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雾山紧握阳光的画笔从山脚向山颠涂抹着红黄绿的色彩,又向四处蔓延。是初晴后,叶片上滚动着的水珠儿闪着太阳的光芒,远远望去层层叠叠,润泽而晶亮,辉煌而磅礴,莽苍苍金色一片,延接着白朦朦的天边。天地壮美辽阔而生命渺小人生有限啊。
3、著名诗人高平有诗“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编辑本段]生物基因库 光雾山是大巴山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其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冰川时期“活化石”——巴山水青杠满山遍野,40万亩原始森林是四川北部的天然屏障,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有物种2300多种,其中红豆杉、红桦、木沙椤、鹅掌楸、连香树、银杏等珍稀树木达20余种,人参、灵芝等珍贵药材1700多种。
4、走进了光雾山风景区。汽车在盘旋的山路上驰骋,不时有一丛一丛的枫叶出现,车也不时停下,镜头一齐对准岩上的那片枫叶,真的是灿如桃花艳若晚霞。景区接待中心叫桃园镇,顾名思义,就是桃花桃树很多的地方,现在虽改为光雾山镇,但改不掉的是它的宁静,那种静是彻底的静,纯粹的静,任何声音都显出它原始的清脆的特质,并且直接深入大山的深处,绝不在空气之中漂浮,是一种听得清摸得着打得动心的静。
5、不经意间,光雾山秋天纤细温柔的雨丝朦胧了满目的火红和金黄,裹胁了的一切仿佛在飘动着。灰蒙蒙的天,湿漉漉的山。大自然的神秘之手在不紧不慢地调色,光雾山如油彩重抹,凝重苍莽而美丽,如洒水泼墨,迷离清纯而真切。间或拉开一线雨帘,光雾山轻轻掀开了盖头的一角,露出羞怯妩媚的面容。
6、光雾山是一方神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它以秀丽奇特的群峰为代表,苍翠茂密的森林植被为基调,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原始山林为一体,可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光雾山风景名胜区有桃园、大坝、大江口、神门、小巫峡五大景区,主要景观360多处。景区内景色秀丽,步移景换,奇峰林立,沟壕纵横,谷幽峡,瀑布珠连,古木参天,红叶千里。
7、一朗晴天里,天空碧蓝如洗,山腰薄雾缠绕,浓淡相间在山峡中或静或动。雾象大山虚拟的怀抱,想要独占明媚。雾气飘绕,变换不同的姿态舞动这大山的晴日。山凹里游弋的淡淡的雾气,似是山里人家的炊烟,给这大山的寂静增生了一线生命的希望。光雾山的雾蕴藏了大山的神秘,掩映着大山的美丽。站在高山上,眼前云涌雾动,大山的火红和金黄是汪洋中的彩船,时隐时现,你不想乘这彩船荡漾去到美丽的彼岸?
8、光雾山,地处桃园南,顶峰三尖二缺,平缓变化,远观似卧佛,因常年云雾绕而得名,山上气候变化无常,游人到此,不能高声叫喊,否则,顿时大雨瓢泼。盛夏初秋,顶峰瞰望茫茫绿色世界,使人沉沁在林海之中,若是涉足林海,攀援古树,卧身花丛,仰望蓝天,幽静怡适,令人心旷怡;深秋红叶似火,泉气飘香;寒冬银壮素,玉树琼花,好一幅原始犷野的自然美景,人间难得的天造奇观。
9、应该说十八月潭中间段真还是不错,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不过大部分红叶,由于天气原因,还有点乌红乌红二红二红的。好奇的人们已经在赞美:太漂亮了!是啊,随风飘舞、随波逐流的红叶,是大自然的精灵,虽然现在人为痕迹太多,但它们依然我自故我在,绝不附庸风雅。
