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的青岛栈桥
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们一行踏上了山东半岛的旅程。坐了一夜的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下了车,远远就看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栈桥。它笔直的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与远处的小岛遥相互应。怪不得享有“长虹远引”之美誉呢!
沿着海边的护堤,我们走上了栈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海浪拍打着栈桥,击起无数的浪花。这时才5:40,天刚蒙蒙亮,天空还下着密密的小雨,可栈桥上的人却有很多了。有不少小商贩正蹲在地上忙着铺摊位,嘴里还不时吆喝着:“小海螺5块3个,鹦鹉螺20块1个……”而那些游走的商贩,一只手臂上挂满了一串串闪亮的珍珠项链,另一只手上则戴着许多用各色贝壳串起来的手链,不断拦住过往的游客:“刚出海的,要不要来一串,做个纪念?”
一群穿着泳装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们身边走过,那么冷的天,时间又那么早,难道他们要下海去游泳?我不禁加快脚步跟上。果然,他们聚集在一个平台上,一边互相打着招呼,一边做着准备活动,时不时就有一个一纵身,跳进海里,溅起了很大的水花,不一会儿便游远了。听周围的人介绍,我才知道那是一群冬泳爱好者。一年四季,他们每天都来栈桥游泳,风雨无阻,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栈桥的两侧聚集着一些海钓爱好者,他们每人都有一个鱼杆,有的鱼杆被抓在手中,有的则斜靠在护栏上,还有的只是把一根鱼线绕在栏杆上,奇怪的是这些鱼线的顶端都没有浮子,只是靠一个鱼钩垂在海里。只见一位老爷爷,先在鱼钩上串上一条红色的蚯蚓作为鱼饵,然后抓起鱼杆,侧身将鱼线甩进大海中,等待鱼儿上钩。只见老爷爷的身边还有一个小桶,桶里装着几条钓上来的小鱼。望着桶里的小鱼,我好奇地问:“这么小的鱼,有什么用?”老爷爷笑着说:“小鱼煎豆腐很香哦,我们青岛人最爱吃了。”
而栈桥上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漫不经心的游客,走走停停,照照相,看看商品,还还价,欣赏自由式跳水,偶尔和钓鱼的老人聊上几句,而我们小孩子则跑向退潮后露出的礁石,捡起了贝壳,好不惬意!
慢慢的,栈桥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到7点,栈桥已经热闹非凡了。
第二篇:美丽的青岛栈桥
这里,有中国最重钢体雕塑——五月的风;这里,有2008年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场地——浮山湾;这里,有原德国总督官邸;这里,有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水师基地——刘公岛;这里,就是黄海之滨——青岛。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青岛百年标志性建筑——栈桥公园。简单来讲就是海边的一座桥,可是桥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景就证明了它的魅力。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栈桥的海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仿佛听到大海的呼唤,它热切的呼唤,原来这儿人有待客之道,景物也有!
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桥上,走到了离海最近的地点,我好想与海来个亲密接触,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这大概是城市人最期待的吧?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山东青岛的水也毫不逊色,清澈见底的,海面上,隐隐倒映出白云飘飘。近处,海面上是那么明净透彻。轻轻的微波渐渐地向岸边移来,越来越近,冲在沙滩上。岩石上,泛出层层白花,溅起颗颗银珠,又悄悄退下,温柔中带着羞涩。那犹如轻纱薄镜般的海水一遍又一遍拂动着疏松的沙滩,显得那样平静而安详。远远望去,浅蓝色的天空和深蓝色的海水融合在了一起,简直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我终于看见“水天一色”的场景了。
我被陶醉了,这如诗如画的景象。滚滚的海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一个追逐着一个,欢腾奔涌。那海涛就像一串串光彩熠熠的宝石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在海面上欢快地涌动,发出节奏均匀的拍打声,好像月亮母亲低吟的摇篮曲,又好似花丛中情侣轻哼的恋歌。栈桥上仿佛只有我一人了,我伴着海涛的音乐舞之蹈之,清凉的海风迎面而来,带来赞美带来鼓励,吹起我的头发,吹起我的裙摆,这最纯真的舞蹈,舞者能演绎得了?海涛这最自然的音乐,音乐家能演奏得了?
