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才女李清照的词作中涉及到饮茶的不多,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到北宋、南宋时期的饮茶习俗和风尚。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中国人历来爱饮茶,日常生活离不了它,它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之一。闲时品茗,养心怡神,“一瓯徐饮最怡神”;炎热时饮茶驱热,“闲品七瓯烦暑去”,可谓功能妙品。千百年来,茶赢得众多诗人词家的青睐,为之动情遣兴。据说《诗经》中就出现了茶的踪迹,西晋著名诗人左思对茶有了初步的描述,不过那时称茶为“木贾”,后又称“荼”。唐代开始出现不少茶诗,许多大诗人如唐代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都曾为茶倾情髙吟,卢仝的茶诗中“七碗”、“两腋生风”则成为后人经常引用的熟语。特別是中唐以后,诗人之间交往时更是经常提到茶。
宋代以后,有关茶的诗大量出现,晏殊、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辛弃疾等都留下了不少锦章妙句和逸闻趣事。例如,据传宋神宗初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光临某寺,老和尚不认识,冷淡地说声“坐”,吩咐小和尚一句“茶”;寒喧几句,见来人气度不凡,热情起来,招待升格,改口说声“请坐”,吩咐小和尚“敬茶”;苏轼道明身份,老和尚热情加倍,招待再升格,忙说“请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时老和尚索取墨宝,苏轼借汤下面挥联讥之,联曰: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苏轼将老和尚大大奚落一番,并留下这千古名联。说句公道话,老和尚于礼节上并无大错。佛门实乃清静之地,你来我往,对所有人一概待为上宾,敬奉香茶,大概谁也无此耐心,寺里也不会有那么多香茶。只是老和尚倒楣,撞在苏轼手里,落下千古笑柄。
茶诗的兴起与繁荣,离不开文学的发展。诗歌体式日渐完备而丰富,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词、曲先后登场,为茶诗的作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工具。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词人,不但诗词写的出色,也爱好金石,喜欢饮茶。其在《〈金石录〉后序》中就说过“众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可见,只要有书可读,有茶可饮,即使过着这样平淡、简单的.日子她也心甘情愿。
李清照的词作中涉及到饮茶的不多,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到北宋、南宋时期的饮茶习俗和风尚。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萆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上片是叙述早晨起来饮茶忆梦。红梅吐蕊,碧草盈门,一派早春景色。面对春景,一边煮茶一边追忆晨梦,思绪万千,无限憧憬,却不料都“惊破”在一瓯春茶之中了。这里“碧云笼碾玉成尘”指的是在碧云笼内蒸茶、碾茶的过程。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茶叶蒸熟后,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陆游在《初夏》诗中就提到“闽川茶笼犹沾及,肺渴朝来顿欲苏”。李清(
【鹧鸪天】寒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軎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该词也提到了品茶忆梦,但却是另一种境界,是在借酒浇愁。按往昔习惯,酒阑人梦,凭茶苦以解酒,清醒再嗅嗅瑞脑香味以爽心开怀。可现在流亡在外,哪来这种条件享受?还不如“随分樽前”醉倒可別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了。
关于“团茶”,《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太平兴国初(公元976年),特制龙凤模,遣使臣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当时有大龙团、后来又有小龙团、小凤团,皆“团茶”。
据《宋史•食货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和宋代赵汝砺《北苑別录》等记载,宋代名茶计有90余种。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各种名目翻新的龙凤团茶是宋代贡茶的主体。
细谈华夏文化,历数千载传承,登峰造极于世人者,其必始于赵宋之词。宋词之美,始于音律合乐,伎町歌舞,势必弹唱词曲。
由此可见,宋词是基于音律曲调的演变,经过几载的传承于革新,以其不可或缺的高姿态留香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閬苑之中。像是一个充满了迷人芳香气息的花圃,用她那姹紫嫣红的娇艳以及千姿百态的神韵来与唐诗争奇、元曲斗艳,楚辞不及她的优柔,明清小说又太过庸俗。华夏千载,文化传承。在千年风雅的历史长廊中,始终不渝的填充着中华文字的美妙绝伦。
寥寥词句,尽染秋意之美
所谓宋词之妙,言简意赅,写尽秋意之时,只需片片词句。秋风过耳,落叶纷飞。金色的大地迎来了秋的礼赞,是喜是悲,是乐是忧?李清照只需几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算是对秋天发出了最深切的叹息。三杯两盏淡酒过后,正伤心,却是梧桐更兼细雨。复杂的心思、却又在这苦闷心伤之秋,又岂能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呢?