10、林间深处,上上下下蜿蜿蜒蜒的小路尽是湿润松软的树叶。潮湿的空气柔和着树木的幽香,森林在雨滴的敲打声中浅吟低唱着秋天的歌谣。红黄绿相间的秋叶极有层次感地在光影转换间,负载着沉重,挣扎着舞动在树梢,努力延展着辉煌生命的最后时光。红叶在雨中不甘心地松开了树梢的手,沉重的飘落是红叶最后的歌唱。落叶入尘土,在雨滴的滋润下,还给大山富足的养份,蕴育着又一个灿烂季节的到来。
11、光雾山秋色蓬勃,山色日佳,五彩斑斓的色块在风中潮水般汹涌起伏,光雾山变成了色彩海洋。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中旬这段时间,山山岭岭的红叶,以难得的本朴和自然,素面朝天。小雪刚走,如火如荼的红叶开始离开枝头,万叶飘丹的美景出现在秋风吹过的林海,成千上万的红叶随风飘飞,像是翩翩起舞的精灵。千山万壑的红叶交替退出,次第而归,化作春泥更护花。
12、经历了翻山越岭的磨难,秋天的风轻柔地流浪到了光雾山。没有春日的妩媚张扬,没有夏日的山呼海啸,更没有冬日的割脸透心,在群山间回跃,在枝头上歌唱,细火慢煨着光雾山的`成熟与美丽。满山遍野的火红和金黄在秋风中进行着季节的舞蹈,高扬着季节的辉煌。
13、桃园北西十里的燕子岩,这里地老天荒,生态原始,这里大小不等形如柱的30多根峰丛石林,低者50余米,高者数百米,有的独立,有的相依,峰丛直刺云天,雄伟壮观,瑰丽无比,峰丛顶长有古松、灌木丛,还有世上稀有的梭罗树,姿态各异,气象万千。
14、来到大小兰沟,才见到漫山遍野的枫叶。游人们也许是突然遭遇这成片的枫叶的冲击,将车横七竖八地停下,就像丢弃多余的躯壳,陶醉在这枫叶构成的金黄色的世界里了。在枫树林中间,是一条山涧,粗犷而朴实,干净得不容一丝玷污。
15、桃园为景区腹地,是在清朝时期为纪念三国的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三结义,建寺而得名。这里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山耸嵌空,焦家河自东向西横贯其间,这里是自然风光荟萃的地方,沿河直下,崖石奇特,古木参天,日光罕照,水质洁静,嘉鱼潜游;两岸山势,有似庐山奇峰怒拔,有似黄山瑰丽典雅,有似峨眉飘逸秀美,有似剑门陡峭险峻,真是雄、奇、秀、幽相映生辉,多彩多姿,统一和谐,尤以燕子岩的峰丛林令人叫绝。
16、置身密林深处,秋风吹来,高高低低的树叶在枝头和时光老人轻快地交谈,或是款款吟唱着红色的恋歌。秋风震颤了光雾山的心灵,树叶儿轻轻扬扬飘落了,溪水里快乐地追逐一个金黄的梦想,山坡上,静静地期待一个季节的轮回。拾几片油浸浸的红叶珍藏进记忆里,再无生生时时的追逐与劳顿,这是秋风催生的光雾山的礼赞。
17、雾在山林间弥漫,伸手捞一把却什么都没有。空气充满潮湿的气息。雾凝聚在树木的枝头叶片上,又不时滴答下来湿润滋养着肥沃的土地。在林间行,在雾里游,光雾山的秋色轻盈曼纱,你不禁要轻声叩问,光雾山该何时揭去轻纱,露出那娇羞的面容。
18、光雾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宝库。生态文化秀美奇特。龙架烟云、巴山背二哥、光雾山大佛等景观微妙微肖,栩栩如生,正逐步成为“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的国内旅游重要目的地。历史文化辉煌灿烂,米仓古道横贯景区南北,是古代中原到巴蜀的要道,韩信夜走韩溪河、张鲁屯兵汉王台、诸葛亮秣马厉兵牟阳城等遗迹依稀可见,巴山游击队凭借林海天险与敌人斗争长达五年之久,演绎出许多悲壮的故事。
19、年年去挤一挤、看一看巴中光雾山的红叶,似乎已成惯例。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红叶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红叶依旧笑秋风。不过去年去的是大坝,今年我们换了汤头,来十八月潭看看;再等等下月中旬,我们也许还去后山,看看原生态的红叶,让你一次看个够。