这铁链,这栏杆阻挡不了我对大海的爱,我相信大海也一样……
第三篇:美丽的青岛栈桥
新的一年,万物复苏,春姑娘也悄悄来到人间,洒下春雨,染绿小草,解开湖水,抽出树木的绿芽苞,给大地换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中,忘掉烦恼,扬起笑脸,一起去春游吧!春游去哪儿呢?我建议大家去栈桥感受一下别样的春。
早晨的栈桥是美丽的。刚下了车,你就能听到“嗷嗷”的海鸥叫声响彻那蓝如碧玉的万里长空,显得那么嘹亮。再往前一走,就可以看见这些小家伙的敏捷身影了。瞧它,时而展开双翅,在湛蓝的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时而,“嗖”的一声冲下来,从你的头上掠过,又飞到那边去了。这些小家伙可真是可爱、调皮。有一只小海鸥,也许是胆子大,也许是被游客手中的油条吸引了。总之当它落在护栏上时,你就有机会好好观察它了:看,它的肚皮本来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可是,它羽毛的颜色越来越深,到了翅膀边上,已经变成黑色的了。它的两只小眼睛如黑珍珠一般明亮,我想,它的视力一定很好。
黄昏的栈桥是美丽的。夕阳要落了,它的余晖染红了天空,映红了海洋,还照在了栈桥上,大海和天空都显得更加辽阔无垠。这时身边伴着海鸥,别具风情。
傍晚的栈桥是美丽的。此时,没有早晨的可爱,没有黄昏的空旷,有的是一份来自夜晚的喧哗。傍晚,等到天黑透了,所有的华灯一起迫不及待地亮了起来,五彩缤纷。红的像骄阳,粉的似云霞,黄的如圆月,绿的犹如碧叶.........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这,就是美丽的栈桥,
我的家乡青岛作文1
青岛,是我美好的家乡,近几年来,家乡发生了许多变化,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家乡现在有非常多的风景区,举几个例子:比如充满异国风情的八大关,韶关路植桃树,粉红满街;正阳关路种紫薇花,夏天最为漂亮;居庸关路五角枫,秋天满街红彤彤,激情似火;紫荆关路是雪松;宁武关路则有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美好无比。还有公园代表,中山公园,那里植满樱花,每逢5月1日前后20天,这里便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樱花节”。不仅是樱花,这里还是观赏郁金香、菊花、桃花的好地方。花开之际游客们会成群结队的来到中山公园,那唯美的赞叹和银铃般的笑语便是中山公园最好的标志。再说说海底世界,那可是青岛的一大特色旅游景区。“没看过海底世界,就别说你到过青岛。”是一个经典广告,的确,青岛的海洋特色都在这里体现了。这里像真正的海洋,让我置身于海洋生物中,鱼儿都从我的上面、侧面游过,太爽了!这里还有许多稀奇动物,像椰子蟹啦,千手观音啦,都是我没见过的。青岛太美了!
