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别人的隐私的说说 正文

别人的隐私的说说

时间:2025-05-08 17:56:31

1、自诩与自傲是自轻自贱的表现,只有低调做人才是自珍自重的大理。

2、不要探问别人的隐私,不能当众揭对方的隐私和错处;不能故意渲染和张扬对方的错误;要给对方留点余地;不能强人所难;说话不能不看时机。

3、低调做人的道理正在于此,遁其名,隐其形,方为至圣,方为至大,方为永恒。

4、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在别人的眼前晃动。

5、说话的尺度和办事的分寸类似于一匹宝马,驾驭好了可以日行千里,帮你冲锋陷阵;驾驭不好,就会让你摔跟头,甚至踢伤别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注意并加以改善,那么我们就如同在和谐的大家庭当中工作,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6、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弱者好趁强施威,而强者却多装熊示弱——看来低调做人更像施强者的`哲学,这套哲学不止是一种自我保全和自我防守的智慧,更是一种谋求生存和伺机攻敌的武器!

7、低调做人正是一种隐藏自己的保护色和遮阳伞。

8、鹰者天之雄,虎者地之威,如此雄威的动物却常常扮作一副恹恹欲睡的病态,从而使猎物放松对它的警惕,待猎物接近时再雄威大作,捕之食之。

9、真正的圣人最终会修炼到无我的状态,无我者何顾其名哉!真正的大者最终会演化为混沌的状态,混沌者何存其形哉!人之圣,其名奄奄乎成其道;天之大,其行浩浩乎成其理。

10、人不是生活在一时一刻。也不是与人只有一次接触,聪明的人懂得给自己留退路,懂得给他人留余地。表面上是宽容了别人而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铺路,否则,就会陷入死胡同,使自己无出路,后无退路。

11、只图一时之快,不讲方式方法就很容易得罪人。

12、成功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惟一能胜过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做人的智慧。

13、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被人们认为是聪明,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愚蠢的表现。他们让人不可靠近,不敢靠近,不愿意靠近,实际上这才是做人最大的失败。

14、人生在世,分寸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业需要把握分寸,推进工作需要把握分寸,分寸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15、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婵变与演绎。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大器的哲学。谙通此一哲学的人方为大智之人、方成大价之身。

16、富贵荣华者只有深谙低调做人之道,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和保全自己。

17、做人难,难做人。这是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困惑的问题。事实上,做人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存有宽广之心,做人不要做的太绝,做事不要穷追不舍,你会发现,脚下的路其实很平坦。

18、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19、荣华富贵几乎是每个人的向往的。但贵而不显,华而不炫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20、而做人太单纯的人,不懂得保全自己的实力,就会吃亏。做人不能太单纯,不是要你虚伪与狡诈,而是让你了解做人的智慧和策略。

21、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

22、随着周围环境不断的改变,要不断适应以改变说话做事的分寸。

23、要想在繁杂的社会里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学会做人之道。

24、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

25、会做人的人能在人世繁杂中游刃有余,这样的让人拥有非凡的心机和智慧。

26、低调正是这些已获得荣华富贵者的做人哲学。富贵固然令人倾慕,但自古富贵险中求,富贵者常在风头浪尖上;荣华固然令人向往,但自古荣华难常在,荣华者多在枝头惹眼处。

27、世故者则游戏人生,奉行的是滑头主义和混世方略,专搞中庸,惯于骑墙。

28、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是“分寸”。分寸,往往是一个人生活长河上的一个分水岭,人生做事最难的不是少做与多做,而是将事情做到何种程度。大千世界,古往今来,任何事都离不开“分寸”二字。

29、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

30、成熟者对事物洞明,敢作敢当,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

31、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诩自夸,就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骄自傲。就会自贬其尊,自嫡其位。

32、批评别人,虽然你心地坦白,毫无恶意,但因为没有考虑到场合,使被批评者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自尊心被伤害,当然会对你有意思。

33、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也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勤奋,更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方法与手段,而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他们善于把握分寸。

34、人生好比一场战斗,要学会隐藏自己,埋伏自己,只有学会防守,让自己首先获得保全,才能在帷幄中运筹进攻的策略和等待进攻的时机。

35、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36、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37、做人的成熟是人生气质,而世故则是人生的一种疾病。

