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去莽山还是庐山,或者是西湖,现在想起我都会觉得有点模糊,就如同是以前做梦去过,似有似无,但是“她”除外!
雪乡,顾名思义,就是雪的故乡。她坐落在一个较远的山谷中,四面环山,积雪深压在山上,显得山更加的冷冽,瞧!放眼望去,整个都是雪,地上地下无一列外,矮小的木屋被白雪积压了一大截。但是山谷中却是充满了温暖,说她充满了温暖,那是因为这里热情的人和街上的各种装饰所印衬出的.景,使整个雪乡充满了温暖。
我们来到小木屋,里面的玻璃窗已经被压了一大截,我使劲把窗户推开,想伸手去抓雪,刚一仰头,哇!天上的云朵是那样的高,一颗白色的“冰子弹”倏地一下射中了我的脖子,吓得我赶紧缩回头,躲在炕床上。
渐渐地,雪停了,我和爸爸妈妈出来玩雪。我有一个雪橇,前面有根绳子,我坐在上面,爸爸在前面牵扯着绳子往前跑,妈妈在后面推。哈哈哈!我们一家人齐声欢呼,太高兴了,尤其是妈妈还时不时发出感慨,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多的雪啦!
前面是雪乡最漂亮的街,街上人来人往,还有狗拉雪橇,有意思极了!我很惊奇地沿路看着两边的街景,旁边小摊上那惟妙惟肖的迷你动物模型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我天生就喜欢小动物。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雪乡的夜景是无与伦比的。当最后一缕阳光从地平线消失时,似乎有谁一声令下“开始”,大红灯笼全部都亮了,红色的灯光印衬在白色的雪上,忽然整条街都变得温暖了。尤其是雪乡的小木屋,木屋上面经过人工修整过,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富有神话色彩。梦幻家园更是充满幻想,里面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这些小木屋照的更是富有梦幻!
这一幕幕是那么的融洽,这颜色搭配的如此巧妙,晚上我又梦见自己走进了梦幻王国。
某一天,我又看到了那个雪,回想起了在雪乡的那一幕幕,这次我是真正地想起了雪乡,因为我是真的爱她!
美丽的雪乡范文1:美丽的雪乡
上个寒假,我们去了哈尔滨最冷的地方-----雪乡。
我们刚下车,脚一碰到雪地,就深深地陷了进去,雪没到了我们的膝盖。
虽然我们全副武装:穿了雪地靴,戴了皮手套,围上大围巾,但还是打了个寒颤。可眼前的景色却让我们惊叹:高大的雪山耸立在眼前,得高高抬起头才能看见顶端;许多家庭旅馆的屋顶上覆满白雪,一片白皑皑,这真是冰天雪地!
我们乘上了一辆马车,向雪乡里的原始森林挺进。马车走了一会儿,我们下车自己走。走了一会儿,有人对我们说:“常有剧组在这儿拍电影,因为这儿的景色很美。”我们一看,还真是的。所有树木、花草都穿上了白棉袄,到处都是耐寒的植物,有松树、腊梅……但除了白色,看不到其他颜色,只能看到树木的轮廓。雪白得很细腻,犹如蛋糕上的奶油,白得很纯净,连一个脚印都看不到,让你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在原始森林里,有一棵苍天大树,有许多人在树前烧香。据说这是一棵神树。你想要什么,只要在树前拜一拜,你的愿望就会灵验。这棵树枝繁叶茂,还有白雪覆盖,还有人在树枝上挂了些红纸条,真有几分像须发皆白的老神仙。
雪乡的雪真多,真无愧于雪乡这个名称。下次到哈尔滨,我还要到这儿玩。
美丽的雪乡范文2:美丽的雪乡
我去过许多地方,认为三亚的沙滩是最美的,没想到牡丹江的雪乡比它更胜一筹,我真是太喜欢了。
我们到雪乡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整个村庄陷在一片白雪之中。远处的小木屋冒着缕缕炊烟,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神奇得让人感觉七个小矮人正在为白雪公主准备晚餐呢!我们忍不住跳进雪堆,把手插了进去,没想到雪厚得让人摸不到底。
我们住在“雪乡第一站”,主人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大门。我和小妹妹看到木屋旁的雪堆高过了窗台,屋檐上的积雪像发酵的面包高高鼓起,然后又像演杂技似的倒挂下来,好像要和下面的积雪来个亲密接触。我们兴奋得爬上雪堆,正想去摸摸那可爱的白雪,主人连声喊:“不要碰,不要碰!”我们就笑着从雪堆上“吱溜”一声滑了下来。
第二天,雪乡让我们看到了它的神奇,只要没人破坏,雪可以在木桩上积起个“蘑菇”,也可以在木材上变出一条“毛毛虫面包”,还可以用几根木桩让一只雪海星伏在家门口……大人们忙着拍照,我选了一片空地开始“驴打滚”。一会,我听见妹妹在叫我,转头一看,妹妹的一条腿“失踪”了。我连忙赶过去拉她,可没把她拉上来,自己也陷了下去了。我们俩哈哈大笑,只好自顾自地连滚带爬逃脱困境。
雪乡——美丽又好玩!我喜欢雪乡!
