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关于巴蜀文化的唯美句子 正文

关于巴蜀文化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17 02:24:19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2、撰一短信兮,诵国疆。诵我国疆兮,词无量。千年神州兮,土地广。五十六民族兮,立于上。诗经词曲兮,无尽藏。方块汉字兮,渊源长。华夏儿女兮,当诵扬。转此短信兮,身健康!

3、中华饮食冠天下,各具特色与花样,乱炖首推东北菜,川菜兼有辣与麻,粤菜清淡会煲汤,湘菜香辣味道大,中华美味遍中华,营养健康美名扬!

4、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5、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6、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7、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8、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9、等我有权时,让国家大剧院做你的练歌房,水立方做你的游泳池,博物馆做你的历史书,长城做你的散步走廊,鸟巢做你的家。

10、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12、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13、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14、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15、虽有普通话,方言亦发扬光大,千年的文化,怎能忘了它。馁好啊,侬好啊,趣味实在大!莫要忘了它!

16、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迹永流传,乱世百姓不得安,当今社会享平安,百姓安康今日谈,龙的传人得真传。

17、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18、华夏文字奇天下,仿物象形成书法:象蹄如隶意,狮首有飞白,斗蛇成奇草,游龙作秦篆,牛足似八分,麂鹿如小楷。

19、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20、中国歌中国戏,中国文化记心里;拉二胡,弹古筝,梆子粤剧和京剧;中国精粹不能丢,一代一代传下去。

21、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

22、中国动漫多需学习,抵制各类文明垃圾,发展我国动漫产业,减少国民莽撞追随,闭关自守太多没用,文化不能弱不禁风,各界国人深切盼望,动漫文化飞速发展。

23、黄河儿女黄河情,大家一起向前行,前进道路坎坷多,相互搀扶是根本,你富我富咱都富,大家一起奔小康。

24、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25、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巨大的魅力和无尽的感召力,感染到我,荡漾着我的灵魂,我在不断地拷问着自己:对年迈的、日渐衰老的父母,我做到了么?

26、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中庸尚和,璀璨瑰丽,荆楚文化,韬光养晦,辉煌灿烂,巴蜀文化,瑰宝陆离,连绵久远!

27、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28、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29、炎黄先民智慧高,易经八卦言语妙,道家无为无不至,儒家中庸是常道,达摩渡江禅宗兴,不着一字尽风流。

30、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1、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3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33、中华儿女大家庭,兄弟姐妹是一家,尊老爱幼是美德,努力学习报祖国,富国强民共奋斗,爱我中华记心中。

34、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5、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36、河北民间艺术多,大家一起说一说,我推唐山皮影戏,他推河北梆子剧,吴桥杂技世界扬,作为河北人自豪。

37、华夏文明五千年,现代之人莫等闲,孔孟讲仁义,老庄乐逍遥,墨家行游侠,韩非是法家,张弛有度,文武兼备,深入研习,如痴似醉。

38、看中国的历史之路犹如西游记,历经坎坷,终成正果。看中国的经济市场犹如三国演义,各路群雄,争显才能。看中国的和平之路犹如水浒传,无论争斗,最终统一。看中国的婚恋市场犹如红楼梦,滥情增多,各自纷飞。

39、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40、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41、车犁田地稻花香,马拉犁巴累趴趴,氮肥磷肥复合肥,撒在地里产量大,我门要好好保护它,杜绝乱仍垃圾乱砍伐,吃饱喝足全靠它。

42、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43、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国之瑰宝,引以为傲,紫砂陶器,质地细腻,特殊陶土,精心烧制,宜兴紫砂,壶中极品,誉名第一,天下闻名,祖辈传承,堪称绝品。

44、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

45、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46、宋朝有个包青天,断案如神保平安。七侠五义是好汉,英雄豪杰美名传。今有雷锋好榜样,助人为乐传四方。

47、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48、蓝色大海是贝贝的家,广袤森林是晶晶的家,熊熊圣火是欢欢的家,绿色草原是迎迎的家,辽阔天空是妮妮的家,五个福娃齐声喊:中国——我们共同的家!

