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葫芦丝的音色优美的句子 正文

葫芦丝的音色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5-05-02 03:50:44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演奏家完美的演奏技巧。

2、能够较流畅的演奏乐曲,在演奏中灵活运用单吐、滑音、打音、叠音、颤音等技巧。体验演奏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实践演奏能力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乐曲,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达到一定表现力。

教学具准备:

光盘、葫芦丝、乐谱等。

教学过程:

一、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葫芦丝乐曲(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吹奏光盘)。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演奏家完美的演奏。

二、向学生讲解乐曲的内容、风格特点、曲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涵、意境。

师:《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这是一只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云南傣族民歌,也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葫芦丝独奏曲,幽暗笼罩着的竹林里,那轻柔委婉的葫芦丝声是小伙子对心中心爱的真情流露,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葫芦丝“轻”“飘”“柔”的特殊音色,在该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是葫芦丝独奏曲中的精品,在演奏中滑音技巧的频繁运用使乐曲更圆润更富有表现力,加上打音、吐音、叠音、波音的出现使该曲给人以柔而有力的艺术魅力,音乐以三拍子的节奏和明快、跳跃、舒缓的旋律再次表现了该曲的魅力,使众多爱好者和演奏者为之而陶醉。

三、技巧展示:老师现场示范演奏并分段进行吹奏技巧分析。

1、滑音:在葫芦丝的'演奏中滑音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音与音的过度,做到圆润、优美、流畅并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别是傣族风格乐曲的演奏滑音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

滑音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首先讲解上滑音的演奏,上滑音用反抛物线标识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其演奏方法是手指由低音向高音抹动抬起,上滑音的演奏我们只要一句话,手指由直接抬起变为抹动抬起,上滑音的的效果自然出现。

2、虚指颤音:在葫芦丝的演奏中,云南傣族民间乐曲风格常用的一种技巧颤音的好坏主要靠手指弹性的发挥,需要长期练习。

3、打音与叠音:它们都是发音极短不占时值,它们的区别在于,打音手指在本音及下方音孔上做快速开闭,而叠音则是在本音孔上方或最上方音孔上手指做快速开闭,,它比打音的速度稍慢,关键是速度、力度要适当,在实践中多体验、摸索去选择。

四、个别指导:

1、练习时首先让同学们找出乐曲中的异同,然后从一拍到一个小节再到一个乐句,由易到难逐层分解学习,因为前面环节有些两个音的连奏已经练过,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2、分组学习。分别学习前一句和后一句,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又快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竞争情境中,很快就学会了。最后,再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学吹另一乐句。这样,同学们兴味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乐曲的演奏,初尝了成功的喜悦。

3、安排学生吹奏某一乐句(带演奏技巧的如滑音、打音、叠音、颤音),针对学生吹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强化打音、滑音、吐音、虚指震音等基本功训练。

五、师生互动:

1、学生演奏、复习几首学过的乐曲《婚誓》《军港之夜》《荷塘月色》

2、师生合奏乐曲。

六、学生提出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师现场解答、指导。

七、提出希望: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时

1、在演奏中让同学们对比音乐的轻、柔、强、弱,因为勤思考多动脑是自学的好方法。

2、同学们应该明白,学习全靠自己用功,一个字“练”,老师只是领路人。

3、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小结:同学们,葫芦丝音乐如此美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将它推行世界。

或许是一种习惯吧,我总是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办公,大抵是需要一种安静的环境吧。这段时间学校正在为第八届运动会做文艺节目的准备工作,但凡下午操场上便热闹起来。舞蹈队、彩旗队、鼓号队、腰鼓队、花环队,分别在学校的各个场地上紧张而忙碌的排练。同学们精神活跃了,学校气氛活跃了,整个校园被浓郁快乐的氛围所包围。我同样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下午便随了自由去了,一方面调节一下工作的劳累,一方面分享着这份快乐。该做的事情晚上再说吧,反正这也符合我的工作习惯。

