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江雪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江雪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30 22:38:27

描写雪优美的诗句【1】

《逢雪宿芙蓉山》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夷门雪赠主人》孟郊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晚雪吟》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

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

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

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

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

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

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雪》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

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

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

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

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早春咏雪》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雪梅》(二首)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望雪》诗句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雪优美的诗句【2】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1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1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__佚名《采薇》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____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陈毅《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____韩愈《春雪》

2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____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____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____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____王维《观猎》

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3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____李白《北风行》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____赵嘏《喜张沨及第》

33、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____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____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38、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____洪升《雪望》

3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____齐己《早梅》

40、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4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____李商隐《对雪二首》

42、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4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4、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____郑燮《山中雪后》

4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7、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____王守仁《春晴》

4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____杜甫《阁夜》

4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____杜甫《野望》

50、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____王令《暑旱苦热》

51、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____刘方平《春雪》

52、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____崔道融《梅花》

53、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____李白《王昭君二首》

54、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____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5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____欧阳修《戏答元珍》

56、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____刘基《北风行》

57、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____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58、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0、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____李益《从军北征》

61、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____白朴《天净沙·冬》

62、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____张淑芳《满路花·冬》

63、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____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64、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____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65、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____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66、冬宜密雪,有碎玉声。____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67、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____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68、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____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69、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____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7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1、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____杜甫《腊日》

72、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____李白《紫骝马》

73、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____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74、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____杨炯《从军行》

75、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76、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____白居易《卖炭翁》

77、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____米芾《满庭芳·咏茶》

78、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

79、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____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80、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____屈原《招魂》

《大雪》 陆游

大风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风雪。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风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风雪恨难裁。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风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风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风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风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风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写风雪的唯美句子

1、窗外的风雪,不停地落在我的纸上,我突然感到了生命的虚度。春花秋月,没有使我止步,这场风雪却使我迷路了。我相信,天使的羽翼就隐在风雪中,用科学的显微镜只能探到一片虚无。肉质的眼风雪地跋涉过久,会导致风雪盲,只有暂回红泥火炉的小屋,温上一壶酒。

2、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风雪,亭前的树上,风雪着得很重,在风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风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3、停风雪后的晚上,房屋披上洁白素装,柳树变成臃肿银条,城墙像条白嵴背的巨蛇,伸向远远的灰蒙蒙的暮色烟霭里。远望关帝庙一带。是一片看也看不清的青悠悠的建筑;近处,西下洼坎坷不平的地面,被风雪填平补齐,变成白茫茫一片平地。

4、每当秋天离去,滚滚的高天寒流便化作皑皑白风雪,天女散花般地撒向辽阔的北国大地,座座山岭银妆素裹,片片山林风雪压枝头,这时你会真正体会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当红日升起的时候,这银自色的世界显得更加晶莹辉眼,寒雾缭绕,恰似白纱帷慢,又如袅袅炊烟。大地风雪花凛凛,辉眼刺目,映入眼帘的只是无瑕的白,仿佛这是一个白玉雕成的世界。快乐的孩子们滚起了风雪球,堆起了栩栩如生的风雪人,驾起冰车飞奔在平坦的河面上。

5、风雪是一位魔法师,她将她那美丽纱衣向上一抛,顿时一股白色的气息倾泻而下,人间,顿时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这白色的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凡是被精灵们覆盖了的地方,就会有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他们和风雪花精灵一起,堆风雪人打风雪仗,又一起手拉着手,围着刚刚堆好的风雪人,唱呀,跳呀,那天真无邪的笑声一直回荡在天空中久久不停息。

6、在屋外,你会看见风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标落下来。风雪花落在树姑娘的身上,树姑娘像披上风雪白的新衣。风雪花落在房顶上,房子好像戴上洁白的帽子。风雪花落在马路上,马路好像系上了风雪白的围巾。风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盖上了风雪白的羊毛被。

