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莎草江汀漫晚潮,翠华香扑水光遥。
2、翡翠无穷掩夜泉,犹疑一半作神仙。秋来还照长门月,珠露寒花是野田。——唐作者:羊士谔
3、翡翠枝头晚萼,婵娟月里飘香。——宋作者:无名氏
4、想像靓妆淡伫,钗头翡翠茧蛾儿。冰壶莹,坐间静对,姑射仙姿。潇洒处,非艳冶最奇。——宋作者:无名氏
5、翡翠屏间,琉璃帘下,彩衣明媚。——宋作者:伍梅城
6、鵁鶄浪起蒲茸暖,翡翠风来柳絮低。——宋作者:彭元逊
7、称翩翩侣凤,舞依翡翠,昂昂雏鹤,立倚琅玕。——宋作者:陈著
8、灿骊光乍湿,杏梁云气。夜色瑶台,禁蜡初传翡翠。唤春醉。问人间、几番桃李。——宋作者:吴文英
9、翡翠丛中,万点星球小。——宋作者:赵以夫
10、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宋作者:赵以夫
11、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宋作者:辛弃疾
12、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翡翠卮。——宋作者:杨冠卿
13、一枝斜倚。披拂香风多少意。午镜重匀。娇额妆成宫样新。——宋作者:李处全
14、谁将翡翠。闲屑黄金摅巧思。缀就花钿。飞上秋云入鬓蝉。
15、何人曾侍传柑宴,翡翠帘开识圣颜。——宋作者:张孝祥
16、帘翡翠,枕珊瑚。锦衾冰簟象床铺。春光九十羊城景,百紫千红总不如。——宋作者:赵彦端
17、新柳绕门青翡翠,修篁浮径碧琅玕。——唐作者:欧阳詹
18、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唐作者:柳宗元
19、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唐作者:白居易
20、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唐作者:罗隐
21、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唐作者:罗隐
22、轻波掠翡翠,晓露披芙渠。——唐作者:陆龟蒙
23、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唐作者:皮日休
24、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唐作者:皮日休
25、翡翠鬟欹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须知不是诗人事,空忆泉声菊畔畦。——唐作者林宽
26、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唐作者:李商隐
27、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唐作者:许浑
28、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唐作者:许浑
29、宝髻巧梳金翡翠,罗裙宜著绣鸳鸯。——唐作者:章孝标
30、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唐作者:姚合
31、芙蓉帐冷愁长夜,翡翠帘垂隔小春。——唐作者:殷尧藩
32、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唐作者:陈去疾
33、翡翠飞飞绕莲坞,一啄嘉鱼一鸣舞。——唐作者:李绅
34、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唐作者:陆畅
35、宝髻琼瑶缀,仙衣翡翠裁。一枝长伴荔枝来。付与玉人和笑、插鸾钗。——宋作者:韩元吉
36、寒透小窗纱,漏断人初醒。翡翠屏间拾落钗,背立残釭影。——宋作者:黄公度
37、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唐作者:宋之问
38、翡翠藻轻花,流苏媚浮影。瑶笙燕始归,金堂露初晞。——唐作者:上官仪
39、翡翠明珠帐,鸳鸯白玉堂。清晨宝鼎食,闲夜郁金香。——唐作者:王绩
40、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作者:崔液
41、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唐作者:长孙无忌
42、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唐作者:令狐楚
43、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唐作者:杜甫
44、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唐作者:李白
45、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唐作者:李白
46、芙蓉幕里千场醉,翡翠岩前半日闲。——唐作者:赵嘏
47、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唐作者:赵嘏
48、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唐作者:王昌龄
49、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50、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金作者:蔡松年
51、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唐作者:李益
52、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唐作者:崔湜
53、罗将翡翠合,锦逐凤皇舒。明月弹琴夜,清风入幌初。——唐作者:李峤
54、掩映叶光含翡翠,参差石影带芙蓉。——唐作者:武三思
