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食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
他一路这样吟唱着,终于来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建成了这个草堂。“但有故人供禄米,余生此外更何求”(《江村》),他脸上终于闪起了一丝微笑。他被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也称他为杜工部。他心情轻快地唱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可是好景不长,他的朋友死了,他又失去了依靠。以后,他还在四川流落了几年,才终于由湖北转入湖南。路过岳阳楼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
“吴楚东南
公元八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年,杜甫五十九岁时,终因贫病交加,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上。一个对中国
千秋诗圣(下篇)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葵
《兵车行》是给杜甫后期诗作定基调的作品。唐玄宗天宝年间,即八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维持着表面
车
尘土飞扬,哭声震天,“爷娘妻子走相送”,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诗人还用镜头切换的手法,把“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与“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叠映[印]在一起,用强烈的对比来加强刺激效果。
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诗人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儿子是养老送终的依靠,现在都战死了,自然还不如生女孩子好,嫁在近处总算还有个可指望的。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使后世能如见如闻地了解到,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老百姓是怎样在水深火热中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三个在前线打仗的儿子战死了两个,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一条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来见人的儿
如今成都这里的杜甫草堂何等气派!可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住在这里时,只是一栋茅屋,那才是真正的草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他五十岁那年,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掀了顶,于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失眠中他却想到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使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阴],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郎]》中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杜甫所以是诗人之首,就因为杜甫的确有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这是符合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因而后人敢于去学他;另一方面,杜诗又特别经得起琢磨,也使后人乐于去学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这使他对诗歌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他告诉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简直把诗当成传家的祖业。写诗对杜甫来说,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转移和储存方式,是使自己从苦难和卑微中跳出来的手段。他声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说明他写诗是反复推敲,反复锤炼的;由于驾御语言的能力高超,再加上精雕细琢,特别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律诗,几乎每一个字都用得那么精到,叫人想不出还能用别的什么字来代替。比如: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是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一个步骤。有总结才会有提高,才会有进步,从大的方面说,总结能为国家制订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从个人或集体来说,总结也是不断提高思想、业务水平的一项切实的事情,同时,写总结本身也是总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工作总结的特征
1、工作总结 ,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取得什么经验与教训。
2、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改进措施,提高今后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工作总结的.作用
1、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2、总结是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总结是团结基层员工争取领导支持的好渠道。
如何写好工作总结
1、标题
标题通常标明总结的单位,总结的时间,概括的内容。也可分正副标题。
2、正文
正文是总结的主要部分。
3、日期
总结的结尾要写明日期。
如何写正文
条理要清楚。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1、基本情况概述
将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介绍。目的在于对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2、成绩和经验
这是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一般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
3、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总结存在的问题与教训更为重要,是正文的关键部分,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
4、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与思路
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总结出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要继续发挥、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改进措施等。
目光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注视时间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其余30% ~50%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 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
注视区域
场合不同,注视的部位也不同。一般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亲密凝视。
(1) 公务凝视。在洽谈、磋商、谈判等严肃场合,目光要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或双眼与额头之间的区域。
(2) 社交凝视。这是指在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
(3) 亲密凝视。这是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注视方式
无论是使用公务凝视、社交凝视或是亲密凝视,都要注意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所要注视的位置上。这是因为,人本能地认为,过分地被人凝视是在窥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私。所以,双方交谈时,应适当地将视线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这样能使对方心理放松,感觉平等,易于交往。
当与人说话时,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这是一种既讲礼貌又不易疲劳的方法。如果表示对谈话感兴趣,就要用柔和友善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区;如果想要中断与对方的谈话,可以有意识地将目光稍稍转向他处。尽量不要将两眼视线直射对方眼睛,因为对方除了会以为你在窥视他心中的隐秘,还会认为在向他表示不信任、审视和抗议。但在谈判和辩论时,就不要轻易移开目光,直到逼对方目光转移为止。当对方说了错误的话正在拘谨害羞时,不要马上转移自己的视线,而要用亲切、柔和、理解的目光继续看着对方,否则对方会误认为你高傲,在讽刺和嘲笑他。谈兴正浓时,切勿东张西望或看表,否则对方会以为你听得不耐烦,这是一种失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