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东湖是我们家乡武汉的一颗璀璨明珠,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春天,东湖的水清澈见底,微风吹来,粉红的樱花满天飞舞,像正在下一场粉红色的樱花雨!樱花姑娘照着镜子,给自己扎上粉红的蝴蝶结,真是美丽极了!樱花落在湖面上,给湖水增添了色彩。灵活的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可爱的小鸭子也快乐的唱着歌,听起来好开心哦!
夏天,湖面上布满了美丽的荷花。它们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美丽的纱裙。有的荷花在荷叶的保护下欣然怒放,有的散发出了淡雅的芬芳。站在荷花姑娘的旁边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惬意。夏天炎热难忍,人们都会选择去东湖游泳,在湖水里人们感到无比的清凉!
秋天,秋高气爽,让人们觉得非常清凉!东湖四周浓绿的大树变得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火红的枫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远远望去,让人有一种流年忘返的感觉哦!
冬天,湖面上结了晶莹透亮的冰,像一大块水晶!寒冷的冬天,当然少不了雪的装饰,满天飞舞的雪花像一只只雪白的蝴蝶,它给亭子戴上了雪白的帽子,雪花落在树枝上,好像给大树穿上了一件雪白的外衣。人们放眼望去雪白一片,让人感到冬天的魅力,那么纯洁、那么美丽!
我爱美丽的东湖,我更爱美丽的家乡!
点评:文中从春夏秋冬对东湖进行了描写,突出了不同季节东湖的美丽所在,足以看出作者对东湖的喜爱哦!
【第2篇】
我的家乡是江城武汉,这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古色古香的黄鹤楼,景色秀丽的东湖,购物的天堂楚河汉街...... 其中我最爱美丽的东湖。(开头语言优美,开门见山地交代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同时揭示主题,表达对东湖的热爱)
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那里有雪松、樟树、水杉..... 共396种树木,被称为绿色宝库。
早晨,太阳像一个害羞的小娃娃探出头来,湖面上雾蒙蒙一层轻纱笼罩着整个湖面,远处的`磨山若隐若现。还有一些晨练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在这天然的氧吧呼吸着新鲜空气。
中午的东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吹过,在太阳的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如一颗颗耀眼的宝石,亮晃晃的让人睁不开眼。现在已经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游览,乘着游船欣赏着东湖的美景。一只只游船划动着,船的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也有一道道涟漪,就像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似的十分有趣!鱼儿和野鸭也赶来凑热闹,它们时不时地露出水面又钻进水里,好像是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景物描写细致具体,午后的东湖在小作者笔下熠熠生辉,尽显东湖本色。)
夜晚的东湖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座小亭子,小桥都有着一条条长长的灯带,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 相互交错着,五彩缤纷,倒映在碧绿的湖面上,形成了“七彩湖。”
我爱美丽的东湖,欢迎大家来我家乡做客。(首尾呼应,再次点明主题)
点评:文章中间对东湖的介绍详细具体,全文结构清晰明了,在一系列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中表达了对东湖的赞美和热爱,也很好地突出主题。
【第3篇】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它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文章开头直接点明文章主题,简单明了。)
星期六的早晨,我和爸妈来到东湖,观赏它美丽的景致。我们从梨园出发,这里是新修的东湖绿道的起点,随着东湖绿道往前走,就会看到优美的湖景,人们都在旁边拍照留念,纷纷赞美这美丽的湖景。道两旁的花草更是美丽,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小草……
沿着绿道继续前行,就会看到一座雄伟的山,那是磨山。春天,山上的万物复苏了,有着楚风的楚天台开始热闹起来,我们爬上一级级的台阶,留下而(了)一滴滴的汗水,终于上到了楚天台。在楚天台上,我们会看到磨山三面环水,饱受湖水的怀抱。从上往下看,湖水清澈见底,好像一面镜子,把周围的景物全部倒映在水中。
东湖绿道的终点是一座岛,叫落雁岛。岛上有许多长得郁郁葱葱的古树名木,上面枝繁叶茂,春光融融;岛周围的湖水是淡绿色的,像是被旁边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这一切都饱含着春天的生机!(文章按照空间顺序,井井有条,衔接自然连贯。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着东湖的美景逐一进行。文章以描写景物为主,动静结合的也给文章增添了不小的文学情趣。)
我爱这美丽的东湖!(结尾同样简单明了,直接抒情,也紧扣主题。)
点评:文章的结构简明合理,对景物特点的描写也细致入微,全文的语言流畅,句子描写舒展自然,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小作者的文笔不错,继续加油!