55、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蝴。——宋作者:曹勋
56、小池凝翡翠,竹外跨飞虹。——宋作者:邓肃
57、翡翠钗头缀玉虫。秋蟾飘下广寒宫。数枝金粟露华浓。——宋作者:张元干
58、翡翠蒙金衫子,缕尘如意冠儿。——宋作者:蔡伸
59、翡翠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宋作者:向子諲
60、谁把蓝揉翡翠,天将蜡做梅花。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宋作者:周紫芝
61、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宋作者:黄庭坚
62、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宋作者:范周
63、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只应飞燕是前身。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宋作者:苏轼
64、绣幕珊瑚钩,春开翡翠楼。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唐作者:韩翃
65、莺喧翡翠幕,柳覆郁金堂。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唐作者:贾至
66、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作者:杜甫
67、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唐作者:李华
68、翡翠香烟合,琉璃宝地平。龙宫连栋宇,虎穴傍檐楹。——唐作者:王维
69、翡翠雕芳缛,真珠帖小缨。——唐作者:张谔
70、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唐作者:冯延巳
1、手链是红的,很动人然后上面是玉石。
2、手链上的是月长石,它可以增强第六灵感,同时也被成为‘恋人之石’,可使佩带着的人永远幸福,快乐。
3、我心想:有这么多美丽的珠子在,我做的手链一定会非常的漂亮,我要把那条手链送给妈妈,妈妈一定会十分开心的。
4、拿着新买的手链,我兴奋极了。来到学校,我迫不及待的把精心挑选的手链给了鑫妹。看到她很高兴,我也不禁快乐了起来。
5、我的一位朋友送我一个特别漂亮的珍珠水晶手链,珍珠圆圆的,显赫着尊贵和典雅;水晶亮亮的,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十六颗珍珠,十六颗水晶,一颗珍珠紧挨着一颗水晶,既时尚漂亮,又耀眼夺目。
6、一条紫色圆润的水晶手链,上面有这一个精致的小吊坠,吊坠由纯银打造,搭在手链上竟没有一丝违和感,整条手链都是晶莹剔透的紫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紫水晶用不同的'水钻连接起来,戴在手上清清凉凉的,让人倍感舒适。
7、最近,我们学校悄然兴起了一股星族手链的热潮,很快的,这股热潮就像旋风一样席卷了整个校园。
8、于是我来到礼品店,想到鑫妹最喜欢的饰物是手链,我便来到挂手链的地方,一条条的挑选。看看这条,觉得不合适,看看那条,觉得太花俏了。
9、可心跑出学校,这时,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影子,是夏天!两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她们也都看到:那条银色手链正在闪着耀眼的光芒!
10、找了很长时间,正打算放弃希望,一个精致小巧的礼物盒从柜子里滚了出来。该不会是妈妈的首饰盒吧?这样想着,我好奇地打开了盒子,是一条廉价的,黄绿色的,却又不乏别致的手链!
11、那是一条蓝晶圆形手链,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星星状的吊坠,如果仔细看的话,你可以看到上面刻了EXO这三个字母,整一条手链都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有着一种不同的气质——冷艳。
12、一条手链,每一颗宝石可达成一个愿望,让你找回曾经丢失的东西。
13、这串手链是一个叫刘紫妍的女孩送我的。刘紫妍是我四年级的同学,她是四川绵阳人,那时候地震还没发生。
14、据说,带手链时许下的愿望在手链自然脱落的时候会实现!
15、晶莹剔透的紫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紫水晶用不同的纯银连起来,戴在手上有一种舒服感,夏天清爽冰凉,冬天温暖舒适,还可以根据手腕大小改变。
16、当我打开抽屉,一串手链总会勾出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一串手链牵连着一段浓浓的友情。
17、爸爸出差从大连给我带回了一条很漂亮的水晶手链,我甚是喜欢,猜想安琪也一定会喜欢,于是,第二天,我把手链拿到了学校,决定把手链送给安琪。
18、那是一条紫色的圆形水晶手链,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方形纯银吊坠挂着,整条手链散发出一种纯洁的光芒。
19、这是一条紫色的水晶手链,依稀看起来是用人世间稀有的水晶钻连成的,这其中有两三个耀眼的紫色铃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一种神秘的光芒,风轻轻一吹,紫色的铃铛发出清脆的铃铛声,还有一阵薰衣草的味道,给人一种看一眼就喜爱不得的感觉。
20、那条手链是由一颗颗星星状的夜光石组成的。在黑暗里倔强的发出一丝幽光。我的目光完全被这手链吸引住了,并没有留意手链下的一封信。
21、今天,我们到手工室做手链,我刚走进去一看,啊!桌上的珠子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珠子的颜色可真多呀!
