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说说 正文

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说说

时间:2025-09-14 04:57:05

1、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2、人老无能,神老无灵。

3、生姜还是老的辣。

4、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5、发白如雪,那是岁月沧桑撒下的鲜花,弯躯如弓,那是时间老人积蓄的能量,手如槁木,那是神农赐予不断收获的硕果,睛若黄珠,那是上苍赐予五彩缤纷的颜色。

6、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

7、老马识途,人老识理。

8、每个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

9、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10、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

11、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

12、老将出马,一个顶两;听了老人言,不会受颠连。

13、乌球子树老来红,荷叶老来结莲蓬。

14、当身体依旧健壮时,就已在人生之路上蹒跚踉跄,这是灵魂的羞耻。

15、壮心未与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16、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17、为人年老没心机,为笋年老没人吃,熬糖老了第一苦,残花莫望春风时。

18、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9、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

20、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21、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22、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

23、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24、当我们变老时,我们同时变得更愚蠢和聪明。

25、过的桥也比你走的路长,吃的盐也比你吃的米多。

26、树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

2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8、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9、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

30、不怕人老,单怕心老。

31、年高可以带来智慧与经历。

32、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33、提琴虽老,仍可奏出好曲子。

34、冷铁难打,老竹难弯。

35、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36、不要担心老起来,到你中止老起来的时候,你就死了。

37、老年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已经衰老,而在于他依旧年轻。

38、残灯犹未灭,将尽列扬辉。

39、听了老人言,不会作大难;不听老人言,到老不周全。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社会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让人感觉眼花瞭乱,一天不学习,就有落伍的危险。互联网的普及,推波助澜。特别是“80”后、“90”后年轻人的生活理念与爷爷奶奶那代人的传统观念差异越来越大。譬如,有的年轻人整天与手机为伴,埋头玩微信、视频聊天不知疲倦;有的年轻人吃、穿、住、行都在网上办理,网购消费大手大脚,从不心疼;有的年轻人身着“破洞装”像个流浪的乞丐,招摇过市,追赶时髦。老人们对此,颇有微词,又惊叹不已。他们隔辈人之间的代沟深几许,无言以对。

去年寒假期间,上大二的侄女与我一起陪母亲来市里医院看病,在我家住了几天。母亲见侄女穿着的牛仔裤露了膝盖,觉得孩子的裤子都磨破了,也不知道缝补,心疼的不行。母亲对侄女说,“你大娘家里也找不出一块布料,等回老家了,我给你找块补丁,把你的裤子补一补。”侄女听了,哈哈大笑,很自然地说:“奶奶,裤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用补补丁了。”“怎么花钱买破裤子穿啊?”母亲望着侄女不解地问道。“现在,同学们都这么穿。”侄女轻松地回答。母亲听了,沉默不语。她不知现在的年轻人心里想的什么,脑袋里装的什么。

过了几天,上研究生的女儿放假回家。从行李箱里拿出两条带着洞的牛仔裤,送给侄女穿。侄女高兴地致谢,接过裤子,走到正在看电视的母亲面前。“奶奶,你来看看,我姐姐的裤子也有洞啊!”她心直口快地说。母亲转过脸看了看。“唉!”她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孩子穿的是什么衣裳啊?”“这是今年流行的‘破洞裤’。”女儿在一旁接话说。我和妻子忙给女儿和侄女使眼色,别在母亲面前显摆了,侄女急忙把裤子收了起来。“过去,俺穿带补丁的衣裳,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新的。现在的孩子们,还专门买带洞的衣裳穿,真不懂孩子们怎么想的?”母亲自言自语地唠叨起来。

