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仿照课文用一个字说说漓江 正文

仿照课文用一个字说说漓江

时间:2025-09-19 05:57:51

篇一:漓江真美丽

美丽的地方,是很难去的。经过一个个城市,一个个村庄,一条条山路,才到达桂林。去到桂林,已经晚了,月亮已把最后的一缕晚霞抹去。睁开眼睛,一副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的眼前。一盏盏五颜六色的变色灯一亮一亮,实在太漂亮了。第二天,我们去游漓江,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便坐着快艇出发了。

哇!桂林山水实在太美了,左看右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浪花滚滚,乌云飘飘,像是要下雨。不一回,小雨从天而降,两边的山水带上了一层雾,显得更漂亮了。开快艇的叔叔赶忙把遮雨篷放了下来,这样,就舒服多了。接着我看到了岸边各种各样的山峰有“望夫石、八仙过河……”它们形状真有趣。江上有许多小鸭子,一些站在岸边的石头上,一些浮在水面上,江边有些光着屁股游泳的小孩,和露出半个身子水牛,这时我想起了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小燕子说的一句话“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真是太有趣了。我还看见了在渔排上站着许多鱼鹰,是渔夫派它们去抓鱼的。两岸的山峰在江里的倒影清清楚楚,就像镜中美丽的画。

这天过的真有意义,还让我知道了漓江的美,我高兴极了!

篇二:漓江的美

记得那年放暑假,我跟妈妈去桂林,游览了漓江。

那天正是下午,我们坐在车上,忽然,我看见了水。我高兴地喊道:“漓江到了!漓江到了!”随后,我又看见了船。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我们下去坐船吗?”妈妈微笑着说:“当然坐!”我高兴得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一下车,新鲜的空气向我扑面而来。站在漓江边上,我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舒服极了。

然后,我们上船了。

船在水面上晃着,我赶紧坐下。

船上的环境很舒适,还有各种好吃的水果。我们饱览着外面美丽的景色,吃着新鲜的水果,心情十分舒畅!远处的山似乎像骆驼,像羊群,像灰色的小兔子。从灰色到青色,各色各样的都有。远处的小树林是绿色的,那绿色很特别,有翠绿的.,有青绿的,有墨绿的……好有生机!我好半天才从美丽的景色中回过神儿来。

我们一起吃水果,可后来一想,手粘粘的,这可怎么办呢?妈妈说:“用手舀点水冲一冲吧。”我想想,妈妈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就照做了。呀!这水真凉快!

我看见,水草绿得像春天刚展开的嫩芽;多得像夏天里茂密的枝叶,碧绿碧绿的,长长的,各式各样的,可爱极了!

晚上,“阿牛哥”和“刘三姐”对歌,打破了漓江的宁静,漓江顿时热闹起来,船上的青年和小孩也跟着节奏唱了起来。

后来,渔民点亮渔灯钓鱼。黑夜中,那一点点渔火隐隐约约,忽明忽暗,像小星星顽皮的眨着眼睛。

漓江,难道不美吗?

篇三:游漓江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为了体验这句话的真实性,我、妈妈和一个大哥哥一起踏上了旅途。

一下火车,去酒店放好行李,我们就直接坐出租车到漓江乘坐竹筏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里所描述的桂林美得宛若人间仙境,但是,当我来到漓江时,我真的要再次赞叹中国汉字的神奇。因为,现实是无情的,更是残酷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眼前所目睹的与一路上心中所憧憬的景象根本截然不同。本以为终于可以感受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诗情画意的我,不敢相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竹筏越往深处,看见的垃圾也就越多。纸屑、木筷、电灯泡,甚至是红酒瓶,这些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却都零散地聚集在江面与江边。得不到预想效果的我们望着那些漂浮的垃圾,久久不语。江水很绿,只可惜绿的不漂亮,浑浊,并不清澈见底,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除此之外,漓江两岸树木的枝头及分叉上全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胶袋,红的、白的、黑的、蓝的……远远望去,就像是挂满了“万国旗”。当听见伐工说:“下大雨时,水涨多高,胶袋就挂多高。”很明显,我愣住了,随后,惊异地望向高挂树顶的胶袋,不禁感到心寒。

不仅是为了漓江,更是为了地球,一起来保护环境吧,把美丽动人的容貌还给她们,现在行动还来得及!