山外有山,青岛还要继续改造,你瞧,我就发现了许多。以前,青岛大学的牌子非常简陋,只有两根大木桩,上面挂着一块牌子“青岛大学”,现在,门口的“青岛大学”变得清晰起来,支柱也不再是木桩了。还有贮水山公园,听报纸上说,那里要改造成“迪士尼乐园”。我去看了一下,还真变了。萝卜会留下来的垃圾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周围也种上了茁壮的小树。儿时最喜欢的宠物园、卡通城也被陆续拆掉,我不伤心,我期盼新的儿童公园。
青岛还是奥运伙伴城市,承办的奥运会、残奥会的帆船项目和冬奥会的一些项目,受到了人们的好评。奥帆赛又为青岛增添了一个新景区奥帆基地。奥帆基地的规划和设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陆域工程主要包括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运动员公寓、运动员中心、媒体中心、后勤保障与功能中心五个建筑单体以及环境等配套工程,水域工程包括主防波堤,次防波堤,突堤码头,奥运纪念墙码头,护岸改造等水工工程,是理想的奥帆基地。
青岛是多么美好的城市呀!大家怎能不喜欢呢?一起来保护我美好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青岛作文2
我的家乡在青岛。青岛是海滨城市,那里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青岛的崂山和海产品了。
可以说,崂山是青岛所有山中之最了。站在峰顶,一阵轻风扑面而来。极目远眺,整个青岛尽收眼底。沐浴着阳光,吃着零食,真是太享受了!站在峰顶,随后能摸到白云,仿佛自己进入了人间仙境。崂山盛产崂山绿茶、崂啤和矿泉水。崂山真美好,真高大。
海产品数都数不过来。龙虾、蛤蜊、鲍鱼、海参……数不胜数,个个鲜嫩多汁。一尝,仿佛自己进入了海底,和龙虾一起玩耍,和海参一起聊天,睡在蛤蜊先生柔软的肚子上。
小吃更是举世闻名。如糖葫芦、章鱼小丸子等等,数不胜数。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动心了吧?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做客。
我爱我的'家乡——青岛。
我的家乡青岛作文3
青岛像个山东的姑娘,爽朗、个性迥然,空气洁净干爽,马路和人行道干干净净,路边的房子也显得格外明亮,走在大街上整个人的感觉非常舒坦。海并不算蓝,只要靠海一站,人就放松了,快乐了。
青岛还有许多观光的好去处。比如说电视塔,电视塔被称为中国第一钢塔,高度仅次于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和日本的东京电视台。进入大厅,乘坐特制的高速电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160米的自动旋转餐厅,这个餐厅90分钟旋转一圈,在这上面用餐可以将青岛的每一处景色尽收眼底。
还有青岛的五四广场,想必你也早有耳闻吧。一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又红又高的建筑物,它的名字叫“五月的风”。每到节假日,五四广场就会人山人海,把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这时,五四广场还会举办几场文艺演出,吸引了不少的中外游客。再往前走你就能看见一条长有100多米的喷泉拔地而起,非常美好、壮观。
青岛还有很多像电视塔和五四广场这样的观光胜地如十梅庵、雨林谷、音乐广场、中山公园、海底世界等。每当我来到这些地方,听到游人们在观光时嘴里发出啧啧地赞叹声的时候,我就为自己是一个青岛人而感到自豪。
我爱你,青岛———我的故乡!
我的家乡青岛作文4
在美好的胶州湾,有一座山美、水美、人美得海滨城市——那就是我的家乡青岛。这里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有誉满全球的著名品牌,更是一个文明的城市。
雄伟秀丽得崂山,依海而立,它像位张开双臂得伟大母亲,有力的环抱着青岛。著名的栈桥延伸进蔚蓝的大海与小青岛眺首相望,形成了寂寞的港湾。形态各异的八大关建筑更是叫人惊叹,路的两边郁郁葱葱的大树里,遮掩着一栋栋小洋楼、小别墅。一到夏天,来到青岛 旅游的人就络绎不绝。
在青岛有许多著名的品牌享誉全球。如“海尔”、“海信”、等等家喻户晓,这些足以证明青岛人对大海的深情。当然,更不要忘了青岛啤酒,“吃蛤蜊喝啤酒”已经成了青岛夏天一道热闹的风景线了。
