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用爱心去呵护幼儿的童心,让每一个"祖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
2、爱每一个幼儿,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3、工作着是美丽的,追求着是快乐的。
4、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幼儿自私和不孝。
5、用微笑拥抱幼儿,用真心对待幼儿。
6、我是岗位的,岗位未必是我的。
7、用清眸透析心灵,用宽容善待幼儿。
8、暴力、溺爱和放任是摧毁幼儿健康人格的三大灾害。
9、距离近一些你会发现更多的童真,声音轻一些你会听到更多的童声。
10、父母的美德,是儿女最大的财富;父母的心房,是儿女广阔的天空。
11、幼儿需要激励,犹如种子需要阳光。
12、教师的荣幸是跟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人在打交道,所以要引导他们把希望变成现实。
13、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4、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学有所长。
15、真情育人,彰显生命意义;桃李芬芳,提升人生价值。
16、用我们的爱关心每一个幼儿。
17、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
18、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19、用尊重和爱心换取幼儿的快乐,用真诚和微笑面对每一位家长。
20、用爱心换取幼儿的快乐,用真心换取家长的信任,用责任心体验幼教之美。
21、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2、童心是绿色的种子,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有桃李缤纷满天涯。
23、努力把自己当成一个幼儿。
24、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处处有教育。
25、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26、我会用我的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个幼儿,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27、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幼儿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幼儿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8、我要把微笑绽开给幼儿,鼓励传达给幼儿,关爱赠送给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29、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30、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1、家庭教育有千谋万法,亲子沟通是第一法,此法不通,万法不灵。
32、从心灵深处在乎每个学生,润泽每颗心。
33、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幼儿们一起成长。
34、让每位学生成为一个追“梦”人。
35、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36、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
37、用爱心浇灌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热情培育每一朵稚嫩的花朵。
38、表里如一,诚实做人,脚踏实地,乐意奉献。
39、用微笑温暖心灵,用爱心善待幼儿。
40、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41、给学生阳光,让他更灿烂。
42、给幼儿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43、教育幼儿并不难,指导家长困难。
44、培育幼儿的第一条:健康。
45、奉献人生,付出才会有收获。
46、牵着幼儿们的手,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47、念人之善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过。
48、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让我们敞开心扉,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9、暴力只能培养奴才和暴徒。
50、让每个幼儿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幼儿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幼儿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51、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52、批评不是一个趣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谁的趣味的问题。
53、用爱心浇灌未来的花朵,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54、没有时间教育儿子。
55、对待家长,教师要冬天般的冷静思考,要春天般的`温馨沟通,要夏天般的热情工作,要秋天般的美好憧憬。
56、用情感激发情感,用爱心唤爱心。
57、从心开始,用爱沟通,共创和谐。
58、教师的幸福是因爱而被爱着,因付出而收获着,因珍惜而拥有着。
59、幼儿教育,首先是“良心”,其次是“爱”,最后是“责任”,缺一不可。
60、用爱心和智慧与幼儿一起创造快乐,分享快乐。
61、学生是贴身小棉袄,常带来家的温馨。
62、以慈母般的爱心,博得幼儿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幼儿的创新。
63、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欢喜、鼓励和赞赏。
64、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65、对每一位小朋友要有爱心、耐心、关心。
66、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持续一颗童心,做幼儿们的好兄弟姐妹。
67、幼儿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擦亮这面镜子,塑造优秀幼儿。
68、爱你用我的心,育你用我的脑。
