和弟弟去他床前陪他说话,弟弟才问祖父,奶奶去世后那么多年,难道你就没想过再找一个?祖父说,自奶奶去世后,看着身边的四个子女,他就发誓过,今生永不再娶,再娶势必会有前生的后养的,怕他的孩子们失去了娘再失去了爹,怕他的孩子们受虐待。

祖父一生勤俭,他走后留下了很多的粮食和他办理后事的足够费用,他生前就把他的后事安排的妥妥帖帖,不给子女们留下任何的麻烦。2010春天他感觉身体不太好的时候,他把堂弟叫到了跟前,对堂弟说:爷爷可能看不到你娶媳妇了,这200块钱是我给我未来孙媳妇的。祖父在病重的最后阶段,家人们要送他再去医院看病,他说,该走的时候阎王爷就会带我走的,我又不是寿星,别给孩子们糟蹋钱了… …祖父如一盏熬干了的油灯,油尽灯枯了,祖父驾鹤西去了。

祖父出殡的那天,一阵雨后天晴,万里无云,碧空蔚蓝。半个村庄的人都来为他送行,祖父的灵柩沿着村庄的街道缓缓前行,唢呐哀鸣,紧跟在灵柩后面的是白衣素裹的亲人们,那时刻,我才真切的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祖父的墓地选在了村外面那条水泥路的左下方,在闵闵中祖父还在守护着那条大路,看着路一直延伸到远方,保佑着他的子子孙孙幸福安康。

2013年祖父的三周年祭日,我和弟弟堂弟商量后,买了好多的鞭炮和纸钱,用鞭炮把那条路铺了好长,我想让祖父知道,他毕生付出心血的这条路,子孙们会记住的,世人也会记住的!

时至今日,我的经济水平好多了,我时常悔恨自己,为什么在祖父还活着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去陪陪他?为什么在他油灯枯尽的前夕就没有给于他更好的生活条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祖父平凡而悲泣的一生,注定让活着亲人们无限的挂念和愧疚。如果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孙女,愿祖父在天堂里安息!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都可能会用到

教师代表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稿1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州xx县的一名特岗教师。今天我很荣幸能坐在这里,与各位领导、各位优秀教师代表一起座谈,同庆教师节,我倍感亲切、自豪和无比骄傲。在此,我谨代表广大特岗教师,向关心、支持、厚爱我们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省教育事业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教育规模、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作为第一批特岗教师,我见证了特岗教师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上都有了很大改变。特岗教师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多方认可。这些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我代表特岗教师们再次感谢您们给予我们的关心与厚爱。

三年的特岗教师生活早已结束,服务期满,我顺利成为一名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人员,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六年的教师生活,虽然我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以自己曾是位特岗教师而自豪。记得,刚报到时,步行了7个多小时的路才到学校,眼前的情景是:石木结构的校舍,潮湿的宿舍里竟然长出了芫荽苗;全校三个年级,三位教师,每个人包一个班级的全部课程;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吃的菜自己种,喝的水要到山脚去挑;教学设施陈旧,我的讲台上除了有粉笔、黑板擦,还摆放着小锤和钉子,随时需要自己动手修理课桌椅……刚开始,我讨厌这个地方,不是讨厌这里的人们,而是讨厌这里的条件。但当我正式走上讲台,面对一个个渴望求知的学生,面对着一双双热情的眼睛时,我心潮澎湃,我终于明白自己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份工作,更不是为了一份工资,而是我的梦想就在这里。这里有一群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我可以让他们找到人生的目标,我可以带他们爬上成功的阶梯。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暗暗告诉自己:“这里就是我的价值所在,我的理想就在这里植根。”于是我坚定了用知识改变山村面貌的决心。在小学,学生大多数是苗族,听不懂普通话,我就采用“双语教学”,一个学期就使学生的统测成绩取得了全乡第一名的成绩。来到中学后,我发现有很多单亲子女和孤儿,于是,利用课余四处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助学,从XX年至今共获得对200余名贫困生和对60名单亲子女、孤儿的资助,总金额有10万余元。看到改变的一切,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为了这些孩子,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

特岗教师植根于山村,远离亲人,把青春献于大山,没有城市里肆意享受青春的街头,我们站在“特岗”的舞台上,面对清风明月,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谁说贫瘠的土地上不能孕育出苍天大树,谁说山窝窝飞不出金凤凰。只要敢于洒出热血,敢于坚定执着,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感谢特岗生活历练了我,考验了我,也洗礼了我。我愿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我相信所有的特岗教师都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都会成长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愿我们一路走好。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我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稿2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

你们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在这诗意盎然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收获的时候。特别是今天,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庆我们的节日,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心情都是无比激动的。