母亲在我家呆了十多天,见我和妻子工作忙,又担心父亲的生活,病情好转了一些,拿了一些药,就让我开车送她回老家。星期六那天上午,我和女儿、侄女陪母亲回到老家,父亲十分高兴。他看到两个孙女穿着单薄,忙叫她们坐在煤炉子跟前取暖。我们刚进屋坐下来,母亲就忍不住把女儿、侄女穿着“破洞裤”的事说了出来。父亲听了,脸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见了。“俺们小时候穿破衣烂衫,逃荒要饭是没法的事。那年月,家里穷的很,常年青黄不接。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新衣裳啊!”他说话的表情认真又严肃,“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没吃过苦。穿着这样的衣服也不好看,像个乞丐。大人要好好教育孩子。”“孩子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母亲在一旁插话说。我连忙点头称是。我悄悄地看了一下女儿和侄女,她们很不情愿地表态,今后不买不穿“破洞裤”了。父亲绷紧的脸舒展开了,母亲也不再唠叨,忙着张罗午饭,一家人又说说笑笑起来。

我望着父亲母亲忙碌的背影,仿佛又看到小时候的生活情景。父亲当过兵,不怕苦、不怕累。他除了参加生产队正常劳动外,农闲时,为多挣一点额外的工分,主动加班加点,常去干别人不愿干的农活。母亲是个过农家日子的好手。她既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一些工分,又能精心操持家务,养鸡喂猪。她喂猪时,就会对我们说,“等猪长大了,卖了,有了钱,过年时,你们就能穿上新衣裳、吃上肉了。”听了母亲的话,我们非常高兴。母亲说,猪爱吃野菜,用野菜喂猪,能省一些粮食,省的粮食用来养鸡。于是,我们放学后,提着粪筐到山坡上挖野菜。回到家里,还要比一比,看谁挖的多。我们看着那头猪欢快地吃野菜,心里盼望着它快点长大。

我家六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母亲半个劳力。父亲母亲尽管如此能干,年底生产队决算时,我家仍是缺粮户。母亲辛苦饲养一年的那头肥猪,要交到生产队顶缺粮款。当把那头肥猪从家里赶走时,我和弟弟、妹妹眼巴巴地看着,心里十分疑惑。自己家喂大的肥猪,怎么不留到过年的时候,杀了吃肉呢?母亲不是说好了,等卖了猪,有了钱,给买新衣服吗?

还好,我家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吃的穿的细水长流,全家人都没有挨过饿、受冻过。父亲说,这都是母亲的功劳!母亲平时舍不得吃鸡蛋,总是把积攒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回油盐酱醋和一些蔬菜,调剂和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她还积攒一些布票,在当工人的舅舅家接济下,过年时,我们四个孩子都能穿上一件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孩子羡慕不已。

过去的.苦难日子,年近八旬的父母那代人怎能忘记啊!他们年轻时自家纺织棉纱线,农村传统作坊制作粗布,自己动手缝制衣被。一件棉袄、棉裤要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年月,孩子又多,一家五、六个孩子十分普遍。一件衣服,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破了,改一改、补一补再给老三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五颜六色,深浅不一,像“百家衣”。 他们不会忘记小时候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挨饿受冻的苦难日子;不会忘记“一年不吃肉,半年不见腥”,缺吃少穿的清贫日子;不会忘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里刨食的辛劳日子;不会忘记为了给孩子们凑够学费,肩挑手提步行几十里,到集市上卖掉余粮,却饿着肚子回家的情景……

父母那代人也是幸运的。他们经历过旧中国苦难的童年,投身过新中国激情似火的建设年代,经受过十年动乱的艰辛磨练,参与推动和见证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看到了儿孙过上“吃穿不愁,买房进城”的富足生活。他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十分知足,幸福感发自内心。但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他们也有一些担忧的事情,始终放心不下。现在流行的网购,给年轻人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让年轻人背上过重的经济负担,“月光族”、“肯老族”、“低头族”的队伍不断壮大。年轻人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幸福感不强。这些问题和现象与传统观念相冲突。他们只认一个实理:不管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支撑网购的关键,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没有经济基础作后盾,收不抵支,负债累累,累的不仅是年轻人身心,还有年轻人的前程和未来,甚至影响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今,那些苦难的日子渐行渐远,离开了人们的记忆。特别是“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与爷爷、奶奶那代人的代沟越来越深。年轻人对老人们的生活节俭习惯,从思想根源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老人们观念落后、见识短浅,吝啬小气、守财如命,不懂得享受现代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真是如此吗?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年人,要扪心自问:老人们的那些故事,我们还记得了吗?还知道吗?我们要带头忆苦思甜,保持清醒头脑,消除代沟,拉近距离,尽到历史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在追求时尚时,时刻不能忘记饮水思源。老一辈人长期养成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光荣的传家宝,是我们坚守的精神高地,要世世代代传承弘扬下去。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

