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棋手一看出自己陷入绝境,就承认输了。
2.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3. 绝境殊不远,湖塘直吾庐。
4. 无双锦帐郎,绝境有林塘。
5.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6.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
7. 绝境久蒙蔽,芟萝方迨兹。
8. 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
9. 行行问绝境,贵与名相亲。
10. 全家占江驿,绝境天为破。
11. 空山不难到,绝境未易名。
12. 山翁称绝境,海桥无所观。
13. 绝境何人识,高亭万象含。
14. 绝境宜栖独角仙,金张到此亦忘还。
15. 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云梦泽,饶八九,不须吞。
16. 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
17. 绝境与谁同,飘泊南庭老。
18. 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
19. 念兄独立与世疏,绝境难到惟我共。
20. 异才偶绝境,佳藻穷冥搜。
21. 吾将抱瑶琴,绝境纵所适。
22. 绝境非身事,流年但物华。
23. 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
24.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25. 绝境应难别,同心岂易求?
26. 膺门不避额逢朱,绝境由来卷轴须。
27. 战争中我们陷入绝境之时,大家只能合力奋战。
28.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0. 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31.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
32. 信醉乡、绝境待名流,供行乐。
33.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34.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35. 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
36. 绝境慰人心,谁家住玉岑?乱云生翠窦,密雪洒青林。
37. 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
38. 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
39. 仁坊标绝境,廉守蹑高踪。
40. 乘船浮鹢下韶水,绝境方知在岭南。
41. 一个人不被逼到绝境就不能看到美景。
时间让我看清了很多。
如果我 不在你的身边 ,不要忘记 我还爱你。
赠我空欢喜,留我独角戏。
期望和失望带来的恶性循环。
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 。 爱情, 生活,
幸福,没那么容易,所以才让人那么着迷。
如果我说我很爱你‘你会舍得离开我吗?
祝福的话,要我怎么备注。
2o1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
我为你 能爱得比风沙更狠 。
人说,梦都是美好的、却不会实现、自己是否都是自作多情呢?
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一次、一个星期左右都没了 ,
其实哥想说 跟哥聊天 是一种享受。
沉默不是我为你难受就是你难受。
他说爱你的时候,是无心之过,别轻易感动。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既然我没有犯错、为什么还要让我这么难过。
我说我没有骗你、你能给我一句我很信你吗?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 就是再喜欢也不行 要懂得放弃。
只要你安好,那便是晴天。
和别人说着我们的故事,我心里有多开心。
走遍大街小巷,追寻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你布哭 , 还可以考虑以后的日子和迩在ー起。
我可以为仅存的奢望,放弃一切。
你会明白的、我也会知难而退的!
恨老天少给老子生了一双翅膀。
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几个弯想到你。
为什么每次我想给迩的时候 , 迩都说我不要 ?
设计说明
《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也认得了。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体。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夏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预设:介绍了哪些昆虫,它们的样子、习性是怎样的,记录了它们哪些有趣的故事等。
2.引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生字。
(3)与小组同学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4)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的疑问,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识字学词
1.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2)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3)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
(4)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5)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6)昆虫备忘录。
2.课件中,其余字消失,就剩下带有生字的词语:款款、黑绸、膜翅、距离、益虫、瞎点、凡是、备忘录。
(1)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每一个词语。
(2)指名认读词语,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多次练读。
(3)学生交流: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请联系生活经历,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可以用上一个词语,也可以用上几个词语。
3.课件中,其余字继续消失,就剩下本课生字:款、绸、膜、距、益、瞎、凡、录。
(1)检查预习情况,认字能力强的同学当小老师,黑板前领读这些生字。
(2)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将识记有困难的字标注成红色。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不好记的字?
(4)汇报交流,学生自主识记以下重点字:
瞎:眼目害了病,变成“瞎”。
膜:用手是摸,与月有关是膜。
绸:绸缎与丝织品有关。
益:上头是两点,不是三点。
录:“绿”去偏旁变成“录”。
距:右边是“巨”,不是“臣”。
蚂:多音字,在本课中读mà。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抓住字形特点和字音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有目的地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全文,体会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感兴趣的昆虫,画出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这个昆虫吗?理由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了解昆虫的特点。
预设一:我觉得蜻蜓的复眼很有趣。
(1)学生读画出的句子。
句子一:“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句子二: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句子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2)你能向大家介绍“复眼”吗?
复眼是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也能分辨颜色。
(3)蜻蜓复眼的图片
预设二:我喜欢瓢虫。因为它很漂亮,也是益虫。
(1)学生朗读找到的描写瓢虫的句子:
句子一: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句子二: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句子三: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
(2)你能为它画像吗?
(3)关于瓢虫,你还知道什么?
预设三:我喜欢独角仙,因为它是昆虫里的霸王,力气也大。
(1)学生朗读画出的句子。
句子一: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句子二: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句子三: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2)你能为它做个
预设四:我喜欢蚂蚱。因为我也捉过蚂蚱玩,很有趣。
(1)学生朗读画出的句子。
句子一: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句子二: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
句子三: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句子四: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
(2)学生介绍自己捉、玩蚂蚱的趣事。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喜欢的昆虫做份备忘录。
5.过渡:角色扮演,向大家介绍这些昆虫:
(1)做自我介绍(样子、特点、习性等)。
(2)能力展示。
(3)看到它们的技能,你有什么想法?(可从实际出现,也可展开想象)
6.教师指导学生带着兴奋和愉快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逐步走进昆虫,了解它们,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适当的补充,激发对昆虫的喜爱,对自然的探索之情。
五、情感升华,作业延伸
1.情感交流:你喜欢这些昆虫吗?你还知道哪种昆虫,与大家分享一下。
2.教师小结:每一个小小的昆虫身上,都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有说不完的科普知识,有许多奇妙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发现。
3.布置作业: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设计意图: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拓宽视野,不局限于教材,激励学生多读书,多观察。
板书设计
昆虫备忘录
蜻蜓 花大姐 独角仙 蚂蚱
复眼 外衣 独角 尖头
灵敏 漂亮 霸王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