在青岛这座文明的城市,处处可以见到排队乘车,给老人、小孩让座的现象。青岛是一个和谐有秩序的青岛。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如同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我的家乡青岛作文5
谈起“蓝天碧海,红瓦绿树”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青岛。
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它以它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给每一个来过青岛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偌大的汇宾广场,郁郁葱葱的青岛植物园、美好的八大关、古香古色的劈柴院、热情的青岛人民……等等都给来过此地旅行的人们在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青岛的楼房建筑风格有26国之多,但是不管是楼房、土房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红瓦。去过南方的同学一定会知道:南方的建筑物房顶都是灰瓦、黑瓦。可是青岛的楼房房顶从天空上往下看都是一色的——红色。
栈桥是青岛中很著名的一处景点,同时也是青岛的象征,建于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桥南端是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回澜阁,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二层八角亭
秋天涨潮时,海浪拍岸,激起数十米巨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退潮后,海水后退100米,礁岩沙滩上满是赶海挖蛤蜊的游人。每到秋天风平浪静时,成千上万只海鸥在湾内低飞回翔,与蔚蓝的天、远处的回澜阁、近处观景赏海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这里的城区建筑皆依山坡面海而建,以欧式单体建筑为主,多用缤纷的色彩,尤其是那几乎清一色的红色屋顶,更
成了青岛市的一大特色。从小鱼山公园往下望,蔚蓝碧绿掩映着的一片片红瓦,为这个城市带来浓浓的暖意。碧海、蓝天、红瓦、绿树辉映出青岛美好的身姿,赤礁、细浪、彩帆、金沙滩构成青岛亮丽的海滨风景线,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别具欧洲风情的街区,组成了一幅色调斑斓的图画。穿行其中,仿佛置身古老的欧洲小镇,浪漫、写意。
生在鲁北平原,对大海和高山有着一种特殊的向往。
公司周年之日,经理让她的哥哥做司机,组织单位优秀员工,并带着她七十多岁的母亲,去山东最美的海边城市——青岛旅游。
单位上合作关系最融洽的宋霞,在车上和我紧挨着。
宋个子不高,小巧玲珑。相貌不是特别出众,但工作能力强,人缘也好,深受领导器重,同事们有话也愿意和她说。今天她特意穿了一身粉色套裙,和单位上那身一成不变的工作服比起来,平添了一种靓丽和妩媚。
我和宋路上一点睡意也没有,互谈各自的过去和成长过程。
宋姐俩,上面一个姐姐。因为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母亲在家里地位一直不佳,忍气吞声中落下一身的病。父亲脾气暴躁,一有不顺心就拿母亲出气。姐姐性格像母亲,一看见父亲耍脾气就陪着母亲在一旁哭。
“我这脾气不行,忍不下去,经常和父亲对着吵。父亲脾气暴归脾气暴,但只是嘴上吵吵,声音大,从不打人。虽然有时会举着大巴掌向我比划,却没打过我一巴掌。”
宋苦笑了一下,继续说下去:“我姐俩都长大了,父亲想把姐姐留在身边,姐姐说让她往家招女婿,她就***。我说,用不着,你找个称心的人嫁出去,这养老的事留给我,我嫁到外面还不放心咱娘,怕我不在咱爹欺负她。气得我爹直白瞪眼。我又冲爹说,翻白眼做什么?你闺女说话难听,这脾气也是受你的遗传。”
同事们听着宋的话大笑,我说:“你在单位上厉害,在家里也这么霸道啊?”
她笑笑:“做人要有主动权,不然这上有老下有小,你想你的,我做我的,还不乱了套?”
“也是。你老公和你爹娘关系怎么样?”
“有我在中间掌握平衡,还马马虎虎吧。让我爹气恼的是我又生了两个丫头片子,有时我爹就叨叨,我故意气他。闺女怎么了?就你这脾气,要是往家娶个儿媳妇,早把你气死了,还会让你过舒心日子?好在我爹说是说,对我女儿的感情还是没话说。我和老公出来上班,我娘做饭照顾孩子,我爹开出租三轮。我爹挣的钱也都花在两个孩子身上。一家人过日子就像在单位上一样,相互摩擦,磕磕碰碰,但只要是向着一个大方向发展,就有凝聚力,有奔头。”