篇四:雨中游漓江

我游览过不少名山大川,但唯独桂林的漓江却让我记忆犹新。每当天空飘起绵绵细雨,我都会想起那难忘的美景。

记得那是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 山水甲天下 的桂林。在游历桂林众多的景点中,令我最为难忘的要数有 百里画廊 之美誉的漓江了。

那天,我们坐上游船后,天空突然就飘起了细雨。船两旁的江水淅淅沥沥地流过,打到船身上溅起了朵朵水花,如轻风似的抚过脸庞,江面上飘着薄薄的雾霭,似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船启动了,两岸绿树成荫,江上烟波浩渺并不时伴随着浪花的拍打声。突然,一块巨石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是著名的九马画山。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九匹神马趁机逃了出来,玉皇大帝派兵去追,九匹马跑呀跑,因为跑得太急,就一头撞在了漓江山上,留下了九匹马的身影,故称九马画山。只见这山上面的九匹马形态各异,有的仰首长嘶,有的长卧小憩,有的低头饮水 此时,江面上刮起了微风,岸边的树轻轻摇摆着,周围显得十分的寂静,让人浮想联翩。

雨停了。我们顺着江面而上,途中我们还看到了官帽山、羊角山、五指山、望夫山、童子拜观音山、唐僧师徒取经山 漓江的水清澈见底,漓江的山奇峰倒影,真是美妙极了。

雾散了,船到终点站了。之后我们还参观了银子岩、阳朔、龙脊梯田、象鼻山等景点。但我任然喜爱漓江的山水,特别是雨中的漓江。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游玩的过程中我不仅观赏到了美景,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结交了一些新朋友。朋友你不想去游一游漓江的山水吗?

四下语文桂林山水课文内容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延伸阅读——四(下)《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②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③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排比句的言语实践,尝试用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⑤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①排比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分号的用法;

②排比句的言语实践,用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

③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①排比句的言语实践,用一段话描写一处风景;

②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

①教学挂图。

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泰山、香山的图片;课文朗读音频)

第一课时

·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首先,请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山和水;

然后,教师展示桂林山水风光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请学生用一个字、词语或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板书学生所说字词;

最后,教师总结,引出《桂林山水》,并板书课题。

(由学生自身经验入手,容易拉近师生关系,而且便于学生理解,不会显得很突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查字典或问老师。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生字词是否存在障碍,视情况对生字词进行指导,帮助理解。)

3.听课文录音。

(模仿录音,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又读课文,理清思路

4.带着问题,又读课文。

①用一句话形容桂林山水的地位;

②描写漓江水的字、句子;

③描写桂林山的字、句子;

④用一句话形容桂林山水给作者的感受。

(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5.回答问题,梳理课文。 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甲天下 奇: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山秀: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师生合作,理清文章脉络。)

6.言语实践,学以致用

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等成语,联起来说一句话。

(通过运用,体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避免死记硬背,且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为下面词语讲解做铺垫。)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7.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贴近学情,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文章的表达等方面提出疑问。)

8.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甲天下”“翡翠”“瑕”等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②为什么在写漓江水和桂林山之前要先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

(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对话,在对话中解决问题,避免灌输,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9.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诵读中,自我感悟刚刚解决的疑难问题,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言语实践,积累运用

1. 漓江的水

①齐读一、二自然段。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出发,描写一处景物。)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生引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小组引读;

(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③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在指导中学习体会排比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分号,讲解分号的用法及作用。)

④识记,课文填空。

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想象。)

⑤运用,仿写句子。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______________。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______________。

漓江的水真____啊,____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巩固积累。)

2.桂林的山

①自读课文,结合插图来欣赏。

②互相交流。

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打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体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相同的段落句式,进一步体会排比及分号的意义及用法。)

③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

(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④识记,课文填空。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像(),像( ),像( ),(),(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 ),像( ),( ),();桂林的山真险啊,(),( ),好像( )。

⑤模仿,句式练习。

A.说说像什么: 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 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 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

