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描写锦里古街说说 正文

描写锦里古街说说

时间:2025-09-11 01:41:23

“锦里”原为是秦汉三国时期成都以织锦、售锦为主的一条古街,历代文献词赋多有记载。蜀锦在三国蜀汉时期也占有极重要的经济地位,诸葛亮说“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如此发达的蜀汉织锦业,使成都成为三国时期锦文化的代表。现在的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布局严谨有序。

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它完全是草根的,本土化的,商店里卖的一般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一种快乐。

从洛带回来,我们在武侯祠附近吃火锅。从火锅店出来,不到百米,就到了锦里古街。一走进去,我的感觉就是如入仙境:古老的街巷,怀旧的建筑,大红的灯笼,各种各样的旧时玩意儿······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己的风格,高高的门槛儿,雕花的窗格,古拙的牌匾,墙上窗前门边看似随意摆放实则独具匠心的盆栽,有很多在东北卖到成千上百的兰草就在角落里静静地生长着,迎合着古朴的底蕴,释放着宁静的清芬。每一家店门前,都会摆几张木桌竹椅,那桌上必定会插上一枝鲜花,家家各不一样。

在酒吧娱乐区,整条街仙乐飘飘,门前淙淙溪水,打湿着静默的花香。不论多么豪华的酒吧,从外面看都是仿古的建筑,没有一丝一毫大都市的气息。往里面一看,却是别有洞天。有一家规模很大的酒吧,里面灯火辉煌,觥筹交错。在乐队舒缓的曲子里,一个男孩子一支一支地唱着流行的曲子。我们站在窗外,就着月色和花香默默欣赏了一会儿,那歌声像蜜也似的银夜,铺天盖地地浸满我的心。还有一家酒吧里是一位老外在纵情歌唱,而有一家酒吧,房门洞开,栽满绿竹的长廊深处,是一位身着红色汉服的古典美女,在行云流水般地弹奏古琴。

还有府第客栈区。每一家客栈都是古老的样子,挂着木质牌匾和大红灯笼,和我们在历史剧中看到的'别无二样,牌匾上都是**客栈。客栈的楼上亮着灯笼,那些过往的人们系在栏杆上的红布条密密匝匝,写满了祈愿和祝福。有一些深宅大院是私人住宅,大隐隐于市,朱漆的大门,层层的台阶,门上往往贴一张打印纸:私人住宅请勿打扰。我真羡慕他们生活在这个安静美丽的地方。

四川特色名小吃区是整整一条街。各种各样没见过的东西琳琅满目。什么肥肠粉,三大炮,张飞牛肉,应有尽有。买了哪一家的东西,就坐在哪一家门前的竹椅上慢慢享用。

特色工艺品区最好看了,剪纸呀,草鞋呀,泥人呀,蜀绣呀,吹糖人的,绘彩蛋的,手工编织的,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但是比较而言,在成都,锦里的东西是最贵的,而且不论东西大小,绝对是一口价。在剑门关,大姐给我买了一个青花瓷的吊坠38元,它这里48元,并且绝无二价。

街里古树成群,花草繁茂。在一座辉煌的戏台上,左面一面旗子上写着:出将,右面的旗子上写着:入相。虽然无戏可演,我却仿佛听到了铿锵的鼓点和万马的奔腾。戏台下立着一座“雕像”,古铜色的衣服古铜色的脸,抱着算盘和烟袋,一动不动。我们都以为他是雕像,边欣赏边窃窃私语,直到有好事者近前去摸他的衣服,“雕像”就说话了。他说他是行为艺术者,可以随便拍他,但是要是和他合影就得给他十元钱。大姐马上就交给了他十元钱,让我和他照相。他让我作势“叼”住他的烟袋,把手放在算盘上佯装和他一起打算盘。围观的人很多,我不好意思,相照得难看死了。

每隔一会,就有守夜人敲着铜锣拖着长声慢悠悠地喊:“小心火烛---小心火烛----”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你真的会忘记了自己是生长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里。我们走着走着,迎面忽然过来好几位西装革履的男士,他们每人手里摇着一面拨浪鼓,学着守夜人的声调喊着“小心火烛!”,街上的人们都被他们逗笑了,他们自己也笑得前仰后合,真是一道可爱的景观。