传承家风家训作文1

当好优良家风传承人说起这家风家训,听老一辈们讲,勤俭节约可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传家宝。虽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条件相较于老一辈们那时的生活的条件好太多,但是我们全家人仍然谨遵传家宝的教诲,从不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的家风,源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已过世的爷爷。听妈妈说,爷爷的一生坎坷。七八岁时便给地主家放牛,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法,使他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从此,爷爷就把这土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播种、耕种、收获,样样精掐细算,舍不得浪费一滴粮食。直到过世时,还依旧恪守着节约的美德。爷爷曾教育我: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艰苦的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爷爷虽然不在了,但勤俭节约的精神永远存在我心中。

爸爸妈妈这一代便传承了爷爷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节约不仅只体现在粮食上,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完电脑或看完喜欢看的电视剧后不关闭电源,是一种罪过;不随手关闭水龙头,放任水龙头中的水流,似乎就是犯了弥天大错;还能穿的衣服扔掉就是罪恶滔天。像面包这样的零食就好像是奢侈品一般,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家里。我曾无数次抱怨爸爸妈妈的抠门,爸爸妈妈总是笑而不语。长大后才明白爸爸妈妈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勤俭家风之美。在爸爸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一般,早已深入我心。每当我浪费之心开始作祟时,我总能记得爸爸妈妈的教诲与爷爷那句语重心长的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作为勤俭节约家风的传承人,更应把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光大。我因此大声倡议:让节俭成为习惯,让节俭成为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肩负发扬这一美德的使命,让节俭深入人心,让我们一起当这优良家风的传承人!

传承家风家训作文2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犹如一棵树生长的过程。家长需要精心教育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们的缺点与不足,不是来源于他自己,而是来源于家长。对于这些缺点与不足,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而是先纠正家长本身的错误,从而再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面对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外界因素与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的家庭坏境会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时候,家风、家训与家教的好与坏就是最有利的证明。

首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它是精神一层表面的教育,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家风是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准则。它在于内化心灵,而外化行为。所以,孩子的家风教育不只停留在表层的行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教育。因此,家训对于孩子的精神教育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训是中国自古流传的一种家庭传统,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强烈的影响。对于家风来说,家训更为具体、易懂。它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要求与警示,能够更确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对。将家规熟记于心,每当孩子做事时,都会以家规为准,符合则为之,不符合则拒之。无形中,起到了警告、监督的作用。其实,家训也可以理解为在家风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达到内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认为,家风与家训的主要体现还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对孩子的亲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总而言之,家风与家训都属于家教。所以,家庭坏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当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够直接反应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孩子在初始阶段,他们所有的认知标准都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在这段时间内,父母能否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次改变。因此孩子的一生与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必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坏境与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风不是说说而已,家训也不是背背也罢,家教就更不是简单粗暴的那种打骂教育。家长对孩子做得够不够、好不好、严不严,就体现在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开始后悔当初对孩子教育的懒惰与放纵,要从现在就开始对孩子教育,担负起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严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标准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来。

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无法忽视的话题。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中幸福成长。

传承家风家训作文3

家,是一个给于人温暖的地方。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家是一个给迷途之人指明方向的地方,但,尽管家再好,再温暖,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是家因为没有规矩而变得一团乱糟糟,那么这样的家还会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给迷途之人指明方向的地方吗?

