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写怀念乡村的唯美句子 正文

写怀念乡村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4-30 09:00:44

怀念乡村就是怀念养育我们的土地。

我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乡村生活的。我结束乡村生活仅仅是两年之前的事儿。我原以为走出乡村以后我是不会再去回忆那片曾让我倍生感喟的土地的。毕竟,乡村与乡村的诗意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一个人在那个环境里生活是一种很沉重而又很疲惫的事。我于是想忘记乡村。

但是我想错了,感觉从来没有一天是这样跟着自己走的。

这一年来,我的心总被一样东西牵扯着。

当我的眼睛厌倦了都市的水门汀的建筑,当我的眼睛里看到越来越多的灰色代替了绿色,我才终于明白了,被我牵挂着的,是土地。

在乡村,我在一个中学里教书,但我每天都能看到土地,每年都能看到乡镇的大街上堆满了从田野里收割出的稻麦。那一种成熟的.金黄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太多的诱惑,它们散发着田野的气息,在整个小镇的上空飘扬。你看不到稻麦,却闻得着那种田野里收获上来的固执的芬芳。

我也就能每年都看到土地里的庄稼怎样变成香喷喷的米饭而被端到桌子上的。有时,我甚至会和我的父兄姐妹们一起收割与脱粒。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年的秋收季节,秋天的黄昏降临到田野,西天的光亮与东方的暗淡竟然是那么明显。农人们像穿着两件外套,对着夕阳的那一边有着发毛的光亮,对着东边的这一边,则是浓重的黑影。我庆幸自己能见到这样一种真实而奇异的风景。这是一种实在的生活。这样的日子真好,它让你见得着,也放得下心。明明白白地知道我们吃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一年的气候有没有影响这一年的收成,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有好几次,我坐在米囤旁吃饭,心里特别有底气。即便是在风雨大作的日子里,我也不太担心有人从我的手里抢走这样的日子。有时,我会像一个农民一样从米囤里捧上一捧白花花的大米,这时,我就感到特别幸福。我知道了,明天的日子其实就在这大米里,我于是放心了,倒头睡觉;站起身走向我的讲台,给农家子弟上课时,心里也就倍感踏实。我在农家子弟的眼里看到土地,看到庄稼,也看到我的影子,我就知道我与土地是何等的亲近。这种日子实在而饱满。

来到都市已经好几年了,可渐渐发现远离了乡村后,就像被悬在半空中一样的心里没底。土地在哪里?不知道。大米在哪里?也不知道。

乡村,人来人往的沸腾景象,过完年后就被一下收回。

零零散散的几位老人在乡村的集市上寒暄,无非感叹着这次过年各自花费的如何如何。突然,一位走路颤颤巍巍的黑发老人走了过来。我在想着这头发定是才染过。

过年前,门市装修过后还散发一些刺鼻的臭味和着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到新鲜和烦闷,那位老人走过来还未开口,我便问道:“买点什么。”

老人说:“不是。”他错愕的看着我家的店铺,呆在那里。

“好吧,你是找医生看病的吧?这店是兰医生开的,你找的是兰医生吧?”

老人说:“兰于民是这里吧。”

“嗯哪,我说过呐,就是!“在一场纠结的对话中,老人的表情从期许到错愕直到忧伤然后平静,淡笑着说:“我是你杨爷爷呀!”一切似乎都已物是人非,从小乡镇出去的`人变高变胖,变白变瘦,悲情的还有变瘸变拐,甚至变没。我给他倒了杯热开水,店里的人没有去关注这位回乡的老人,太平凡,太普通,在过年里。他也只是默默坐观往来的客人,不方便去打扰,又或许害怕像我一样不认识他的人太多太多。他做在那个角落叹了口气:“家乡好啊。”眼里泛着晶莹透亮的眼泪。却又笑着,笑起来一排缺了席的空位,留在嘴里,仅剩几颗镶了金属的老牙。

我想了几个幼稚的问题来打发他,这家乡的气候怎样,回来住哪儿,可有人送他回去。他一一回答,详细叙述。不过我记得的就只剩他说的,希望明天遇到一辆顺路的车能够让他回到他后半生的那个家,确不是乡。喝完那杯热水,他似乎没有理由再留在这儿的感觉,说了声再见,一瘸一拐的走了。我母亲说留他下来吃饭,他定了定眼,看向店里的人笑了笑说;“来日方长。”可我分明记得他好像说明天就“出去”了。