闷热的天气似乎还不愿迟迟隐去,早早的洗了,感觉凉快也舒服了些许,便坐立桌前开始工作。忽从操场传来音色优美的葫芦丝声,那娴熟的吹奏技巧,准是喜好乐器的邻居一同事在吹奏。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甜美悦耳柔情绵延,这正是我喜欢听的。放下笔,随即兴冲冲直奔操场,于秋风习习中静静地聆听,心随着乐曲飞扬,只是遗憾没有明月相伴。即便如此,此时刚下晚自习的学生,还有乘凉的老师也都被这优美的葫芦丝声所吸引。

我喜欢学校这样的.环境,虽然我不是个性张扬喜欢热闹的人,但是像在今晚,或是在夏日午后的黄昏,扎堆于同事朋友间谈笑风生,或与学生共享快乐,那也是件高兴的事。但凡遇到周末,学生都已归家,学校老师也只留寥寥几人时,整个校园归于宁静,这时我便可以独守这份清静,消闲地漫步于空旷的操场,抬头遥望天空的星星,尽情欣赏优美的音乐,无人打扰,整个校园此时似乎只属于我一个人,随意填补寂寥的空间。一圈又一圈,就这样漫步着,月光,星光,清风,虫鸣,相伴着。

这样的日子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我似乎也习惯了。好多时候,我都自嘲地说,我是个以校为家的人。其实,放假之日我是可以不必呆在学校里的,县城里是有自己的房子的,三室两厅,采光极好,宽敞明亮。尽管装修不是豪华,但也舒适温馨。这两年老公一直在外面,家里也就只剩我和儿子。回趟县城,路途倒是不远,关键是都坐不了车,回到家中收拾一番,买菜开火,也就只能呆上一天,感觉甚是麻烦,加之我和儿子都不喜欢串门活动,倒不如呆在学校,省了途中晕车的惨样,省些时间还不如好好休息。所以经常有同事调侃,买房空着不住,还不如租出去算了。每每如此,我便笑笑,寒暑假住住也挺方便的。其实不管在哪里住,关键是要生活得开心,房屋的简陋宽敞与否,图的是个心情,有时只是方便而已。

今年暑假,难得一家人能有机会一同外出旅游。一个月时间,到过西安,山西,扬州,上海,虽游览了不少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但是也发现有些地方缺少水资源,空气质量差,城市拥挤。每每这时我便想到了家住汉江边的故乡,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却拥有山清水秀透射着的自然的美。当外出旅游归来,踏上故乡的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特别是跨进家门的一刹那,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连声感叹道,哎呀,终于回来了!

当有朋友问起这次旅游好玩不?哪个地方最好?我的回答是:出门只是增长见识,要说哪里好,各有特色,但哪里都没有家乡好啊!我不是夸我自己有多热爱家乡,这只是我的真实感受,就犹如我喜欢并习惯我们学校的这种环境和氛围一样。

不知从何时起,我悄悄地喜欢上了葫芦丝音乐。现在,不但爱听,还喜欢在写作之前自我陶醉地吹奏一曲葫芦丝再动笔。似水流年,聆听时光,品味美好,喜欢的文慢慢品,喜欢的歌静静听,愿文字和音乐相伴一生。

汪国真诗中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是啊,在孔雀起飞的地方,彩云之端,钟灵毓秀,人间仙境,那里传说着天上人间不老的故事。在傣族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至今让人感慨和向往: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就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了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都在祝愿这对情侣喜结良缘、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便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不管男女老幼都会吹奏,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时时处处都可以听到美妙的葫芦丝声。

十多年前,单位同事从云南旅游归来送给我一盒“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音乐光盘,还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起西方版纳的风土人情,听后真让我眼谗,恨不得马上生出一对翅膀飞过去看一看。当时条件差,我家里还没有电脑和网络,只好利用晚上值班的时间在单位办公室一台老式电脑光驱上一遍一遍放着听。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被称为“东方萨克斯”,略带鼻音的发音,犹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让人听起来即优美又亲切。古人曾赞“彩云之南独神韵,绕梁三日音不绝”。就着那份皎洁的月光,吹奏着葫芦情丝、梦里水乡、山寨情歌,那婉约浪漫的韵律,令我如醉如痴。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沧海桑田,花开花落,往事早已淡淡如烟,心事也已淡淡如菊,放下了许多爱好和梦想,唯独对葫芦丝情有独钟。听着葫芦丝那柔和、婉转、淡雅、缠绵、细腻、圆润的音调,脑海中总会出现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和场景,越过时空,透过千山万水,仿佛看到了清清的山泉、皎洁的月光、葱郁的凤尾竹林和独具特色的竹楼。月光如水,洒在西双版纳这片美丽富饶的地方,微风轻拂凤尾竹,像一层绿色的薄雾在舞动。美丽的月色透过竹林,如梦如幻,和着光影的斑驳,摇曳生姿;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竹楼里,美丽的.姑娘深情地凝望窗外,竹楼外,痴情的小伙吹奏起婉转、缠绵的葫芦丝,表达着温柔细腻的情感,倾诉着心中的爱恋;风吹竹动,竹林与风儿一起翩翩起舞,多么优美的旋律,悠远中带着飘渺与空灵,如一壶月光老酒,醉了今夜相约的人儿。葫芦丝那种超凡脱俗、和谐优美、亲切自然的表现力和穿透力,柔肠百转,摄人心魄,醉人心魄!