  尊重关爱他人的经典句子

1.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太阳,你的生命照亮和温暖着别人,同时也被人温暖和照亮。

3. 没有同情心的人不要妄想得到别人的同情。

4. 欲知世事理,将人比自己。

5. 关爱他人,就是尊重他人。

6. 称赞,像加油站,鼓励人们充满信心,不断向前。

7. 称赞,像温暖的春风,消除人们的疲劳。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 微笑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

10. 尊重他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开端。

11. 关爱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当你给人时,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敬你。

12. 视他人之乐为己乐的人,能赢得朋友,不愿闻他人荣誉的人,才会感到孤独。

13. 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奉献,关心是一种美德。

14.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15.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 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16.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说:“你错了。”

1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8. 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

19. 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20.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21.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22.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23.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24. 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25.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26. 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27. “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长存,爱意永驻。

28. 给别人一份关爱,还您一份真情。

29. 因为爱,生命才绚丽。真心关爱他人,世界更加多彩。

30.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31. 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因为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关爱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

尊重别人的说说短句

1、别人之所以不尊重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价值,身价太低,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身价,努力充实自己,加油。

2、每个人其实很勇敢,每个人都会坚强。别把自己看的太重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应该是尊重别人的想法和行为,而不是自以为的替、帮对方做决定---3年的时间从一个朋友身上领悟到这一点,提醒自己,学会改掉。

3、来了五天没有一天十二点以前睡过觉的。现在虽然不失眠还是可恶地容不下声音和光。尊重别人可是苦了自己 但又不能为了自己剥夺别人的权利。每天一到晚上心里就怕的要命 生活好难 睡觉好难。

4、哪哪都能碰见不守规矩的装X犯,听人话排个队能死啊,以为自己当体委呢呀,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是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更不是相通的。别人也不可能按照你的心里所想去做。不同的个性才形成了不同的世界,社会才会多元化,才会呈现出形形色色的现象。宽容待人。尊重别人的个性。

6、尊重,是最好的教养,尊重不同价值观念,对错涵盖不了世界,不评论,多理解。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尊重。尊重不是客套,不是礼仪,更不是虚伪。尊重是一种温暖的距离,没有伤害,只有感动。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俯望不仰望,不卑也不亢。

7、我们尊重别人的程度,也是别人尊重我们的程度,越是向不幸的、文化越低的种族出力,越是能提高自己的身份!

8、给别人留下尊重和尊严,给别人留下空间和余地,才会给自己留下最美好的东西,还有值得怀念的友谊、亲情和爱情!成就别人,成就自己.

9、对任何人对任何事情,存心要批判是一定可以找得到批判的地方的,批判总是比肯定要容易。这些年我总告诫自己,要包容和接纳,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可以质疑,但绝不面目狰狞。以前我不理解伏尔泰的这句话,现在算是明白了、“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0、我还是觉得很喜欢金星老师,就事论事,虽然说话犀利,但都在点子上。心直口快难免会招惹许多是非,但没有必要做人身攻击,你可以不理解别人,但是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涵养。这个社会真正缺少的,是一份包容和体谅。

11、奉劝一句,这么大人了,说话不经过大脑思考不看交谈的对象是谁明知对方的喜好却偏偏随意轻易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什么都不了解却什么都敢说,那么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尊重别人是基本,明知故犯这种错误这种涵养好的人对你笑笑不理你就是好的,不懂得怎么说话,我不破功我能忍你其他人不一定介意跟你撕。

12、在一个文明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别人的隐私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要好好反省了。窥探别人的隐私向来被人是个人素质低下、没有修养的行为。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机会是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

13、关注你喜欢的一切,就请尊重别人的生活和选择。公众都有不易,你根本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有多么的努力!不要评论和干涉他的生活,如果不喜欢,可以不看,不问,不打扰。

14、我也曾那么的疯狂,不顾一切,和你不同的是,我只会以愤怒的方式表达吧,从不认错认输,你还是比我好的。呵呵。可是,安全感从来就不是别人给予,奢望会变成失望,最后会变成绝望。想通了,由内心发自,尊重别人的选择,才会快乐,这也许就是另一种更让你感到舒服的爱吧。

15、我一直不喜欢在社交平台说自己心里话,但想想身边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大学同学、到现在的研究生同学,我觉得尊重别人都是最起码的教养,别人对你好不是理所应当的,尊重这种事情都是相互的,我一直不喜欢对朋友和同学发脾气,因为我觉得很没有教养,没有人是比其他人高一等的,未来还长着呢.