“说得好。”在后座上睡了一会儿的经理走过来插话,“这几年你们为公司操了心,出了力,我心里有数。这回在外面好好玩,放松一下,回去后再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宋说:“我和郭姐刚才说了,在别处转悠了那么长时间,来到公司后才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要谢谢你呢。你不在后面歇着,到前面来干吗?怪挤的。”
“我是想让你们到后面歇歇呢。路还长,这样长期坐着可受不了。这样吧,宋,你先去歇一会儿,歇够了再让你郭姐去歇,我们轮流休息。”经理笑着说。
“好,谢谢经理。”宋起身走了。
经理坐到宋的位置上,笑着对我说:“你们谈得很开心啊。来,我们继续你们的话题。一直欣赏你在工作上的表现,还不知你在公司外面的精彩呢。现在正好有时间,说说吧。”
“我在外面和在公司里面一样平平常常,只是被家人和领导包容和宠爱而已。”我怕依旧保持自己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风。
“说说以前都做过什么工作,经历过什么大波折。”经理和颜悦色地说,脸上一对酒窝盛满了甜甜的笑意。
“大波折还真没经历过。当过农民,做过代课,进过服装厂,虽然没人挑过我的刺,自觉哪个职业都不胜任,空负了别人的期待,浪费了大好时光。来到咱们公司后,才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
“既然出来散心,就不谈咱们公司的事,谈谈你的家人吧。”
“一哥,一妹、一弟,兄妹四个,我是老二。小时家里穷,爹娘很辛苦,长大后政策也好了,和别人一样都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爹娘、公婆身体都还可以,孩子也上进,自我感觉家庭生活状态良好。”
“嗯,这样最好。我常常很羡慕你们,下了班就没了挂心事,一心一意去享受天伦之乐。我就不同了,回到家心里装的仍然是公司里的事。比如班上出现了什么事;哪个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个职工近来表现不正常,是在工作中遇到了棘手的事,还是生活中出现了不测,需要找谁、怎样去和他沟通交流……每个细节都要从脑海里过一遍。累啊!有时就想把一切都放下,和你们一样去给别人打工。”
“人就是这样。员工羡慕老板风光,老板羡慕员工清闲。其实各有自己的优势。”
“是啊。仔细考虑考虑,路是自己选的,只有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我的家庭背景和你一样,也是兄妹四个老二。我们老家地少,地里的活用不多少人,都出来干买卖。我初中毕业后,弄了个泡沫箱子卖雪糕,夏季过去后又卖鸡蛋。结婚后就和老板商量租门市,做生意了。开始小打小闹,有赔有挣,现在稳住了,也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
宋躺了一会儿,估计也没睡着,走过来换我。
我躺倒后座上一点睡意也没有,睁着眼听经理和宋聊天。
由于夜里赶路,沿途的风景一点也没看清。
次日凌晨四点半,车子驶进了青岛市区。不愧是旅游胜地,路边的建筑的确不同凡响,飞檐走壁,古色古香,别具风格。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车子停下来,一行人步行走到栈桥,向往已久的大海就呈现在了面前。
当时太阳还没出来,天有点阴,海岸从我们立足点向四面延伸,面前的海水由浅至深,近处清澈见底,远处一片朦胧。
奇怪的是,看到海的第一眼,我的心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激动。面前眼界中不算开阔的大海,与想象中汹涌浩瀚,一望无际的壮丽景观,落差太大了。
忍不住对身旁的宋说:“我心中的海不是这个样子。”
宋回答:“我也是这样的感觉。”
栈桥是从地面延伸到海里,供游人观赏游玩的桥。桥的两侧有许多卖工艺品的,我们好奇地打听,经理的哥哥在一旁说:“不熟悉的地方,别多说话。”
于是,我们把眼光放到面前的景色上,经理拿出相机来为我们照相。
我们顺着栈桥转了一圈,看了一会儿停在海里的船只,又去看跳水游泳的,然后原路返回,顺坡走到海坡的.浅水处。
没有沙滩,没有贝壳,只有被海水不停冲洗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时隐时现地被我我们踩在脚下。
为了不白来海上一趟,我下水去找好看的石头,以便带回去做个纪念。
浅水里的石头并不并不十分吸引人,我往里走了走。