美丽的雪乡范文3:美丽的雪乡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却想说:它们都不如中国雪乡,雪乡的景色最迷人。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国雪乡。一下车,我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一般。远处,青山披上了洁白的素装,一棵棵松树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近处,厚厚的白雪好像棉被一样盖在屋顶上、柴堆上、大地上,雪白雪白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好一个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呀!
吃过中饭,我们去玩雪。你瞧,路旁的小河早已结了厚厚的冰,小河边全是皑皑白雪,真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啊!”我迫不及待地冲向雪地,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好像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抓起一把雪,这雪是那么的松软,那么的洁白无瑕,用舌头轻轻一舔,啊!凉丝丝的,还带着淡淡的甜味呢!向前奔跑着,雪越来越厚,都快没到我的大腿根了。躺在雪地上,我和雪地来了个亲密接触。
雪乡的夜景更迷人!夜幕降临了,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花,千万朵雪花像纯洁的白蝴蝶打着旋儿飞舞着,飘飘洒洒,像顽皮的小精灵落到我的脸上,亲吻着我。这时,家家户户门前的大红灯笼亮起来了,天空中还不时升起美丽的礼花,五光十色,照亮了美丽的雪乡……咬着冰糖葫芦,漫步在飘飘悠悠的雪花之中,看着礼花映照下的雪乡,犹如仙境一般的雪乡,我不由得陶醉了……
美丽的雪乡范文4:美丽的雪乡
一踏入雪乡,就看到厚厚的雪铺满在路上,脚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路的两旁是排列整齐的平房,房子的屋顶是平的,堆积了厚厚的雪,雪太厚了,一直延伸到屋檐外,形成各种形状,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大大红灯笼,在洁白的积雪的映衬下,红得是那么的耀眼,袅袅炊烟在空中冉冉上升,充满了诗情画意。远处的山上,巍然耸立着一棵棵松树,让我不禁想起朋友在车上给我们读的陈毅元帅写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雪下起来了,洁白的雪花在空中飘落下来,像是飘来了一群白色的小精灵,都戴着半透明的六角帽,却各有不同的精巧图案。我伸出手想捉住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它却调皮的不见了。雪越下越大,密密麻麻,笼罩着整个雪乡,雪乡顿时变得蒙蒙胧胧,夜色降临,家家户户点上了灯火。
一想到明天就要离开美丽的雪乡,我是如此的不舍,可老天给我看到了幸运:
在回哈尔滨的路上,我看见了满山树挂:柳树的细巧,白桦树的高挺,松树的粗大。别以为树挂是每一次都能看到的,它的形成需要天公作美:积在树枝上的雪花,在融化时,遇上了冷空气,于是,上升的水汽变成了冰,把树枝一层又一层的包起来,从而形成了美丽的树挂。每一颗树都像是能工巧匠用冰雪雕琢而成。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棵树,戴着银色的首饰,站在雪中,雪飘过来,告诉我飞的快乐,风吹过来,告诉我,我的美丽.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树,我是在看树挂。
我喜欢美丽的雪乡,我忘不了这里美丽的雪景!