7、风雪停了,太阳出来了,万道金光照射在茫茫风雪地上,让人睁不开眼睛。孩子们可乐了,他们在风雪地上堆风雪人,打风雪仗,五彩缤纷的羽绒服在风雪地上显得格外鲜亮夺目。人们都跑出屋外来欣赏风雪后的美景,大家高兴地说好大的风雪啊,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8、这样浅的蓝显得天是如此之高。一线风雪白的云飘渺如一道浅溪直直流过去。从天的这头,到天的那头。积风雪在这样明媚的'天色下前所未有地素净,也前所未有地璀璨。遍地晶莹光芒细碎耀眼,看久了,似在眉宇间熠熠生辉,满眼都是清澈的光亮照人。

9、冬日里漫长的寒冷,毫无预知的白风雪纷飞,在思念里缠绕的那些时光,已经如撕去的日历早已在尘埃中落定。不知道那些“我们各自安好的”时日里冰冻的是天气的萧寒还是你给我留下的不确定,我瑟瑟发抖的身子却始终没有找到温暖的依靠。唯有以蜷缩自己在角落里来取暖。

10、风雪在上山的那一刻开始出现了它的身影,那些细细的风雪花若不是我停住了脚步,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直盯着半空怕是发现不了这个可爱而有些冷冽的小精灵。半山时风雪花就明显了许多,到不是它下的大了,而是路边有了它们的踪迹,那些新番开的土堆上有那么一层莹白轻轻的覆盖在上面,手小心的一按,发出脆脆的嘎吱声。

11、刚到初冬,榆树、柳树、槐树都还没落叶,陡然间下了一场大风雪。风雪花一片一片落在枝稠叶密的树上,渐渐成了堆,压弯了大树的树枝和小树的树身。最后,许多茶碗粗细的树枝和树身,竟也负担不起风雪堆的重压,终于接二连三地咯喳咯喳的折断了。

12、有一个梦遗忘在冬季,有一句话随着风雪花飘落在地,当我伸出温暖的手掬起冰寒的风雪花时,蓦地发现梦的脚步在散落的细风雪中转道折回。而当我用双手揽住双目又再次放开时,却看到散落的风雪花于眼前一片一片地飘零。我想这也许就是冬留给我的记忆。

13、心灵的乐园,安然如风雪,温婉如蝶,它在陶公的笔下,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在蜿蜒轻流的江色之中,它是太阳升起时的璀璨。心在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里前行,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回看冉冉岁月,人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一朵浪花。

14、只见那风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来,风雪落到了屋顶上,屋顶就像戴了一顶白色的礼帽。风雪花落在树上就像开满了银色的小花。风雪花落在操场上,操场上就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花一样。风一吹,洁白的风雪末便飘飘洒洒的,像一只只白蝶在翩翩起舞,真是美丽极了。

15、花坛里的松树还是那么高大挺拔,穿着风雪姑娘送来的白色毛衣,显得比往常威风多了。一夜之间,所有的树木都披上了银装,正如诗中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在这时,一阵寒风吹来,枝头的风雪飘落下来,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就像一群银白色的蝴蝶,漫天飞舞。

16、风雪终于停了。风雪后的大地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上都自豪地绽开了银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落光叶子的树枝头,则垂下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一阵寒风吹来,树枝微微颤动,那玉挂琼丝就发出“叮当”的声响,如同扬琴的美妙奏鸣。那纷纷落下的玉屑儿,映着夕阳,闪耀出缤纷的色彩。

17、这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风雪如约而至,满天飞舞的风雪花像一群群快乐的小精灵在飘飘起舞,我伫立窗前凝望着这个洁白无瑕不染一丝尘埃的世界,突然觉的那颗疲惫的心早已被忙碌的生活侵蚀的察觉不出身边的极为纯洁的美,一时间有些许的落寞,有些许的伤感。

