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爬天都峰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了黄山。黄山有四奇之称,其中奇山就是四奇之一。我今天就跟大家说说爬奇山--天都峰吧!
在黄山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天都峰--不爬天都峰,白来一场空。于是,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天都峰顶!
在百步云梯远看天都峰,啊!老高老高呢,一步步石级仿佛就是一条长龙蜿蜒在丛山之间,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一条银链从空中垂挂下来似的。让人看着不爬天都峰也会手脚发颤。
我们来到了天都峰脚下,看介绍此峰海拔有1810米,好高啊!
我们带上防滑的手套,拿上拐杖出发了。我一手紧紧的拉着一旁的铁链,生怕手打滑,一手柱着拐杖向上攀登着。我一直爬在前头,脚酸了,腿累了,我们就在中途石凳上歇会儿。快到一半时,我已经手脚发颤,气喘如牛,抬头往上看,好像永远没有顶一样。窄窄的台阶只容一人通行,有人从峰上下来,我们还要相互礼让。他们也拼命的鼓励我们,让我更加信心十足。在一段特别险的路段我就两手两脚一起往上爬,像个小猴子一样。我就这么坚持着,努力着,鼓励着自己一定要向上冲。
爬啊爬,身边的雾气越来越重,自己好像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位仙人,脚踩着祥云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穿过狭窄险峻的鲫鱼背,我们终于来到了天都峰顶,我在峰顶遥望,一座座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连绵起伏,一望没有尽头,山上一棵棵黄山松苍翠挺拔,犹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脚边的小野花也争奇斗艳,对着我绽放着笑容。妈妈就在顶上奇峰绝顶石碑前给我拍了张照片作为留念。这时,我忍不住大喊:我成功了!
篇二:爬天都峰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上变得严肃起来,他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样是不会有结果的,难道老师没教你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吗?
真好!爸爸答应我要去爬天都峰,我高兴得直奔三尺,非常高兴。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爸爸带我做着汽车奔驰到了天都峰脚下,来到天都峰脚下,爸爸对我说:咱们一起征服这座天都峰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开始爬山了,一开始,我兴奋地跑啊,跑--,不到一会儿的功夫,我累坏了,气喘吁吁地说:爸爸,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好累,休息一会儿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上变得严肃起来,他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样是不会有结果的,难道老师没教你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吗?听了爸爸的话,这时,我才想起了课文中出现的诗句。我对爸爸说:对,爸!您说得对,我应该遵守诺言。就这样,我挺着胸膛跑上了天都峰。
我的双脚踏在天都峰顶上,想出了一个人生哲理,我明白了--世界上其实是没有困难的事的,只要你积累每一小步,就一定能到达千里远的路。真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篇三:爬天都峰
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地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课文先描写了天都峰的高和陡,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接着写我和老爷爷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一老一小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整篇课文描写了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鼓舞,坚定决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学习如登山一样,我们只要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凭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就能攀上知识的高峰。我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要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去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篇四:爬天都峰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爬天都峰,到了那里,峰顶可高了,似乎在云彩上哩。我高要爬的时候,后面好像有人叫我,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走过来,你也是来爬天都峰的吗?老爷爷问,我回答说:是的老爷爷又说:真巧啊,那我们就一起爬吧。好啊。我说。说这说这,我们爬了半天,终于爬上了山顶,到了山顶,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张相留作纪念。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呀。
篇五:爬天都峰
国庆黄金周,我和家人们一起去爬天都峰。
我们坐着姨夫的车,来到黄山脚下,我往远处一看,啊!多么漂亮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还有许多小鸟在唧唧喳喳的叫,好像在说:黄山欢迎您!
我们从紫光阁出发了,抬眼望去,黄可快成人山了!山路上的人们像一群小蚂蚁在运粮食。我们爬到半山寺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条路通往玉屏峰,另一条则通往又陡又险的天都峰,最终我们决定挑战天都峰。
在路上我看见下山的人带着一块金牌,我下决心也要拿到。为了得到那块金牌,我奋力向上爬,连累都感觉不到,再险的地方我也不害怕了。
我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从山上往下看,真是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呀!天都绝顶海拔1810米。
看着金牌上刻着山登绝顶我为峰,我突然感觉自己已经是一座伟大的高峰了!
篇六:老爷爷爬天都峰
老爷爷来到山脚下抬头望,天都峰这么高,石级那么陡,我爬得上去吗?爬的话,我可能会摔跤;不爬的话,就会看不到美丽的风景了。到底爬还是不爬呢?正当老爷爷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姑娘也来爬,就想:那么小也来爬,我比她大,为什么就不能爬呢?想到这里,老爷爷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开始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当老爷爷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己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于是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没几分钟他又继续往上爬,他走一步歇一步,但最后还是爬到了山顶上。
老爷爷一看山顶的风景,说:真美呀!
1、我站在天都峰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小作者兴致勃勃地来到天都峰脚下,抬头一看,天都峰太高了,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又太陡了,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多么险峻啊!她感到畏惧了,心里直发颤。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天都峰的高、陡、险以及作者对天都峰的畏惧,为下文写自己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克服困难终于爬上天都峰作了铺垫。
2、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这是课文的.难点。要突破难点可离不开对重点内容的深入理解。首先我们要弄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这句话是说,这一老一小都会从对方身上吸取力量。
吸取什么力量,又是怎么吸取的,我们要结合重点内容讲。从课文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就可以体会出来。
第一次对话是在爬天都峰以前。老爷爷说: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小妹妹说: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羡慕,敬佩,表现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次对话是在爬天都峰以后。对话的内容是相互道谢。老爷爷说: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小妹妹说: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两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这个勇气已经包含在第一次对话中。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老爷爷的话中居然一词,意思是出乎意料。老爷爷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吗?
不是,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所以爸爸说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也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