从小便生长在雪的国度,对于雪并不陌生,因而,即便知道雪乡很美,但却并没有像泰山、漓江和布达拉宫那样时刻牵引着我的向往。
然而,上天给了我一颗不安分的心,雪乡之行依旧让我为期待中的快乐雀跃不已,或许这份喜悦只是心中对林海雪原的向往吧,那片充满传奇色彩的林海,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从幼年起,便构成了我心目中最完美的英雄情节。
清晨六点,天色蒙蒙亮便从鸡西出发,颠簸了一上午,十点半抵达了“大海林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入口之后,客车行驶在略嫌窄仄的路上,两侧山石近距离地耸立,间或是成片的、种了很多松树苗的宽敞林地,山石嶙峋之中,穿山取路的痕迹清晰可见。南侧山石顶端的积雪因温度不够低而悄悄地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融而成水,顺着山石的外缘缓慢流淌时又被冷风凝结,就这样边流边冻,淌成了白色半透明的冰流子。北侧便是小有名气的海浪河,海浪河上游黝黑的河床裸露着,间或盖着些形状各异边缘混圆的薄冰,黝黑衬着亮白,远远看去,像白色的荷叶飘浮在淌满墨汁的河流之上,用一种抽象画般异样的美丽挑逗着我们的视觉神经。
再走一程,河流在桥下转向了道路的南侧,水量汹涌起来,清澈的河水泛着绿色的小波浪,在冰雪的缝隙间淙淙流淌,山野间有疏疏寥寥的废弃民房,低矮陈旧,有的还飘着炊烟袅袅,房前屋后都是厚厚的雪,空地上堆满一垛垛取暖用的小圆木,透着亲切和温暖,雪乡的感觉一下子就浓浓地浮了上来。
正当我在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车箱里,对着窗外的冰雪世界独自陶醉的时候,车子停了下来。导游高举着喇叭大声喊:“请旅客朋友们下车,接下来的路程我们要换乘环保车。”
什么是环保车?听了导游的话大家虽然懵懂不明所以,但还是按要求鱼贯下车,车外整齐停放着几辆体形稍微小一号的客车,四辆大客下来的游客分坐进了七辆环保车。车队又向着雪原深处进发,两侧山岭越发高耸,林木亦是越来越高大挺拔,压着厚厚积雪的常绿松战士一般排列成行,从山下望去,雾气苍茫中,一层接一层的树尖层层递接,让松树显得格外高大,从车里仰头望去,仿佛已经高耸入云天之外。
正看得出神,耳边忽然传来一嗓豁亮的京腔:“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竟是同车的伙伴看到如此壮丽景色压抑不住欣喜引吭高而歌,字正腔圆的样板戏唱尽心中豪情,与眼前的雪景相得益彰,让人不觉击掌而赞。
再向前行去眼界渐宽、山势渐缓,浑圆的山岭像母亲敞开的怀抱,雪的纯白与松的苍绿之间渐渐有了人间烟火的味道。正想细看,车子陆续停了下来。看下时间竟然十二点半,忽怪不得早就感觉到饥肠辘辘。导游扯着嗓子站在一群兴奋若狂的疯子之间,按名单安顿着我们的休息地点,安排妥当之后我们终于从站点奔向了居住区,临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那几辆环保车,与别的客车并没有什么不同,转了两圈才发现,这些客车没有排气筒,定是以电做为动力,这样便少了废气的污染,还真是很环保。
兴奋地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一路奔跑,哈气很快便把睫毛和发丝挂上了一层白霜,道路两旁开始有让人惊喜的房子出现,木质的阶梯,尖尖的屋顶,房子外围都用清一色的圆木做了包装,仿佛推开门就能从里面走出一位抗联英雄。路旁的松树上堆满了积雪,像极了童话书里的圣诞树,等距离悬挂的红灯更为这个纯白的山野增添了农家乐的喜庆气氛。