18、欢快地盈盈地在空中演绎着一场绝佳的舞蹈,也许是在天宫中呆久了的缘故吧,它们似乎把全身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渲染了一切。偶尔有几片风雪花调皮地在栏杆架子上跳高,不时发出一声声清脆的敲击声,“叮叮当当”,似乎在为学校营造一点轰轰烈烈。

19、风雪下起来了。多么美丽的风雪花呀。在初冬刚来到的时候,风雪花就及时地报告了冬天的来临。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跑到操场上,有的在欢呼,有的在跳跃,有的张开双手去接那飞舞的风雪花。看哪,快看哪,风雪把大地盖上了。天上,地上,到处是风雪。白色的大地,白色的房屋,白色的树林。

20、看到大风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整个世界仿佛都是白的。天空是白的,地上铺着风雪,屋顶上铺着风雪,稻草堆上堆着风雪,树枝上积着风雪,麦田上也铺了一层风雪,仿佛都盖上了冬姑娘送来的白棉被。在大风雪天里,人们都在风雪中玩耍,他们是那么开心,那么快乐。

《江雪》包含的所有思想,都在这样的时空关系里展开,既造就了大悲情和大幻灭的精神域所,又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对立统一。

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展现了一种时空之美,让诗歌的意境高旷静远,张力无限拓展,寄人生的大悲情和精神的大幻灭于雪白洁净的广袤天地之间,堪称中国诗歌史上之“最短离骚”。

中国古代诗歌思考时空问题不以《江雪》始,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时空联想与思索的名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那种层层设问的时空美感令人寻味不尽。而《江雪》没有诘问和设问,排笔直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呈现的时空美却洁净而旷大。

分析《江雪》的时空美首先要弄清楚时空概念。何为时空?它的本性是什么?时间和空间有着怎样奇妙的结构?时间有没有起点和终点?宇宙到底有限还是无限?原子是否无限可分?时空有没有神性?这些博大深邃的问题,远古的人类就试图予以解答。古印度人认为是六只大象将宇宙驮在背上,早期希腊人

认为地球是平坦的、浮在水的上面,基督教则将世界的一切归功于上帝的创造。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描述了“绝对的三维空间和独立的一维时间的概念”。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现代量子场论的出现,才给我们提供了对于时空的全新认识,当代的霍金和彭罗斯,又争论不休地将对时空的认识推向新的维度――通常将时空描述为四维空间,上面的点即为事件④。时间的一维和空间的三维,四维的构象(可用四维坐标来建立),就是我们生活着的宇宙⑤。

那么《江雪》的时空美感从何而来?我们说人的时空美感是与生俱来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自觉地去认知时空。开始觉醒的少年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会凝望着天空出神,对自然界奇妙的现象沉思冥想。每一次对时空的感悟,都会映射在心壁上。时空是如此强烈地投影于我们的感官,并在心理和情感中激起无数的波澜,文学作品记录了波澜的信息。这些信息与人类的命运以及个人的生存感受相结合,就产生了时空的美感,千古亦然。柳宗元在永州“待罪南荒”的十年岁月里,一定时常与浩瀚的星空彻夜交流,诉说心里的郁结与孤闷,在虚静的宇空中展开人间无法实现的政治畅想,时空一定成为了他亲密无间的友人抑或另外一个自我。作为时空在地球上的实现形式――旷大的自然界更是他的良师益友,给他的心灵以许多的慰藉。想象那一年寒冷的冬天,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地淹没了永州城,环城而过的潇水也几乎封冻了,或许从他的住处望去真的看见了一只停在潇水河湾里的渔舟,心中那个附着了诗神的自我飞翔了起来,飞临高高的宇空下视,观照着这万籁俱寂、天地一统的世界,千山万径雪白如一,只有江面上有一点灰褐的'颜色,他的内心世界一时间更为孤寂凄美――世人皆归我独钓!他的思想情感与蓑笠翁合二为一了,共同与苍茫荒寒的寥廓雪域相对抗,与天地混然的大自然相对抗,《江雪》的时空美感也就这样产生了。

