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
乱七八糟、爬来爬去、屁滚尿流、家破人亡、嬉皮笑脸、无精打采、一塌糊涂、手下留情、粉身碎骨、自相矛盾、四脚朝天、目瞪口呆、无话可说、甘拜下风、浩浩荡荡、万里无云 、越来越黑、四处飘荡、不计其数、忧心忡忡、越跑越快、势如破竹、不敢不检、礼尚往来、一心二用、四处飘荡、马马虎虎、生气地、哈哈大笑、看来看去、逃来逃去、打来打去。
好句:
1、汪小中说,看他的神功,不动一刀一枪,就能让狗趴在地上,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
2、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3、他不但踢球可以把球踢进自己的球门,而且碰到这样的事情,他还不敢冲上去,简直让人无话可说,目瞪口呆,甘拜下风!
4、他刚才明明说不是抓人了,可是现在又说是抓人了,他自相矛盾,已经自己打了自己两个耳光!
5、21加7等于91,这是哪一个傻瓜才会做的`事,我不列竖式也算得出来是28!
6、刘东的爱好是上课的时候撕纸条,撕成一条条长的,下课的时候趁你不注意,就偷偷往你领子里一塞,结果一张纸条就在你的领子里飘呀飘,他就捂着肚子笑,乐不可支。
1)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与以往荧屏上或冷酷或色诱的女特工所不同的是,唐一菲版的特工并不十分讨厌。
2) FBI特工,狱警,杀人犯,策划人,他们存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就是信任彼此…
3) 拥有5万名常规特工提供情报、以及总计约达5万的间谍和告密者,使军统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间谍组织。
4) 虎坡特工程公司为许多供应商和整车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 没看过间谍,不看《谍战风云》,没见过特工,不看《超级特工》,没做过黑客,不看《黑客帝国》,没发过大财,不看《金钱帝国》,能做的就剩下结婚生孩子了,所以只看《裸婚时代》《。
6) 这些美国特工曾参与一系列的“非常规引渡”案,现均作为缺席判决。
7) 这支由300名联邦特工、州警察和当地警察组成的联合部队已经集合完毕,现在他们正准备研究下一步扫毒战役的行动计划。
8) 没有敲门声门就开了,查普利衣冠楚楚的年轻助理贾森.里德利陪同FBI特工弗兰克.汉斯莱走进会议室。
9) 我的演出装备是四四方方的灰色套装,我要做的是,从一个桌子边走到另一个桌子边,假装在和其他特工说话。
10) 今天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出庭作证,证实他对记者泄露一名中央情报局特工的情况。
11) 达奇提供到高等法院,神秘的地方法官伊丽莎白政治瞥见奈特工资与操纵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哈罗德拉姆齐战争。
12) 昨天,有数以百计的人来参加她的葬礼,向这在二战期间最勇敢的一位女特工致敬。
13) 那天夜里,在拉瓦尔品第市区,一辆小车拐来拐去,不停地在大街小巷中穿行着。车上坐着基地组织的四名成员,其中就有那名特工和KSM。
14) 当这一家被败坏的DEA特工所杀害时,里昂不情愿地答应照顾这个小女孩。
15) 特工人员经常出入敌人的龙潭虎穴。
16) 模样憨厚的成龙的真实身份是一位特工,原本只是被邻居请去临时照顾一下小孩,当短期"奶爸"。结果几个不听话的孩子使出无数离奇的招数把成龙搞得狼狈不堪,而且由于贪玩无意间得到一份机密的孩子还引来了一批身份不明的危险分子。于是,成龙一面保护孩子们,一面对付那些全副武装的神秘人。
17) 一特工奉命拯救危在旦夕的乘客,更要尽快夺回解码系统,否则大灾难一触即发。
18) 美国国防部特工汤姆?吉布通过无线电话对他的特工同事们说:"我现在厌倦了冲锋陷阵,下次你们这些家伙谁准备好冲锋陷阵吧。这十五年来我一直在冲锋陷阵。"。
19) 两个特工队员用枪指着那个汉奸,声色俱厉地要他举起手来,然后把他捆了起来。
20) 随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将开发出更新颖独特工艺精湛的产品服务于旅游饭店业。
21) 至于饮食居处事宜,别人家须自为料理,不特工部局不能时时察查,且一经查察,未免啧有烦言。
22) 作为这一似曾相识幻觉的点睛之笔,新家隔壁已被美国特工部买下,这样,即使他的邻居,对他来说也很眼熟了。
23) 许多人将加入这场行动,从联邦调查局特工到情报人员、到应我们的召唤服现役的后备军人。
24) 今天下午12点零壹分起,特工唐纳德.怀特的一小步将是整个国家的一大步。
25) 这是一起怀疑俄罗斯女特工色诱英国议会议员,以搜集情报和影响施政的案件。
26) 在斯克阿将军的领导下,帝国特工计划征服希瓦四号行星,强迫当地能征善战的人民去帝国军服役。
27) 与此同时,马宏离开了团队,与特工兰聊起了电话,他请她帮忙找出是谁杀了他的儿子。
28) 其中还有一份特工盖?豪特尔在1950年的陈述,为外星人驾驶UFO在新墨西哥州的罗兹威尔失事坠毁的说法提供了证据。
29) 大黄蜂:你知道什么是“克星”吗?由一个合适的特工来替天行道,而现在执行这光荣任务的人是…在下!