没有音乐的世界将会一片荒芜。音乐,确实是一种让心灵得以安静和充实的东西。雏鹰,因有翅膀而在蓝天自由飞翔;人,因有梦想而奏响生命的乐章。有人说:“很多的梦,无法遥望,还可以遥想;不能相守,就梦想翅膀。”绝美绝仑的葫芦丝曲子,如月光下静水般天籁之声,就与我的写作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它不但能解除我烦恼的心绪,而且还能修身养性,激发生命的活力。当我夜灯下伏案写作时,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放着葫芦丝曲子,那委婉曼妙的乐曲入耳入心,心有一种被丝丝缕缕缠绕的奇妙感觉,激发了我写作的灵感,文字伴着曼妙的音律汩汩而出,行云流水般在屏幕上流淌着,那悠扬委婉、意味深长的音律,清新而柔美,绵长而回旋,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浑然忘我的自然纯美空间。

走近葫芦丝,就走近了一种高雅的情怀。在生活比较困难的日子里,我用稿费买了一支心仪的葫芦丝,闲暇时间,到书店查阅关于葫芦丝入门的资料,在熟悉了基本指法后,很快就学会了第一支葫芦丝曲子《婚誓》,音符在指尖滑落,浪漫在心头燃烧。一首灵魂最深处的完美音符,犹如良师诤友,让我心静,令我陶醉,所有的烦恼忧愁,皆在葫芦丝的旋律中得到化解。闲暇时间,我就搬一个马扎坐在阳台上,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那幽幽的葫芦丝音律,让心灵在一杯香茗中回味,在一首乐曲中沉醉。

葫芦丝就像一件为健身而设、为养生而制的神器。职场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身心疲惫不堪,让优美的旋律在指间流淌,就成为了最好的减压方式。中医学上早就有五音通五脏的医学理论,“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葫芦丝演奏中有三大技巧,那就是气息、指头、用舌,这些与经典养生健身方法相一致,养生中有“呼吸到脐,寿与天齐”之说,而吹奏葫芦丝时气息收放正好气沉丹田,是一种极好的有氧运动,增加肺活量。都说“十指连心”,手指与心脏、大脑密切相关,吹奏时手指灵活运动,且舌尖轻抵上额,呵出秽气,鼻引清气,有效地促进了大脑血液循环,减缓大脑萎缩,有助延年益寿。

岁月因经历而懂得,生命因懂得而精彩。现在,我经常在网上下载葫芦丝乐谱,学习演奏生活的乐章。每次吹奏葫芦丝,都会将全身心融入到音乐的世界里,忘掉了年龄,忘掉了烦恼,获得了快乐。如丝绸般飘逸的葫芦丝声,声声入耳,激情和灵感盈满心怀,伴着美妙的音律潜心写作,即使清贫也是一种美妙幸福的享受。在这初冬温暖的阳光下,将成长的每一步串成一首诗行,书成一段文字,组成一曲旋律,在点点滴滴的幸福中感悟生活、享受人生。

飘逸云烟曼妙声,空蒙山水籁天音。小小的葫芦丝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斑斓色彩,把我一颗浮躁的心惭惭带入了一种禅境。虽然没有面向大海的意境,却有春暖花开的惬意。我爱美妙悦耳的葫芦丝,它是我心灵亲密的伴侣,是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生命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