然而柳三变却听到了寒蝉凄切,冷落伤情。傍晚时分的长亭送别,理应畅饮幽情,不了却是骤雨初歇,兰舟催发。亲人朋友还没离去却有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这将会是何种的凄惨与悲凉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也许、在柳永看来空有良辰美酒,珍馐万千也不过尔尔。此去经年、或许在这世上终究不会再有那么一个和自己诉说的人了。
秋天气爽,碧海云天,黄叶落地,秋色连波。范希文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这种人世间少有的家国情怀让一代文豪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羁旅思念,面对着此情此景,借酒消愁,同样是怀旧伤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伤感情怀。宋人写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心情,只需寥寥数句,却言简意深,使人为之叹服,称奇连连。
千年风雅,彰显帝都繁华
一个时代的风雅,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作为赵宋文化之文学精髓,其势必会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帝国的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朝自五代十国开始到元帝国的建立,经历过十八个皇帝以及南宋、北宋两个历史阶段,共计三百一十九个年头。期间,不少著名的词曲流传千古,印象深远,像《浣溪沙》、《水调歌头》、《清平乐》等。这些文学作品在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字优美,意味深长,读起来脍炙人口,又便于传播继承。
不仅如此,有着千年神韵之称的宋词在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的影响下,又在民间高手的大力创作和演绎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使得宋词这种文学载体达到了一种空前的繁荣昌盛,无论何时何地,千年风雅之宋词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她的耀眼光环以及引人注目绝不是徒有虚名。
建国初期,宋王朝将不再是一片散沙的局面,农业开始逐渐恢复,生产得以稳定,工商业渐渐发达,经济日益昌盛繁荣,帝国的首都也不再变得沉寂。宋室鼎盛,帝都繁华。宋词优雅,争相传诵。文人赴京,商贾云集。艺妓高歌,皇室若狂。无论是从时代前进的脚步,还是放眼整个大宋重文轻武的策略方针,帝国的文明与繁华绝对不是瞎编乱造,随意修饰。
灯宵月夕,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天街,宝马争驰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宇之异味,悉在庖厨。《东京梦华录》中的这种惟妙惟肖的描写将赵宋文学之宋词发挥的淋漓尽致。它犹如一个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子,拥有着绝代的姿容、旷世的才情、冰洁风雅的举止赢得了人们的好赞。不仅如此,在她的影响下宋帝国之帝都文明浩浩然立于世界东方大地,其繁华与富庶也早已遥遥领先,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一代词女,误入溪亭迷途
宋代词者,不乏名人。然而作为一代女流之辈的李清照着实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女才人,她的聪慧以及才气能傲视群芳,令她周围的`男人们都顶礼膜拜。
李清照的《如梦令·溪亭日暮》里写道;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所记的是作者年轻时在济南大明湖溪亭游船时迷路时的情景。然而,这位天资聪慧的才女出生济南,长于大明湖畔,又怎么会在溪亭里的藕花深处迷路呢?
且不看这首,李清照还写过另外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美意切,曲尽情棕。但若仔细将这两首词串联起来,结合李清照和赵明诚恩爱相投的故事就不难发现,其实《点绛唇》是李清照遇见赵明诚时的情景,而《如梦令》则是李清照偷偷看到心爱的人时候,以及对于爱情朦胧憧憬时漫无目的划船游玩时的情景,以至于日暮返回的时候尽然不知道去时的溪亭了。
李清照少时才华横溢,天资聪慧,和赵明诚结婚后,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在京城开封写下了不少欢快明朗的著名词篇。然而连年战乱使得她在失去丈夫之痛之后选择了南渡,这期间一改往日的风格,又作了好多脍炙人口的词曲,《如梦令·溪亭日暮》便是其中的一首,看似简单的一首迷途,其实是在真正切切的回忆少年时一次美丽的遇见。
一代词女李清照就这样在无奈的南渡中孤独的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她的词语言清丽,自成一派,为宋代词坛上赢回了该有的美誉。千古才女,千年宋词,在岁月中处处留香,在时光中永放光芒。
山茶花开了,开出许许多多艳红的花儿。满树红花,那么夺目,那么可爱,就像彩色的.绸缎。
描写茶花的诗句
1、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2、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
3、山花又晚出,旧不闻图经。
4、黄香开最早,与菊为辈朋。
5、日丹又其亚,不减红带鞓。
6、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7、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8、迩来亦变怪,纷然著名称。
9、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
10、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11、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12、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13、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
14、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15、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
描写茶花的优美诗
【宋】陶弼 山茶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
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宋】范成大 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宋】范成大 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
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宋】辛弃疾 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宋】陆游 山茶花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充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宋】王之道 山茶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
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宋】项安世 野山茶红白二种
樟原岭下野山茶,半是红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泪,花中隐士自成家。
依稀檐蔔稍头雪,彷佛棠梨脸畔霞。
恐是山君双侍女,不应临路久咨嗟。
【宋】曹彦约《汉阴县驿有连理山茶旧尝远送上官扰及百姓极》
逞艳呈祥祗自殓,何人攫取璨趋炎。
只将勿剪看君子,爱物安民处己廉。
【元】马致远 [双调· 挂玉钩] 题西湖》
曲岸经霜落叶滑,谁是秋潇洒。
最好西湖卖画家,黄菊绽东篱下。
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红梅,血点般山茶。
【明】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压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明】沈周 白山茶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清】刘灏 山茶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 弘历)咏山茶
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下压回栏。
滇中品有七十二,谁能一一取次看。
【清】段琦《山茶花》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清】刘灏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