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写湖南长沙唯美的句子 正文

写湖南长沙唯美的句子

时间:2025-05-14 16:03:38

(第一首)

此亭不与众亭同,昂立山中有虎风。

宜在深秋寻梦色,潇潇诗意满枫红。

(第二首)

岳麓伸来手,楚天阔上居。

峡云深翠滴,石径晚红舒。

藉叶一番静,枉名百遍书。

江山原霸业,乐者爱樵渔。

(第三首)

儿时吟爱晚,梦里漫山红。

霜叶今不醉,溪亭意自浓。

停车行古道,登岳沐唐风。

饮过长沙水,悄摘几片枫。

(第四首)

忆曾登岳麓,兴在赏秋容。

路出清风峡,声闻古寺钟。

林亭怀小杜,行客惬幽踪。

缱绻寒山晚,霜枫色染彤。

(第五首)

翼生亭角八銮风,览尽湘江气象雄。

七彩峡林枫绣叶,几声鸣啭岳横空。

骚人爱晚题佳句,伟哲求真绘碧穹。

今日枝头燃似火,或凭先烈血流红。

(第六首)

登临爱晚赏春芳,兰涧清风草树香。

去岁枫林输柳叶,今朝桃蕊染金光。

纵然鬓角催华发,还是青山送夕阳。

六十二年如梦过,欲招仙鹤见朱张。

(第七首)

初来爱晚亭,岳麓恰秋暝。

树色燃丹桂,池波漾绿萍。

锦鳞云水动,兰涧雨花泠。

小憩怡神处,游踪入画屏。

(第八首)

倦客应歇爱晚亭,溪泉流尽雨中情。

池塘长草连昨夜,桃柳成林慰远行。

红叶相思秋且去,清风回梦月该逢。

深山小径随缘走,看淡白云紫气升。

(第九首)

闲赋诗词登岳麓,青春早去问秋因。

心鸣竹素枫衔翠,神驭山亭月吐津。

真假常添灵圣彩,实虚不尽雾霞新。

君皇百姓仙凡态,都是浮空一粒尘。

(第十首)

久慕长沙爱晚亭,琉璃翘角欲开屏。

枫林木落霜丹叶,书院门生太白星。

俯眺湘江秋水碧,坐闻麓寺暮钟泠。

廊檐小杜诗篇在,远客柴车不敢停!

(第一首)

美傲潇湘橘子洲,花香柳媚绕琼楼。

牵山爱晚书声朗,拥水依城倩影悠。

百丈诗碑镌壮韵,千重浪琰颂毛游。

舒怀漫步芳丛内,感慨由然对燕鸥。

(第二首)

星城何处最堪留?橘子洲头风物遒。

竹浪高摇湘月静,松涛远动楚天幽。

千峦翘首探前路,百舸放怀争上游。

巨像励人兴禹甸,长征鼓角未宜休。

(第三首)

橘子洲头忆巨擎,丰功伟绩盖古今,

坦荡一生为社稷,光辉万世照后人,

赤色江山今安在,官商腐糜乱朝伦,

神州代有英才出,不信人间不太平。

(第四首)

麓山脚下大江中, 水上明珠耀古城。

领袖洲头瞻社稷, 江神岛尾佑芙蓉。

天桥引至八方客, 圣景招来四海朋。

贵木名花齐斗艳, 金秋最美赏橘红。

(第五首)

逝水横波衡岳外,而今谁到问天台?

关山飞越携心意,齐鲁遥思拜楚材。

绝地苍茫狂飙起,一洲妖娆大江开。

长缨在手吟今古,风月无边笑往来。

(第六首)

洲头直面看沉浮,阅尽八荒千里秋。

独立于斯思绪远,遍敷其上橘香稠。

势牵岳麓凝清气,韵拍潇湘集白鸥。

坦腹激流身遏浪,毛公屐后万人投。

(第七首)

临湘北望许多愁,橘子洲头几度秋?

骤雨来时曾问路,乌云去后懒回眸。

无边雾色藏山色,一脉风流荡水流。

毕竟人寰须代谢,凭谁挥浪遏飞舟?

(第八首)

方读君诗暂忘愁,无缘抵谒赏芳洲。

观枫似见英雄影,听雁如歌梦幻楼。

毛领风骚凌别鹤,我羞文采驾归舟。

青山渺渺春秋换,逝者滔滔日夜流。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