还记得以前教师节的时候,当听到“尊师重教”时,我的眼眶突然湿润了,从未有过的激动和自豪油然而生,冥冥中一种强大的力量召唤着我。一眨眼,在这条路上我已经走了十来年。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也曾彷徨、苦闷,也曾在纷繁的世界观望,但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找到了人生的本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校园这个风平浪静的港湾,让我以不变应万变,笑看潮起潮落,坚守心中的宁静。在这里,艺术与审美汇合,知识与智慧碰撞,语言与思维飞翔,生命的舞台也有了聚光灯下最炫目的光芒。

我还记得生病时,学生送来满屋了的鲜花;操场上,我和学生一起声嘶力竭的呐喊;课堂上,我与每一个学生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当明信片从外校寄来,学生感激说因为一路有你,这时候我觉得自己非常的富有,我撒下了一滴滴的汗珠,收获了一份份的感动: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使我所有的付出有了回报。

我相信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她独特的美丽。人的生命与职业可能难以自主选择,但人生的幸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假如你发现、创造、体验了人生与职业的美丽,你就一定是幸福的。教师,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但我们乐在其中,因为,树德的教师,发现、创造、体验了教师这个职业独特的美丽:在我们心中,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教育对象不仅是学生更是朋教育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教育不仅要关注今天更要关注明天。所以,树德的教师是幸福的……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职业。

老子说:“上善若水。”我们教师像水一样,甘居于下;像水一样,润物无声;我们涓涓如细流,浩浩如江海,像水一样,执著坚韧;像水一样,博大无私。我们愿以一生之涵泳,成千秋伟业于无声。每一届的孔集学子不管离开母校多久,都会回来看望老师,在他们眼中——孔集的教师是一首诗,含蓄但不晦涩;孔集的教师是一幅画,清淡却很高雅;孔集的教师是一棵松,正直而不媚俗。

几年来,它让我们坚信:人生最大的魅力是事业,教育的事业让我们永葆青春;与学校一样,我们永远年轻。朋友们,让我们融合在一起,凝聚力量,再接再厉,共创孔集小学之腾飞!

教师代表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发言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在这里允许我用最纯真,最真挚,最热烈的心预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讲台上,寒来暑往,多少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绿荫下,孜孜不倦,多少风霜雨雪,育出新蕊亭亭。今天,我作为教师的一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第xx个教师节。过去的一年,在“世博”的热闹和喧哗中,我们记忆了成功是如此的辉煌;在媒体的轰炸中我们也记住了凤姐的狂放、潇洒哥的犀利,在嬉笑中审视自己的价值;在“玉树”和“舟曲”的危难中,我们更唤醒了内心的责任和感恩。我们教师也许不是一直都伟大着崇高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或许是除了平凡还是平凡,甚至我们的一言一语,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有着这样那样不为别人容忍的个性或性格。教坛之路走来,我们也曾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更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但我们谨记着“人才与国相始终,千古兴亡鉴青史。”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去献身;教育是严谨的`科学,需要我们去探究;教育是多彩的艺术,需要我们去创新;教育是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参与。亲爱的老师们,再长的话语也诉不完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最美的诗篇也表达不尽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们为自己能从事这种绵延亘古,传递未来的职业而骄傲和自豪!

今天作为教师代表,作为XX学年优秀教师的其中一员,我倍感荣幸。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站在讲台上8年了。此刻的我感慨万千,正是这样一大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堪称楷模的教师感染着我;正是同学们那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也正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支持,还有同事们的无言的微笑给了我鼓励,以及家长的真诚的信任给了我信心。让我去体验到教育原来也可以是一份事业,教育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踏上这由智慧、情感、信念和理想融汇成的三尺讲台。我崇拜讲台的高尚圣洁,在这里,会生出无言的神圣;我景慕讲台的淡泊宁静,在这里,会有摆脱世俗的坦然;我感激讲台的磨砺锻炼,在这里,会有一种自我升华的愉悦。

亲爱的老师们,相信我们的内心依然有着这样的决心和憧憬,希望通过我们的认真备课,能让我们的学生十分安静百分入神的听;期盼我们的课能让几个,哪怕一个学生刻骨铭心。相信往后的日子,我们将恪尽职守,刻苦钻研,一丝不苟对待教学任务;我们将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学校的部署,坚决完成学校赋予我们的任务,实现我们预定的目标,用我们共同的勤奋来迎接命运的撞击。老师们,昨天的我们选择了勤勉奋斗,选择了纪律约束,选择了拼搏超越。明天的我们必然能收获希望与感动,自由与理智,成功与辉煌!如椽大笔挥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豪情,当是时,让我们用努力谱写,他日后,我们将共同骄傲!我想,因为我们的存在,会让昨天的,今天的,明天的教师们,都享受着社会的祝福与崇敬。让我再次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永远年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