可是诗人在短短二十个字的诗中,要描述如此浩大的时空是做不到的,对于语言和认识的局限也不可能完全表现出来。柳宗元精巧地截取了时间瞬间的切面与空间局域的切面――即若干分之一秒内时空展开的一个图景:他将视角提升到人的视野无法达到但又符合合理想象的高度,能够看到千山与万径。千山、万径建立了一个空间,一个就宇宙而言很小、就人的存在而言很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雪落了很久,将千山万径铺满了,造就了一个茫茫浩瀚、天地一色的莹洁世界。孤舟何人划来?何时划来?甚至蓑笠翁何时到来?从何而来?都不必管他,只写他已经在独钓的时刻,清清楚楚地布局了时空关系。

这里的时空关系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以及时间内部、空间内部的关系,还是时空与人的关系。时间与空间只有与人构成了一定的联系,才显出时空的意义来,才显现出时空的美来。几对时空关系由此凸显:大与小、有与无、过去与现在,运动与静止。所有时空关系,都围绕着人――蓑笠翁来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四种关系产生了四种时空之美,并由此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质,达成了诗歌意境的拓展。

一、大与小的时空关系产生了“大荒寥”的时空美

大,是千山万径之大;小,是渔翁之小。千千座山上的鸟没了踪影,万万条径上也没有人行走。寥寥十个字,呈现了一个广大的空间,而孤舟和渔翁相对千山万径而言,小得不能再小,是具体空间。大时空与小时空之间,构成了一种视角关系:巨大的雪白冷寒的世界,压迫着一个小小的唯一――孤舟上的人影;那与世人行为相背离的蓑笠翁,独自与积雪满盈的世界抗衡着。大与小的关系中,这首诗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人在巨大的时空中何其渺小,他的力量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但唯其渺小,更要抗争,更要与巨大的天地相对抗――在那儿傲雪斗寒独自垂钓。“置孤舟于千山万径之间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鸟不飞、人不行之地,真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矣,何足为轻重哉?”⑥高天旷寒、雪地奇冰,偌大的空间,生存逼仄到只有一只孤舟,连这只舟也冰冻寒迫,无法容下人的存在,伟伟天地之一蜉蝣、淼淼沧海之一粒粟,蓑笠翁何其孤独无援!高旷荒寒的恢弘美与孤独深邃的幽冷美相交融,共生出荒古苍凉、寥落悲壮,大荒寥的时空美感。

二、有与无的时空关系产生了“大空白”的时空美

有,是指实有的景象,即在诗中出现的具体的空间。山、径、雪、江、舟、翁,都形成了有。这有中的无:已经归巢的飞鸟、回家的人群,在画面中是看不见的,但确实存在过,在诗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并且是诗歌意境里不可或缺的配角,也可以说是无中的有。无还体现为虚指、虚有、虚象,有虚乃大,容纳一切,诗人用的“千”、“万”、“孤”、“独”与“绝”、“灭”,描写了一种虚无大气的镜像和情怀。以万事万物的虚,来接近渔翁心中的那一点点有,即亦幻亦灭、亦绝亦生的念想――“钓鱼”!在大千世界中,在红尘镜像里,诗人所有欲望,仅仅剩下一根细小得几乎不能见的钓线!仅仅凭借一根钓线与浩大无穷的天地相连。是否能钓到鱼,已经无关紧要了,“在钓”足也。经历过人生无数次的大劫难和政治抱负的彻底破灭之后,儒家致世的思想就剩下了一种态度和格调。除此之外,都是无。千山万径没有鸟、没有人,连一点活的生气都没有的空空旷旷的无。山山岭岭白雪茫茫,积雪将广袤大地上江河城池、田园房舍、人间一切全部覆盖,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天地一派大白,一白无边、一白无垠,空空如也、纯白如也。积雪尽,大美出!展现出古今诗歌很难见到的大空白(空非空、白亦白)之美。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无?诗歌的无还有广延性:千山不只是眼前的千山,眼前以外还有千千万万座山,万径岂止万径,人所不能及的还有万万千千条径,诗歌的境域无垠地扩大,这里的无,便已经是无限了!《江雪》诗中的境域,就是一个缩小的宇宙,诗人在其中不经意地印证了史蒂芬・霍金关于宇宙有限无界的思想。千山万径是一个虚空间,无边无际,没有边缘,但又不可能没有边缘,无论这一场雪落得有多大,不可能把整个地球淹没,甚至不可能把中国淹没。有与无的时空关系,在虚实构象中,将诗歌的意境极大地扩展、伸延,很好地映照了诗人的精神处境:洁净畅达、纯净空无,雪白空明,无限空阔,好一个大空白的美的所在。