导游在一个纯朴的小院前停下脚步,门边简陋的木牌上写着几个大字——“朱孔亮家庭旅馆”,嘿,连这极有乡土气息的名字都跟我想象中那么般配,屋子里不知道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早有伙伴迫不及待地拉开房门,相信她和我一样急于揭开谜底,急速大力拉开的房门让门边两串红红的辣椒不住地摇晃着,像是为我们的到来而欢欣跳跃。
热气从拉开的房门里奔涌而出,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腾腾的雾气,走进去是一个宽敞的大厅,两侧各有两个写着号码的房门,找到自己的房间进去一看,哇,好长的一铺大火炕啊,与原始有所不同的是,门侧还有一个整洁的卫生间。数了数精致的小行李卷,竟然有九个之多,火炕一端的炉门里三两段粗大的木段正噼噼啪啪燃烧着,炕头上一个圆圆的焦糊痕迹证明着火炉的温度,几个人兴奋地冲上去一个压一个地躺下来,兴奋地拉扯着,尖叫着,发泄着冗长路途带来的沉闷。
“开饭了!”正闹着,猛听一个脆亮的声音呼喊起来,出门一看,漂亮敦实的女房东正端着一大盆小鸡炖蘑菇往桌上摆。大厅里的两个大圆桌此刻已是摆满食物,蕨菜干炒肉、凉拌猫爪菜、木耳白菜片、猪肉炖粉条……卖相不太漂亮的菜品散发着食物的自然香气,辘辘饥肠中的馋虫一下便被勾了起来,大家呼哨一声便如一群土匪冲向了餐桌。我拿出一包湿巾正准备擦手,冷静不防便被人抢得一无所有,好歹连呵斥带央求地要回了一张。一边大口抢着饭菜,一连暗想:看这帮“土匪”的架势,谁敢去洗手啊,洗干净手再回来怕是得啃手指吃了。大家嘻嘻哈哈之间便吃完了饭,农家饭菜简单纯香的味道如甘冽的泉水,荡涤着我们被鸡精、味精麻痹的味蕾。
吃过饭房前屋后转了一转,雪乡的纯净再次震撼了我。在这里所有的颜色都给人一种纯粹的感觉,白即是白,纤尘不染不着杂色;绿就是绿,苍翠得傲然挺拔;红便是红,热烈而又张扬;深吸一口气都会觉得从里到外地痛快清爽,从纷杂脏乱的红尘来到这里,便仿佛一下掉进了梦幻的童话世界,不敢相信一直向往的纯与美便这样真切地呈现在面前。
大路上不时跑过马拉的爬犁,狗拉的雪橇,各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雪乡的沃野上“兜风”。我兴奋地坐上了两只狗拉的雪橇,在主人的一声呼哨之下,狗勇士们便出发了。速度并没有像电影里那么快,但是冷冽的风依然刺痛了面颊。回头看看伙伴,她憨笑的脸颊上嫣红一片,健康而又美丽,漂亮极了。我知道,此刻,这种健康的嫣红一定也涂满了我的脸颊,这是任何名牌胭脂都达不到的效果。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细细碎碎、飘飘洒洒。早就听说雪乡的雪与众不同,从来不会铺天盖地大雪纷飞,永远都是细腻多情、轻灵婉约,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轻轻地洒下一层,没有预兆不讲规模,亦不会让你感觉它的到来,等你发现时,它却乖巧得让你来不及怜惜便又羞涩地悄然离去。雪乡的雪又是绵密多情的,落在物体上会一层又一层地覆盖、黏着,一层一又一层地扩大外缘,把所有的一切都包裹成浑圆可爱的蘑菇形状,让这里的一切都变成没有棱角的童话世界。就这样,一个下午雪花无数次地飘落,一层又一层地包裹,把我快乐的脚印一次又一次地覆盖。而我,只知道踏着不知疲倦的步伐,在这片纯净的雪野上一次又一次地将快乐打印。
傍晚的时候,夕阳在远天映成了一面红色的幕布,林间的颜色渐渐深重了起来,屋顶的炊烟也被染上了绯红的暖色。耳边不时传来或清脆、或爽朗的笑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声狗吠,夜色渐深中,带着回声余音袅袅。
夜再深一些的时候,山坡上的房屋亮起了灯火,高低不一、前后不同的方位,让灯火与天上的星星一般错落有致,遥相辉映。路两旁火红浑圆的灯笼也次第亮了起来,远远望去,勾勒出道路蜿蜒曲折的方向,一直通向更深更远的大山里,踮起脚眺望,那里可会还有人家?那里可会还有更美的神话?