22、她走后,我来到橱子旁边,我看到了一条手链,那玻璃的小球,那铁制的小花,那不是我送给鑫妹的手链吗?
23、串串手链,滴滴关怀,让你的手腕增添无穷的魅力。
24、串珠手链,货真价实,我的手链,你的气质。
25、这条手链图案设计略大众,但整体设计很独特。带在手上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感觉,会给人一种时尚霸气的感觉,会显的特别有气质,不是一般人能驾欲的,这是很不错的。
习俗作文1
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北侗最华丽的服饰是镇远县报京地区的姑娘服饰,头上系一银花环,发髻上,插满放射状的银花,后脑吊一组银花。上衣右衽无领,长及膝上一、二寸,衣领四周镶深色坎肩,衣袖镶深色花缎,胸前系一齐衣长的围腰,围腰配有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刺绣纹样。戴银耳环。银项圈两三只,胸挂大银牌,戴银手镯,穿长裤,衣裤同色同料,裤脚镶有五寸宽的深色花边。脚穿绣花翘尖鞋。
南侗最典型的妇女夏装:从江贯洞地区的妇女夏装,头上挽髻,略偏于左侧,髻旁饰有鲜花或银花。戴耳环,环下吊有三四颗亮珠。上衣白色,为自织的侗布。胸前开襟,相距三寸,敞胸,衣内系一菱形围腰、青色,围腰上方衣领处,饰有对称的三角形挑花纹,图案多为蝴蝶的变形。围腰上端有两条线带,垂于背后,系在一个呈双圆形∽的银垂饰上,既是围腰的组成部分,又是背上的重要装饰,有的是呈多面球体的银背砣。衣袖细小,袖口有花边。上衣长及大腿中部,两旁开叉五寸,显得修长飘逸,下穿青色百褶裙,长及膝盖处。小腿上着青布绑腿,脚穿草鞋或布鞋。整套服饰优美、简洁。行走时,长衣袅娜,短裙摆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女性的形体,更显现出侗族姑娘独特而动人的风韵,无不与服饰的选料、款式、色调,做工丝丝入扣,天趣自然,使人倾倒。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包头较大。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上衣无领,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每对为双排扣。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穿长便裤,裤脚宽大。脚穿青布鞋或草鞋。戴银手镯,有的将精致的银烟盒吊于上衣摆右侧。衣裤上紧下松,大有粗犷阳刚的男性美。
习俗作文2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和春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就会开始进行大扫除,也就是除尘。除尘的时候,每个角落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做的意思是为了把一年的倒霉运气扫掉,新的一年就会顺顺当当了。
春节一到,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卖年画的,各种各样的年画非常精致,也很美丽。
每年春节,我都吃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很热闹,在年夜饭上都会上一道鲜嫩多汁的大鱼,非常好吃。那为什么年夜饭上总会有鱼呢?因为有个词叫年年有余,它是个吉利的词,“余”和“鱼”又是谐音字,所以年夜饭上有鱼。
春节一到,家家都会贴春联,贴门神,春联的图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画一条鱼。有些人会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福”到你家了,贴“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贴门神则是有个传说的:从前有个国王,他每天都会做噩梦,后来,有位画家来了,他说:“我有办法让你做美梦,只要您等几天,然后贴幅画就行。”几天后,画家真的来贴画了,国王说:“只是个将军的画啊,有用吗?”画家说有用。自从贴了这个将军的画,他再也没做噩梦了。不过将军的这个名字最后改为了门神。
春节一到,我都会有好多压岁钱,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会给我压岁钱。这个压岁钱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只怪兽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会出来摸小孩子的头,一摸就生病,后来有个农民让孩子拿着铜钱睡觉,那个孩子拿了一个红袋子把铜钱放进去再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这样玩着玩着,他玩累了就睡着了,这时候祟出来了,他要摸那个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个红袋子,就吓得逃跑了。从此,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就传下来了。
春节真是个好节日,我很喜欢它。
习俗作文3
我对过年的看法是全家人在一起去亲亲家玩,节前打扫卫生、贴门神、放炮赶年兽、守岁等。
春节的来源是因为有一头年兽,每到除夕就从海底上来,来到人间杀害百姓。有一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这里用炮和门神、年神赶走了年兽,从此以后年兽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这样人们把赶年兽的办法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后来就成了人类的习俗,这就是年的来源。
我对年兽很好奇,想知道年兽到底有没有,年兽长什么样子,我一定要找出来,于是我在网上查找,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又看了关于年兽的图片,有的是爬着的,有的是站着的。不知不觉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又看了解说,上面说不一定有年兽。我要好好学习来研究这个万年这迷。
你们想知道吗?那就和我一起好好学习吧!