16、学会善良的看待他人,尊重别人,谈话尽量让他人舒服,和别人交往随和大方,多容忍别人,但重要的是,前提毕竟是对—“人”!!!晚安。

17、我认为不对,毕竟广东省是省,而台湾省也是平级的,广东这个做法不太尊重别人。打个电话协商一下多好。

18、自尊,最终要达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否则你的自尊便成了自我娱乐。

19、我们时常会看不惯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说的话,而且我们总认为自己做的对,这就是每个人所拥有的自我心理,但我们应该聆听和尊重别人,更不应该自以为是!因为每个人活着都有属于他的意义!

20、也是可怜,花了钱买个建筑,然而该怎么使用这栋建筑自己却没有话语权了,还捞个土豪强拆,不尊重别人的历史文化的名头。

21、我知道我脾气不好,我每次发脾气之前都会忍很久,但是忍也要有一个度,我觉得如果别人总是不懂得相互尊重、不懂得适可而止,那我也没有必要去继续忍下去。

22、什么是因果? 怨恨别人=气坏自己; 欺骗别人=骗了自己; 失信别人=毁了自己; 阻碍别人=陷害自己; 慈悲别人=快乐自己; 尊重别人=敬重自己; 宽容别人=豁达自己; 帮助别人=善待自己;

23、现在越来越害怕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滴人了。我不想去评价你们,呸死你们滴话不想说。整天滴这吖那滴,为何不去把自己滴人生过好?茶余饭后也只是显得你们滴无聊而已。没有任何素养,追求,情商的人,我也跟你无任何共同点。等你学会尊重别人,我再看看你吧。

24、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一些小事上的。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25、简直丧心病狂,乱剪辑,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完全就是以利为中心,马桶台真的好恶心,你们连民心都不明,好剧都毁在湖南卫视。这是真理。

谁人说,世间春色连年,俱是万紫千红?用我一枝笔,大力转动时光风车,往三十年前早春二月的乍暖还寒时分穿越而去。

一九八二年。清冷二月。阴雨连绵。外公死了。那一年我七岁。

我是从小在外公外婆膝下承欢长大的孩子。在我周岁时,外公在老屋门前的院子里栽了一棵桃树。桃树长不到老高,但每年三月,朵朵桃花妩媚鲜艳,隆隆重重开得丰丰盛盛,难管难收。我依稀记得外公牵着我的手赏看桃花时的情形。彼时他发也白了,背也佝了,但他的脸上,还是流露出迥异于平时忠厚唯诺的一种倜傥之色。

“我看你是死性不改的……”外婆不知何时一脸端肃地站在了外公身后,很突兀地冒了半句话头。

“咦,我家囡囡养在三月,阿公栽棵桃树和囡囡比着长……老太婆你又多心想点啥?”

再也无语应答,恩爱已渺。

一九八二年二月一个灰濛濛阴沉沉的早上,老屋里一片哀哭之声,像是将下未下的冷雨的前奏。我的母亲和阿姨,还有两位舅妈,都声嘶力竭在安厝处哭丧,极尽孝悌。男人们进进出出具体经管里里外外事宜操办。倒是外婆,像个无措之人,一时啼放不出悲声,又纵横不了上下,她便牵了我的手,从屋里退了出来。

天地暗暗,冷风呜咽。人未啼悲天泪先流!雨,一滴,又一滴,从阴沉的天幕洒落,打湿了那棵尚未等到此年春风吹活的桃花枯树。外婆吩咐我去搬个小木凳来给她坐在桃树下篦一篦头,我望一望已经湿了的天空,想必外婆照料久病的外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篦过头发了,我便去搬了小木凳又取了外婆平时梳头发用的篦子来。外婆披散着一肩白发,坐在那桃树下,仔仔细细端详着它冷静的枯样。“囡囡七岁了,阿公这棵桃树种了也有六年喔……天呀天,你做啥不等今年桃花开了再走……”外婆本来轻言细语,说到后半句喊应苍天,悲音骤起!就在这时,天际响过一声惊雷,紧跟着是道道闪电,将暗沉沉的早上照耀得如同春光陡降,一切都变得姹紫嫣红绚烂多姿!那桃花枯树也在一瞬间身披重彩繁花似锦起来。外婆就在电闪雷鸣中站起身来,双手高举向天,白发飞扬,与天齐泪!