69、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70、用爱奉献一生。
71、在群众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我都有信心。
72、一步二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
73、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74、让阳光照射进心灵,你才能成为发光体;让烦躁涌入心灵,你将会成为绝缘体。
75、我相信,讲台就是锻炼我、锤打我的地方,我将永远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幼儿园木工坊计划
锯子、锤子、钉子、螺丝刀,在成人眼里,这些都是幼儿应该敬而远之的东西,怎么能让幼儿动手触摸、操作呢?但是这些却都出现在了浙江省宁海县潘天寿艺术幼儿园的工作坊里。原因还得从两年前一个两岁半幼儿的兴趣说起。
一、缘起:幼儿的一个兴趣
20xx年8月的一天,一位名叫么么(两岁半)的小朋友去乡下探望太婆,看一位农民伯伯劈柴入了迷。在场的奶奶见状,上前问他:“么么,你是否想劈柴?”他点点头,于是奶奶拿出一把砍柴刀,挑了几根比较直的木头,大手抱小手用砍柴刀先把木头镶嵌住,然后四手联抱一起举起砍柴刀和镶嵌着的木头。两人喊着:“预备,开始,嘿!”一刀下去就劈开了木头。他们一口气劈了6块木头,小么么兴奋极了,久久不愿离开。回县城后,么么做梦都在喊:“我要劈柴!”在与奶奶的电话里也嚷着:“我要劈柴!”后来,***妈找来刀和木头,陪他玩了一个多月的劈柴游戏。
对一个学前儿童来说,劈柴既新鲜又有些危险,很容易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极具诱惑力。同时,劈柴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还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帮助幼儿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从么么的案例来看,只要成人在活动前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充分地做好准备与防范,木工坊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转变了、解放了,家长是否支持呢?我园在20xx年10月份召开了部分家长的座谈会。家长代表有不同的职业:有来自企业的,也有来自教育、卫生部门的。当我们向他们播放了南京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木工坊录像,介绍了小么么的劈柴经历后,家长们都举双手赞成,同意幼儿园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开设这一课程。而且,家长们还为我们出谋划策,提出了一些可供探索的实施方案。
二、论证:亲子木工体验
在家长提出的方案中,最集中的建议是亲子木工体验。经家长会讨论决定第一期亲子木工体验活动:人数定为60名,幼儿和家长各30名;时间定于20xx年10月15日上午;场地定在幼儿园大操场的水泥地上;操作材料定为每户家庭一根2米长的小杉木(杉木树质软,易于操作),1把锯子,1把锤子,若干铆钉。操作步骤:第一步,以一大一小拉锯的方式把整根杉木锯成若干段;第二步,用刀把木头劈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第三步,用劈开的木头做一件作品。
那天非常热闹,一户家庭何止来了一大一小,有的一户家庭来了6位家长。很多家长也从未碰过这些工具,他们不仅想观看幼儿的操作状况,也想自己尝试一下。根据操作步骤,活动分为“锯”“劈”“钉”“画”四部分。
1. 锯
家长与幼儿两人合作,把一根2米长的杉木锯成若干段。这一过程,家长是主导,但幼儿也不只是被动的学习者,他们觉得以“拉锯”为主的锯木头方法新鲜有趣,参与热情很高。“拉锯”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臂力、协调力,也让幼儿理解了“1”是如何分成“许多”的相关数学知识。
2. 劈
这部分活动要求家长与幼儿把锯下来的木料按照不同的作品需求,用刀劈成作品的各个部件。这一过程,“劈”是关键,幼儿的兴趣点也在这里。大手抱小手,四手联抱,一起举起刀和木料,大喊一声:“预备,开始,嘿!”木头就被劈成了两半。有的幼儿自己单独举刀劈柴,连续几下猛劈,也能把木料劈开,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3. 钉
这是作品组装成型的一道关键工序。要求家长和幼儿把劈好的各部件材料有目的地组装起来。绝大多数家长与幼儿选择了用钉子来固定、组装。可喜的是,每个幼儿拿起锤子都会敲(准确性不强)。敲打原本就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在这里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过了一把瘾。
4. 画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原材料组装成功后,为了弥补木料硬性不足、色彩单一等缺陷,突显作品个性,很多家庭用上了画、贴、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幼儿动手的机会更多,他们用稚嫩的双手,在粗糙的木头上画上、贴上、粘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图片,让作品显得更加美观。
不一会儿,一件件生动的作品就完成了。有的是外星狗、小天鹅、牛,有的是冰山雪莲、小桥流水,有的是巨人滑板,有的是坦克大炮,有的家庭甚至做了一幢别墅、一盘象棋,30件作品,30个造型。作品由小朋友贴红花来评奖,按照所得红花数目的多少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幼儿园给获奖家庭颁发了奖状,整个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半个月后,我园又举办了第二期亲子木工体验活动,参加人数增加到50户家庭,同样取得了成功。两期亲子木工体验活动验证了在幼儿园里开设木工体验课程是可行的。
三、实践:木工体验坊
1. 实践前的准备
开设木工体验课程要有物料、工具、操作柜及相关材料,还要在安全保障和课程设置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物料方面,我们与家长一起收集了大量的树皮、树枝、松树果、树桩、废弃的木头、边角料等。这些材料一部分用来创设教室环境,一部分给幼儿操作。
工具方面,在亲子活动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儿童用刀取代了柴刀;单拉锯取代了成人的双拉锯;增添了大小不一的锤子、长短不一的铆钉和螺丝刀等。我们将工具有序分类,摆放整齐,便于幼儿操作时拿取。
安全保障方面,每个幼儿一副手套、一副眼镜,室内配有药箱(备有常用的外敷药)和一本安全记录登记表。
课程设置方面,时间上,每班每半个月安排一次课,由本班教师具体负责。内容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让幼儿认识各种工具、材料,自主寻找合作伙伴,根据材料的原有形状完成作品;第二阶段,根据主题展开制作,增添不规则材料,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做出目标作品;第三阶段,幼儿自主设计图纸,根据图纸制作作品。