49、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由来已久使用贺卡,古大夫用贴问话,今国人贺卡传信,公务上贺卡联络,家庭里子女孝顺,尽管有电话短信,贺卡仍难以替更。

50、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谈传统文化不能不谈道德修养,学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不重道德修养的,学传统文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自觉注重道德修养。

51、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52、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53、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54、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55、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馒头。包子,面条,米粉,大饼,中国样样有。

56、中华武术世所稀,其精髓博大精深,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外练筋骨内练气,不逞功夫拳脚利,柔道泰拳不能比,文明中外把名扬。

57、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8、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59、唐代诗人领风骚,诗句里外醉逍遥;宋词流传有多少,衣带渐宽终不悔,人人都叫好。元曲一传数千年,中国文化美名扬。

60、中华文化遗产真不少,我来说说咱瑰宝,万里长城真是好,阻挡外侵不老少,传承中华儿女情,中外游客齐欢迎,称赞劳动人民最伟大。

61、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62、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63、航天城,气候好,度假观光不可少;民风淳,心迎宾,美味待客美陶陶;卫星发,实地看,祖国科技飞上天;西昌市,欢迎你,来过你准忘不了!

64、最迷古代小青楼,巨树旁栽攀阁楼,楼下紧邻小湖水,潺潺细声润无忧。青砖红瓦养心静,四面碧草滤心情,这种感受它地无,惟我中国盛此景!

65、西湖龙井,铁观音,中国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中国的酒就是醇。中国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66、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67、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68、传统小吃至今传,各国朋友来尝鲜,不管吃惯吃不惯,脸上都是喜笑颜!北京烤鸭炸酱面,天津包子美名传,湖北干面人人夸,重庆火锅赞不断!大地江山云河壮,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丰碑皆感叹,华夏子孙口福宴!

69、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

70、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71、中华文化五千年,儒家思想永不变,改革创新美名传,水泊梁山曾记得一百零八好汉,中国辉煌在眼前。

72、我赛跑,刘翔笑;我投篮,姚明拇指翘;跳台跳马自由操,足球排球把水跳;游泳击剑又射击,举重竞走和柔道;我要做个全能手,世界排名我最高。

73、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74、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

75、汉文化反而在日本有较多保留,如和服是根据汉服仿制;日本刀是由唐刀演化而来,日本的音乐、建筑保留了大量汉族的古曲和建筑样式(特别是唐代)。

76、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77、五千年的风和雨,世世代代将美德传。喝着黄河的水,站在长江口,感慨万千,中国历史渊源流传。

78、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

79、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80、好的文学作品当如杨贵妃的妹妹,虽不涂脂抹粉,也敢和皇帝相见;能够用朴实的文字,真我的性情写出动人的文章,那才算得极品。

81、中华江山美如画,群山交错如龙舞,千江万河碧水流,无垠草原绿如菌,豪气儿女爱中华。

8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

83、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84、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85、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一统秦两汉。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86、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87、男为龙,女为凤,龙凤呈祥共飞腾。老为姜,少为浪,姜是老的辣,后浪推前浪。中华人才代代出,千年文化共传承。

88、唐诗风采,艳丽卓目,啧啧有音,飘扬千古,宋词情调,优雅芬芳,伴歌清唱,飞远流长,元曲悠扬,轻快舒畅,随歌而行,飘扬四方。中华文采,经典永藏。

89、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90、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

91、大棚菜,遍地花,科学种田靠文化,绿色食品进万家,蔬果宝宝长得壮,全民健康你我他,我要游遍全中国,祖国文化顶呱呱!

92、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93、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静坐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94、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称谓。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95、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96、新加坡则从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

97、小小一本易经册,道尽人间万千事,五行八卦群经首,阴阳易化大道源,天人合一是周易,铸造中华伟丰碑!

98、闽菜食之精细,粤菜食之清香,川菜食之泼辣,鲁菜食之营养,淮阳富甲娇霸,浙菜鱼米端庄。湘徽集成八美。中华美食称王。

99、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100、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1、三星堆,一个神秘的国度,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片热土上,蕴含着古蜀文化的奥秘,珍藏着古蜀先民的足迹。她在华夏文明史的长河中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2、三星堆,你有古蜀国的壮志。古代任何一种民族都在你的怀里。你是远古积攒下来的神的精灵,你深埋在成都平原那么多年,默默无闻,静静等待。那个黄昏,你终于被三星堆人把你挖掘,你刚维启一道缝隙,就已经震惊世界。我看见黄种人在为你骄傲,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在为你欢呼。

3、当阳光普照、云霞蒸蔚之际,苍翠的山峦平静地面对自己的影子,村庄像花树摇动着天堂般的动人轮廓,广汉的天空带着神龙的飞舞、山川的灵气、玉陶的光彩、黄金的贵重,还有花香般的幸福,抚慰了一个很宽很大很长很久的梦想。那方至高无上的金杖猛地深入了我们的骨头和思想,把所有的光彩色泽亮加于一身,就等于把整个天府之国完全亮丽地烘托出来……