有的像_____________

B.桂林的山真奇啊,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的山真秀啊,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的山真险啊,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林的山真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语实践,积累语言。)

⑥练习朗读。

(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3.山水相映

①观看山水相融的桂林山水图片,体会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在朗读中,体会“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教师再加以讲解,帮助理解。) ③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平,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④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自由朗读,巩固理解

(在朗读中,巩固理解,在阅读中结束本课。)

·出示作业

任选两项:

1.在书里的插图上写一句赞美桂林山水的话;

2.给桂林编写一两条广告词,宣传桂林的迷人风光;

3.仿照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句子,选一处你熟悉的景观,写一个小片段。

(有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千篇一律。)

描写漓江的散文1

我的故乡在桂林,我爱故乡的漓江。

春天的漓江,无需冰镐的敲击,积雪与寒冷已被温婉的春天拾去了。暖暖的阳光下,鲜活的生命一瓣一瓣张开。林间的一群小鸟,把封存了一冬的心愿播进苏醒过来的漓江。绵绵细雨,草地的裙裾染绿了,催开了含苞的花蕾,紧敛的蝴蝶翅羽抖开了,鸟儿卷曲的歌喉圆润了,风是细碎的,涓涓江水也是细碎的.。春天,江水流碧的春天,生命贮满力量、搏发的春天。

夏天的漓江,如一首热情奔放的抒情诗。夏天的漓江是骑着风瞬息万变的云; 夏天的漓江,是跨着雾和暴雨搏击的雄鹰。他骑着快艇,水击十里;他生来热爱音乐,十里涛声伴他甜甜入睡;他爱散步,滚滚江水,是他豪迈的步履。夏天以灿烂的彩霞,赞美漓江的生机;夏天,用淋漓的阵雨,冲洗漓江的污浊。漓江啊漓江,他仿佛到了成熟年龄,漓江啊漓江,他已经独具英雄的个性!

秋天的漓江,如一首风韵质朴的叙事诗,桂花开了,漓江两岸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人陶醉。这坚硬明朗的金属般的秋天,让我们从微凉的秋风中认知漓江,让我们从的桂花香新意中认知漓江。青山在退,遥远的盘结着平静的黛绿。江水如镜,在江中写着无人知晓的行书。它是一首小诗,曲折但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漓江。我的扉页是空的,只因我爱漓江之深沉,以我全部的虔诚与敬畏。

冬天的漓江,如一首含蓄深沉的哲理诗。冬天来了,像封面般装订漓江。漓江两岸,树都脱尽了叶子,树枝没了树叶的装扮,格外晴朗,坚实,交错的树干立在漓江两旁,在北风中翩翩摇曳简洁而精干。江水还是那么的清,但比起以前,变得更加的寒冷、萧条、旷远、孤寂。

漓江四季都很美,如画一般,我们大家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丽!

描写漓江的散文2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为了体验这句话的真实性,我、妈妈和一个大哥哥一起踏上了旅途。

一下火车,去酒店放好行李,我们就直接坐出租车到漓江乘坐竹筏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里所描述的桂林美得宛若人间仙境,但是,当我来到漓江时,我真的要再次赞叹中国汉字的神奇。因为,现实是无情的,更是残酷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眼前所目睹的与一路上心中所憧憬的景象根本截然不同。本以为终于可以感受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诗情画意的我,不敢相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竹筏越往深处,看见的垃圾也就越多。纸屑、木筷、电灯泡,甚至是红酒瓶,这些不应该出现的东西却都零散地聚集在江面与江边。得不到预想效果的我们望着那些漂浮的垃圾,久久不语。江水很绿,只可惜绿的不漂亮,浑浊,并不清澈见底,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除此之外,漓江两岸树木的枝头及分叉上全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胶袋,红的、白的、黑的、蓝的远远望去,就像是挂满了“万国旗”。当听见伐工说:“下大雨时,水涨多高,胶袋就挂多高。”很明显,我愣住了,随后,惊异地望向高挂树顶的胶袋,不禁感到心寒。

不仅是为了漓江,更是为了地球,一起来保护环境吧,把美丽动人的容貌还给她们,现在行动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