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佛教唯美的句子爱情 正文

佛教唯美的句子爱情

时间:2025-05-18 08:22:20

佛经里关于爱情的句子(一)

1、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2、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3、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4、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7、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8、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9、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10、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11、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12、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13、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14、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1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6、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1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18、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0、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21、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22、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佛经里关于爱情的句子(二)

1、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2、在找到智慧之前得先找到快乐,找到快乐之前得先找到自己。人要寻求最高的觉悟,得先明白自己和自己与时空的关系。

3、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4、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爱无私,被你深深伤害过的,不会在你眼前哭泣;要是打定主意,决意离婚的,是不会多说什么的;真正为你感到开心的,在内心微笑。

7、不可说。是的都不可说,男人有了外遇,不可说;女人有了小白脸,不可说;孩子不是你的,不可说。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婚姻是恋爱的坟墓,佛说回头是岸,大家还是恋爱吧。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爱,让人奋不顾身,让人舍己为人,为了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希望只有我为你入地狱,如过太多人,那你不成了恶人,还是要入地狱。本来就没有恋爱过,何来失恋。

10、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11、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1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祖都要自圆其说,说色是空,那么就算他色了也是空。恋爱了,不要骂人家色,色也是一中赞美,如绝色美人,他色了,表示你有魅力。

13、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4、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15、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6、凡夫误用经典的章句,只是把它拿来说说,而无身体力行。他只是得到章句的表皮,没有掌握到真谛。

17、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18、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9、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20、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一女一夫君,一子一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另一半在等着他,情人可以多多,老公老婆只有一个。

2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2、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23、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佛学博大精深,不要以为佛家就没有七情六欲,实际上佛经中的经典爱情诗句也是很多的。

佛经中的经典爱情诗句

1、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2、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因为有了爱,所以有了牵挂,所以就有了忧虑和恐慌。心中没有爱时,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没有忧虑和恐慌了。

9、爱本是恨的来处。胡汉不归路,一个输,一个哭,宁愿你恨的糊涂,中了爱的迷毒,一面满足一面残酷

10、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11、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经里的经典爱情名句解读

佛经爱情名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一直以为擦肩而过是种无法弥补的遗憾,没想到竟然是前生五百次凝眸换来的。偶然的相遇,注定的别离,目光交会的刹那,却是前世太多甜蜜与痛苦的纠结。众里寻她千百度,

佛经爱情名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家所说的"色"和大家平常所想的是两个

佛经爱情名句:一切皆为虚幻

2、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3、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4、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7、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8、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9、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10、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11、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12、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13、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14、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1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6、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1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18、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0、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21、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22、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23、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5、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2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7、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28、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29、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1、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3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3、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34、一切皆为虚幻

35、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36、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7、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3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39、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40、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41、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42、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43、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44、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