4、 “三星堆”位于四川德阳市的广汉鸭子河畔,它的发掘,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再说炎帝黄帝是首个皇帝当休了。成都盆地的尘土掩埋了古蜀国文明,秦巴山脉隔断了和商周朝的联系。古蜀国的王蚕丛没有记下国家的事,刘备因识人而在成都称帝……三星堆是在5000年前蜀地的文明,和当时的商王朝并立,不相隶属,之后秦灭六国,率军入川,灭蜀国,这个文明才算正式并入中原文明。

5、三星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掩蔽着众多的扑朔迷离的文化之谜,正是这样一块隐藏着古蜀文明的神奇土地,她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与探索,去创造三星堆的一个历史新纪元。

6、走进这座真实的古城,当我的手指触摸着十月感受到巴蜀之魂,远处的凤凰在涅槃之后的声音变得异常清澈;当那个龟裂的陶器,连同历史丛中一个勤劳民族崛起的表情蜿蜒而来,正在闪亮的时光,让季节构不成停顿,缤纷的镜头像从深远模糊到渐近明晰的身影,让人频频回首。

7、无疑,三星堆是神秘的,古朴的,是一个有着神奇色彩的国度,是一块蕴含着古蜀文明的.热土,她更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地方。远方的朋友,我们盛情地邀请你来广汉做客!

8、站在三星堆遗址门口,眺望古蜀国历史维启的那道缝隙。也许,三星堆永远只是“微启”着的门缝。金字塔尚且有一些文字让我们看得更深一点,而我们的三星堆却是幽微而难以洞见的。因为她没有语言和文字,她至今唯一能向我们诉说的就是那神灵的正能量。

9、走进三星堆景区,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参天大树,清清的湖水,还有几只在枝头相会的小鸟。我怀着好奇心去了第一个博物馆——综合馆。刚进去,就黑乎乎的,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首先,第一幅壮丽的叫“长江文明之源”,里面的高山连绵起伏,把我们引入了下一个珍贵的历史——两千年前的国宝之一“玉璋”。

10、在马牧河岸上放目四望,通向古城墙的高高祭祀台,早已躺在断砖残瓦沙砾里。那叶摇荡沉浮的小船迎面漂来,那个捕鱼的汉子用双手说话,那个孩童在河中戏水,轻轻掀起水的皮肤。看着不息流淌的河水,还有那水草、水鸟和水影中走动的云朵,我的思绪伸向了远方,像叫不出名字的神鸟,涂鸦在蓝幽幽的天穹。我依稀谛听到来自陶器在窑火中打转的噼呖啪啦声响……

11、在三星堆,青铜器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古蜀人在三星堆的青铜酒爵里被灌醉。五千年的美酒,一直飘香到今天,三星堆里的每一个酒爵都被这醇香的美酒侵润得光彩照人。

12、四川成都平原,古称天府之国,但谁也没见过古代天府之国的真实模样,近来在地下几千年的三星堆一打开,人们顿时目瞪口呆:成堆的玉器、成堆的象牙、小山似的海贝、闪闪的金权杖金面罩金神树、真人大小的铜人。经清理后发现这些宝物中,以青铜器、玉石器为主,兼及金器、陶器,包括人物与动物造像、眼睛形器、玉石礼器及金饰等伍。

13、三星堆在广汉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有着数千年的悠久文明,是古蜀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又一发源地。三星堆,那是一个迷雾中的王国,她来无踪,去无影;那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历史的真相,由于时间的流逝而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化作一个千古之谜;那是一个拥有着悠远神秘的异域气息的国度,她的风采,无愧于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14、成都平原,泥土里长出了青铜,古老的蜀国,远离中原的古蜀国,人们饲养鱼鹰。此时此刻,来自青藏高原古羌部落的蚕丛及鱼凫,他们手持太阳金轮,去迎接世间唯一的神明。那棵巨大的神树就是很好的明证。血脉中走完太阳的短暂一生。太阳隐藏在头顶花冠,太阳神的耳朵和眼睛长满青铜神树,在夜里熠熠生辉。

15、三星堆公园到处都是草坪,远远望去,像是一块又厚又软的绿毯。优雅的环境真让我佩服,你看,那小草正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这里深绿、那里浅绿,绿得有层次,在阳光照射下,草尖一动,还闪着金光呢!

