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土豆白菜粉条的说说 正文

土豆白菜粉条的说说

时间:2025-05-12 06:02:37

【篇一:谈谈美食】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

羊肉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与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

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可以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

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似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似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似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似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

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似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

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与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

【篇二:谈谈美食】

说起饺子,可以说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中国,每当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会包饺子。饺子滑润可口,味道鲜美,寓意深刻。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这句话代表着人们对饺子的钟爱之情。

饺子由来已久,始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冬至回乡路过南洋时,看见不少穷困老百姓耳朵冻伤,饥寒交迫,与多人染上风寒。张仲景顿生怜悯之心,于是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用羊肉、辣椒和袪寒提热的药材做馅,再用包成耳朵形状,盛给穷人们吃。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为了感谢张仲景的善良、无私。每年的冬至和除夕,人们都要吃饺子。渐渐地,吃饺子就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在不同的时期,饺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东汉末年称饺子为“娇耳”。唐代却称之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岁角”;明末称为“粉角”;清朝又称为“扁食”……随着历史的发展,饺子渐渐开始变得名目繁多。如广东的澄粉虾饺、上海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水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钏水饺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欢迎。

饺子不仅好吃,而且做法独特、简单。首先需要将面团搓成长条,再把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块,擀成面皮。然后将一些菜或肉剁碎,用油盐酱醋等佐料调成馅。再用面皮把馅包起来,用手把面皮一点点儿捏紧,这样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这些包好的饺子也是形状各异,蕴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麦穗形的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看来,这小小的饺子里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饺子可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哦!外国的饺子也别有一番风味。如俄国人的饺子馅有牛肉、胡萝卜、鸡蛋、葱头、盐和味精等,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饺子馅中添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个头与大。最特别的是他们煮饺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汤。不过,对俄国人来说,喝煮饺子汤是第一道菜,吃饺子和是第二道菜。其他诸如匈牙利饺子、意大利饺子、朝鲜饺子等,也都与有特色,别具一格。

看到这里,你一定与馋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份香喷喷的饺子吧!

【篇三:谈谈美食作文】

岭南因为气候较好,种植出来的农副产品比较好,比较多,一直都有“鱼米之乡”之称。岭南的美食佳肴,味道鲜美,香浓入味。现在,就来品尝我们岭南的各种风味美食吧。

岭南的特产食品分为小食,家常菜,水果等。第一,我要来介绍的就是我们的岭南佳果—荔枝。荔枝能称得一是岭南果霸了,荔枝是我们岭南培养起来,因为就只有岭南这一带地区才适合种植,荔枝是热带果实,受不起寒冷的影响,所以就会在岭南范围内生长得出。据说,以前杨贵妃与喜欢吃荔枝,到了荔枝的季节,皇帝为了博取杨贵妃一笑,派人骑千里马从北方千里迢迢地来岭南摘荔枝回去吃,连续跑了三天三夜,死了几匹千里马才将荔枝送到,后来,当地人将杨贵妃曾吃过的那棵树叫“妃子笑”来命名。荔枝味道鲜美,剥开深红色的皮,轻轻地咬上一口,鲜甜的'果汁渗入口中,稍微有点儿酸,加上甜甜的味道,只要吃过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回味无穷,真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尝过荔枝后、也不禁赞叹道:“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连生水,鲜逾桔汤霜”。什么东西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而它的缺点就是比较燥热,吃得太多会上火的哦!

除了香浓甜醇的荔枝,当然还有其它美食,我们岭南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接不来,就说说岭南美食之四-糯米鸡。说起糯米鸡也有好多种类,湖南的,赣州的……但是,我们岭南的糯米鸡就与众不同,受人喜爱。首先就简单说制造方法。顾名思义,糯米鸡必须用糯米做的,选一些大片的荷叶,将糯米浸泡两个小时,再取出滤干,放入蒸锅中蒸熟,将鸡肉切成小块,调好味道,然后再把蒸熟的糯米饭,鸡,蛋……的材料一起用荷叶裹上,再蒸一会就可以吃啦!介绍完作法,就来品尝一下吧。糯米鸡胀鼓鼓的,厚墩墩的,就似两只缩在一起的小狗熊,拆开荷叶,一阵荷叶的香味吸引你忍不住去咬一口,就能到里面的鲜甜,多汁的饭,饭里还伴有鸡肉,蛋,鲜茹等等的佐料。真是“糯米鸡中吃一口,美味尽在此刻中。”