过了一座妩媚的拱桥,就是一棵蜀国时期的银杏树,它历尽沧桑,却生命弥坚,像一位温暖慈爱的母亲,默默守护着凡间的精灵。她的身上,系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她努力地活着,滋养着我们平凡而真诚的希望。她的身后,是一块写着“缘定三生”的石碑,旁边的树上挂满了祈福的荷包,密密麻麻,就像生命中写不完的爱。

小桥下流水通幽,看得见水中残荷的枯枝,夏天里这里一定是荷香盈袖,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蕴。忽然我们听到桥下有窸窣的声响和像人一样咳嗽的声音,定睛一看,原来河里游着许多硕大的黑天鹅。它们悠闲地划着水,从这个桥洞无声地滑向那个桥洞。在繁华的都市里,人与动物能如此和谐共处,真真让人感叹!

在一座朴旧的老屋里,窗下是潺潺的溪水,窗台下是恣意生长的青藤,在古老的花格窗子里,居然坐着一位一身素衣须发皆白的老者,他戴着眼镜,在一张纸上慢条斯理地写着什么,对面的一男一女在凝神谛听。我们真想走进去拜谒一下他老人家,怎奈千回百转的长廊走过愣是没看见门。好神奇的家好神奇的人呀!

虽然这一天走了数不清的路,但是面对如此胜景,谁能不留恋忘返呢?!锦里,它让生活在现代的人做了一次优美的穿越,暂时忘记了曾经的黯然神伤,忘记了职场中的勾心斗角,忘记了某一刻的悲伤和疲倦。如果你喜欢穿越,请来锦里,它会拂去你心头的烦恼,让你会心地微笑。你会暂时忘记了你是谁,回归那个年代,怀抱那时的花香,洗濯那时的流水,感受一下那时心无城府的日子,你,轻提裙裾,回眸一笑,就是那时,最幸福的小人儿。

成都锦里导游词篇一:

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游玩的地方是传说中“离浪漫最近的地方——锦里”。游览时间为2小时左右,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人身财物安全。现在呢,请大家再次核对一下旅游车牌照和小张的手机号,有什么事情请及时与我联系。 锦里就是锦官城,后来成了成都的代称。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写道: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作为武侯祠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是成都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以及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锦里二期大胆将水流引入锦里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并于2009年1月开肆迎客,至此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锦里古街全面升级, “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这条街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相对国内很多人造景观而言,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卖的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以及土特产,餐厅里的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杯一箸都是冲着味儿去的,不花哨,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既是怀旧也是享受。街上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们在酒吧里嗑着瓜子打着牌,喝着外国酒,说的却是绵软的成都话。

成都人民就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锦里呈现的是人间最真实最温暖的景象。

锦里有许多在成都市区很难买到的附近郊县的特产。如张飞牛肉,产于四川阆中,外表呈黑色,卖相不是很好,但内呈牛肉本色,用上等牛肉拌以特制香料制成,味道独特。汤麻饼,产于四川崇州,黄而不焦,甜而不腻,皮酥心脆,香甜化渣。另外还有三大炮、牛肉豆花、三合泥、糖油果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牛肉焦饼、荞麦面、钵钵鸡等小吃。锦里以其雅致的生活步调被誉为都市里“离浪漫最近的地方”, 是都市休闲族的精神驿站,是体验时尚休闲的魅力街区。

好了,说了这么多,至于锦里到底怎么样还是得靠大家亲身体验后才会有更深的感受。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啦!两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希望您玩得开心!