晚饭后路上又热闹起来,雾气迷漫中,好多人都拿着相机出来拍夜景,每个景点都聚满了照相的人群,彩色的灯光更增添了梦幻般的感觉。眼前的一切热闹而华丽,但是,却与我想象中的林海雪原却越来越远,或许,此时此地,还是把这里叫做“雪乡”会更加贴切。林海雪原毕竟已经是沉睡在历史中的遥远时代了,我自不必为寻不到旧貌而郁郁,懂得接受才会找到快乐,想到这里,我便如一尾调皮的鱼儿游入了人群,快乐如我,自是有着小女人的小聪明。
乡村的夜格外安静,没有音乐的嘈杂,没有车辆的噪音,亦没有不情愿的应酬与花销,一群人围着大被天南地北地侃,无所顾忌地笑,有一个女生竟然会讲能笑死人的荤笑话。看着一张张洗去妆容、肆意大笑的脸,突然想起一个词:返璞归真。是啊,能有这样一个可以让我们放下一切的时间和空间,享受真实与快乐,对于每天冲锋陷阵全力打拼的我们来讲,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幸运。
夜深了,风在窗外唱起了催眠曲,枕着不眠的思绪,听着此起彼伏的鼾声、呼吸声,听着灶里噼啪燃烧的声响,想起了童年时外婆家的火炕,想起流淌在皱纹里的笑容,那些久违的、遥远的温暖,在异乡的今夜又将我重重包围。
清晨的阳光把雪地映得一片耀眼的璀璨,走出户外向滑雪场进发的.时候,看到女房东提着个小铁桶站在路边,一辆特殊的铁罐车缓缓驶来,女房东便提着小桶把里面灰白色的木灰倒进罐子。忽然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把这里当作童话世界?为什么会觉得恍若仙境?原来,都是因为这里让人不忍玷污的洁净。
这里的雪与城市里的雪完全不同,整个林区都是以木头取暖,所有烟囱里冒的都是白烟,早上起来,他们会把昨天烧过的木灰小心地掏到桶里送到指定地点,集中收走,绝不会在雪的纯净之上留下一丁点儿的垃圾,在这里,雪有着可以品尝的甜美;在这里,所有的脚印都是白色的窝痕,看不到任何的肮脏。而城市里的雪,初下的时候其实也是白的,只不过在奔赴大地的途中会与混浊的空气结合,落下来之后,又会在表面飘上一层薄薄的黑灰,那是工业烟囱、取暖烟囱、火车烟囱、汽车排气筒冒出的黑烟,这些黑烟在熏黑了我们肺的同时,也染黑了原本洁白的雪。带着神圣,我对这片土地的纯净顶礼膜拜,
深深地呼吸着纯净的空气,我与伙伴们奔向了滑雪场。过了检票口狭窄的门廊,眼前豁然开朗得简直让人无法承受。阳光下晶莹的雪折射着五彩的光,宽阔平坦的雪道从对面山顶倾泄而下,高空索道延伸到看不到尽头的虚无,远处滑雪的人影缩成了移动的彩色斑点,几乎要脱离视线之外。转眼四望,更远的地方是茫茫的雾气,莽莽的山林,在连绵起伏的山岭间勾画着迷朦苍茫的景色。
啊,林海雪原!我终于看到了你真正的风采。没有红灯笼,没有小木屋,只有浩荡的长风,起伏的山岭,绵延无边的雪野。乘传送带登到山顶,临风而立,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诗,篡改一个词便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林海内外,唯余茫茫。站在这样的广阔与苍茫之间,除了心中的震撼与快乐,已然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那种苍海一粟、宇宙微尘般的感觉,终于让我微带着一些遗憾的内心找到了平衡的慰藉。
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应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春看桃红柳绿,夏望天蓝云白,秋吹狂风瑟瑟,冬赏白雪皑皑,只要适应了大幅度的温差变化,剩下的便只有满心的喜悦和快乐。
在这个寒冷明媚的冬日,我仰躺在雪野之中,把灵魂融入广袤的天地,让世间的繁杂都在这梦幻的城堡中净化过滤。此刻的我,一如雪花般纯净、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