1、“万顷湖平常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古人赏景大都有闲情逸趣,平湖秋月,泛舟湖上,与友把盏,悠哉悠哉。白居易的“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这便是古人游水时抒怀的写照。
2、从来不曾想到,泸沽湖竟有着如此的美丽。远远地望去,湖水被天空映得碧蓝,衬着几座远近不同的青山,恰如一颗遗落在绿色的丝绸之中的蓝宝石。荡舟湖上,不时的飘来几朵嫩白的小花,为这青山绿水做着点缀。远山之间饶着雾丝,留给人种种神秘的幻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不曾见过的,却为何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3、岛南湖面上的三座石塔,为明天启元年所立。许多游客都把它看作是杭州的“城徽”和西湖的标志。每当中秋月白,薄月当空,塔中点灯,有“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妙景观,亦“三潭印月”由此而来,据说当地人过中秋节,大都喜欢到三潭印月游玩。
4、荡舟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中,想放声高歌,又怕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于是索性支起双桨,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5、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
6、鹅湖望去无边无际,浩阔的水面波澜壮阔,发出“哗哗”的水声,温柔恬静,不受风大的影响而变得凶恶了,且这种声音不绝于耳,或许这是湖水在大风的日子里,唱的一首雄壮的歌儿吧!
7、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他们都是做着一个朦胧的“江南梦”。“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太湖的美景像一杯绿茶,自然清新;太.湖的美景像一段丝绸,绚丽光洁:太湖的美景像一幅画卷,描绘出她的幽静,描绘出江南的别致……
8、烈日炎炎,湖中花盛草满,天空霞绯虹瑰。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时,东方呈淡粉色,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粉红的羽绒扇面。不一会儿,一轮火红的太阳沾着湖水升起在紫褐色的雾霭中。顿时,湖面生辉,极为壮观。在风平浪静的日子,你还可以看见“两个太阳”的奇观呢——东边,水天分界处,朝阳像一个红色的绣球冉冉升起,湖中,又一只“火球”在荡漾。
9、千岛湖是一个美丽的湖,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湖水碧波荡漾,既有太湖的烟波浩渺,也有西湖的乖巧灵韵。千岛湖更是一个丰饶的湖,有机鱼,绿茶,木材,毛竹,山核桃……资源丰富,美丽富饶。千岛湖也是一个充满现代的欢乐湖,她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游山玩水,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品茶吃鱼……
10、太湖没有海的活泼,没有长江的磅礴,也没有山泉的甘甜,但是,她拥有那份淡泊和宁静,她用那清风送来的自然气息告诉我们,她属于江南。湖上泛着一片轻烟似的薄雾,远望群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我向周围望去,湖四周长满了野草,能嗅到一股泥土的芬芳,是春雨,把这自然的味道传递过来。此时,天上传来了清脆的黄鹂声,在这清幽的地方好似天籁之音,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诗和景,真真融合到了一起。
11、我们坐着船欣赏湖面的风光,西湖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西湖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在船上我看到了雷峰塔,雷峰塔有5层,塔尖金光闪闪,远远看到的雷峰塔非常壮观。
12、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湖边,哇!青海湖真大呀!难怪藏族人民称它为“高原上的蓝色海洋”,它一望无际,碧波万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清凉的湖水拍打着浪花,一遍一遍地舔着我的小脚丫,仿佛在对我说:“欢迎你!远方来的客人!”
