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平遥古城墙的优美句子 正文

平遥古城墙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5 21:42:57

1. 这座城墙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98座,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5984个。

2.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3.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4.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5.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

6. 古城墙是原来战争时期防止敌人进攻的建筑,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墙外面是护城河,里面是城墙围着的原来的古襄阳城。

7. 荆州古城墙于三国时始建土城,历史上屡建屡毁,现有砖墙为清顺治年间依明墙基础重建,周长10.5公里,高9.8米,厚约10米。

8. 荆州古城墙不仅历史悠久,景色也很美。春天,我到古城墙上去玩,看见墙缝里长满了嫩绿的野草和爬山虎,像碧玉妆扮了似的。

9. 荆州古城墙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府城墙。它古色古香,虽然时过境迁,但雄风犹在!

10. 走进城墙,用手轻轻触摸着一块块古老的青砖,真不敢相信它有五百多岁了。听说这些青砖用糯米浆制成,显得坚硬无比。没想到在坚硬的砖缝里还会长出一些小芽,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11. 西安的古城墙是西安最有名的建筑,它环绕着西安的市中心。我们每次开车出去玩,都会从城墙下面钻过,可是我从来都没有上去看过。今年去西安,我终于有机会和西安的姐姐一起去看了。

12. 西安古城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盼望着早日再去西安,再一次触摸那沾满历史痕迹的古城墙。

13. 夜晚,上灯了。整个古城墙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霓虹灯倒映在护城河里,流光溢彩。简直分不清是城中有水,还是水中有城。

14. 荆州古城墙于三国时始建土城,历史上屡建屡毁,现有砖墙为清顺治年间依明墙基础重建,周长10.5公里,高9.8米,厚约10米。墙内依土围,外临护城河。

15. 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16. 西安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

17. 站在城墙上,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古代的人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城墙,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一定很勤劳。

18. 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

19. 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20. 砖城厚约1米,墙内垣用土夯筑,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筑。砖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

21. 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游客在攀登东门城楼的马道上即可见到部分已采取保护措施的文字砖。

22. 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他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墙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

23.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物证。

24. 古城墙尚留60余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区级文物),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

25. 城墙守在河边,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已经下岗了,只能让后人赞叹它的一生。或许现在的它,只是一个妆点城市的点缀品,但它的一生是值得回味的。

26.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27. 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

28. 中国有四大古城墙:西安古城墙,洪武三年始建。平遥古城墙,洪武三年;荆州古城墙,顺治三年;兴城古城墙,乾隆四十六年。它们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9. 从赣州古城墙西津门出发登上古城墙,沿古城墙,你可以看到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镜台、八镜公园、龟角尾(章水与贡水交汇处)、古浮桥、寿量寺、文庙、皂儿巷、董府(可在此处用餐)。

30. 城墙上的武器展览更是让我打开眼见,有抛石器、攻城塔等,成列在巍峨的城墙上,其中有我最喜欢的火铜,它不但威力大、不浪费火药,还方便携带,我国古代的军队装备说明了,当时国家是多么的强大。

平遥古城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 满门抄斩 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 映雪读书 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游览的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

平遥古城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游团的小小导游——徐皓。我们现在要去观光的地方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平遥古城希望大家在这次游览中过得快乐。

现在我们来到了平遥古城的城边,它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平遥古城有史以来,建制沿革屡经迁徙。它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古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使古城墙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好了,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

祝大家今天玩的开心,如果高兴的话,请下次还来我们这好吗?祝大家以后天天都快乐。

平遥古城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前方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遥城。距今有 2700 多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县城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古城墙。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城墙,观赏一下古城墙的建构吧。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卫城墙的。有了墩台,可以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墩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 平遥古城上共有 3000 个垛口, 72 座敌楼,那是象征着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拍照,拍照时注意身体不要探到城墙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墙上刻字。谢谢大家的配合。

平遥古城导游词(四)

各位旅客,本次我们将要游览著名的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之一。游览时请保持地面干净,如果有问题可以问我。

我们首先来到第一处游览点:南大街。平遥古城的构成,是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而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四大街其中的南大街。你们看,街道两旁,老字号、传统名店林立,是繁盛的传统商业街。在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

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而东大街北端和南大街相交,北大街则通往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有的得名于祠庙;有的得名于一座城中之城;还有一些街巷已经无法探究名字来源了。

平遥古城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睡姑姑和药婆、火烧城隍庙。请你们好好游览一下这座美丽的古城吧!

介绍平遥古城墙的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

前方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遥城。距今有 2700多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县城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古城墙。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城墙,观赏一下古城墙的建构吧。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卫城墙的。有了墩台,可以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墩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平遥古城上共有 3000 个垛口, 72 座敌楼,那是象征着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拍照,拍照时注意身体不要探到城墙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墙上刻字。谢谢大家的配合。

介绍平遥古城墙的导游词2

嗨,各位来宾,我是晨曦旅行社的金牌导游王若蒙,今天,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淳朴的平遥古城。

各位不要着急进入古城,先看看这巍峨的城墙,是祖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墙之一。整座城大体呈方形,墙高约12米,全部用砖砌成,筑有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墙上还有观敌楼72座,垛口3千个,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大家进了城,绕过大大小小的巷口,就来到中国的“华尔街”——民清一条街了。在这条400余米的古街上,连缀着78处古店铺,包括票号、镖局、典当行、药房、肉店、杂货铺、绸缎庄等,可以想象当年古城经济的繁荣。街面不宽,两边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有出售平遥特产的,有卖特色小吃的,还有卖纪念品的。大家可以选择购买。不过由于木板房较多,请大家注意防火!

各位,往西南走去,就来到著名的县衙。“你可知何罪?”原来是平遥县衙在上演《县太爷升堂断案》,它再现了当年县老爷为百姓判案的精彩场景。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明清,早期的县衙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现存为明清时期的衙署,至今已有六百七十年,是保存最完整的县衙。整座衙坐北朝南,轴对称布局,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前朝后寝,左文右武。

现在,请大家登上直升飞机,从空中欣赏古城的美,鸟瞰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古城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为头,两口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门为尾。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的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麓山上。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预示着望借神龟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堂永固的深刻含义。

好啦,美丽的古城游览完啦,希望你们有个愉快的旅程。我们也该说再见了,Bye!

介绍平遥古城墙的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据传说,城池南门为__,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__七十二贤人。

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如在清末,曾把抢劫商号,骚扰民宅的清军拒之于城门外,使平遥免遭其害。在抗战时期,城墙为挡住气焰嚣张的日寇作出了特殊贡献。

另外,在洪灾到来时,可抵挡滔滔洪水,使城内居民安然无恙。平遥古城,不仅以古老完好的城墙闻名于世,而且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古民宅,荟集一城,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文物建筑群。闻名于世的平遥八景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八景是: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瀴溪晚照、超山晓月。另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古城八宝,也很有情趣,即:市楼金井内的金马驹、贺兰仙桥下的.金蛤蟆、清虚仙迹中的透灵碑、凤凰栖台下的金龟子、鹦鹉巷内的鹦鹉石、文庙大成殿的杞木梁、木楔柱和九连钟。

介绍平遥古城墙的导游词4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诸位游客:

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