所以,综上所述,适当的制定家规是必要的,制定家规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规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跟做人的道理!

这是一件很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了。暑假时,吃好晚饭,事先与朋友们约定好晚上在小区门口见面的我,已经顾不得告诉自己父母一声出门的消息,便直接打开了门,骑上我亲爱的“小飞鸽”一路狂飞。

夜凉如水,路灯时亮时暗,使人毛骨悚然。都我还是按时到达了约定地点,与小伙伴们愉快的玩耍了起来。时光似水,时间在手指缝里悄然而过,转眼,夜已深沉。小伙伴们已离开大半,此时的我,也开始担心起来:母亲看到了我不在,会不会担心呢?

于是我告别了小伙伴,骑上了我的“小飞鸽”以十万火急的速度赶回家中。小区里空无一人,灯光昏暗,但在我快到家的时候,我看见了一缕灯光从我们家的窗口处传出——啊!父母还没睡呀!

我收好了自行车,忐忑不安的走上了楼,一进门,便与母亲那担心的眼神,父亲那嗔怪的眼神撞击到了一起。果不其然,迎接我的是一顿“雪菜肉丝”,

“你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这是父亲的声音。

“是呀,出去前一定要告诉我们一声呀,免得让我们担心!”这是母亲的声音。

“***说的对!真是的,你怎么一点也不让我省心!”

“天天在外面玩,也不知道写写作业,暑假已经过去大半了!”

从此,为了不让我的父母担心,在我出去与朋友会面之前,都不忘提醒父母一声:“妈,爸,我出去了!”以后,当我听见父母在他们的朋友面前,满面红光的夸赞自己的儿子时,我都不禁笑着,回忆着,回忆着母亲那担心的眼神,与父亲那嗔怪的眼神,他们都使我受益无穷。

传承家风家训作文4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家风、家训是什么?爸爸告诉我,家风和家训就是一个家的全貌,伴随着我一生的成长。好家风好家训塑造我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家的家风和家训——以孝为先,勤恳做事,诚信勇敢。

从小爷爷就告诉我我家最重要的家风是孝,“百善孝为先”。在家中要孝敬父母长辈,在外面要孝敬师长,尊老爱幼。我时刻牢记着爷爷的话,所以每次坐公交时我看到老爷爷和老奶奶我都会给他们让座,践行着爷爷从小教育我的尊老爱幼的美德。

勤恳做事。爸爸的工作非常忙,一周只能回来两三次,即使回来了,也经常是在家熬夜加班,有时候夜里我睡醒了起床上卫生间,还能看到爸爸在工作。可是爸爸他从来没叫过苦叫过累,总是认认真真的做着每一件事。从爸爸的身上我学到了做事要勤勤恳恳,就像那句

诚信勇敢。诚信做事,用于担当,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要用于担当,不能向别人推卸责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要言出必行。爸爸妈妈教育我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守诚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要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孩子。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和家训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我要好好牢记长辈们的教诲,在好家风和好家训中学习与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到以实际行动来为弟弟树立榜样,真正把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下去。

传承家风家训作文5

自古,我国就有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自小从我们上学开始,老师先教会我们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会独立,长大以后更能真正

家是温暖的港湾,只有在一个家庭平等、相互团结、相互谅解、懂得包容中,才会营造出完美的自我。课堂上,我们上了感恩教育课,课上,老师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付出,老师的演讲是我们深受感动,每一个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么是感恩。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好家训要做到,好家风要创造”,刘奇葆曾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风就是一种由家庭所引起的风气,家庭不一样,风气不一样。一种好的家风,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靠教育。平常的积累所得。所谓的家风的好坏,不仅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种责任。

家训就是人活着就要自立、自强,超越社会、超越自我、敢于担当,做事自己要做到问心无愧,做人要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无论做什么事,发生什么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人一定要自信,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微笑着去面对,良好的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出人头地,告诉你光想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看。我一直端正自己的家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和睦、包容、理解享福美满的一个好的

家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端正自己的家风,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