我们岭南的美食真是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吃了保证让你沁人心腑。

【篇四:谈谈美食】

我的家乡在建南,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我们建南的咸菜。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什么也不想吃。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给我买来了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我却吃不下。恰好,奶奶从老家带回一些咸菜。妈妈问我:“想吃吗?”我说,“试试吧!”我夹了一小撮,就着一些白米饭。刚进口,感觉脆脆的,紧接着就有种咸咸的、酸酸的、辣辣的味道。这种滋味实在是太美了!不知不觉间,一碗米饭不见了,盘子里的咸菜也都吃光了。我胃口大开,不到两天,我的病全好了。就这样,我爱上了我们建南的咸菜。

从那以后,不论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建南咸菜。渐渐地,我对咸菜的做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想自己亲手做咸菜的欲望。于是,我便跑去问奶奶,奶奶告诉我:“首先要在大晴天砍下整棵青菜,上杆晾干后,装进大盆用温水泡洗,用竹刷刷净叶缝土泥垢。晾干后,把菜剖开分为若干等份,将花椒、辣椒、食盐、姜末等佐料包进半剖开的菜茎中,放入土陶坛中密封,三月后就能吃了。”我又问奶奶,“那吃法呢?”奶奶说,“吃法与多啊,可以做咸菜汤,咸菜面条,咸菜炒腊肉——吃起来美味可口。”我又问:“为什么都是咸菜,一样的做法,一样的吃法,不同时候却有不同的味道呢?”奶奶不厌其烦地说:“乖孙子,你不知道吧!咸菜不与其他菜相同,其他菜讲究新鲜。咸菜就是放上一至三年的时间也好吃。三到五月的新鲜咸菜看起来黄金亮色,味道鲜美。一至三年的咸菜看起来不好看,但绝不会腐烂变质,而且吃起来美味绝伦!做酸菜鱼、洋芋咸菜汤就离不开这陈咸菜。等你们放星期的时候,我们一起来做吧!保证你吃了还想吃!”奶奶的一席话,让我直咂口水。

朋友,如果你来建南,我一定让你品尝咸菜,我会亲自下厨,给你做一顿咸菜大餐:煮一钵洋芋咸菜汤,炒一盘咸菜腊肉丁,再加上一盘咸菜笋丝,最后再端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咸菜鱼。让你一顿吃个够,让你吃了还想吃。

想尝尝我们家乡的美食——咸菜吗?那就快来我们利川建南吧!

【篇五:谈谈美食】

我并不是一个美食家,但是我是一个对吃与讲究的人,我从不乱吃东西,我吃东西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的,只要是对身体健康有利的东西,不管是好吃还是不好吃,我都要吃,而且我在饮食的过程中还会注意各种膳食的合理搭配,比如:肉类与素菜的搭配呀,水果与杂粮相配合呀等等,现在许多人都在追求所谓的绿色食品,这表明人们对美食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对健康有利的概念了。

我吃东西也讲求变化,就算是再好吃的美食,要是天天重复吃,也不会觉得好吃了,有些东西偶尔难得吃上一两回的时候,那才算好吃,毕竟物以稀为贵吧。

说到吃我最清楚因为我与胖!

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四大风味是: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我与喜欢吃肉但是我要奉劝同学们肉不能吃太过!多吃蔬菜。

我给大家说几种蔬菜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炒土豆丝:土豆切丝,水中泡五分钟,洗去表面的淀粉,表辣椒一个,切丝。锅里放油烧热,倒入土豆丝、辣椒丝同炒,放入少量盐、醋、鸡精、味精。炒熟装盘。

豆腐西红杭汤:豆腐切成手指大小的块,西红杭切块,锅里放油烧热,倒入豆腐,加入盛汤用的盆子的半盆水,放少量盐、鸡精、味精,烧开后再烧3分钟,倒入西红杭烧开盛入盆子。

豆腐白菜汤,做法同上,倒入白菜烧开后再烧一分钟盛入盆子。

青辣椒炒鸡蛋:青辣椒三个,切成丝,鸡蛋二个,锅放油烧热,倒入鸡蛋炒熟盛起,锅里放油烧热,倒入青辣椒丝炒,加少量盐、味精、鸡精、酱油,倒入炒熟的鸡蛋炒熟装盘。大家可以学着做。