一个接一个的浪头打过来,几乎要淹没我的全身,我赶紧退出,从浅处找了几快特色石头,拿在手里,舍不得扔。
经理和宋穿着凉鞋,在水里的石头上行走很不方便,干脆把鞋脱下来。我们有说有笑地在水里玩了几十分钟,开始往岸上走,商量着下一步的去处。
“先吃了饭再说。”经理提议。
有人过来主动做我们的导游,要领我们去吃饭,并且去海上坐船,说是团体优惠。
一家看上去并不卫生的餐馆吃过饭,导游将我们重新带到海边。
经理领着她的母亲到栈桥上休息,说老人年纪大了,不适宜到船上颠簸。
我们绕过栈桥,从另一个角度坐船。
上船的一霎那,产生了一丝脱离坚实土地的不安全感。
船慢慢启动,终于迎风破浪,向前疾驶。
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海水不间断地溅到我们身上,随着浪头的不断冲击,船身大幅度地摆动,换来胆小游客的大声尖叫。
我扶着船边站起来,往海里观看,这才感到大海的汹涌和博大。身在海中,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船在海上疾驶,使我寻不到了自己素日的娴静。
船行驶了半个小时,带着我们参观了三个小岛,然后返回岸边。我和宋兴致勃勃,但其他几个同事晕车加上晕船,脸色蜡黄,浑身无力。
回到岸上,为留在在公司里的员工每人买了一份礼物,接下来随着导游去观赏马祖庙。
第一次踏进正规的庙宇,开始时挺虔诚的。我们在导游的指点下,一起在马祖庙面前许愿。我看到宋把手里的东西放到香案上,我也把东西放上去双手合十。
主持在一旁说:“每位施主都可以求到一个保佑全家平安的签。拿到平安签后,要像许愿一样把双手合起,指尖向上,把签捂到手里,不能让签露出或移动,然后目不斜视,随我去解签。”
我刚想照着做,看到了香案上的东西。与此同时,主持严厉的声音传过来:“这是谁的东西?快快拿走!这里是佛门净地,能放红尘之物吗?”
于是,我和宋一手拿东西,一手拿签,随着主持走出来,走进侧房解签。
或许因为我手里拿了红尘之物,解签的和尚没人搭理我,当我转了一圈,想出去的时候,才有一个和尚叫住我敷衍一番,让我去“求香”。
因为解签时被冷落耽误了时间,再到香案前找不到了同伴。我四处观望,看到宋远远地拿着一包东西走到香案后,我不知她在做什么,暗自纳闷。
一个和尚走过来:“施主,你想求什么香?”
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和尚介绍到:“有阖家团圆香、大富大贵香、前程无量香……”
我茫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和尚自感无趣,说:“看来你什么都不懂,出去吧。”
我疑惑地走出来,想:“进香倒是挺新奇,只是不知要多少钱。”这也是我在里面默不作答的原因。
我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不见一个同事,不知该往哪里去。一回头看见同事小伟站在香案前。我转回去问:“你在这里干什么?”
“他们让我烧香。”温柔秀气的小伟回答。
“烧吧。”
“要六十块钱,有点贵吧?我拿不定主意。”
旁边的和尚说:“这是求神保佑,会心想事成的。每个来这里的人都要求香。”
我忽然想起了刚才看到宋拿了一包东西去了香案后面,就说:“我们是许多人一起来的,我们经理已经替我们买了香,走吧。”
和尚很生气:“求香能说成买香吗?你们经理求了香,神仙会保佑你们经理,与你们什么关系?”
我不理会他,拉起小伟往外走。
出来后看到经理和她母亲正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休息,宋和同事们也陆续走过来,经理的哥哥和同事们都披着一条彩带。一打听才知道,进香的都分不同档次拿了钱,然后赠给一条保佑吉祥平安的彩带。
我们议论着走出庙门。
经理告诉我们:她决定带我们去爬崂山。
崂山,记得小时在一个日记本的彩页上见过,这一段也常有见识一下山的冲动,没想到今天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但去崂山的路没人知道,经理的哥哥一边打听,一边开车前行。
走出很远后,看见隐隐约约的山了。只是看着在眼前,其实还很远。
又走出很远,终于来到山的附近。山上的树木和石头已经清晰可见,分别在路的两旁,大约半公里以外。当车被一个山坡挡住的时候,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山下通道。走出通道,看到的还是路两边连绵起伏的山峰。
“从哪里开始爬?爬哪座山峰?”
我们开始议论。
经理的哥哥说:“崂山还没到呢,等一会儿碰到人问问。”
这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张望,而且频频挥手。
我们又议论起来:“这地方还有等车的吗?”