很多年后,我看过一部叫做《白发魔女》的电影,我更喜欢那首叫做《红颜白发》的主题曲。“恨这一生,怨这一晚,谁说爱是这样难?恨爱之间,分不散,红颜白发更觉璀璨……”

外公最后的遗像,用的是一幅他七十大寿时候拍的照片,戴着一顶呢帽,一脸谨小慎微老实唯诺。给外公拍这寿像时,也给外婆拍了一幅。外婆没有戴帽子,满头银丝华贵,鬓角抿得纹丝不乱,朱唇秀鼻透露的一点笑意,若叫我来形容,最合适的称赞只能是“威仪”二字。十年之后,果然这幅照片也做了外婆的遗像。但我还见过外婆箱底珍藏的一幅照片。那是近四十岁的一位中年男子,长衫倜傥,鬓发乌黑,眉目风流!这幅照片与外公遗像上老来唯诺的表情截然不同,它最后被放到外婆的棺材里随葬了。

等到我亦成年,我的母亲又做了新一代寡妇以后,有一次对我闲话外公外婆的当年事。她用的是一种烟俗气味很浓好似说别人家故事的语调,又带着一点小孤孀的轻佻和妩媚。母亲告诉我说,当年外公既好又好女色。输光了,又欠下了之后,自己躲到相好女人家避风头去了,害得债主追到外婆门上来讨债。外婆将手上戒指头上头饰一尽脱下抵债,债主看了东西,仍然乜斜了眼摇头咂唇,下流的目光在外婆身上游走移动。外婆就端起眼面前的盖碗茶,举一举让客,债主便也举起茶碗喝一口茶,外婆却极其迅速地将茶碗“豁朗”一声砸了自己额头,血登时顺脸直流下来。债主这下慌了神,卷起外婆脱下的饰物一溜烟逃去,一边嘴里敬畏连连,“二当家的果然巾帼风范,替赵家撑得门脸,好,好,罢了,罢了……”

再后来,家里益发穷了。外婆便和她大儿子(也就是我大舅)二人协力,将外公捆在家里绑在床板上绑了十来天。外公因此成功戒了烟土。“你大舅本来是最听你外婆心计安排的孝顺崽,要不是……”这是母亲给我话当年的声调。外公戒了烟土之后不久,领回来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子,是他和外面一个相好的寡妇生的。寡妇死了,他把野儿子领回家来了。家里的舅舅阿姨包括我妈都喜欢这个半途新来的小弟弟,可他不到一年就得了厥症夭亡了。从此外公就彻底戒了赌和嫖的恶习,但也从此几乎正眼不瞧外婆,二人分床而睡,彼此话都不说一句。连大舅也不再和外婆说话。

“我们都猜是你外婆搞死了那短命崽子……她这种棘手女人,做得出的……”当母亲对着我把这句话说出口时,我忽然站起来把她眼前一个茶杯端起来下死劲往地面上摔去,茶杯立刻碎得粉身碎骨!“你给我闭嘴!外婆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人,她不可能会害死那个男孩子,她让他进了门就不会害死他,只有我知道呜呜呜……”我控制不住地痛哭失声。其实那时候我自己已经也做了人妻人母。我母亲吓得索索发抖,丢了手上的针线,摇摇晃晃站起来畏怯地看看我,轻轻地咕噜着,“三少爷,你……这是怎么了?”

