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原文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译文翻译
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
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刚刚过去一半,现在孤舟远征,可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注释解释
离悲:离别的悲愁。
盖:车盖。此处指退潮时的波浪。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而涛落。……其少进也,浩浩岂岂(此二字应加三点水旁),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此句言潮势虽已低落,波涛还像车盖一般。
云昏:指云雾迷漫。不作峰:谓山峰因云雾迷漫而显现不出山峰的`形状。
“远戍”句:只听见远处戍楼传来的鼓声,而不见戍楼。戍:防军驻守处。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
这两句意思是说:因为江阔云昏所以闻见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九十”句:《战国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为行百里的路途,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此言末路之难。
讵(jù):怎,岂,难道。
诗文赏析
这首《晚出新亭》诗,是写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写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内,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诗的起势不凡,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此诗的发端与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开首两句即点出“离悲”的主题。以下四句具体写江景:尽管江上潮势已经低落,但汹涌翻滚的波涛仍然犹如高张的车盖;水面之上云雾沉沉,无有峰峦之状。戍鼓之声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潮落”二句以潮落云昏暗示诗人心潮不平,“远戍”二句则通过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气氛。在这荒寒萧条,满目凄凉的时刻,诗人却不得不孤舟远征,艰难独行,最后两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此诗语言洗炼,写景抒情,皆出于自然,将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孤舟远行图》,形象鲜明,意境幽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著名的李白友情诗,表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情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通过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验作者情感。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古诗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你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诗来。
(李白《赠汪伦》、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揭题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的诗呢,古代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写送别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有无数文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今天的课文《古诗两首》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3.回忆学习古诗方法。
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
4.揭题释题。(知诗人)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
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浩”三点水三点位置要摆好,右边“一口咬掉牛尾巴”。“陵”要特别注意右边“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
跟老师把“陵”右边再写一遍,下课了还能记住这个字么?
(是的,课堂学得好,课后不用学)
(2)简介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生自由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3)释题
自己读一读课题,看看从课题中能看出哪些内容。
①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②出示长江示意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③孟浩然(资料)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④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⑤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诗句埋下伏笔)
(4)读题。
诗题的意思我们都了解了,谁再来读一读诗题。
(设计意图: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唐)
3、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4、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6、离心不异西江水,直送征帆万里行
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人情却似杨柳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宋)
10、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1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渭城朝雨悒(应该四三点水旁,可我在电脑里找不到这个字)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14、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4、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25、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6、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27、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送李端》)
28、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29、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0、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次前韵送刘景文》
31、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32、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元·翁朗夫《尚湖晚步》)
3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5、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3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7、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38、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39、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
4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3、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44、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45、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杨基《天平山中》
4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48、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49、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50、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