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传统文化的句子
1.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西湖龙井,铁观音,中国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中国的酒就是醇。中国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3. 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4.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一统秦两汉。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6. 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7. 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8. 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9. 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10.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11. 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12.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14. 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15.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16. 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17.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18.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19.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2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21. 汉文化反而在日本有较多保留,如和服是根据汉服仿制;日本刀是由唐刀演化而来,日本的音乐、建筑保留了大量汉族的古曲和建筑样式(特别是唐代)。
22. 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23. 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24.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25.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
26. 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
2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
28.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
29.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30. 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3.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34.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35.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36.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
37.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38.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39. 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40. 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41. 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42.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43. 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静坐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44. 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45.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称谓。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46. 注重道德修养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谈传统文化不能不谈道德修养,学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不重道德修养的,学传统文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走向自觉注重道德修养。
47.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8.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49. 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巨大的魅力和无尽的感召力,感染到我,荡漾着我的灵魂,我在不断地拷问着自己:对年迈的、日渐衰老的父母,我做到了么?
50.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
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2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3
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3、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4、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6、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7、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8、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1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