是的,我母亲私下里昵称我“三少爷”,我喊她“小孤孀”。我也不会忘记外婆,属于她的美誉称谓是“二当家”。我有一点妒忌,也有一点轻视母亲这一代女性的无忧和圆满。共产党新阶级政党的一些新政策像一股几千年难得的春风吹到了母亲这一代女性脸上,使得她们无知无识,无患无难,便能以“半边山”的架势和男人们同唱同和,同坐江山。她们名正言顺又毫不打折扣保质保量地享受了一生一世的“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美满。可惜“半边天”的政策虽然至今未改,但传到我们这一代,已然好似“以有当无”的凄惶梦境。倒不如外婆那个年代,女性没有被矫正思想,便也免受贪欲荼毒,安于本分的隐忍和承受,一样博得纯粹和贞净的璀璨光芒!

是我出生以后,外公和外婆才晚年和睦,彼此体恤了。他们俩带着我,像是一起养育着这一世最后一个共同的孩子。外公在院子里种下了一颗桃树,年年桃花开得鲜艳的时候,便是我的生日。哪一年,不是我和外公外婆和和乐乐地一起吃面赏花,晚上又三人挤着在一张大床上说说笑笑呢?

好时光易老。岁月总被多情恼。

三十年前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时分,外公死了。二十年前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时分,外婆死了。外婆将她深爱了一辈子的风流倜傥男子安心地搂进属于她冢中的怀抱里去,又将她威仪的遗像,留在世上,与他并肩。

也留下我,在这世上伶仃。

十七年前的早春二月,我的父亲死了。他是共产党旗下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遗像是一身中山装,两袖清风——我母亲最热爱的造型。他是到北京堂哥那去玩,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当时由于家庭隐私原因(我不愿杜撰),大哥二哥都无法抽身赴京扶父丧返乡。我母亲就打算由在北京的堂哥送父亲的'灵柩回来算了。但我却说“‘小孤孀’随我进京”。“小孤孀”是父母当年恩爱时候父亲对母亲说的情话。那时候我的小床搭在大床边上,我从小睡眠不好,我偷听到的,不能怪我。

我带着母亲到北京,和堂哥一起把父亲的丧事办好,还带着他的骨灰上了长城——可怜我父亲去了北京都还没来得及登长城!最后我又和母亲一起将父亲的骨灰和魂灵带回家。我记得下了火车是半夜,春寒分外凄冷。我将早准备好的一条白布孝带从包里掏出来拦腰一系,又将在火车上一直套了黑袋子的父亲的骨灰盒请出来,蒙上一块红绸——我父亲好歹过了六十花甲!然后我就携着母亲出站。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火车站半夜也人来人往,但遇见我全部“刷刷刷”从两边散开给我让道。我捧着父亲的骨灰盒走得很沉稳,也很威严。母亲后来有些巴结地向我承认,我那种气派,她一生一世也不会有。

“多亏了三少爷……”操办完父亲的丧事,母亲向亲戚炫耀她的幺女,从此用了这个奇怪却实在叫我感到得意的昵称。

父亲死了以后不多久,我便将一头青丝盘在帽沿里掖好,提着一整箱书去了上海读大学。每次寒假回家,看见母亲愁眉苦脸一个人在操劳年底扫除,我总是心里一软。“小孤孀,三少爷回来了,来,我帮你……”

春风年年吹醒痴人梦,吹不断梦里恩情。

“三少爷”是一句玩笑,也是一种向往。无论如何,我已经远离家乡多年,无数驿站遇无数凄风冷雨,唯有三生三世的亲情记忆暖游子情怀。去岁年底,我又是孑然一身返家探母。“小孤孀”也老了,仍不失她独有的妩媚娇俏。母亲确实是比外婆和我这种女人更得男人欢喜爱慕的。她好茶好水,好吃好喝伺奉着我,言语款款贴心贴肺,贴着我的自家人肚肠,“三囡啊,明年好团团圆圆一家门来看姆妈啦,你再独来,姆妈要不开心哦……今年他五十岁,姆妈要送礼金去上海……”

我从暖榻上一个翻身坐起,惊了旧梦无数,打翻一盏茶盅,泼洒的竟然全是眼中之水!“你做啥不叫我三少爷了?还有,谁谁谁,你说谁过五十岁?”

我不愿醒,只因,春风,不解冻。

从前当下,她生此生。平地生愁绪,几番起伏,最难将息,仍在这乍暖还寒时分。

愿双燕呢喃,携梦南飞时候,捎来那桃花朵朵,无怨无悔开过的消息。

啼妃字于2012/2/21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