30) 这句我理解是美貌女特工已经在因特网上让人心跳不已了。
一剪梅读后感1
李清照风韵脱俗的东方女性美。具有张扬的个性、心系国家的忧虑之情。无不能感染着当代思想和感情跳跃浮动的我们。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她运用浅淡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清新自然、音韵流转、声调和谐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坦率的胸怀,不羁的思想性格使她敢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一些封建社会妇女不敢启齿的率真词章。作为女性,爱情追求是李清照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她在词中通过爱情这一主题执著地描绘一种独立的人格。
我国古代诗史上杰出的诗人很多,而女诗人却屈指可数。她之所以成为以为成就突出的女词人,无视封建传统礼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杰出的女词人,她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写诗作词。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梦令》以优美的韵调,写她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爽朗的性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能以俗为雅,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委婉深细而又意境高远。读来明白如话,看似寻常其实颇具功力。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受。倾入笔端,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散发着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写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如此“颇尽离别之意”的词来呢?在她的词中,有的是对丈夫真挚、专一的爱情,绝无封建文人那种矫揉造作的情调。
让我感受到一代女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生活变迁、层层烦恼。透过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爱情的过程,从中也见证了历史车轮的印辙。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尽管其家世显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一剪梅读后感2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描写的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词,上半阕主要是写词人在一天之内所做的事情。所触之情,所生之情,都寄予了对丈夫的思念和信赖的真挚感情。下半阙主要是丈夫离去之后所抒发的相思和别愁。
李清照这样婉约的女子,应是出现在戴望舒笔下哀怨又彷徨的雨巷。微凉的空气,斜扫的细雨给小巷抹上了一丝梦痕。蝉翼般轻盈的罗裳被风吹得微微摇晃。她就这样安静地走过雨巷,结着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对甜美往事的留恋……于是,她低吟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这样细腻的女子,应该是出现在雾气朦胧的西子湖畔。凋谢了的落花随着忧伤的流水流向了远方。昔日的娇颜已不复,祭奠的只有泛黄的记忆。她独倚木制的长廊,凝望着远方,哀愁的,孤寂的。远处传来凄凉的萧声,丝丝缕缕,沁入骨髓。一切越发萧瑟。于是,她低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这样多愁的女子,也应该是出现在长亭送别的枫林中。片片枫叶,殷殷如血。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她蹲下身拾起一片被瑟瑟秋风吹落的叶子。火红的,似她心中无法抹去的相思与无奈。是的,她无奈。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独酌;无奈,只好独抱浓愁夜无眠;无奈,只好花容憔悴更凋零。于是,她低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念完这首词后,闭上眼,我也陷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中。我已经远离父母,独自生活了17年了,也整整7年没有和父母一同过春节了,每当除夕之夜,鞭炮响起的时候,我都会站在窗前,遥望远方,想像远在家乡的父母是否和我一样也正思念着他们的女儿。此时,我所能做的唯有给爸爸、妈妈打上一个电话,用声音传递我的想念。我怕丈夫、孩子看到我流下的眼泪,给他们原本快乐的节日抹上一丝伤感,便躲到角落里以最快的速度说完祝福的话,就匆匆挂上电话,我不希望母亲听到我哽咽的声音,更不希望勾起家人更多的泪水。我多么羡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呀!有父母的疼爱、关心;我多么羡慕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呀!有子女的体贴、撒娇。而我,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别人那份浓浓的亲情。
一剪梅读后感3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
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