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正文

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时间:2025-05-20 05:09:58

1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2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3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4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5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她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6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7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8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经过: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结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6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词。(划线句: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加点词为:我想……让我……)

答: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3.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改变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受到我的母亲的影响 突出我的母亲的形象。

4.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

答:这样的方式”指捐献眼角膜。

5.“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两方面即可)

答:(1)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

(2)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3)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4)追求完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

(5)善良:不愿我为她耽误工作;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阳光下的守望

⑴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⑵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⑶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⑷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她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⑸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⑹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⑺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阳光下的守望》)

小题1: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3分)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小题3:第⑸段中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母亲全身被汗水浸湿的样子非常好笑。

B.看到大家都来帮助这个昏倒的母亲,医生感到很欣慰。

C.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D.因为母亲的孩子在考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医生为她感到高兴。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烈日下的母亲干渴难忍,虽然不远处有个茶摊她也不忍心离开半步,说明此时她的心中只有正在紧张考试的儿子。

小题2:(4分)在场的家长们和这位母亲一样,为了子女愿意承受任何痛苦,他们都能够理解这位母亲的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3:(4分)(C)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段所写内容来思考:天气炎热,母亲燥热难熬,却坚持在等待考试的儿子,根据这些内容不难理解母亲的心情。

小题2:

试题分析:与母亲一起来的人都怀有同样的心情,感同身受,所以都能理解母亲的行为,从周围人的身份和内心情感上去理解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医生通过检查知道“母亲”没有生病所以放心,并知道“母亲”是因为天热并等儿子心急而晕倒,医生领会到“母亲”的心情,所以会意的微笑。

那一对父女的风景

①候车室一角的长椅上,坐着三个人,我、一个女孩、一个男人。

②“爸,回去吧,农忙时节里分秒珍贵,昨天因为排队买票,您都耽误一天了。”女孩成熟的语气与她娇滴滴的学生打扮极不相称。

③“不碍事,爸爸就想学学电视里,当列车开始启动的时候,我朝你拼命挥手。以后***妈想你了,我就描述给她听,她就不会那么难过了。”男人的回答让我心头闪过一丝酸楚,他可能不会想到,回味里多了些情节,更会加重思恋的煎熬。

④女孩从身旁的包里拿出面包,递给父亲。男人说:“爸爸不饿。”

⑤女孩撅起小嘴,说:“在我上车之前,您不吃完,我就不走了。”

⑥男人忙说:“爸爸不喜欢吃面包,我去外面买馒头。”

⑦“我去买。”女孩说完,起身小跑着而去。

⑧女孩并没有买馒头回来,带回一只香气四溢的鸡腿。男人怔怔地看着女儿,喃喃自语道:“我还是吃面包吧。”

⑨女孩微微笑着,说:“爸,我吃油腻的东西容易晕车,我想您一定不希望我那样吧。”

⑩男人略略迟疑一下说:“那爸爸去给你买晕车药。”女孩无奈地说:“爸,我们一人吃一半,可以了吧。”

“好。”男人软软的口气表明,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女儿吃鸡腿,他吃面包。“爸,暑假我就不回来了,我去做家教,我的好多同学都出去做家教,做得好的话,足够在学校里的一切开销呢。”女孩脸上的笑容明朗澄澈。

男人说:“够不够用不要紧,千万别累着,对脾气不好的主人,千万不要去他家做。”女孩轻轻“嗯”一声,将手中的矿泉水递给父亲。男人接过矿泉水,没有喝,说:“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外面,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在农村,父母是农民……”“这有……”女孩急着打断父亲的话,却只说了两个字,便哽咽难语。

男人也急忙跳转话头,说:“爸爸给你买的笔记本电脑,如果不小心遇着坏人被抢了,你千万别反抗,更不要去追,爸爸再汇钱给你买一个新的'。”女孩一头扑进父亲怀里,任由泪水汹涌而出,泣不成声。男人紧紧抱住女儿,黑瘦的脸上,写满疑惑与惊慌,他很难理解,女儿怎会如此伤心。

我即将要去游玩的地方,是一个我早就梦寐以求的风景名胜区,不管是从游玩回来的人口中描述,还是从网上看资料,那地方都是山清水秀,美不胜收。而此刻我的心里明白,不管那里是世外桃源,还是人间天堂,我旁边的这对父女,将是我这次旅行中看到的最美风景。

(选自《大阅读》)

18. 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何好处?(2分)

19. 父亲说他不喜欢吃面包,要去外面买馒头,而女儿却帮他买回一个鸡腿,这是为什么呢?从中你看出女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20.说说你对文章第?段划线句的理解?(3分)

2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与感悟有误的是( ▲ )(3分)

A.从第⑤段女孩撅起小嘴说的话中,可以觉察出她因为父亲不吃她的面包而有些生气。

B.从第⑨段女孩以“吃油腻的东西容易晕车”为借口劝父亲吃鸡腿中,读出了女儿的孝心。

C.从第?段男人急忙跳转话头,可见父亲不愿见女儿伤心,在他心中女儿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D.文章与《背影》一文同中有异,都是借送别来揭示“父爱”的主题,但叙述的角度不同。

22.第?段中,父亲不理解女儿的感情。你和文中的女儿一样,都是父母的孩子,相信你一定能理解吧。请你代替女儿,结合选文展开想像,补充一段与父亲的对话。(3分)

女儿说:          (1)▲

父亲说:          (2)▲

女儿说:          (3)▲

18.(2分)以“我“的口吻叙述,显得更真实可信(1分),便于直抒胸臆,揭示文章主题(1分)。

19.(3分)因为女儿知道,父亲其实是不舍得吃面包才这样说的,所以买了比面包更好的鸡腿,想让父亲吃上好东西(1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孝顺、聪明的孩子(2分)。

20.(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这对父女比作最美的风景(1分),表达了对这对父女相互关爱的亲情的感动和赞美之情(2分)。

21.A.(3分)

22.(3分)示例:(1)爸爸,您的心里全是女儿,却没有自己(1分)。(2)女儿,你为什伤心难过?(1分)(3)您对女儿的爱比山高,比海深。谢谢您,爸爸!(1分)。(扣住女儿“对父爱的理解、感动、感恩”和父亲的“不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