13、西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妩媚多娇的英姿。虽然杨柳已过了最生机勃勃的春季,不如以前的嫩绿,可亭亭玉立中却透着淡淡的成熟,娇嫩的柳儿变得更有一番风味。细长的柳条划过清澈的湖面,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柳条儿倒映在湖面上,使湖水也染成了绿色,仿佛一湖翡翠向东奔流。
14、西湖是柔美的,是妖娆的,有些不出格的狂野,时而也是宁静的。没有起风的时候,无声的西湖“静如处子”,淡雅,柔情似水,朦胧中,平静的湖面,更像一面不曾打磨的镜子,显得那么和谐。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使我似乎感觉不出谁是天,谁是湖。在阳光照耀下,湖面有些金光闪闪,像是粘上了白娘子。飘扬的裙子上的`金粉,是那么细滑,那么闪烁,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15、沿着石子小路往前走不知不觉走上了通往湖中央的石拱桥。走在石桥上,低头看平静的湖水,不由得大吃一惊——莲花湖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里的小鱼;莲花湖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莲花湖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6、阳春三月,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笑盈盈地走来了。湖畔的小草探出头来,用那淡淡的青色给人们传递春的信息;杜鹃也用它那圆润、甜美的嗓音唱着“春之歌”,那声音动人心弦;一支支莲也从河底的淤泥里破土而出,长出嫩绿色的荷叶芽,远远望去,就像尖尖的小羊角;桃树也不甘示弱,露出了笑靥;小燕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馨香------习习春风,蒙蒙细雨,使洪湖变得活跃起来。野鸭在湖上追逐玩耍,鱼儿在水里畅游生长------
17、一条长长的白线映入了我的眼帘。随着汽车的靠近,白线渐渐变宽,颜色也开始变成绿色、浅蓝色,最后,一大片纯蓝色的湖水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终于见到了美丽的青海湖。
18、游太湖时,方爱坐船。当看着艄公缓缓地摇着橹,听着橹拍打水面的声音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那船桨激起涟漪,摇晃到不远的地方,也悄悄消失,湖面一抹而平。渔船数只,本来已是秀美不过,还有那青山重重叠叠,近山如簪,远山如烟。远处,不时飞来几只鸬鹚,它们的抓鱼动作似乎也成为太湖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导语:写景一般来说有两个层次,一是能够把景写出来,真真实实描写出眼前的景色,二是写出来的景要吸引人,通过侧重点或是情感来让景色有迷人的魅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写景吧!
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日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其实,有了具体的描写才算是写景文。才能使读者通过你的习作,想象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1、敞开心灵感受美。
有人说:“小学生们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老师也发现在每次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中,多数学生对玩不玩游乐场、几点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丽的景色要有兴趣得多。而阅读课外书籍多的孩子对美景、花草的盛衰则更为敏感。那是因为书籍能将学生对美景的欣赏能力提升起来,相对分散他们对游戏、对吃的注意。因此,借助书籍将心灵敞开就能让你长出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细微不同。
来自于阅读、生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
例如:同样是写海, A、B句作者对景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A、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沙滩上有海浪送来的各式贝壳,有半圆形的、椭圆形的……
B、中午一层层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儿向我冲来。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最后一下撞在岩石上,浪花四溅、卷走了我的拖鞋、淋湿了我的裤脚。傍晚,当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之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它闪动着、滚动着、冲上沙滩,追逐着岸上的人们,又退尽。
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块蓝色,再无海浪、白沫、滚动之分了。而B句的作者感受到景物的细微不同,能具体地描写出来。所以,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关键是要在阅读的基础之上进行细致的观察。感受到景色的细微不同才能写得具体生动。这样就不会像A句中那样因为写不具体,要写那么多样景色凑字数啦!
1、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细细写。
看到美丽的溶洞景色,漂亮无比的“钟乳石”会吸引住你。来到大海边翻滚的海浪会吸引住你。走到池塘边,美丽的荷花会吸引住你。游览玄武湖清凉的'湖风会将你的心引向碧波荡漾的湖面。你来到一处景物之中,必然有一样景色会首先吸引住你的眼球。就请你抓住这个景色细细描写,写出它的美、写出它的与众不同、写出它吸引你的地方。
2、将景色写动起来。
例如:湖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将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的倒影映照得更加苍翠。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碎银子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这样描写就抓住了景物的变化,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时是静止不动的,有时是活动变化的,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写景时做到动静结合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最后,写好写景文你或许可以做到:写出自己的心境
记得在一堂语文阅读课上,有位老师在教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老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两处景色描写。学生齐答:“第一句:‘在―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第二句:‘天边仿佛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上钻出来’。”接着老师又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两处写景流露出的情感的不同。学生答道:“我觉得前者很秀美,后者则有些阴森。”
“同―处景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答案是:“由于心境不同。”“心境有什么不同?”“先是轻快的。后是沉重的。”接着,教师颇带几分激动地说,“这是不同的心境造成了作者观察的变化……”
这段阅读课上对文本环境描写的推敲,给了我们写作的启示:“物并不是永远是他自己本来的样子,他根据观察者的不同心境,起着微妙而有趣的变化,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写作时展示中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