16、接着,我们参观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神杖。这根神杖浑身是金灿灿的黄金,上面雕刻着一只小鸟嘴中含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听爷爷说,古代巴蜀曾经有许多部落,其中最大的两个部落——鱼部落和鸟部落,随着时间的流逝,鸟部落出兵灭了鱼部落,因此,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鸟部落的首领便命令人做出这根金杖,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着根金杖还是商朝以前含金量最多的金杖呢。

17、在遥远的古代,遥远的,遥远的古蜀王国,金手杖属于哪一个呢?是属于作威作福的人呢?还是属于一个是晓明事理的人?我们不得而知。面对三星堆里发掘出来的那根金手杖,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只能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流淌在成都平原上的鸭子河,是一条流淌生命的河。

18、二号馆内的金杖和金面具举世罕见。由于年代久远,金杖里的木头已经变形、金面具也出现了无数裂痕,但其雕刻的图案依然清晰、精美。但最让人震惊的还是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总高度达396厘米。它形体巨大,结构复杂,树叉众多,因而采用了分段铸造的方法,最后再焊接、组装。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棵商周时期的神树。青铜大立人像连台座高达2.62米,是中国考古前所未有的珍品。

18、“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素来有着如此美誉。早在距今4800年前,三星堆就是古蜀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古蜀先民们经过两千年的繁衍生息,在这里筑起了城市,建立了国家,创造了辉煌的三星堆文明。而如今的三星堆,已经成为了饮誉世界的旅游胜地,她名扬天下、声震环宇,以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秘的异域气息吸引着世界各地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

20、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三座大型的博物管像三座土堆,怪不得人们称它为三星堆博物馆呢。一进门,一个大大的“蜀”字呈现在我的眼前,往前走,一座高大的青铜大力人像吸引了我,它身高26米,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远方,它头戴莲花高冠,冠上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身着三件黄袍,据说这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件黄袍呢。

21、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琳琅满目。青铜器,黄金器,玉石器与陶器共同铸造了辉煌的三星堆文化。其中,青铜文化代表了三星堆文化的最高成就。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

22、三星堆博物馆修建在三星堆古城外,现对外开放的共有两个展馆。最著名的展品有:玉璋、金杖、金面具、青铜大立人像和青铜神树。一号展馆内有大量的陶制酒器和食器,透露出浓厚的市民生活气息;馆内还有玉做的刀、剑等,做工精良质地上乘。专家认为,玉非常易碎,肯定不是用来当武器,可能是用来当做摆设。其切割、雕刻、镂空技术之精细,让世人叹为观止。

23、青铜神树铸造于三千多年前,看上去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这棵神树高3。95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是集青铜铸造工艺之大成的作品。这棵青铜树的底座上有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有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铸九只鸟。在树的一侧,有一条残龙缓树而下,龙身呈绳索状,剑状羽翅。

24、北纬30度,一条神秘的纬线。在它的两侧,屡屡诞生奇迹,饱含着自然和文明的资讯。这里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文明,最早绽放出人类文明的光彩:三星堆。

25、走进三星址,双眼一亮,仿佛有某种暗含的沉沉深深的底蕴在内心强烈地荡漾。走在古蜀文化的重要遗址,能捕捉到数千年前的金乌(神鸟)的声音,能想象到千年万年之后的鸟声,是否依然?!是什么风?在古老盆地上吹出一个遗址,诞生一个摇篮。是什么雨?让古蜀王国降落了一棵神树,种下一片梦想。

26、三星堆的发现使一个已经失落的古老的巴蜀文明,一个只有茫昧迷离的文献记述而缺乏物化实证的巴蜀文明,破土而出,喷薄而发,闪显出灿烂而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巴蜀文化史上几显苍白和阁黑的澎湃城。

27、是谁手持一柄玉剑?刺破了天地的静谧与神秘,洞开了一个谜语般诡异莫测的世界,分娩了一座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宝库……

28、当风、或雨、或剑径直指向我展开的联想上,那些青铜铸造的人像、鸟兽、形器、金杖以至众多的玉陶和碎片,闪烁着远古的寒光,犹如一个个诱人耳目次第呈现的词根,同历史一路走来一脉相承,让原始的民俗风情葆住永恒。在充满青铜气质和感恩声音的路上,我拾到的不仅仅是诗歌的青铜、美玉、金杖和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