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古北水镇教堂唯美句子 正文

古北水镇教堂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17 04:35:13

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背靠中国最美、最险的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京郊罕见的山、水、城相结合的自然古村落。古北水镇是具有北方建筑、历史文化特点的“亲水山坡型”小镇,是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等旅游业态为一体,服务与设施一流,参与性和体验性极高的综合性特色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古北水镇在对自然村改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山”“水”“长城”“民俗文化”“北方建筑风格”“历史传说”六种文化创意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使其与高品质的旅游设施完美融合,打造成为兼具“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舒适性”的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

说到商务会展,在古北水镇拥有大大小小的会场资源20多个,其中主题酒店之一的水镇大酒店就有6个,拥有1000平方米的豪华宴会大厅,配备有贵宾接待室、3个不同规格的多功能厅及3个董事会议室,最大的'便是长城厅,可扩展为剧院式,也可摆为桌式,剧院式约可容纳600人左右,桌式420-430人左右,同时也可举办大型活动如年会庆典活动等,且拥有现代化的顶尖数字会议指示系统、投影系统及最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会务队伍,确保会务的完美品质。酒店拥有风格迥异的中西餐厅和别具一格的餐饮包厢,餐位1500余个,可品尝具有南方特色的杭帮菜和粤菜以及地道的西式简餐和日本料理,给您一个舒心的旅行。古北水镇拥有43万平方米精美的清朝末期及民国时期风格的山地四合院建筑,目前建有2个主题酒店,4个精品酒店,23家民宿,共计客房900余间,另有多个餐饮及商铺,10多个文化展示体验区。

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2012年司马台长城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世界上最不容错过的二十五处风景之首”。

游览方式

1.摇橹船

被称为“北方乌镇”的古北水镇,并不是因为它像乌镇,而是因为古北水镇充分利用了司马台长城脚下鸳鸯湖水库里的水,使大家在水资源不是很充足的北方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所以来古北一定要泛舟江上,坐在船上随着摇撸声静静地享受这里独特的山水美景。

2.步行

从游客服务中心至长城脚下需步行3公里左右,步行单程游览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陆路游览您可以参观6大特色场馆以及罗马式天主教教堂;传统工艺商铺云集的汤市街;好戏连台的“日不落之岛”---日月岛广场;地下纯天然铁类温泉的美人汤。

3.索道(去往长城)

古北水镇客运索道是一条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索道,该索道采用法国波马公司最新技术设计,乘坐安全舒适。索道线路全长1222米,线路高差260米。采用全封闭式轿厢,坐索道到达上站,再步行约20分钟即可到达司马台长城的敌楼,到了长城即可体验司马台长城之齐、险、密、全、巧之五大美。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古北水镇,乃北方之“江南”是也。

初入镇子,一股江南的古韵迎面扑来。房屋都是仿古的江南样式,让人恍如来到了真正的江南水镇。花草树木掩映着青砖灰瓦,偶有一条小河流过,柳枝轻扬,初入了自己的梦境。

背靠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古北水镇是京郊罕见的山水城结合的自然古村落。未曾想它也把山裹在了其中。山并不很高,也不是很陡,平日胆小的我踩着石阶,竟没有害怕的感觉。

山顶有一座石砌的房子,而它与山下房子的差别也不仅仅是地势——这是一座教堂,山顶教堂。它就像一位身着灰裙的女子,日复一日地注视着这青山、绿水、古镇。

不管是“站得高看得远”还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一不是说高处风景好的。的.确,站在山顶俯瞰,别有一番韵味。古镇的秀美尽收眼底,山的壮阔与水的轻柔交织,就连那未曾谋面的古长城也可以遥相对望了。山底一条较大的河蜿蜒流去,被山阻挡而拐了个弯。却想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虽是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另有一种柔和。

天是那么蓝,在古镇的衬托下隐隐显出一种青花瓷般的天青色,与“江南”的烟波浩渺融在一处。正是沉醉之时,却该下山去了。罢罢罢,风景再好终有一别,留恋也是无用。下了山,我们就变成了景色的一部分。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充斥着现代气息,真正的古今一体。路过厚重的对开大门,总免不了要用手抚一抚那铜门环,或是坐在高高的门槛上小憩一会。镇子里的人文味道也很浓,民居、戏台,无一不透着这韵味。

真正要走了。转过一座拱桥,偶一抬头见水上的两三只乌篷船,我们又回到了最初开始的地方。风阵阵吹来,拂起了发丝与柳枝,水面上的涟漪变作了细浪,吹得水上船一阵摇晃。一瞬间好像所有的景物都动了起来,它们在我的眼中化作一位手握油纸伞的少女,在同我们折柳相送,依依惜别。