20、光雾山的秋色雾里看花一般,雾移景换,虚幻斑斓。雾因山而生,云因雾而来,雾在山里,山在雾里。走进光雾山,象是大山沉重地呼出的气息,雾在群山间生成了,升腾了。灰色的云又飘来了,压在山巅分不清是云还是雾。雾是云的降落,云是雾的升华。沥沥淅淅的雨来了,朦胧了众多的奇峰险崖,光雾山的美是大自然造成的一块宝物,不肯轻易示人而暂时锁进了宝匣,只可偶而一观而不可亵玩,也许是大自然的心情所致吧。
光雾山的红叶已经是久仰大名的了。可是,这幅美景为期很短。秋风未至,霜冻不来,青枫不愿红脸;稍稍秋深,风雨萧瑟又会红消枝残。因此,闲暇的时间里,枫叶未红;万山红遍的季节中,又是俗务缠身不得解脱。错过一季又等一年,说来很近,却总是不得饱览。为了不再错过风景,有时候真的需要将繁复的事务暂时搁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简简单单的计划一下行程,风尘仆仆的一路前行,期待着峰回路转美景无限。
周四的下午,有同事这么一说:我们去光雾山看红叶吧,谁谁都去了,发回来的照片好美哦!好啊好啊……一群的雀跃之后,又是时间太紧,又是行程太远,又是住宿未定,又是种种细细碎碎的长吁短叹。
周五的上午,又是那同事:我们真的去吧,可美可美咯!好吧!说走就走,中午下班各自回家,简简单单的打点一番,下午一下班就走!数个小时,出发的时候斜阳正浓,到达南江已是华灯当道,夜色茫茫。
南江高速公路的出口,一溜的外地车。瞬间感叹,一个大巴山区腹地的小小县,居然拥有如此的魅力,这南来北往的车辆为何在这里齐聚。细细听那些北调南腔,尽是光雾山光雾山。如此盛况,能教人不心驰神往?南江一夜,并不十分舒适,费用确是很高。满城车辆,路边小摊小店都已经人满为患,多少游客这一夜还不知何处栖身呢。有此住处也就将就凑活了吧!
周六,天微微亮,山气萧森,秋意深浓。简单的洗漱之后,一群伙伴在小旅馆楼下的早餐店囫囵吞下些食物就开始了光雾山第一天的行程。
乘客是很自在的,在车上睡了会儿回笼觉,司机先生则是一路鞍马,开着座驾在山路上纵横驰奔。斗折蛇行的盘山公路,让地图上不算太远的距离,硬是蹒跚了一个多小时!沿途风光就像大型音乐会的序曲,在车窗外飞逝,稍不注意已是另一座山头,但确是越来越美丽。我这在山区里长大看惯了山色树色的,都不禁大呼小叫起来。小伙伴们就更加渴望马上看到满山红叶,立即身临其期间了。
第一站,位于光雾山镇的桃源景区!出发时天悬残月东方鱼肚白,到这里已是曙色全开,艳阳东挂。排队买票,排队进去,排队坐上游览的大巴,直奔桃源腹地!这一站,我们看山色!
约莫十点钟的光景,游览大巴在一处停车场停了下来,下车只见小小的一块平地上有当地百姓在摆摊卖包子、瓜子等吃食,旁边立着光雾山的游览图和指示牌,知道这里叫做碑沟口。此处正好在四面高山的夹缝之中,寒溪水顺着山力淙淙流淌,微微的山风送来阵阵爽气,夹杂着晨雾初散时候的草木气息,仰观四面群山,杂花生树蒙络摇缀真一派气爽秋高的神仙境界。
前行数百米,有一块路牌,指示“米仓古道”,对这条史书上早已见过的'古道真是无比好奇,忍不住拾阶而上。只见一条窄窄的山路沿着峭壁凿开,或急或缓的伸展开去。原以为只有一段遗址,且行且看却一直向前不曾断绝,行至几处险要,发现现代机械开凿的痕迹,才知道这原是现代人新修的一段观光小道,只不过以古道“重名”罢了。亦或者原本此处就有此道,年久失修已经泯灭于历史的滚滚烟尘,景区为飨游客所以造此。无论怎样,总算是沿着历史的脚步,踩踏着先人的脚印前行着。一路上由于栈道先天的限制,并不能很好的观山看水,只是凿开的崖壁上,不少树枝木棍支在那里,用手一触碰又都是松松的。向过往山民了解,原来是当地风俗,以此寄托行路安全,过往万千众人皆如此支撑山崖便不会崩塌。我也好事的找来一段小树枝虔诚的安上,希望将来的漫漫长路平安吧。