车还没开到那些人面前,她们就挥着手,分两路从车的两侧对面跑过来,把车围住。
司机赶紧刹车。
这些人全是三十岁以下的女子,其中一个瘦高身材,大眼睛的问:“想去崂山吗?我可以给你们带路,只收十块钱的导游费。别的一律不用你们花钱。你们大老远来了,我请你们吃顿最便宜的家常便饭。”
我们都没见过这阵势,还在愣神,她就打开车门上来,“前面十字路口往右拐,不到两公里就是崂山风景区,我带你们上山,可以每人免除三十元的门票。山的正面就是海,爬山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观海。”
经理被说动了心,这人就做了我们的导游。
我们按着她的话停车后,先去了她介绍的臭得不能再臭的“五星级卫生间”,吃了一百二十元一桌的“最便宜的家常便饭”,接着在崂山风景区的后门被送上山。
她给我们指了一条走上正路的山道后,就给我们留了个电话,说还有事,可以随时联系,接着转身走了。
我们开始从山底往上爬。
开始并没有路,我们尽量挑选能走的地方,艰难地顺着崎岖不平的路往上爬。爬到一个山坡上时,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唏嘘。
找不到路了,经理甚至怀疑我们已经爬到了山顶。说:“往回走吧。”
同事们都不甘心,对面山峰那么高,我们却在这个小坡上原路返回,爬山有这么容易吗?
宋打导游的电话,导游说翻过这个坡,顺着坡下去,下面是山的正面。从正面上山才能爬到山顶。
但是我们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那条转到山正面的路。而那位导游,不管我们怎样对她说,她都不肯再出面带路。这样僵了多半个小时,小伟突然喊了一句:“前面那些人不是爬山的吗?我们从这里绕过去往下走,再跟着他们上去,可能就是正路了。”
我们依言而行,果然找到了上山的路。这才知道,我们的爬山行动还没开始。
找到正道后,爬山再不那么艰难。向上的路已经被砌成一个个台阶,我们沿着楼梯似的台阶往上攀登。
爬到第一个拐弯处,经理和她的母亲停下来,“我们在这里歇一会儿,有力气就继续爬,没力气就在这里等你们。”
我们没了迁就老人的后顾之忧,说笑中继续前进。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拐角。拐角处都有一小块平地,平地上有人设一个摊点,主卖绿豆粉一类的东西。但找不到雪糕、水果和食品。
转过两个拐弯处,我们回望走过的路,看到了山脚下清晰的大海。
宽宽的沙滩,一望无际的湛蓝海水,岛屿不再占有我们在平地上看时的明显角度,而成了大海上的小小点缀。这情景让我们耳目一新。对宋说:“现在的大海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宋回答:“同感。”
于是,每来到一个拐弯处,我们都停下来回望大海。而每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大海也同时回报我们一个更开阔、更深沉的新面貌。
慢慢的,有人喊累了。开始嘟囔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但没人想停下来,都想体验一下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和在最高的角度上欣赏大海的宽大和浩瀚。
我们问做生意的:“离山顶还有多远?”
五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的摊主回答:“再往上走有个‘觅天洞’,穿过觅天洞就到了。对了,觅天洞里很黑也很难走,得用手电筒照路,顺便买个手电筒拿着。”
我们对做生意之人的话半信半疑,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买了两个手电筒。
又转了三四个弯,终于来到了觅天洞口。
洞口两边刻了一副对联:“山高无风暑自消,风幽不雨草常湿。”
洞里确实很黑,而且很狭窄,只容一个人前行,不时有水滴到身上。如果不是带着游玩的新奇,一个人肯定不敢往前走。宋身先士卒,我主动断后。我和宋号召中间的伙伴手拉着手,以防摔倒。伴着一声声惊叫和嬉笑,我们慢慢地往前走。
“停住!”宋突然喊:“前面没路了,往回走!”
我在后面回答:“不可能。你再仔细找找,怎么会没有路呢?”
