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海,这份真挚的情感源于那曾经的白色水兵服和浸染着自己四年热血青春的蓝色记忆。
都说当过海军的人与大海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这话一点不假。
当兵前对于大海的感觉是朦胧和抽象的.,那些书本上描绘的如梦如幻的胜景,在没有和大海亲密接触过是无法体验的,也不是旅游一族蜻蜓点水的到过能够领悟的。
关于大海,懂海的人会这样说:大海是有灵性的,能够品味出大海的这番真谛的,就算是一个懂海人。
站在海边,望着一望无垠的海平面,凝视着远处一道滚滚而来的白色涌动,带着澎湃的激情,一浪高过一浪,高速冲上金色的沙滩,旋又慢慢退回原点,积蓄能量,一次又一次顽强地周而复始。
此刻的你,会随着那轰鸣的波涛声,激发万丈豪情,你的胸怀会随之变得无比宽广。
涨潮的时候,坐在礁石上,眺望故乡的地方,托腮冥思,任由呼呼灌耳的海风裹携着咆哮的海浪狠狠地撞击礁岩,即使那咸咸的海水瞬间打湿了裤子,也不愿离去,依然那样痴迷地凝望着狂怒的大海,就连那搏击云端的海燕也不忍打扰和自己一样的爱海人。
海风微微拂面,似姑娘的手轻轻滑过,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让一张原本白嫩青涩的脸,变得如刀刻般地棱角分明,尽管这被海风吹黑的脸膛不再年轻,然而每一个爱海人都不会后悔。
只有爱大海才能拥有大海般的胸襟,即便那长期被海风侵袭的嗓音,也会变得愈发高亢明亮。
噢。这就是爱大海的理由,让海风来的更凶猛些吧!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那湛蓝的天空,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这一天随着一群人去爬山,所谓站的高望的远,随手拍了一张眼前的山水发给了远方的朋友。朋友回复过来:灰蒙蒙的,是不是雾霾?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雾霾一说,在山水秀丽的江南似乎还很遥远,但此刻正是午后,即使是在寒冬,阳光再淡薄也不至于衰退得还不如夜间月华。极目四望,天地混沌,如人极度困倦,在似醒非醒之间迷迷茫茫。
同事说,以前爬上来,远处的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如果再晴好一些,还可以分辨出哪是山岗,哪是沟壑,现在连影儿都被遮得严严实实。在天地间充塞着的,是浓厚的黄云,这种像雾一样笼着的东西,没有雾的轻盈和飘忽,更没有雾的清新纯白。更不会迟迟不肯散去,还霸道的连日光都被吞没了。回头细想,那种高远的深邃的蓝天,真的久违多时了。
好天我是见过的。
从小在山间长大,山里别无长物,可骄傲的唯有山的葱茏水的清澈。但在几十年前,是每天都不必争取也可以日日享受的,也就习以为常不觉得珍贵了。年少时,没事时就呆呆地仰望天空,燕子在青天的背景下飞成一个个细小的点,心绪也常常随着那消逝的黑点,飞出那方四面青山支起的天空之外,小小的心灵反复追问,白云之外还是白云吗?青天之外还有青天吗?
有一年去了沙漠,一下车就不可抑制的爱上那里了。真的是极目的苍茫啊!千万里旅途辗转奔波的困顿,抛家别子之后思乡的惆怅,在那沙漠驻足的刹那就被迎面而来的温热的风四下吹散了。
到达的时候正是黄昏。那是沙漠一天里最壮美的时刻。早上太阳升得极快,一缕阳光穿越地平线就让你不敢直视;而黄昏,虽然依旧炽热,阳光却又温情又浪漫了。夕阳缓缓坠落,把周边缭绕的云气染成红艳艳的如漫天盛开的杜鹃;由近及远,颜色也层次分明,血红,朱红,而至淡淡的桃花红。云彩菲薄,幻为百态千姿,如飘扬的彩带,如腾空的奔马,漫天铺排,出手豪放又飘逸绝伦。
在那样的'时刻,眼之所遇,满眼壮烈,又满眼温柔。壮烈的是云的绚烂,温柔的,是云彩间露出的蓝莹莹的天。
那种蓝,纯净得像婴儿的眼波,如果可以摘取,可以镶嵌,那么宝石定要失色,帝王见了,一定要加之于皇冠,装饰于腰间;可他凭空而挂,蓝过千古,他属于宇宙大化,也属于芸芸众生,帝王威严又能如何?谁也不能独占,谁也无法独得天宠。
而夜晚来临,漫天星辰一一就位,没见过这么多的星星,仿佛星空和沙漠有神秘的契约,地上拥有多少粒沙,天上就有多少颗星。只是在夜夜对望里,谁也无法一一清算,谁也赢不了谁,只能相对沉默,一起沉默了不知几亿万年。那清浅的银河,那不知聚集了亿万颗星辰的银河,在遥远的夜空里,清辉闪耀,一路粼粼,直奔天的尽头缓缓而去。
有天早晨,当我们启动大窑,烟囱冒出滚滚浓烟的时候,当地“洒地哥”(朋友)兴奋异常,指着黑烟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可我们能自豪吗?当我们输出生产力的时候,也一并输出了烟尘,输出了污染,希望你们不要和我们一样,有一天会对着漫天烟尘戴着口罩去怀想曾经拥有过的这一片清澈的天。
看到一篇回忆录,当年日本战败,老蒋去刚刚接收的东北视察,看到一根根林立的烟囱兴奋异常,在领袖眼里,那一根根高高矗立的烟囱,意味着资本,意味着实力,撑起腰杆和枪杆的可全凭这一根根喘着粗气的家伙啊。至于污染,那时可能完全不在眼里的吧,天地之大,万物可以滋生,亦可藏污纳垢,殊不知,造物主有一天也会累,江河有一天也会枯竭,而我们每一次呼吸之间,胸臆中会留下多少再也吐不出来的叫做PM2.5的尘埃呢。
传说古代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共工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大地之母女娲氏遍涉群山,练成五色石36501块补好天漏,从此天空有了五彩云霞。这一方青天,五色祥云,流转不知几万年后进入我们的眼眸,而今,除却黄云,我们还能有所见吗?补天之手不复有也,问谁能再有拭天之手,好让天复其青,云复其白,还头顶一片湛蓝的天空呢?