一切准备就绪,201x年3月我园正式开设了木工体验课程,对象是中班、大班幼儿。
2. 实践中的绽放
幼儿们来到木工体验坊,个个眼睛发亮,根本不用教师做任何动员,他们就已经自发地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两人一组,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
自由创作阶段提供给幼儿的是单一形状的材料(圆形、长方形、多边形)。他们只需要用锤子与铆钉将这些材料组装起来,作品完成的成功率比较高,因而幼儿的热情也特别高。
放眼望去,有的小组选择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材料,商量着制作他们向往的作品;有的小组摆开敲打铆钉的阵势,但一时找不准位置,边忙乱地敲锤子、边调整着各种动作和位置;有的小组选择的铆钉与木料不合适,使劲敲打仍无济于事,最后只好无奈地重新寻找其他钉子;还有的小组喜欢挑战,不满于只使用现有材料,自己找来长木条和锯子,在教师的指导下,用锯子锯成他们需要的长度。看样子,操作这些工具、材料并不困难,也不可怕。一时间,噼里啪啦的敲打声,咕叽咕叽的拉锯声与幼儿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组成了木工坊里特有的交响乐。
让老师尤为注意的是,有一组小朋友敲打到一半时,铆钉被敲弯了,失望地停在那里,旁边一位小男孩看见了,走过来用锤子的楔形一端,帮他们把歪掉的铆钉拔了出来。老师十分惊奇,上前问他从哪儿学来的这个方法,他说:“我爷爷在家里做过这样的活。”看来,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比较留意类似的活动,也说明他们本身对此类活动就有很大的兴趣。在这里,教师无须强调纪律,无须介绍工具名称和使用方法,无须牵线搭桥分好小组,更不需要去要求幼儿做什么样的作品。幼儿会自发地找到自己的伙伴,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当木工体验课程开设到第三个月时,有个别幼儿已经会用铅笔画黑线作标记来锯木条。我们抓住时机,在课程方面增加了设计图纸这一内容。小房子、绘本图书、飞机、马路上的天桥、天空一号……幼儿的设计花样百出。设计图纸把松散的无目的的活动变成了有目的'的、有设计的创造性活动;把单纯的木工制作与美术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让木工体验不再是单一的体力活动,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四、收获:体验中的创造
如今,木工体验课程已开设两年多,幼儿们制作了上千件作品,如生活类:篮子、桌子、小凳子、木鞋、相框等;军事类:望远镜、飞机、大炮、坦克、军舰、枪、剑等;公共设施类:马路上的天桥、公园里的凉亭、指示牌等;动物类:狗、牛、羊、老虎、蛇、狮子等;体育类:滑板、推车、滑滑梯等;工具类:钉耙、风车等。这些作品都是幼儿自主原创的。不过,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数量可观的作品,而是幼儿在课程中表现出的合作意识、浓厚的兴趣、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勇敢无畏的精神。
1. 和谐、自然的合作学习
同伴间的角色分配,过程中的互补学习,困境中的问题解决,都会在幼儿之间的默契合作中得以实现,课堂上从未出现分歧和冲突。如大二班的一节木工体验课上,两个男孩低声商量了几声后,立刻分头寻找材料,一位找了四个圆形树饼,另一位找了两块三角形、两块长方形木料。把材料放到操作台后,他们又分头去找锤子和长短不同的铆钉,然后一起操作。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位敲锤子的力气大,而且位置准,另一位更擅长找各种合适的木料,随即调整了分工,一位“主打”,一位辅助,愉快地完成了作品。
2. 思维、动作的有机串联
幼儿在木工体验坊里的活动不是无意识行为,而是结合了对木料、操作工具的直观感知,对现实生活经验模仿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些材料、工具和已有生活经验,引导着幼儿去思考、去创作。如幼儿在生活中看到马路上的天桥是要有楼梯才能够上去的,创作这一木工作品时,便复制了自己的现实经验。他们找来四个圆形的小木饼,用钉子组装成楼梯;楼梯上去后,要有横跨马路的天桥,他们又找来长方形的木料,把这些木料锯成长短相等的三块,分别作为桥面与两边的围栏,并用铆钉连接、组装;到了天桥的另一端,幼儿们运用滑滑梯的原理,找来三角形的木料,同样用铆钉连接、组装,顺利地完成了作品创作。
“设计图纸——寻找相应的木料——锯木料——用钉子组装”,幼儿的思维串联起整个动作过程,创作出一件件鲜活的作品。
3. 兴趣与毅力并存
有兴趣才有探索的动力,遇到困难才会坚韧不拔地设法解决。如中一班的一次木工体验课中,两名女孩在敲打铆钉时,把铆钉敲弯了,两个同伴商量着如何把它拔出来。但思来想去,仍找不出解决方法。她们一会儿把材料侧反过来敲,一会儿用锤子楔形的一端去拔,但都无济于事,急得满头大汗。后来,一名女孩意识到这个锤子两个角间的空隙太大,不适合用来拔这颗小钉子。于是,她到工具箱里找了一把小一点的锤子,终于拔出了钉子。
在一个大班的木工体验课上,一名男孩需要一块长方形木板,可是他找来的木板太长,要锯掉三分之一。但是这块木板质地很硬,一锯,锯齿就会反弹起来,怎么也锯不进去。他只好去找老师帮忙,老师提醒他:“你选择的木板质地太硬,不如去另选一块木料试试看。”于是,他又去材料箱里寻找合适的材料,几番尝试,终于找到一块形状相似但质地较软的泡桐树木板,锯成了他需要的作品部件。这些实例以及幼儿在木工体验坊里自动自发的活动表明,他们对木工体验活动的兴趣浓厚且持久。正是因为兴趣,他们才能坚韧不拔地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一次次完成创作。
4. 自我保护的天性与勇敢无畏的精神
文章的开头就提到,家长很担心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怕幼儿年龄小、体力弱,容易受伤,于是我们在班上备放了各种外敷药、安全记录本。但是两年的实践证明,幼儿们有自我保护的天性。迄今为止,他们虽然经常会误敲到自己的手,但都无大碍,而且更可贵的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上学期开学时,有几个外省的客人老师进班看一个混龄班的木工体验课,他们只顾着看幼儿操作,没有注意到幼儿偶然会敲到自己或同伴的手。一个小男孩跑到客人老师面前说:“我今天真倒霉。”客人老师问他怎么倒霉了,他说:“今天敲铆钉时,我的手被敲到三次,两次是我自己敲的,一次是李小明敲的。”客人老师很焦急地问:“那给我看看,敲得怎么样?”他漫不经心地说:“没关系,不痛了。”“当时痛么,有没有瘀青?”“没有,不痛了。”说完又到木料堆里找木料去了。
由此,我们深切地感到,幼儿身上有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洋溢着勇敢的大无畏精神。只要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多给以引导与帮助,并为其创造相应的条件和平台,多让他们尝试,他们就会在分析、判断过程中养成防范与保护并存的意识和能力。