“我四下里找了,确实没有路,前面被铁栏栅挡住了。”
“往两侧找找。”
“两侧都是石头,退回去再说。”
我们无精打采地又退出洞外。
宋说:“下去吧,上不去没法。”
我不甘心,“绝对能上去,我再进去找找。”
宋说:“这么难走,你就不用进去了。再说我都找遍了,只有一个出口还被铁栏栅挡住了。你还不相信我?”
我不好意思再坚持,就说:“那肯定有另外的路,我们在洞外四处找找。作为旅游胜地,如果不能爬到山顶,肯定有特殊原因,在山下就该有提示的。既然没有提示,就一定有上去的路。”
但我们环顾左右,都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走,唯一的希望还是在觅天洞里。
宋执意不再让我进洞,我坚持说:“我们已经费了这么大的劲,这样下去岂不是前功尽弃?真是不甘心。你们说呢?”
同事们看着我俩不言语。
这时后面的游客赶上来,一个带着太阳帽的男人问:“你们怎么不走了?”
宋说:“洞里没有路,出口被封死了。”
一个游客回答:“这么巧?真是太遗憾了。”
带太阳帽的男人说:“不会吧?一定是你们没找准地方。让我们先进去看看,给你们开路。如果我们不回来,你们就在后面接着上。”
一会儿,有声音传了过来:“上吧,出口找到了。”
宋看了我一眼,“原来真有路,跟我来。”
我们重新鼓足勇气,手拉手再次走进洞中。洞并不长,但我们环顾左右仍然找不到出口。
“怪了,他们从哪里出去的?郭姐,你到前面来。”宋喊我,她慢慢走到最后面我的位置上。我前后左右仔细看了好几遍。左右都是石头墙,一个拐弯处有个小木门但上着锁,路的尽头就是宋说的那个锁着的铁栏栅。
“抬头!”我身后的小伟突然喊了一声。
我猛一抬头,头顶上有一个只能容一个人爬出的洞口,下面的墙壁上还有攀登的台阶。
“哈哈!原来洞口在这里藏着。”我第一个爬上去。
爬出洞口一转身,眼前顿然明朗开阔。
山顶到了!
站在山顶上,我们看见了水天一色的大海!
第一眼见海时,视线被岛屿和船只遮住了许多,由于见不到海的全貌,误认为大海不具备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气势和精神。
现在,可以超越一切障碍看海了。呈现在面前的大海,就是想象中的大海,纯洁湛蓝,无边无际,其博大和深沉无可比拟,那些在海边看到的庞大船只和一个个小城般的岛屿,成了有点模糊的小点缀。
再回顾我们走过的山路,心里也很自豪。我们没被困难吓倒,一步步凭着自己的毅力爬到了山顶,虽然有人犹豫过,但没有半途而废,最后领略了这种大自然的奇妙风景。
我们尽情地享受眼前优美的自然风景,拍照留念后坐下来小憩。
我还沉醉在享受眼前美景的享受中,宋在我身边站起来说:“姐妹们,我们该回去了。经理还在下面等着我们呢。”
我意犹未尽,但想到在下面陪着母亲等我们的经理,还是站起来。
正忙着用手机拍照的小伟说:“宋姐,经理带着我们来爬山,她自己却没能爬到山顶,而且在海上也没能和我们一起坐船,你说她心里有遗憾吗?”
宋笑笑:“经理在公司里是个好当家人,让我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她家里也一样,她能有机会陪着母亲看海、爬山,母亲高兴了,她就高兴。她向来只顾别人的感受,只要我们这次旅行尽兴,她不会有遗憾的。”
“你还真了解我们经理的个性。这也是经理和我们平常人的不同之处。”我忍不住插话。
“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就像山水和平原一样,内涵不同,各有千秋。走吧,下山去找经理。”宋带头往山下走去。
我们正要原路返回,山顶卖饰品的喊我们:“这边才是下去的路,原路下去太费劲了。”
于是我们道谢并改变了方向。
经理的哥哥和经理正坐在山下的石凳上,一左一右陪在母亲的身边,指点着面前的大海讨论着什么。母子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相继上车,我们这群对大海和高山充满好奇的平原之子,圆了爬山看海之梦后,带着全新的体验开始了返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