【篇六:谈谈美食】

今天我要谈谈绍兴的美食,因为我就出生在江南古城——绍兴。绍兴不仅风景名胜众多,而且其地方特色美食也吸引众多中外游客。绍兴的主要小吃有绍兴老酒、霉干菜、臭豆腐、茴香豆等等。说到绍兴臭豆腐,我就想到了鲁迅故里的“吴字坊臭豆腐店”,只见一块块金黄油亮、小巧玲珑的豆腐刚刚出锅,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购买。手端一盒臭豆腐,轻轻地咬上一口,它的味道与其他的臭豆腐还真不一样。它的外皮又脆又酥,里面却又软又嫩,而且喷香喷香,再加上那诱人可口的甜面酱,滋味是好得没法说!香与臭,原本是两个对立面,而绍兴的美味却由其演绎成了一种传奇。

绍兴不仅有臭味奇绝的臭豆腐,还有让人唇齿流香的茴香豆。说到茴香豆,我就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穷秀才孔乙己。他经常到镇口的咸亨酒店花九文钱买一碗酒和一盘茴香豆作下酒物。有几个小孩围上来问他要茴香豆,他一个给一颗后就用手罩住碟子,就说:“我不多了,我已不多了。”茴香豆因他而得名,人们索性把茴香豆就叫做“孔乙己茴香豆”,咸亨酒店也因此一举成名。至于茴香豆的做法,它主要是用干蚕豆作原料,在水中浸泡后入锅,用急火约煮15分钟后,加入茴香、桂皮、食盐等,再用文火慢煮,待锅里水基本煮干后盛起冷却即成了。茴香豆与有嚼头,咀嚼起来咸而鲜,回味无穷。而且据说,茴香豆与受中外游客欢迎,咸亨酒店的茴香豆日销量可达三四百公斤。

正说着孔乙己,突然又仿佛闻到了一阵酒香。绍兴的黄酒也是有名的。绍兴酿酒已有2500年的历史。绍兴黄酒不仅是绍兴著名特产之一,也是中国黄酒的代表,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采用清澈、明净、富含各种矿物质的鉴湖水,通过独特的发酵程序精心酿制而成。绍兴黄酒以其独特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享誉海内外,被列为北京的中南海国宴用酒之一。绍兴丰富的酒文化酿造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新兴节会,即中国绍兴黄酒节。首届中国绍兴黄酒节始办于1990年,以后基本上一年一度,承续至今。

接下来要说说绍兴的一道传统菜——霉干菜焖肉,不仅绍兴人爱吃,外地人更是乐意品尝。据说做这个菜与费功夫。一大方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菜刀浅浅地切若干道口子,入锅,用小火炖,时间约为半天;上桌前,肉切下一小方,底上铺鲜嫩的霉干菜,再炖半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凡是绍兴的本地菜馆,都把这道菜作为传统的“当家菜”。

绍兴是一个风土人情十分浓厚的古城。绍兴的传统美食远不止这些。

【篇七:谈谈美食】

提到河南小吃,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今天我就给大家简绍一下这:河南烩面。

这烩面,看上去卖相极好:透白的面条,配上似碧玉般的香菜。可是让人食欲大增,还没吃呢,哈喇子估计就要留下来了。如果再淋上辣椒油,白里透红,绿配红。当艺术品展出都可以了!

看着好看,做法嘛……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说白了,就是羊汤煮面,但想做好,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

先要熬煮面用的羊汤。用羊肉和羊骨头,配上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纱布包裹,制成调料袋,放进锅里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炖2——3小时。(怎么感觉似某些方便面的广告……)煮完放盐,放在一旁备用。煮完出锅的羊汤,带着一股鲜味。还没吃面呢,胃口都已经打开了。

之后和面。和面前要先加上一勺盐。之后,每揉10分钟,就要醒20分钟。而且要反复3——4次,不然面条可不会劲道。不过,这个步骤,也确实有点麻烦。面条揉完后,擀成合适的形状。还可以抹一些色拉油,增加色泽。再盖上保鲜膜,然后再醒20分钟。在醒面条的时候,还要准备一些配料:羊肉、粉条、黄花菜、香菜、豆腐丝、海带(或选用木耳)、鹌鹑蛋。

接着就要煮面了。锅中放入熬好的羊汤,然后把羊肉、香菜等配料放入搅匀。之后放面,并加盐调味。煮熟出锅。一碗美味的烩面就做好了!

吃的时候,就是一种享受了。依照我的习惯,先把配料吃了。各种鲜味,冲入嘴中。一下把胃口打开。之后吃面,一口口面片带着羊肉的鲜味入口,一点也不觉得腻,而是与爽滑。吃碗面,再喝上一口鲜美的羊汤。一声“爽!”脱口而出,真乃人间第一美味!