三、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关系产生了“大永恒”的时空美

从宇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正在生存的每一秒钟都成为了过去,所以人不能同时走入一条河。在诗歌里,有着两个时空,一个是过去的,一个现在的。“鸟飞绝”“人踪灭”是一个曾经发生的过程,一个时空中连续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发生在千山和万径的广域,与那一只孤舟和孤舟上的人形成对比。蓑笠翁来到孤舟上的行动也已经成为过去,“独钓寒江雪”却是一个现在,是一个震烁千山万径、雪地寒天的现在!诗人用一个小小的现在与巨大的无限的过去相对立。落雪也是一个过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然就不会千山雪封、万径雪积,而从江边的雪伸延出去的无穷的雪野也是一个现在,是陪衬独钓的现在。“独钓”的内涵被无限的过去托举于手掌,独钓的存在就是人格的存在。并且这个现在仿佛永远不会过去,蓑笠翁永远停留在江边雪中独钓的现在里。雪终归是要化的,尤其是南方的雪,一个短暂的过程、一个偶尔而已,却好像从来就积聚在那里,永远不会消融一般,直至地老天荒。每一个现在都正在成为过去,但未来却不再到来。这就是时间的飞逝与永恒。时间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而世事未竟理想未成相激相荡,孤独和无奈便滚滚涌来。这一刹那,无穷的山岳,无穷的路径,无穷的雪野,无尽的冰河,与生命融通交流,汇成一体,生命回归为自然的一个部分,自然灵动为生命的本体,这样的一个现在,与无始无终的时间、永无穷尽的悠悠天地相往来,揭示出大永恒的时空之美。在那纯净、纯粹、恒远、永久的时刻,与灵相通、与禅相接,生命与一切自然万象相亲相往,短暂而又恒久、无限而又将逝,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而又一切都将存在着,这就是大永恒时空之美的时间的本性。

四、运动与静止的时空关系产生了“大静谧”的时空美

任何人的任何一秒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一个时空事件,连续的时空事件就是运动。在整首诗歌中,我们只看到了一个运动的状态:“钓”。将封未封的江是流动的,在诗中也静止了一般。千山万径的广域都相对静止,没有鸟飞、没有人行,没有一个活物在运动,时间是静止的、空间是静止的,连那一个蓑笠翁仿佛从来就是在那里,不从何处来,也不向何处去,而且将一直这样钓下去。整个时空图景如此地洁白宁静、安谧祥和,一切都停止了、停顿了。这个时刻,蓑笠翁在一片静止的浩茫中只身垂钓,一动而牵万静――不足整个时空图景若干亿万分之一的一动,激活了全部宁静的画图。寥廓、浩瀚无边的世界,绝对寂静,天地之间万籁无声、万动皆止,风不再吹拂、水不再流动,铸就了水天不分、上下苍茫、冰雪晶莹的大静谧的时空幻美。“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⑦大静谧中,心灵虚寂、天地静远,容纳一切,万物无声无息自在生长,无穷变化的规律,都在这大静谧中显露。人的生命呢,在大静谧中存在着、体验着,一点点感悟都变得澄明、纯粹、单一、强大,难怪明人胡应麟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其实并非极闹,而是将独钓的这一点动,置于大静谧的天高地旷之间、冰雪浩茫之野,心灵于空阔无边、冰天雪地的大沉寂中颤动、反观、祈望,还有着诗人一丝对沉寂的不甘心、对理想消解的不情愿,独钓便是与天地时空的一种对立、与不可逆违的命运的一次对抗,在对立对抗中人与自然豁然相通,达成了一份和约,又在和约中生成了傲岸独立、悲郁沉宏的天地精神。此刻,运动与静止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引领着渔翁的生命步入宁谧、静远、幽清、空阔无声、寂然迥旷的精神域所。大静谧的时空之美沟通凡界与圣国。