——我与因特网
在人生的沙滩上,有着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贝壳,也有许许多多形体迥然的寄居蟹——潮起潮落中,贝壳选择了等待,寄居蟹选择了寻觅,等待着,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风景线,甚至最终的归宿。我是一名中学生,也是一只快乐的小小寄居蟹。 是的,是你,因特网,给了我一双湛蓝色的眼睛,我用她来寻找——未来。湛蓝色是太平洋的颜色,太平洋有着广阔、包容的气质,这些,因特网也不例外。怎么说呢?比如高考填志愿吧,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可是,对于高招资讯,我家一不熟悉二无门路,面对上千种高校与专业的组合我无从下手,相信这一状况在一般家庭里普遍存在。当班上厦大子女挥着一叠细分到系的录取分数线表高谈阔论时,我真觉得我就是井下好可怜的那头蛙。我不是那种道听途说然后懵懵懂懂接受别人安排的人,我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借阅那些内部资料,怎么办?!上网去!这时网广阔的气质便凸显出来了,想一想天下上百所大学任你查,这该是一件多有成就感的事呀。各专业的课程介绍、该地区生活费用的统计,都具有相当的指导性、针对性,而且,大学的档次一般与网站建设的质量成正比,这对填报是一项很好的参照。现在,我不会再顾名思义以为“工程管理”就是对民工凶巴巴的监工一类的人物,也不会以不足一米七之躯去试上海的名牌大学(如华东政法内部“强制”男生一米七,而其他谦虚一点的司法院校仅一六五足矣),以免“死”在哪里都不知道。真的,感谢你,因特网。
网络包容了各种地域文化,各种good idea 和new idea,让网民的视野更为开阔,而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正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网上书屋的存在,正是包容性的一大体现。我浏览着书屋里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理念的.文字,努力学习着《黄金时代》的浪漫,《银河英雄传说》的理念,黄易的天马行空,痞子蔡的啼血深情……两年来,我的文风焕然一新,而且我更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网上看书,可以无拘无束地享受人生,也许正如林军所描述的,不必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劳神费力地把家堆成仓库才能坐拥书城的喜悦;也不必在公共图书馆正襟危坐,才能分享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网络,你尽可以半夜三更、衣衫不整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研究《浮士德》,洒了一地饼干屑,而毋须顾虑图书管理员的白眼。真是幸福!而我也在这种幸福中逐渐改变了习惯。我以往投稿,喜欢工工整整地誊抄一遍,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然后心满意足地吻一下,捏着信角飞投进邮筒,我想这样才正宗而且郑重,虽然那时也发发邮件,不过只是偶尔。晚报开辟阳光校园栏目之后,我投了几次稿,却发现心华姐责任编辑当得并不轻松,采写报道约稿回电之外,还得一个字一个字把小作者们的文字敲入电脑,我暗暗责骂自己:心华姐对你那么关心,你怎么还加重她的负担呢?于是,我强迫自己在电脑上写稿。从此以后,我的“send”,心华姐的“reply”, 便成了网上无数亮丽的风景线中的一道。通过这种电子投稿模式,我的拙作《高考信息网上寻》、《也谈勤俭节约》先后在晚报发表,相信电子投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各类报刊收稿方式的主流。咦,今晚马路上怎么没车?——凌晨一点了!为了写这篇文章,又是众人皆睡我独醒……
世事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高中会考放读中,我偶然翻到了一则新闻:我市今年“XX”首次设立电子信箱,以便群众有话想说的时候有处倾诉。读到这里,我眼睛一亮,E-mail投诉,真新鲜。我恨恨想起了前天那辆擅自改道使我多走了五百米差点迟到的小巴,哼哼,还有平时对外来打工仔鄙夷的吆喝,让厦门人丢尽颜面的“连环”市骂……我越想越气愤,劈里啪啦发送出一封抑扬顿挫的投诉信,带着六分愤怒三分新鲜一分责任。过后,我马上忘了这小事。谁知,那封信一石激起千层浪,日报商报晚报先后报道,运管处雷厉风行通报整改,小巴营运一下子规范了许多,运管处更成为全国第一家上网的运管部门,而爱开玩笑的同学们,我上小巴后竟冲着小巴喊:“周亮再见!”(当时公交5路车人员与小巴业主发生肢体冲突)…… 不过报道中突出的是政府机关从善如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我的民主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狂喜之余,我仔细想了想,倘若几十年后这事再被提起,它的意义并不在政府机关的工作态度或是周某人如何如何,而在于几十年前,政府已开始用电子信息手段与民众沟通,而极普通的民众(如水平有限的学生)也掌握了网络这项工具,厦门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开启信息时代的钥匙,一半在政府手中,政府是先锋是引导者,一半在民众手里,民众是基础是沃土。不久,我《小巴的蛤蟆功》出现在日报社会新闻版,这回是我带着七分责任三分负担写成的,那封E-mail正是沉甸甸的负担,不过,这种负担使人的生命更有质量……
这些事情都很平凡,然而因特网的魅力正是蕴含在这些小事当中。哦,远方,又传来了悠扬热切的汽笛声,是了,我们的征途永没有尽头,小小寄居蟹又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