不光是好吃,这烩面的来头也与大。传说,在李世民(也就是唐太宗。)登基前。他患病落难与一个农民家。一个老妇人将一头“四不似”(麋鹿)宰杀,炖成汤。做面条给李世民吃。他一吃,病就好了。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河南的特色美食:烩面。各位“吃货”(指特别喜欢吃的人)们,动心了就赶紧找家烩面馆,买一碗大快朵颐吧!

进入腊月,人们都开始为过年忙碌了,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是腊八。腊八节的早上,奶奶就会熬上一锅粥,粥里加入黑豆,黄豆,豇豆等五谷蔬菜,做成色彩斑斓的腊八粥,看一眼,馋虫都好像要从喉咙里爬出来一般。晌午,会做上一顿玉米面搅团,一锅菜汤,灿黄灿黄的搅团蘸着用蒜泥辣椒油做成的汁子,既有玉米的清香,又有油泼辣子蒜泥的香辣,再喝一碗豆芽白菜红白萝卜做成的菜汤,吃得肚子溜圆溜圆才出门找伙伴玩耍。

过腊八节,其实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到了腊月十几,一般都是腊月十六左右,也叫“打牙祭”,这时候,每家每户开始杀过年猪,而猪们的各种嚎叫声就会钻进你的耳蜗,听起来心里悲戚戚的。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村子里杀过多少猪,听到过多少种猪撕心裂肺的哀叫声,可年年如是,猪总是会和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农村人很实在,即使第二天杀猪,先天晚上也得给猪吃顿饱饭,每当这个时刻,我就会看着猪问自己,猪是不是知道这顿饭是它一生中最后的晚餐,是不是知道明天自己的归宿。猪好像从不理会这些,自顾自地狼吞虎咽,吃得吧唧吧唧作响,临了还把食槽舔个干干净净。

一大早,家里大人就开始忙乎了。屠夫是一个年龄五十左右的汉子,黝黑的脸膛,头上像久旱欠收的谷子,稀稀疏疏几根,一只眼眶嵌着一颗玻璃球,灰蒙蒙的,另一只眼珠子看人像是斜着,无论你站在哪里,好像都在盯着你。说话的时候,露出左面一颗金牙,一闪一闪地发光。据说他的眼球是抗美援朝的时候在战场上被炸掉了。屠夫长我一辈,我得叫他杰叔,他的杀猪手艺在村子里算是排第一把交椅。吃过奶奶擀的面,坐在屋里吧嗒吧嗒地抽上几锅旱烟,等烧好了开水,村子里过来帮忙的几个小伙子就开始从猪圈里往外拉猪,猪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畏缩在猪圈的角落,哼哼唧唧挣扎着,躲闪着,不过总是抵不住几个人的手脚,还是被拉了出来。猪开始大声地嚎叫,像是在给谁传达什么信息,可是没有谁理会这些,人们都兴高采烈地欢笑着,吆喝着,把猪四蹄一捆,抬到事先准备好的台案上,杰叔早就准备好了锋利的尖刀,在猪脖子下面只几下就刮干净了毛发,挥手之间,一尺多长的尖刀捅进猪的脖子,血哗哗哗地顺着刀把涌了出来,猪的嚎叫声从大到小渐渐地声音沙哑,直到灵魂出窍一动不动,即刻被丢入盛满开水的木桶里上下翻滚。一会儿工夫,杰叔开膛破肚,一切收拾停当,猪脖子那里的肉被割下来两份,一份是给杰叔顶了工钱的,另一份即刻下锅煮熟了,和上白菜、豆腐、粉条什么的,每人一大碗,直吃得人们嘴角流油,面目发红,插科打诨的胡言乱语一通,才恋恋不舍得离开。

到了临近年关,家家都要熬油。那个时候农村没有榨油机,家家户户都得自己制作麻油,先用石磨把稔子麻子等油料磨成糊状,然后在一口大铁锅里加上水,放入磨好的稔子麻子糊开始熬,随着水温升高,袅袅的白气漫过,水面上就飘起一层层黄瑟瑟的麻油,奶奶用一只铁勺,一勺一勺地把油撇出来,装在罐子里。熬制麻油是个慢工活,一点都急不得,一勺一勺上见功夫,每一勺下去都要撇出水面上的那层黄油,不能参进去一点水分。几个小时下来,我们小孩子都趴在窗口上看着奶奶和妈妈两个人忙乎着。熬制麻油的时候,奶奶总是不叫我们大声说话,也不能有人进入厨房,按农村人迷信的说法生怕油会随着人的说话声和进出跑掉。