成都锦里导游词篇二: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民俗一条街。这条街与三国文化圣地武侯祠相连,武侯祠英雄众多、高手云集,旁边的.这一位也不甘势弱呀。大家请看,大门上"锦里"二字就是里面这一位"英雄"的名号。那为什么他要叫"锦里"呢?大家不禁要问了,不要急,请听我细细道来。所谓"锦里",有人说是"锦上添花,里有乾坤"之意,其实大谬不然。《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濯它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口说无凭、耳听为虚,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里货真价实的解释吧,墙上这一块石碑,写了锦里得名的由来。 好了,明白了锦里的得名,我们就开始打探打探这位英雄的内功修炼如何吧。顺便提一下,我们的这位英雄是有洁癖的喔,请大家尊重一下英雄的癖好,爱护环境哈。

"锦里"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创建,投入资金上千万、耗时三年。锦里"所处位置上原来是一排破烂的旧民房,影响观瞻,还给仅一墙之隔的武侯祠博物馆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武侯祠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只能向游客作静态展示的弱势,难以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式、休闲式、互动式的旅游方式。于是以蜀文化为内涵的锦里一条街应运而生。 2004年10月31日,成都"锦里"民俗一条街正式开市,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坐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这条在武侯祠东侧出现的老街,全长350米,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二者之间又以水为隔。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滋味。如果游人在"锦里"的古色中流连忘返,还可以住进高挂着丝绸灯笼的客栈,在彻夜辉煌的灯火中感受时空变换的神奇。在锦里,川西好吃的、好玩的都为您一网打尽。

我们先看一下锦里的住宿, 锦里客栈以清末民初建筑为主,有客栈、隐庐、芙蓉三座风格各异的建筑群组成。庭院内有廊坊、天井、花园,房前屋后,假山耸立,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环境清幽,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客房内部装修古朴典雅,配套仿古红木家具,现代高级卫浴,网络光纤,中央空调。 客栈不仅装修经典,服务更是细微体贴,让您享受到安逸、闲适、幽静之感,体验到浓郁的川西民俗文化特色。

住的问题得到答案了,接下来见识锦里的"玩"。古戏台将定期上演川戏的经典剧目,戏台前会定期放映坝坝电影、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民间艺人的展演(如糖画、捏泥人、剪纸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镜等);趣味十足的民间婚礼展示,游人可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而情侣们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婚礼仪式搬来锦里举行,体会一种独特的、传统的婚庆方式;民间音乐及戏剧表演、民俗服装秀更是常年不断,花样百出。其他诸如夜晚打更、采用花轿和滑竿等传统交通工具等多种古韵十足的特色项目,让锦里重现昔日川西古镇的生活原茂虽然锦里是一条仿古风格的街道,但是里面也不失时尚,咖啡屋、酒吧、皮影表演等颇具吸引力。可以说锦里是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继续往前走,街道左右两边的商店也颇具特色:三国文化纪念品、地方特产等风格迥异。前面是锦里的"好吃街",锦里"好吃街"其实是成都市民间小吃的缩影。成都人"尚滋味"、"好辛香",小吃讲究调味,常见味型有麻辣、红油、椒麻、家常、咸鲜、蒜泥、芥末、糖醋、咸甜、香甜、怪味等味型。这里有许多在成都市区很难买到的附近郊县的特产。张飞牛肉,产于四川阆中,外表呈黑色,不大好看,内呈牛肉本色,用上等牛肉拌以特制香料制成,味道独特。汤麻饼,产于四川崇州。

好了,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请大家自行游玩,再次提醒一下,注意安全、爱护环境、保护好随身携带物品。小桥冷月原创,谢谢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成都锦里导游词篇三:

成都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这回我们有幸一睹它的风采。

锦里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

因为是新年,锦里人涌如潮,几乎没有空闲之地,妈妈打趣道:"在这里人不能摔倒,因为没有地方!"为了防止走失,我紧紧地拽着家人的衣角,就这样,也好几次险些被冲散。锦里街道两旁有很多的现场制作的小吃摊,我吃了几种,基本上全都是辣的。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三种我认为最有特点的小吃:"龙须糖",卖家把糖浆放到制好的香喷喷的炒粉里,像抻拉面一样不停地拉伸糖浆,直至细似龙须,便把它们再挽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圆柱,整齐地摆到盒子里,便可以吃了,感觉入口即化,满嘴留香,只是有点粘牙。"伤透心凉粉",把豌豆做的凉粉切成一条条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调料,我在吃的时候感觉此凉粉的确名不虚传,伤透心地辣啊,眼泪都快出来了!"三大炮",它的名字怪怪的,却是对制作方法的写实。把做好的糯米团"嗵嗵嗵"扔到前面一个盛满炒粉的大簸箕里,使它上面粘满了炒粉,像三个大元宵,再放到调制好的配料里,每碗里就三个团,三大炮由此得名。那配料里放了许多的红糖和芝麻花生等物,吃起来感觉爽而不腻。