然而大荒寥、大空白、大永恒、大静谧不能截然分开来看待,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有独呈,也有互现。四组时空关系构成了整体而统一的时空图景: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运动与静止,时间和空间的广阔与狭小,时空关系的清晰与宇宙意识的觉悟,净洁的空间与明晰的时间,都在《江雪》构筑的四维空间里呈现,它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奇奥。同时,《江雪》包含的所有思想,也都在这样的时空关系里展开。由四种时空美造就了大悲情和大幻灭,于是道家逍遥于天地之间的思想,佛家的空空入禅、寂静空寂,儒家一息尚存、积极用世的现世观,乃至悲剧精神、存在主义意识,都在这“最短离骚”里展览。因此,我们在这里不是简单地来探讨时空的基本问题,而是通过江雪诗中时空的解构,来探讨人在时空中的存在意义。这样一来,所有的几组关系都在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身上集中,就构成了一对最为重要的关系:天人关系。时空并不因为人而存在,却因为人而有了存在的意义。人的存在,对时空不断地进行认知和拷问,“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⑧。柳宗元对时空是敬畏的,这种敬畏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他怀着道家的情怀、释家态度拥有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自然界、时空、宇宙;人:人生、命运、体验;合一:对立对抗,最终达成共处。所以,《江雪》里的时空,如同一个四方的盒子。这个四方盒子是人生的实验场,也是诗人的精神域所。命运给悲幻的诗人设了一个局,诗人在诗中亦设了一个局。他将对命运的极度感受,放在二十字的诗里,放在净洁而放达的时空中,放在宇宙小小的四方盒子里,就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命运在蓑笠翁这一小小的点上发生了热核效应,给予了读者强烈的冲击,并迸射出绝唱千古的时空美,感动了一代代人。由此,完成了《江雪》诗歌意境张力的扩大与内涵的拓展。

柳宗元诗歌的时空意识在不少诗篇中都有浓烈的展现,可以见出他对于时空的认识和理解,是有着一定程度的自觉的。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⑨所展现的时空旷大高古,苍凉壮美。《诏追赴都二月灞亭上》:“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铜鱼使赴都寄亲友》:“行尽关山万里余,到时闾井是荒墟。”两首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将常人所能感受到的时间与空间交错互叠、扩大张开,直至时空能够拥有的边缘临界,让个人的命运在其间展开,越加显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奈。《柳中寄京中故亲》:“林邑山连瘴海秋,水向郡前流。劳君远问龙城池,正北三千到锦州。”林邑、山、海、江水、郡城、龙城、锦州,简直是时间流程里一连串具体的空间事件,时空关系是如此的明晰和浩远。“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下沉秋火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这样的句子,柳诗中俯仰皆是。诗人如一摆渡人,自由地穿行在时空之河上,他对茫茫宇宙、漫漫时空的感悟,使诗歌获得了极大的张力、极强的视觉震撼,穿透了一般意义上自然景物的表象,提升了诗歌的主旨内涵,在他精彩布局的时空里,诗歌情绪更加悲凄郁结、壮怀激烈,具有照彻中国数千年诗歌星空的时空美。而时空意识最为浓重的《江雪》,作为唐诗绝句的经典作品,像横空出现的一道彩虹,在唐诗的天空里具有独自的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