谁也没有想到劈柴这一远离幼儿的农活,对幼儿竟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谁也没有想到木工体验课程竟然这么受幼儿欢迎!木工体验课程取得的良好效果也让我园更加坚定了让教育回归真实生活、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
1、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会给你一个太阳!用心,用爱,努力做到最好!
2、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3、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4、要做孩子的老师,先做孩子的朋友。
5、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的成长!
6、幼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们自豪,因为我们选择了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我们把爱心奉献给孩子,孩子把微笑传递给我们。
7、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8、幼教事业是一座大的花园,教师的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
9、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的美丽精彩。
10、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11、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12、我们无法改天换地,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为改天换地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是我们不放弃理想。
13、关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14、关爱童心,感受真爱,欣赏童趣。
15、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只要投入过付出过拥有过,我相信,孩子们会在我生命的五线谱上谱出动人的旋律。
16、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7、发脾气谁不会?讽刺挖苦不属于专业技术。
18、我会用真爱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唱响孩子们甜美的歌谣,在我的工作中我会细心耐心诚心对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长。
19、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生存,而不是代替学生生存。
20、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1、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使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2、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因为在爱的天平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23、工作着并快乐着,因为孩子在我心中,我又在孩子心中!
24、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25、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26、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27、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28、对待家长,教师要冬天般的冷静思考,要春天般的温馨沟通,要夏天般的热情工作,要秋天般的美好憧憬。
29、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
30、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31、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32、一年最美是春季,一生最美是奉献,播撒教师所有的爱,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33、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纯净的蓝天,为孩子开辟一块快乐的土地。
34、用金子般的爱心收获纯洁的欢笑与真诚,感受彼此心灵的贴近。
35、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
36、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3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38、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39、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40、牵着孩子们的手,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41、做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把温暖和爱带给最可爱的孩子们!
42、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4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尊重伴随他们的成长。
44、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45、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的。
46、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47、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48、教育加赞赏等于教育的平方。
49、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50、当孩子们的眼睛里闪耀着快乐,歌声里飘荡着快乐,舞蹈里跳跃着快乐,故事里洋溢着快乐,这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