行不久,山势便开阔起来,一道拐,正看见有一处建筑建中在略微平坦的山坡上。坡下二水汇流形成丫字形的垭口,视野也渐渐开阔起来。经过一座小桥,桥头一石碑上刻:不是寒溪一夜涨,哪来汉家四百年。原来前面就是导游图指示的截贤驿了,此地名曰两河口。此驿站也是现代建筑,附会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驿站里做生意的当地老人反复告诉我们:这里真的就是当年故事的发生地。我们也只是一笑了之。在驿馆坐下来晒了晒山中正午的阳光,吃几个茶叶蛋,才见有人从山那边过来。大家一交流,原来多数人会从山那边的三道关作为起点,像我们这样逆行道路会艰难一点,且路途还很遥远,没有几个小时根本无法登顶。从截贤驿向山中走,有一段开阔河谷名唤樱桃河谷。缘谷底山溪前行,一派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景象。阳光可以照入谷中,气温略高,溪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高处燕岩石林的千丈绝壁矗立眼前,气势恢宏。悬崖上斑斑点点的生长着各种树木,或黄或青或红或艳,柔媚的色彩点染着深褐色石壁的苍劲,完全是行走在古典中国写意山水的意境中。
再过一座吊桥就开始登山了。山势渐高,石梯愈加湿滑陡峭。身在绝壁脚下万树丛中,四下潮湿阴暗,刚才悠悠闲逛的心情和兴致,在这漫漫石阶前顿时消散。看着山上下来的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未曾经历已经畏途叫苦,只是沿途没有缆车没有滑竿,捡不到便宜也就没有了退路,只得硬着头皮向上向上向上……一路上所有景致一概忽略,闷头赶路三个小时方才登顶。这三个小时之内,一身汗水,原本阴凉的山气完全被战胜,登到山顶在休闲椅上坐下来,等小伙伴的时候,虽有阳光却反而泛起凉来。真想练就一身绝世武功,一日之内奇山异水游历万千。
从下到上,在三个观景台体验了山登绝顶人为峰的自豪,拍下若干张照片,听到无数人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望岳的诗人只是望望,并没有一览此景。倒是伟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盖世襟怀更能贴切此景此情。
下山就容易多了,我背着早已疲惫不堪的同行小朋友,不到一会就到了三道关。回头处,巍峨高山已不再神秘。车上期盼的的宏观景象没有原样呈现,倒是喀斯特地貌的岩壁雄伟壮阔给同行的伙伴们留下深刻印象。
事情总是攀登时候无比艰难,每一步都要手扶栏杆,拖着扯着向前,每一次进步都是汗滴打湿脚印。向下却是轻而易举,仿佛身体都轻了许多。
自米仓古道,一路上经截贤驿、沿寒溪河、过樱桃谷、登燕岩石林、在燕岩后山、万笏朝圣、七女峰等三个观景台小天下,最后在三道关结束行程,历时四个多小时,疲惫至极才得以粗粗的走上一圈。一路上,或平坦的驿道高挂在悬崖边,或陡峭的阶梯开凿在峭壁山,或沿着山溪水一路上听那水声潺湲,或穿梭在密林里,疏条交映在昼犹昏。
看山色,要么是在山脚下,翘首仰视,看大山巍峨,心中怀着对自然对天地的无限敬畏,以朝圣般的虔诚皈依,才能领悟万仞摩天无欲则刚的高山襟怀。要么身在绝巅之上,俯察万类,看苍山如海,心中抱定人定胜天的执着,不拒海雨天风,一心所向,九死不悔,才能感受大风起兮的英雄气概。真正身临其中反倒是急于登封不顾周遭景物,力微山高久神疲,上得山顶气吁吁。小时候读东坡的诗,总是想,既然已经横看成岭侧成峰都看全了,为什么在庐山中又不识庐山真面目起来。几个小时的行程下来,此诗境界在胸中顿时豁然起来,能流传千年的文章果然写的都是句句珠玑。
于是,我也风雅一会,口占一绝,算是交代了这一番行游:光雾山上有奇峰,枫色染成半天红。舍得一身英雄力,尽收繁华在眼中。