锦里还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店铺,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一家卖蝉丝被的小店,现场制作,有一位穿着蓝底白花衣服的阿姨在整理茧,只见她把煮熟的已经清空内心的茧从手中穿过,套在手心,抽丝,动作优美利落,店内的人熙熙攘攘,她却专心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了。

怪不得锦里这么多的人来,它真是好吃好玩应有尽有!

成都锦里导游词篇四:

成都蓉城,是著名的娱乐之城。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了飞速发展,渐渐成为了现代化的城市。然而,在这座城市中,仍然存在着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锦里。

锦里坐落在成都市武侯区,在武侯祠旁。锦鲤,也是一种鱼的名字。锦里之所以得名锦里,正是因为这老街里的鱼池里全是锦鲤鱼。那里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其独到的韵味。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走入锦里的深处,去体会这条老街的美丽。

白天来到锦里,你要体会的是幽静。锦里那边天气一般都较冷。白天慢悠悠地走在街上,一边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凉风,一边感受着古街的韵味。鱼池中的锦鲤鱼,也慢悠悠地游着。撒下一把鱼食,鱼群会马上跑过来抢食。力气大的马上就抢在了前面,力气小的被压在了下面,运气好的顺手牵羊,从别的比自己弱的鱼的嘴中把食物抢过来......看到这副情景,你一定会"扑哧"一声笑起来的。

锦里的夜晚同样是美丽,这个时候你要感受的是热闹。东看看,西看看,这是街上人们统一的动作,因为街上好玩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四处灯火通明,特别是灯会的时候,门口就是各式各样的彩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因为看灯看的出神而跌倒的人也不在少数。锦里中的戏台上也会演各种古老的戏剧,为"古老"一词更添姿彩。

这么多年,成都的变化日新月异,只有这条老街依旧诉说过去。它的古老韵味会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它,一个响亮的名字――锦里!

说起成都这个城市,大家脑袋里面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词。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去成都锦里古街的经历。

我跟表哥坐了半个小时车程的公交车就来到了锦里,来之前也没有对锦里这个地方做过多了解,于是我们心中对锦里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刚一走进锦里你就可以抬头看见锦里两个字被写在了牌坊上。两边的街道在繁华的市中心显得有点狭窄,而来来往往的游客就在成都锦里古街的街道里穿梭着。

我跟表哥随着人群也慢慢的向里面前进,我看见了两边全是出售一些本地特产的店铺,作为一个经常到成都的四川人自然不会对成都特产产生太大的兴趣。倒是一些手工制品吸引住我的眼球,我看见有售卖手工面人的摊位。上面有我们熟悉的名著人物:孙悟空、武松等等,除了惟妙惟肖的面人,我还注意到有做各种各样的糖人。只见师傅熟练的舀出一勺融化的浓稠糖,接着便在桌子上开始进行创作。随着他的手臂在空中不停的挥舞,一个全身通透的飞龙变成现在游客的'面前。看完了糖人师傅的表演之后我们接着向里面走,我看见一个有3米多高的戏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看的出来这个戏台应该有些年头了,虽然上面这个时候没有人表演戏剧,但是下面还是围了许多人争先恐后的拍戏台。我想成都锦里古街的出名应该跟这个戏台有很大的关系。

我跟表哥接着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坐满游人的小亭子,虽然这个亭子没有苏州园林的优雅,但也算得上别具特色。亭子下面是在水里悠闲地游着的观赏鲤鱼,我便将手中的零食与鱼儿分享。

再接着往里走便走出了头,成都锦里古街真是够短的,我还没有看够、玩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