年前最让人烦恼的.是磨面。连续几个晚上,我和三叔姑姑就会被奶奶叫到磨坊磨面,几个小时里,我们就像一头头小毛驴一样抱着磨杆围着石磨不停地转圈。小麦一点一点地进入磨眼,从两扇石磨中间淌出白白的面粉,头餐二餐面粉最白,收在一起,过年蒸馍擀面吃,后来的越来越黑,放在平时吃。我小时候最不情愿的就是磨面,一个晚上不停地围着石磨转呀转,转得汗流浃背眼冒金星头上冒气。每当磨面的时候,我总要找些理由躲避一会,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要上厕所,直到现在说起,都成为孩子们的笑料。

腊月二十三,是民俗气氛特别浓厚的祭灶日。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人间的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这天就要上天向玉帝回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以酒果、糕饼、纸帛设祭,叫送灶,并备纸马以供灶神升天之用。祭灶那天,每家每户,富人穷人家家一样,吃过晚饭,将灶上锅台收拾得干干净净,在灶前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点上香烛,摆上糖果祭灶。烛光摇曳、香烟袅袅的祭灶仪式显得有几分神秘,但在我们小孩子的眼中,灶神的形像和有关的传说毕竟有些距离,而实实在在惦记的是等祭祀仪式完毕后那些糖果早早成为我们的口中美味,大人们那种希冀平安、幸福的美好心愿则与我们无关。

除夕到了,一家人围在火炕上吃团圆饭,炕的中间置一饭桌,大红色的油漆盘子里堆满各种食物,中间必定有暖锅,暖锅是旧时用沙土做成的沙器,银色的,外面泛点黑,中间是空心的,里面烧起木炭,火会从暖锅的中间冒出来,火苗舔着每个人的脸庞,照得红彤彤的。砂锅里炖上各种菜蔬肉片,一家人吃着,说着,笑着,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除夕之夜,大人小孩都围拢在火炕上,开始守夜,吃菜吃肉喝酒。讲究的是九道小菜,其实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丰富的蔬菜,基本都是土豆丝,萝卜丝,豆芽,茄莲丝,煮熟的带骨猪肉,小麦面,玉米面,豆面和在一起自制的点心是必不可少的,屋内地上生着火盆,米酒是用专门作烧酒的锡壶烧开曳好,我们那里叫“曳酒”,然后端上桌来,先敬爷爷,后敬父辈,最后才让我们小孩子品尝一点。奶奶做的米酒是淡黄色的,清清的,打开酒缸,屋子院子的角落里都会充满米酒淡淡的清香,味道直钻鼻孔,喝到嘴里香甜甘醇。一家人说说笑笑,我们小孩子放着炮仗,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直到吃累了,玩累了才爬到炕上不知不觉得睡去,大人们拉着家常一直到天亮。

睡眼朦胧中,我们会被叫起来放开门炮,随着一声声炮响,屋子的门,院子的门都被打开,直到晚上才会关掉。

这样的除夕过了许多年,伴随着我长大,直到我来到父亲身边。随着家境一天天殷实,生活一天天好转,年年的除夕夜里都是堆满各种水果点心食物,可总是越来越没了胃口,越来越少了欢笑,年年都是围着电视看春晚,看完春晚就睡觉,有时候一家人连个炮仗都懒得有人放。大街上银光闪闪,灯火阑珊,街道里缺少了行人踪迹,寂静得如同北风刮过一般。

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着,日子也在不经意间匆匆滑过,原本十分浓重,充满喜庆、代表着东方浓郁特色的节日,在平淡中迎面走来,又在平淡中悄然归去。我们除了用淡然的心态去接受外,没有了儿时那种热切的期盼,那种欣喜和快乐,那种甘甜浓香的味蕾,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那么寂寥……

土豆片白菜汤

没有哪朵花不美丽芬芳?

没有哪个生命不是珍贵的宝藏?

只要你心情舒畅?

天空永远都会晴朗?

土豆片白菜汤?其实最有营养?

你的那座低矮的小屋?

其实比高楼大厦更能抵御风霜?

你的那铺小火炕?

也能把爱情焐得滚烫?

昙花一现

不要怕凋零就拒绝开放

不要怕陨落就拒绝飞翔

昙花一现也是美丽的波浪

流星陨落也是生命的辉煌

天长地久只是一种梦想

曾经拥有才是真实的村庄

来吧,不要拒绝我的渴望

来吧,不要在乎前进的方向

把你的'目光融进我的目光

把你的羔羊牧在我的草场

只要你的双脚踩过我的土壤

我的世界就会亮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