过了小会儿,我又看见他在路边,好似因为乡镇几家饭馆忙不过要给人家办席,不卖一个人的盒饭。就这样吧,是谁说讨厌乡里泥泞小道,说城里走上半小时,鞋子不会沾上多少灰尘的人儿,今日未能尝上最后一口家乡的饭菜。明早要早早出去,出到那个自己永远都进不去的地方。

我却想哀叹一首妇幼皆知的宋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深处就开始有一种怀念乡下的感觉。常常会莫名的想起年少时在乡下过的日子,怀念乡下那些人,怀念乡下那些事,更怀念故乡的溪水长流、青山环绕、鸡鸣狗吠、乡音熟语。

有朋友问:是厌倦了城里的繁杂喧嚣么?也不全是的。毕竟,都市里的生活比乡下要方便的多,尽管近几年里故乡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想来想去,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的缘故吧,才有了对故乡的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怀念乡下。乡下的生活是清净的,乡下的生活是安闲的,乡下的生活更是惬意的。在这里生活,时刻会使人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或压力感。春天里的早晨,迎着刚刚露头的朝阳,在湿漉漉的稻田边的小路上走着,能听到久违的布谷在歌唱,能见到啄泥的燕子在电线上停歇,还能远远的`感觉到深山里斑鸠的啼叫,春天的序曲在这些精灵们的演奏中娓娓而来。昨夜的雨湿润了大地,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浓烈的气息,直把人陶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一层层向心中漫来。夏日的某个黄昏,霞光在村子西边上空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系列片,吸引了长金胡子的老爷爷,吸引了顽皮可爱的孩童,连小猫小狗小鸡们都不时抬头歪向天空。在最后一丝夕阳钻下山头时,周围就寂静了,心也忽然间宁静下来,尽管对面山头的小树林中充满聒耳的蝉鸣,不远处的稻田中装着盈耳的蛙声。秋天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唱得正欢,辛劳的乡民早已忙完一上午的活儿,枕着自家编制的竹篾凉席,在金黄的季节里丰收着甜蜜的快乐和希望。唯有村子前头的那条小溪,还荡漾着孩子们的欢笑,水流声拍打着嬉戏声,光溜溜的肌肤抚摸着灵动的溪水,童年就是这般的简单和自然,突然间,觉得乡下又充满着欢闹。然而,在乡下,更多的还是寂静,冬天的夜晚,就是那般的无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炉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幸福,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木炭闪动着啪啪的碎响,伴着大树根燃起的火苗儿。入睡,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伴着窗外雪花簌簌的轻吟,伴着枯枝偶尔的咯吱声,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怀念乡下。淡淡的乡下生活,使人变得一切都淡然起来。因为生活简朴,乡下人需要的并不多,所祈求的也不多。一年到头有吃,有穿,有个好身体,就足够了。俗话说:一丘田,一头牛,讨了老婆孩子就不愁。过去村里的老百姓就只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乡下也发生不少变化。路通了,水改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可不变的依然是那与世无争,清白安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

怀念乡下。乡下有我最亲最爱的父母,乡下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乡下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念想。在城里安家后,曾好几次和父母商量,让他们搬进城来,可每次都遭老父亲的拒绝,他不愿离开村子,不愿离开土地,更不愿离开这乡下的生活。于是,我每有空,就回到村中,陪陪老父老母,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最近村里的新鲜事,也把外面的稀奇事传给他们。顺便到乡亲们家中转转,看看这家今年收成又增产,瞧瞧那家刚刚又添了儿孙。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气味中,散发着童年往事的气息,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日子。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倾听到熟悉的乡间声音:牛眸,犬吠,鸡鸣多么优美的乡间和谐曲啊!

故乡是什么,桑梓是什么,是祖辈们的埋骨地,是父辈们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地。它由无数祖辈的冢堆构成,更由一代代人血汗筑建。城里没有故乡,故乡只能在乡下。城里有的只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水泥上生长不了庄稼,生长不了灵性,柔情乡梦的根扎不下去,浓浓的乡情种子只能在松软的乡下泥土地里滋长。于是,我们的心中突然间有了感慨:有时间,不妨多去乡下转转。

怀念乡下,有空就去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