怪不得白居易道“能不忆江南”!古北水镇就像是一个云雾缭绕的梦,恍惚间云开雾散,便是那如画江南。

“307号”,声音还未落地,同行的焦老师挥着手臂招呼我们聚拢,有六艘小船停在船坞口,三只黑色的,三只黄色的,竹席的顶篷,木质的船舱和船棂。前面的游人在上船,幸运地,我们登上了一只黑色的小船,我一落座,便自我安慰地拍拍心口,手抚摸黑漆漆的座椅,打量这只内心认定的真正的乌篷船。在江南的乌镇,我也见过这样的船,周身黑黝黝的,间杂地裸露出磨的发亮的铁皮,洒了些水,亮洼洼的,冷冰冰的,少了些许古旧韵味。而现在,我坐在内心渴望的木质的船里,虽然木头的花纹清新细腻,虽然摇橹的是一个神态木然的壮汉,有了点小满足,也就不奢望有头搭蓝地白花头巾的船娘唱起吴侬媚语的小曲。

古镇深嵌在大山里,如同粗犷的北方大汉的捧心之作,他宠溺着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仿佛在呵护一件琳珑易碎的艺术品,把它小心地安放在两山之间。而粗砾的山岩因有了水,在春天里染了灵气。

船缓缓地行,水深绿且清,两岸临水建起诸多仿古的青灰的房舍,很整齐。条石彻成的墙,压着黛瓦的顶,向空中翘起的飞檐,雕花的廊道,暗绿的门楣……我在水镇的怀抱里荡漾。饱含水气的清风,轻轻吹拂的绿枝,拂亮了我们的眼,来时漫长的车程,油腻的粘湿的汗渍,烦燥的心在此时此刻一下子沉静下来。那支着窗棂的小屋,也许会有巧笑倩兮的少女透过缝隙向外窥视,那开着红艳花朵的青瓷花盆背后,也许正巧蜷卧一只慵懒的黑猫。这意想不到的幽静古雅的画面使久被塞外的西风侵蚀的六个人陶醉了,粗糙的心细腻了许多,绷紧的心弦霍地松弛了,谁会有理由不怜爱这美景呢,这绿绿的`树,清清的水,石栏上斜倚的少女,还有,还有那几只在浅滩上昂首阔步的白鹅,释怀了我们幽闭的心扉。最热闹的是青灰花岗岩砌成的桥上,花花绿绿的人影,因为远,看不清他们的面容,能明白他们在做的同一件事一一拍照,我笑着对左右拍照的老孙说,你坐在船上拍风景,拍风景的人在桥上拍你,大伙被逗笑了,也许都在想自己恰巧会在那一瞬间定格在别人永久的景框里。

登司马台长城时,不巧下起了小雨,排队等着坐索道的长龙缓缓地向前挪动着。"五一"原本就不该有这一趟旅行,举国放假,部分人要出游,拖家带口,呼朋唤友,只差在景区埋锅扎营,人自然而然就多,等待就成了常事。进景区等,游景区等,上山等,上厕所也等,每个人为了讨生活,平日里忙着象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在水镇的等候中,突然安静下来。

当登上司马台这个野长城,心瞬间开阔起来。此处的长城,没有女儿墙,台阶陡立,原始的残垣没有做过多的修整,人向上走几步,两股战战,头晕眼花,我不敢上去,只好紧倚栏杆俯瞰小镇,暮色渐起,小镇上的灯亮了,似碎钻,又似呲了的灯花,显得朦胧,不是很亮。只是背偎古长城,眺望小镇上的灯火人家,有了一种豪壮的别样情怀。

从长城上下来,眼前的水镇如梦如幻,让人陡然跌进了时光之河,不知今夕是何年,游人,小巷,栏杆,小船,被灯光美肤,朦胧迷幻,似在画中游,又似云中飘。这不是海市蜃楼,耳边有嘈杂的叫卖,诱人的嫩玉米香味,有一个孩子在逼仄小巷中,站在司马缸里拍照,有一对情侣透过橱窗向外指指点点,小桥,流水,啤酒,烤串,慢时光里的人间烟火。

古北水镇只是在古址上新建起来的一个水镇,没有乌镇、周庄的悠长历史印记,门楣上来不及有时光的裂纹,滴水檐下的青苔还未有千年的蛙声陪唱,在水洗过的青石板上撑伞,笃笃的脚步声里,等不来久违的故人。这只是一个微缩的江南,也许你喜欢石墙上的哪一抹绿,伸出窗外的那一朵花,也许你喜欢突兀而现的宫灯,白墙上一个怀旧的暗影。也许你厌烦清波石板上吃零食的人烦扰,嘈杂的拥挤声,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凉的小镇不设防地洗刷了来自四面八方游人的疲惫,愉悦了众人渴望的眉眼。

水镇的行程结束,汽车载着倦怠的行人向旅店急驰,身后的小镇隐于浓浓的夜色之中,半山腰,一座塔璀灿夺目,一条金龙蛰伏在山脊上,微闭眼,清波,小船,石栏,暗香……离我也越来越远。

再见,古北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