习俗作文4
今天,我们来说说过年的习俗。
过年的习俗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贴春联、看春晚、走亲戚和吃年夜饭。过年贴春联是人们希望下一年能有好运气,所以在门上贴上两句吉祥的话。看春晚是人们为了迎接新年而准备的喜庆节目,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走亲戚是晚辈向长辈问好,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吃年夜饭是因为一年到头了,让每一家人都团圆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一顿饭。过年的习俗是每年必须做的事,因为做这些事的目的是让过年有了热闹的气氛,有了年味。
不论过年的习俗要做什么,归根到底就一句话,那就是让人们更快乐、让家人团圆、让社会更美好!
习俗作文5
我国传统的习俗有很多,我向大家来介绍一些。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要吃,饺子,放鞭炮送走“穷神。”破五还有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
还有一首古诗是还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之一,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春节。
春节习俗有:大扫除、送灶神、贴春联、祭祖、年夜饭、守岁、压岁钱、拜年。
还有冬至吃饺子的又来: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正式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在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冬至整天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好了,就说到这吧,习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要记住噢!
习俗作文6
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到了,这让我想起了春节里习俗,例如祭灶、贴对联、包饺子、放炮等。
我喜欢的习俗是放炮。说起放炮,它还有个来历呢!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时候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样逃离村庄的时候,有位白发老人留了下来。当“年”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混身颤栗,再也不敢进村了。然后那位白发老人身披红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竟然仓惶而逃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今年,我买了许多许多鞭炮、擦炮、烟花、和大雷子。我可以尽情的燃放烟花爆竹了,让这一些永久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吧!
习俗作文7
一年里,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见奶奶在外面忙真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奶奶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想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爷爷把饭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来一个瓶子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个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可以避邪了,辣算什么。
端午节过去了,但它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习俗作文8
今晚的月儿格外圆,今天的月饼格外甜。因为,今天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我坐在阳台上,与家人一起细细品味着这香喷喷的月饼,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一轮若隐若现的明月也爬上星空。奶奶告诉我,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吃月饼,眼睛会变得更明亮。我看着月亮,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又拿起一块桂花馅儿的月饼,轻咬吃月饼要眼前仿佛出现满园桂树,就连月亮上那若有若无的花纹,在我眼中都成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在这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团聚,这就足够了。我看了看爸爸妈妈和蔼可亲的脸,又想起了许多不能团聚的家庭,幸福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月饼象征的团圆,那么就愿我家永远团团圆圆!
奶白的月光一泻千里,将我的思绪牵到了外面。我不禁想起了我在远处的朋友们,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在沐浴着这月光。回想我们的友谊,我的嘴角扬起了微笑,一句“中秋快乐”足以表达我想说的一切。
恬淡的月亮仍在微笑着,将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习俗作文9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习俗作文10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桑植县等地也均有分布。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一面旗。旗杆用竹竿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白族人民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鱼”“下关砂锅鱼”“炖梅”“雕梅”“铒块”“乳扇”等较具名族特色。白族人民还喜欢喝烧茶。
白族的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戒指。白族,虽然人数不够汉族的多,衣服不够汉族的漂亮,节日不够汉族的多;但是,白族的人民都过得很开心,过得舒舒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